[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366605U - 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66605U
CN216366605U CN202121036897.5U CN202121036897U CN216366605U CN 216366605 U CN216366605 U CN 216366605U CN 202121036897 U CN202121036897 U CN 202121036897U CN 216366605 U CN216366605 U CN 2163666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building block
building
units
building block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036897.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秉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666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666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6Patience; Other games for self-amusement
    • A63F9/12Three-dimensional jig-saw puzzles
    • A63F9/1288Sculpture puzz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3/00Other toys
    • A63H33/04Building blocks, strips, or similar building par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3/00Board games; Raffle games
    • A63F3/00697Playing pieces
    • A63F2003/00747Playing pieces with particular shapes
    • A63F2003/00794Stereometric shapes
    • A63F2003/0081Bloc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3/00Board games; Raffle games
    • A63F3/00697Playing pieces
    • A63F2003/00747Playing pieces with particular shapes
    • A63F2003/00794Stereometric shapes
    • A63F2003/00813C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6Patience; Other games for self-amusement
    • A63F9/0669Tesselation
    • A63F2009/0695Tesselation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tiles
    • A63F2009/0697Tesselation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tiles of polygonal shapes
    • A63F2009/0698Tesselation using different types of tiles of polygonal shapes all rectilinea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FCARD, BOARD, OR ROULETTE GAMES; INDOOR GAMES USING SMALL MOVING PLAYING BODIES; VIDEO GAMES; 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0Gam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63F9/06Patience; Other games for self-amusement
    • A63F9/12Three-dimensional jig-saw puzzles
    • A63F9/1288Sculpture puzzles
    • A63F2009/1292Sculpture puzzles formed by stackable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oys (AREA)
  • Combinations Of Kitchen Furni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包括收纳盒及积木群,该收纳盒是由底座及覆盖在底座上的顶盖所组成,该积木群是由多个积木所组成,所述底座上具有供积木群置入的收纳槽,所述顶盖能覆盖在底座上而将积木群隐藏在内;所述收纳槽的槽底上设置35个定位格,可供上述积木群排入后组成单层平面图案,所述顶盖表面上设置15个定位槽,可供上述积木群置入后堆栈出5层的三面锥体,所述积木群的各个积木是由1至5个单元组成,单元之间以水平或垂直的二维角度连接,该积木群的单元总数共为35个。本实用新型顶盖与底座能结合成为容纳积木群的收纳盒,除了能保存积木群,避免积木遗失,更能节省生产成本,且因盒体小,易于携带。

Description

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益智玩具领域有关,尤指一种以多个积木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存在多种益智玩具,其中有一种是关于多个积木堆栈出立体金字塔造型并能拼组出平面造型图案的积木装置,例如下列专利文献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I370010、M528199、M372207、M320919、M296735。
上述专利中,多个积木单元必须在第一底座上堆栈出立体金字塔造型,或是在第二底座上拼组出平面图案造型,因此,需要有二个底座及多个积木,但在收纳时需准备一个大的包装盒来容纳,该包装盒体积大,易占空间,又不易携带,实有改进的必要。
上述专利的积木群是由多个积木组成,分别由不同形状的8个或12个或17个积木所组成,除了这三种积木群之外,尚未以其它不同的积木群来实施,为了求新求变,并使游戏玩法创新及更富趣味,积木群的设计需要再创新。
上述专利的积木群及第一底座、第二底座的制造,是以塑料模塑一体成型,其都是实心体,需使用较多塑材,而且重量重,在塑材价格攀升及环保的要求下,如何减轻重量、减少塑材使用量、减低制造成本,且又不失原有使用功能,是目前需待克服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是这样实现的,一种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包括收纳盒及积木群,该收纳盒是由底座及覆盖在底座上的顶盖所组成,该积木群是由多个积木所组成,所述底座上具有供积木群置入的收纳槽,所述顶盖能覆盖在底座上而将积木群隐藏在内;所述收纳槽的槽底上设置35个定位格,可供上述积木群排入后组成单层平面图案,所述顶盖表面上设置15个定位槽,可供上述积木群置入后堆栈出5层的三面锥体,所述积木群的各个积木是由1至5个单元组成,单元之间以水平或垂直的二维角度连接,该积木群的单元总数共为35个。
更进一步的,所述积木群的积木单元为立体方形;所述定位格的形状是方形,其具有一个方形的槽底;所述定位槽的形状是六边形,其由一个三角形槽底及围绕在槽底周围的三个斜面所组成。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呈三边形,所述定位格的排列,由上而下共设置十排,其中第一排1个,第二排2个,第三排3个,第四排2个,第五排3个,第六排4个,第七排5个,第八排4个,第九排5个,第十排6 个,上、下定位格之间是以45度角由格边与格边相互邻接,左、右定位格之间是以水平角度由格角与格角相互邻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顶盖呈三边形,每边各设置5个定位槽,又定位槽由上而下共设置五排,其中第一排1个,第二排2个,第三排3个,第四排4个,第五排5个,上、下定位槽之间是以60度角由槽边与槽边相互邻接,左、右定位槽之间是以水平角度由槽边与槽边相互邻接。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所述35个积木单元是由9个积木组成,分别为:
第1个积木:为2单元积木;
第2、3个积木:为3单元积木;
第4、5、6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
第7、8、9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所述35个积木单元是由9个积木组成,分别为:
第1个积木:为1单元积木;
第2个积木:为2单元积木;
第3、4、5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
第6、7、8、9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中,所述35个积木单元是由其中 9个积木组成,分别为:
第1个积木:为1单元积木;
第2个积木:为3单元积木;
第3、4、5、6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
第7、8、9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
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中,所述35个积木单元是由其中 10个积木组成,分别为:
第1个积木:为1单元积木;
第2个积木:为2单元积木;
第3、4个积木:为3单元积木;
第5、6、7、8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
第9、10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
更进一步的,所述积木是由下列1至5单元中选出,分别为:
1单元;共1个,
2单元:共1个,其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水平连接;
3单元:共2个,分别是:
第1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水平连接;
第2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水平连接,第一单元、第三单元垂直连接;
4单元:共5个,分别是:
第1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水平连接;
第2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水平连接,第二单元、第四单元垂直连接;
第3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水平连接,第一单元、第四单元垂直连接;
第4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水平连接,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水平连接,第一单元、第四单元垂直连接;
第5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水平连接,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水平连接;第一单元、第三单元垂直连接,第二单元、第四单元垂直连接;
5单元:共9个,分别是:
第1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水平连接;
第2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水平连接,第二单元、第五单元垂直连接;
第3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水平连接,第一单元、第五单元垂直连接;
第4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水平连接,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垂直连接;
第5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水平连接,第四单元、第二单元、第五单元垂直连接;
第6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水平连接,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水平连接,第一单元、第四单元垂直连接,第三单元、第五单元垂直连接;
第7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水平连接,第四单元、第五单元水平连接,第一单元、第五单元垂直连接;
第8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水平连接,第二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垂直连接;
第9个,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垂直连接,第四单元、第五单元垂直连接,第一单元、第四单元水平连接,第二单元、第五单元水平连接。
更进一步的,所述底座为分为上层和下层,下层的外径比上层大,于是外围呈现阶梯状,又其中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的下层连设有长凸边,而第三侧边的下层则形成第一短缺口,所述两个长凸边的长度大于第一短缺口;再者,所述顶盖形状与底座相同,在其中二边底缘设有长缺口,另一边底缘则设有第二短缺口,该二个长缺口的长度大于第二短缺口;所述顶盖的底面内凹,能包覆底座的上层,而底缘能搭在底座的下层顶缘上,顶盖的二个长缺口能与底座的二个长凸边相吻合而不产生缝隙,而第二短缺口则与所述底座的第一短缺口呈上下对称形成开口缝隙。
与现有技术比较,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可达以下效益:
本实用新型顶盖与底座能结合成为容纳积木群的收纳盒,除了能保存积木群,避免积木遗失,比起传统以包装盒来收纳的方式,更能节省生产成本,且因盒体小,不占空间,更能易于携带;又顶盖与底座间设置防呆结构,能避免顶盖错放在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积木群是由9个或10个积木组成,其不同于以往的组合,因此能产生新玩法及新解答,能启发幻童脑力及提高游戏兴致。
积木群及底座、前盖皆以塑材成型,但内部为中空,不同于以往的实心结构,故可减少塑材使用量,减低制造成本,大大减轻重量又不失原有功能,也能符合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积木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的底座俯视图。
图3为积木群拼组在底座上的立体图。
图4为图1的顶盖俯视图。
图5为积木群堆栈在顶盖上的立体图。
图6为顶盖与底座组成收纳盒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积木群选自于18个积木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积木群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2实施例积木群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3实施例积木群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第4实施例积木群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50 收纳盒
60 积木群
70 底座
71 定位格
72 收纳槽
73 上层
74 下层
75 长凸边
76 第一短缺口
80 顶盖
81 定位槽
811 三角形槽底
812 斜面
82 长缺口
83 第二短缺口
11 第一积木
21 第二积木
31 第三积木
32 第四积木
41 第五积木
42 第六积木
43 第七积木
44 第八积木
45 第九积木
51 第十积木
52 第十一积木
53 第十二积木
54 第十三积木
55 第十四积木
56 第十五积木
57 第十六积木
58 第十七积木
59 第十八积木
1 第一单元
2 第二单元
3 第三单元
4 第四单元
5 第五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依据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后。
参图1,其揭示出一积木装置,其包括收纳盒50及积木群60,其中,该收纳盒50是由底座70及覆盖在底座70上的顶盖80所组成,该积木群 60是由多个积木所组成,所述底座70上具有供积木群60置入的收纳槽72,所述顶盖80能覆盖在底座70上而将积木群60隐藏在内;所述收纳槽72 的槽底上设置35个定位格71,可供上述积木群60排入后组成单层平面图案,所述顶盖80表面上设置15个定位槽81,可供上述积木群60置入后堆栈出5层的三面锥体造型,所述积木群60的各个积木是由1至5个单元组成,单元之间以水平X或垂直Y的二维角度连接,该积木群60的单元总数共为35个。
当积木群60的积木单元为立体方形时,所述定位格71的形状为方形,其具有一个方形的槽底;所述定位槽81的形状是六边形,其由一个三角形槽底811及围绕在槽底811周围的三个斜面812所组成。倘若积木群60的积木单元是圆球形,则定位格71须为半圆窝形,定位槽81也为半圆窝形。其中,以方形的审美度、平稳度、整齐度会优于圆球形。
请参图1、2、3所示,上述中底座70呈三边形,所述定位格71的排列,由上而下共设置十排,其中第一排1个,第二排2个,第三排3个,第四排2个,第五排3个,第六排4个,第七排5个,第八排4个,第九排5个,第十排6个,上、下定位格71之间是以45度角由格边与格边相互邻接,左、右定位格71之间是以水平角度由格角与格角相互邻接;所述积木群60的各个积木依据定位格71的位置而分别置入,最后能拼组成单层平面图案造型。
请参图1、4、5所示,上述中顶盖80呈三边形,每边各设置5个定位槽81,又定位槽81由上而下共设置五排,其中第一排1个,第二排2个,第三排3个,第四排4个,第五排5个,上、下定位槽81之间是以60度角由槽边与槽边相互邻接,左、右定位槽81之间是以水平角度由槽边与槽边相互邻接;所述积木群60的各个积木依据定位槽81的位置而分别置入,最后能堆栈出如同金字塔般的5层三面锥体造型。
请参图1、6所示,所述底座70为三边形,其分为上层73和下层74,该下层74的外径比上层73大,于是外围呈现阶梯状,在其中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的下层74连设有长凸边75,而第三侧边的下层74则形成第一短缺口76,所述两个长凸边75的长度大于第一短缺口76;再者,所述顶盖 80形状与底座70相同,在其中二边侧缘设有长缺口82,另一边侧缘则设有第二短缺口83,该二个长缺口82的长度大于第二短缺口83;所述顶盖 80的底面内凹,能包覆底座70的上层73,而底缘能搭在底座70的下层 74顶缘上,顶盖80的二个长缺口82能与底座70的二个长凸边75相吻合而不产生缝隙,而第二短缺口83则与所述底座70的第一短缺口76呈上下对称形成开口缝隙;这种设计,如同防呆结构,能供用户凭借直觉即能准确无误地完成操作,避免顶盖80错放在底座70上。
上述中,为了减轻整体重量,该底座70、顶盖80改为内部中空的塑料壳,而非实心盘,尤其是顶盖80,它的底面是内凹的,当顶盖80覆盖在底座70上后,能包覆着底座70的上层73,而外围底缘与底座70的下层74顶缘密合,遂可达稳固覆盖效果;再者,所述积木群60的积木,每个单元都是中空的,单元之间相互穿通,故比较旧式积木要减轻许多重量,也减少使用塑材,同时也降低了制造成本。
请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积木群60是由多个积木组成,其选自于下列1~5单元中的18个积木,分别是:
1单元;共一个,第一积木11;
2单元:共一个,第二积木21,第1、2单元水平连接;
3单元:共二个,分别是:
第一个,第三积木31,第1、2、3单元水平连接;
第二个,第四积木32,第1、2单元水平连接,第1、3单元垂直连接;
4单元:共五个,分别是:
第一个,第五积木41,第1、2、3、4单元水平连接;
第二个,第六积木42,第1、2、3单元水平连接,第2、4单元垂直连接;
第三个,第七积木43,第1、2、3单元水平连接,第3、4单元垂直连接;
第四个,第八积木44,第1、2单元水平连接,第3、4单元水平连接,第1、4单元垂直连接;
第五个,第九积木45,第1、2单元水平连接,第3、4单元水平连接;第1、3单元垂直连接,第2、4单元垂直连接;
5单元:共九个,分别是:
第一个,第十积木51,第1、2、3、4、5单元水平连接;
第二个,第十一积木52,第1、2、3、4单元水平连接,第2、5单元垂直连接;
第三个,第十二积木53,第1、2、3、4单元水平连接,第1、5单元垂直连接;
第四个,第十三积木54,第1、2、3单元水平连接,第1、4、5单元垂直连接;
第五个,第十四积木55,第1、2、3单元水平连接,第4、2、5单元垂直连接;
第六个,第十五积木56,第1、2单元水平连接,第3、4单元水平连接,第1、4单元垂直连接,第3、5单元垂直连接;
第七个,第十六积木57,第1、2、3单元水平连接,第4、5单元水平连接,第1、5单元垂直连接;
第八个,第十七积木58,第1、2、3单元水平连接,第2、4、5单元垂直连接;
第九个,第十八积木59,第1、2、3单元垂直连接,第4、5单元垂直连接,第1、4单元水平连接,第2、5单元水平连接。
参图8所示,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积木群,其选自上述18个积木中的9个,总单元数共35个,分别为:
第一个积木:为2单元第二积木21;
第二、三个积木:为3单元第三积木31、第四积木32;
第四、五、六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任意三个积木第六积木42、第七积木43、第八积木44;
第七、八、九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任意三个积木第十一积木52、第十四积木55、第十五积木56。
下面图表可以了解9个积木的单元分配: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70462310000101
参图9所示,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积木群,其选自上述18个积木中的9个,总单元数共35个,分别为:
第一个积木:为1单元第一积木11;
第二个积木:为2单元第二积木21;
第三、四、五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任意三个积木第六积木42、第七积木43、第八积木44;
第六、七、八、九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任意四个积木第十二积木53、第十三积木54、第十四积木55、第十五积木56。
下面图表可以了解9个积木的单元分配: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70462310000102
参图10所示,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积木群,其选自上述18 个积木中的9个,总单元数共35个,分别为:
第一个积木:为1单元第一积木11;
第二个积木:为3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第四积木32;
第三、四、五、六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任意四个积木第五积木41、第六积木42、第七积木43、第八积木44;
第七、八、九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任意三个积木第十三积木54、第十四积木55、第十五积木56。
下面图表可以了解9个积木的单元分配: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70462310000111
参图11所示,揭示出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积木群,其选自上述18 个积木中的10个,总单元数共35个,分别为:
第一个积木:为1单元第一积木11;
第二个积木:为2单元第二积木21;
第三、四个积木:为3单元积木第三积木31、第四积木32;
第五、六、七、八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任意四个积木第五积木41、第六积木42、第七积木43、第八积木44;
第九、十积木:为5单元积木,例如附图揭示的任意二个积木第十四积木55、第十五积木56。
下面图表可以了解10个积木的单元分配: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70462310000112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470462310000121
综上所述,通过本实用新型技术手段,该积木群60能在底座70上拼出单层平面图案,还能在顶盖80上堆栈出5层三面锥体,又底座70与顶盖80能作为容纳积木群60的收纳盒50,不但能完整保存积木群60,避免积木遗失,更因盒体小,不占空间,能便于携带,另外顶盖80与底座70 间设置防呆结构,能避免顶盖80错放在底座70上;再者,积木群60是由 9个或10个积木组成,不同于以往的组合方式,能产生新玩法及新解答,及提高使用者游戏兴致;再者,积木群60、底座70、顶盖80都为中空结构,大大减轻重量,符合环保需求。
以上附图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范围,举凡与本实用新型意旨相符的修饰性变化,只要在均等效果的范围内都应涵属于本案。

Claims (10)

1.一种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纳盒(50)及积木群(60),该收纳盒(50)是由底座(70)及覆盖在底座(70)上的顶盖(80)所组成,该积木群(60)是由多个积木所组成,所述底座(70)上具有供积木群(60)置入的收纳槽(72),所述顶盖(80)能覆盖在底座(70)上而将积木群(60)隐藏在内;所述收纳槽(72)的槽底上设置35个定位格(71),可供上述积木群(60)排入后组成单层平面图案,所述顶盖(80)表面上设置15个定位槽(81),可供上述积木群(60)置入后堆栈出5层的三面锥体,所述积木群(60)的各个积木是由1至5个单元组成,单元之间以水平或垂直的二维角度连接,该积木群(60)的单元总数共为35个。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木群(60)的积木单元为立体方形;所述定位格(71)的形状是方形,其具有一个方形的槽底;所述定位槽(81)的形状是六边形,其由一个三角形槽底(811)及围绕在槽底(811)周围的三个斜面(812)所组成。
3.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0)呈三边形,所述定位格(71)的排列,由上而下共设置十排,其中第一排1个,第二排2个,第三排3个,第四排2个,第五排3个,第六排4个,第七排5个,第八排4个,第九排5个,第十排6个,上、下定位格(71)之间是以45度角由格边与格边相互邻接,左、右定位格(71)之间是以水平角度由格角与格角相互邻接。
4.依据权利要求2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80)呈三边形,每边各设置5个定位槽(81),又定位槽(81)由上而下共设置五排,其中第一排1个,第二排2个,第三排3个,第四排4个,第五排5个,上、下定位槽(81)之间是以60度角由槽边与槽边相互邻接,左、右定位槽(81)之间是以水平角度由槽边与槽边相互邻接。
5.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5个积木单元是由9个积木组成,分别为:
第1个积木:为2单元积木;
第2、3个积木:为3单元积木;
第4、5、6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及
第7、8、9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
6.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5个积木单元是由9个积木组成,分别为:
第1个积木:为1单元积木;
第2个积木:为2单元积木;
第3、4、5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及
第6、7、8、9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5个积木单元是由其中9个积木组成,分别为:
第1个积木:为1单元积木;
第2个积木:为3单元积木;
第3、4、5、6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及
第7、8、9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35个积木单元是由其中10个积木组成,分别为:
第1个积木:为1单元积木;
第2个积木:为2单元积木;
第3、4个积木:为3单元积木;
第5、6、7、8个积木:为4单元积木;及
第9、10个积木:为5单元积木。
9.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积木是由下列1至5单元中选出,分别为:
1单元;共1个,第一积木(11)
2单元:共1个,第二积木(21),其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水平连接;
3单元:共2个,分别是:
第1个,第三积木(31),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及第三单元(3)水平连接;
第2个,第四积木(32),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水平连接,第一单元(1)、第三单元(3)垂直连接;
4单元:共5个,分别是:
第1个,第五积木(41),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及第四单元(4)水平连接;
第2个,第六积木(42),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及第三单元(3)水平连接,第二单元(2)、第四单元(4)垂直连接;
第3个,第七积木(43),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及第三单元(3)水平连接,第一单元(1)、第四单元(4)垂直连接;
第4个,第八积木(44),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水平连接,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水平连接,第一单元(1)、第四单元(4)垂直连接;
第5个,第九积木(45),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水平连接,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水平连接;第一单元(1)、第三单元(3)垂直连接,第二单元(2)、第四单元(4)垂直连接;
5单元:共9个,分别是:
第1个,第十积木(51),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及第五单元(5)水平连接;
第2个,第十一积木(52),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及第四单元(4)水平连接,第二单元(2)、第五单元(5)垂直连接;
第3个,第十二积木(53),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第三单元(3)、及第四单元(4)水平连接,第一单元(1)、第五单元(5)垂直连接;
第4个,第十三积木(54),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及第三单元(3)水平连接,第一单元(1)、第四单元(4)、及第五单元(5)垂直连接;
第5个,第十四积木(55),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及第三单元(3)水平连接,第四单元(4)、第二单元(2)、及第五单元(5)垂直连接;
第6个,第十五积木(56),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水平连接,第三单元(3)、第四单元(4)水平连接,第一单元(1)、第四单元(4)垂直连接,第三单元(3)、第五单元(5)垂直连接;
第7个,第十六积木(57),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及第三单元(3)水平连接,第四单元(4)、第五单元(5)水平连接,第一单元(1)、第五单元(5)垂直连接;
第8个,第十七积木(58),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及第三单元(3)水平连接,第二单元(2)、第四单元(4)、及第五单元(5)垂直连接;
第9个,第十八积木(59),第一单元(1)、第二单元(2)、及第三单元(3)垂直连接,第四单元(4)、第五单元(5)垂直连接,第一单元(1)、第四单元(4)水平连接,第二单元(2)、第五单元(5)水平连接。
10.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70)为分为上层(73)和下层(74),下层(74)的外径比上层(73)大,于是外围呈现阶梯状,又其中第一侧边、第二侧边的下层(74)连设有长凸边(75),而第三侧边的下层(74)则形成第一短缺口(76),所述两个长凸边(75)的长度大于第一短缺口(76);再者,所述顶盖(80)形状与底座(70)相同,在其中二边底缘设有长缺口(82),另一边底缘则设有第二短缺口(83),该二个长缺口(82)的长度大于第二短缺口(83);所述顶盖(80)的底面内凹,能包覆底座(70)的上层(73),而底缘能搭在底座(70)的下层(74)顶缘上,顶盖(80)的二个长缺口(82)能与底座(70)的二个长凸边(75)相吻合而不产生缝隙,而第二短缺口(83)则与所述底座(70)的第一短缺口(76)呈上下对称形成开口缝隙。
CN202121036897.5U 2021-05-06 2021-05-14 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 Active CN216366605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205130U TWM617351U (zh) 2021-05-06 2021-05-06 以35個單元作為組合變化的積木裝置
TW110205130 2021-05-0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66605U true CN216366605U (zh) 2022-04-26

Family

ID=7716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036897.5U Active CN216366605U (zh) 2021-05-06 2021-05-14 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085980B1 (zh)
CN (1) CN216366605U (zh)
TW (1) TWM617351U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7609A (en) * 1978-09-15 1981-03-24 Squibbs Robert F Games and puzzles
TWM296735U (en) 2006-02-09 2006-09-01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Sphere building block structure of assembled type
TWM320919U (en) 2007-05-02 2007-10-21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Building block being able to assemble two-dimensional object or three-dimensional trigonal object
TW200843830A (en) 2007-05-02 2008-11-16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Building block being able to assemble two-dimensional object or three-dimensional trihedral pyramid object
TWM372207U (en) 2009-09-16 2010-01-11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Building block device using 54 units to achieve variation of combinations
TWM528199U (zh) 2015-11-05 2016-09-11 Lonpos Braintelligent Co Ltd 具有平面與立體雙重變化的智慧積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85980A1 (en) 2022-11-09
TWM617351U (zh) 2021-09-21
EP4085980B1 (en) 2024-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257609A (en) Games and puzzles
US8480449B2 (en) Toy block unit having 50 faces and a toy block game set consisted of toy blocks made therefrom
US20080274665A1 (en) Building base plates assembled to build block sets in two or three dimensional configurations
US20090117311A1 (en) Interlocking spatial components
US6257574B1 (en) Multi-polyhedral puzzles
CN216366605U (zh) 以35个单元作为组合变化的积木装置
US20140220854A1 (en) Adaptor brick
US20170072331A1 (en) Densely stackable building block system
US11717765B2 (en) Building block device with 35 units as variable combinations
US20210077897A1 (en) Chess M.D (mulit-dimensional)
CN2467143Y (zh) 一种积木
CN101301525A (zh) 具有平面组合或堆栈成立体三面锥体的积木装置
JP2002515314A (ja) 球状独楽
TWM528199U (zh) 具有平面與立體雙重變化的智慧積木
CN202438157U (zh) 一种积木块
JP5743351B2 (ja) 組みブロック具
CN2928175Y (zh) 一种魔方
CN209790831U (zh) 一种益智玩具
CN206334321U (zh) 母鸡孵蛋游戏道具
CN2463017Y (zh) 多功能八角组合基座
CN2894771Y (zh) 立体数独魔方玩具
CN2507531Y (zh) 多巧变化的组合式堆叠积木块结构
CN207731510U (zh) 一种多功能数独游戏教具
CN201033250Y (zh) 具有平面组合或堆栈成立体三面锥体的积木装置
JP3068102U (ja) パズル玩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