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65702U - 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65702U CN216365702U CN202123288765.4U CN202123288765U CN216365702U CN 216365702 U CN216365702 U CN 216365702U CN 202123288765 U CN202123288765 U CN 202123288765U CN 216365702 U CN216365702 U CN 2163657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ly connected
- electric telescopic
- insulation
- neonate
- box cov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ccommodation For Nursing Or Treatment Tabl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第一支撑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上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第二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放置板上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保温箱左侧的上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箱盖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若干固定环。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温度感应器、遮光帘、隔板和第二电动伸缩杆,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安全性差,导致其使用时易惊扰新生儿,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新生儿,就是指的是胎儿娩出母体并自脐带结扎起,至出生后未满28天这一段时间的婴儿,对于早产或者身体有异常的新生儿来说,由于治疗需要,通常需要将新生儿从产房转运至新生儿治疗室进行观察治疗,或者如果当新生婴儿出生后出现病情危重的情况时,需通过救护车从基层医院转运至上层医院,此时便需要一种合适的转运装置对新生儿转运途中进行防护,而现有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安全性差,导致其使用时易惊扰新生儿,影响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具备安全性高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安全性差,导致其使用时易惊扰新生儿,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所述保温箱左侧的上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所述箱盖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风孔,所述箱盖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若干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遮光帘,所述保温箱内腔正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放置板下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器,所述加热器的输出端贯穿保温箱内腔底部的中端并固定连接有加热板,所述保温箱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照明灯,所述照明灯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罩。
优选的,所述箱盖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放置板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杆。
优选的,所述放置板右侧的中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警报灯。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所述底座下表面的中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槽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设置了温度感应器、遮光帘、隔板和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设置的万向轮与推拉杆,便于将装置移动,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一电动伸缩杆伸缩,第一电动伸缩杆带动固定板上下滑动,可将装置固定,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二电动伸缩杆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通过连接板带动第二支撑柱上下滑动,第二支撑柱带动放置板上下滑动,通过设置的照明灯,便于查看新生儿,照明灯设置在放置板的上方,可避免灯光直射新生儿,通过设置的遮光帘,可避免房屋内的灯光直射新生儿,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加热器工作,加热器通过加热板,可为保温箱的内腔加热,通过设置的温度感应器,可实时感应保温箱内的温度,通过设置的警报灯,可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发出警报,警报灯设置于第一固定槽内,可避免惊扰新生儿,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安全性差,导致其使用时易惊扰新生儿,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万向轮;3、第一支撑柱;4、照明灯;5、箱盖;6、把手;7、保温箱;8、加热器;9、固定板;10、推拉杆;11、加热板;12、温度感应器;13、固定杆;14、通风孔;15、固定环;16、遮光帘;17、隔板;18、警报灯;19、第一固定槽;20、第一电动伸缩杆;21、第二固定槽;22、连接板;23、第二支撑柱;24、第二电动伸缩杆;25、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2,底座1下表面的中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1,第二固定槽2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0,第一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3,第一支撑柱3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4,第二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连接板22上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23,第二支撑柱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5,放置板2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照明灯4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罩,放置板25右侧的中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9,第一固定槽19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警报灯18,放置板25上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7,保温箱7左侧的上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5,箱盖5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放置板25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杆10,箱盖5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4,箱盖5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若干固定环15,固定环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遮光帘16,保温箱7内腔正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7,放置板25下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器8,加热器8的输出端贯穿保温箱7内腔底部的中端并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1,保温箱7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12,设置了温度感应器12、遮光帘16、隔板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通过设置的万向轮2与推拉杆10,便于将装置移动,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一电动伸缩杆20伸缩,第一电动伸缩杆20带动固定板9上下滑动,可将装置固定,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二电动伸缩杆24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24通过连接板22带动第二支撑柱23上下滑动,第二支撑柱23带动放置板25上下滑动,通过设置的照明灯4,便于查看新生儿,照明灯4设置在放置板25的上方,可避免灯光直射新生儿,通过设置的遮光帘16,可避免房屋内的灯光直射新生儿,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加热器8工作,加热器8通过加热板11,可为保温箱7的内腔加热,通过设置的温度感应器12,可实时感应保温箱7内的温度,通过设置的警报灯18,可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发出警报,警报灯18设置于第一固定槽19内,可避免惊扰新生儿,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
使用时,设置了温度感应器12、遮光帘16、隔板17和第二电动伸缩杆24,通过设置的万向轮2与推拉杆10,便于将装置移动,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一电动伸缩杆20伸缩,第一电动伸缩杆20带动固定板9上下滑动,可将装置固定,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第二电动伸缩杆24伸缩,第二电动伸缩杆24通过连接板22带动第二支撑柱23上下滑动,第二支撑柱23带动放置板25上下滑动,通过设置的照明灯4,便于查看新生儿,照明灯4设置在放置板25的上方,可避免灯光直射新生儿,通过设置的遮光帘16,可避免房屋内的灯光直射新生儿,通过外置控制器开启加热器8工作,加热器8通过加热板11,可为保温箱7的内腔加热,通过设置的温度感应器12,可实时感应保温箱7内的温度,通过设置的警报灯18,可在温度过高或过低时发出警报,警报灯18设置于第一固定槽19内,可避免惊扰新生儿,达到了安全性高的目的,解决了现有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安全性差,导致其使用时易惊扰新生儿,影响使用效果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柱(3),所述第一支撑柱(3)内腔底部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电动伸缩杆(24),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24)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2),所述连接板(22)上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柱(23),所述第二支撑柱(23)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25),所述放置板(25)上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保温箱(7),所述保温箱(7)左侧的上端通过合页活动连接有箱盖(5),所述箱盖(5)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通风孔(14),所述箱盖(5)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若干固定环(15),所述固定环(15)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遮光帘(16),所述保温箱(7)内腔正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隔板(17),所述放置板(25)下表面的中端固定连接有加热器(8),所述加热器(8)的输出端贯穿保温箱(7)内腔底部的中端并固定连接有加热板(11),所述保温箱(7)内腔左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温度感应器(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5)上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照明灯(4),所述照明灯(4)的外表面设置有保护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5)右侧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把手(6),所述放置板(25)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推拉杆(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板(25)右侧的中端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9),所述第一固定槽(19)左侧的中端固定连接有警报灯(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左右两侧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2),所述底座(1)下表面的中端开设有第二固定槽(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固定槽(21)顶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电动伸缩杆(20),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20)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88765.4U CN216365702U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88765.4U CN216365702U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65702U true CN216365702U (zh) | 2022-04-26 |
Family
ID=81237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88765.4U Active CN216365702U (zh) | 2021-12-24 | 2021-12-24 | 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65702U (zh) |
-
2021
- 2021-12-24 CN CN202123288765.4U patent/CN2163657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844383U (zh) | 一种新生儿黄疸治疗仪 | |
CN210728098U (zh) | 一种儿科护理用新生儿恒温箱 | |
EP2716272B1 (en) | Incubator/reanimation transform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forming said system | |
CN216365702U (zh) | 新生儿转运保温装置 | |
CN108143567A (zh) | 一种早产婴儿保育箱 | |
CN205181680U (zh) | 一种儿科用婴儿保暖台 | |
CN203619825U (zh) | 初生婴儿保温箱 | |
CN104055666A (zh) | 艾灸床 | |
WO2009073396A1 (en) | Warming therapy device including camera and phototherapy devices | |
CN112656971A (zh) | 一种消毒灭菌专用设备 | |
CN208096924U (zh) | 早产儿培养箱 | |
CN213076341U (zh) | 一种儿科护理用保温箱 | |
CN213098975U (zh) | 一种新生儿护理暖箱 | |
CN215386090U (zh) | 一种消毒灭菌专用设备 | |
CN213697666U (zh) | 一种产科新生儿护理装置 | |
CN211380952U (zh) | 一种儿科护理用食物保温装置 | |
CN210812094U (zh) | 一种妇产科用母婴护理专用床 | |
CN211485451U (zh) | 一种新型婴儿保暖抢救台 | |
CN213789633U (zh) | 一种红外热疗装置 | |
CN114452124A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新生儿保育箱 | |
CN212756856U (zh) | 一种婴儿光疗箱 | |
CN212140461U (zh) | 一种用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放射保护罩 | |
CN208435979U (zh) | 一种可自主调温的婴儿保暖台 | |
CN111569272A (zh) | 一种儿科临床医生用儿科黄疸治疗装置 | |
CN213903219U (zh) | 一种痛风患者饮食嘌呤含量识别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