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54874U - 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54874U CN216354874U CN202122973921.4U CN202122973921U CN216354874U CN 216354874 U CN216354874 U CN 216354874U CN 202122973921 U CN202122973921 U CN 202122973921U CN 216354874 U CN216354874 U CN 21635487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electronic device
- holder
- hole
- positio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包括一本体,该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包括供两电子装置固定且呈镜像配置的一对锁定结构,各该锁定结构包括一定位部和一旋转部;各该定位部具有轴向开设一插接孔的一台阶,另在一对止挡凸缘之间的一侧形成供一电子装置的跨置的一支承凹部,而对向的另一侧则形成具有一起始卡槽和一终端卡槽的一轨槽;各该旋转部径向具有一挡翼,该挡翼底面轴向突设位于该轨槽内的一卡榫,以及嵌插于该插接孔内的一转轴;当各该旋转部相对于对应的该定位部旋转时,利用该卡榫选择性地扣接于该终端卡槽或该起始卡槽,以及该挡翼是否遮蔽该支承凹部,以作为对该两电子装置分别进行锁定或解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固定器,尤其是一种用于至少一电子装置,例如M.2固态硬盘、Wi-Fi无线网卡、3G网卡或电路板的固定器。
背景技术
利用一固定器将一电子装置的固接于一板材,例如电路板上,已为众所周知的技术。如图1所示,其显示现有两电子装置30,例如M.2固态硬盘、Wi-Fi无线网卡、3G网卡,一电路板20,以及通过两固定器10将该等电子装置30的一端固定于该电路板20上的示意图,该电路板20为提供双面固定功能,因此在该电路板20的一顶面和一底面各自设有一电路布局,且为提供该两固定器10的定位与固接,该电路板20错位设置一第一板孔203和一第二板孔204,且该电路板20的该顶面和该底面各自对应该第一板孔203和该第二板孔204的对向则也错位地设有一第一连接器201和一第二连接器202。其中各该电子装置30的一端具有一设有多根接触端子的插接部301,而另一端则设有一供定位用的半圆形定位凹槽302。
安装时,首先将该两固定器10各自固设于对应的该第一板孔203和该第二板孔204内;接着将该两该电子装置30的各该插接部301插接于对应的该第一连接器201和该第二连接器202,并将另一端的各该定位凹槽302固定于一所述固定器10,使该两电子装置30能如图2所示固设于该电路板20上,并与该等连接器201、202形成电性连接。
固然上述实施例已经公开将两电子装置分别装设在一电路板对向两表面的双面固定技术,从而获致充分利用一电子设备,例如服务器内部空间的优点。另外,前述实施例的该电路板对向两表面上的该第一连接器和该第二连接器因错位设置,以致该顶面和该底面的电路布局即无法镜像(对称)配置,进而增加电路布局设计的研发成本与时间,而亟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案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提供在一板材,例如电路板上接装一具有双面固定功能的固定器,使该电路板对向两表面分别设置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能镜像配置,进而让对向两表面上的各自的电路布局能够对称设计,从而获致可降低研发成本和时间的优点。
为达成前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提供了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包括一本体,其中段具有供固接于一板材的一板材固定结构,其中该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包括供两电子装置各自的一端部予以固定且呈镜像配置的一对锁定结构,且各该锁定结构包括一定位部和一旋转部;各所述定位部具有一凸起的台阶,该台阶轴向开设一插接孔,并在该台阶的一外周面径向设有一对止挡凸缘,该对止挡凸缘之间的一侧形成供一所述电子装置的跨置的一支承凹部,而对向的另一侧则形成一轨槽;该台阶毗邻该轨槽的该外周面与该轨槽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一起始卡槽和一终端卡槽;以及各所述旋转部径向具有一挡翼,该挡翼底面轴向突设位于该轨槽内的一卡榫,以及嵌插于该插接孔内的一转轴,其中该转轴的一外周面与相邻该插接孔的一内周面对应地设有一防脱结构;当各所述旋转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定位部旋转时,利用该卡榫选择性地扣接于该终端卡槽或该起始卡槽,以及该挡翼是否遮蔽该支承凹部,以作为对两所述电子装置分别进行锁定或解锁。
在一实施例中,该板材固定结构包括从该本体的一外周面径向开设至少一沟槽;而该板材则具有一钥匙孔造形的板孔,该板孔则包括一供该本体穿设的穿孔,以及与该穿孔相通且供该至少一沟槽套接的一接槽,其中该至少一沟槽与该接槽对应地设有一扣接结构,使该本体能利用该板材固定结构以固设于该板孔内。
在一实施例中,该扣接结构为能彼此扣接的一卡槽和一扣榫。
在一实施例中,该支承凹部供一所述电子装置的一定位凹槽跨置,且该台阶毗邻该支承凹部的该外周面则形成供该定位凹槽定位用的一定位凸部;以及该对止挡凸缘抵接该电子装置的该定位凹槽两侧的一底壁,以便对该电子装置提供防旋功能。
在一实施例中,该防脱结构包括设于该转轴的该外周面的至少一扣钩,以及设于该插接孔的该内周面的一环形扣槽,使该至少一扣钩在该插接孔的该环形扣槽内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该插接孔顶部对应该至少一扣钩位置各自形成一导引斜面,使该至少一扣钩能沿着对应设置的该导引斜面位移,以进入该环形扣槽内。
在一实施例中,该挡翼的一外周面径向伸出供使用者的手指握持且为一握柄型态的一施力件;当转动该施力件时,该挡翼和该转轴也同步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该挡翼的顶面轴向开设一转槽型态的一施力件,以便供一旋转工具插入;当转动该施力件时,该挡翼和该转轴也同步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该转槽的造形为一字形或十字形。
在一实施例中,该挡翼的顶面轴向突设供使用者的手指握持且为一转柄型态的一施力件;当转动该施力件时,该挡翼和该转轴也同步旋转。
在一实施例中,该转柄的造形为矩形或对称的双凸状耳片。
为了能够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特点和技术内容,将于后续的实施方式详细说明中予以描述。然而,在本发明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应能了解,各该详细说明以及实施本发明所列举的特定实施例,仅为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申请保护范围。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公开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内容,首先请参阅附图,其中:
图1为现有固定器、电路板及电子装置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现有组件组立后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第一实施例三种不同视角的立体分解图;
图7至图8为旋转部相对于定位部于旋转过程中挡翼对支承凹部的解锁、锁定的图解示意图;
图9至图15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第一实施例结合电子装置和板材的组装流程图;
图16为图14沿着线A-A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17为图15沿着线B-B所截取的剖面图;
图18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19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第三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0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图;以及
图21为本实用新型的固定器第五实施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6所示,其公开了一种用于一电子装置30,例如M.2固态硬盘、Wi-Fi无线网卡、3G网卡或电路板的固定器1的第一实施例,该固定器1包括一以绝缘材料,例如塑料射出成型的本体11。
为使该固定器1能够固接于一板材20(请参阅图9至图13),此外该本体11的中段另包括能固接于该板材20的一板材固定结构12,该板材固定结构12包括从该本体11的一外周面径向开设至少一沟槽121。如图3所示,该本体11的外周面径向开设一对沟槽121,且各该沟槽121内轴向开设一扣接结构的一卡槽122。而该板材则具有一钥匙孔造形的板孔205,该板孔205则包括一供该本体11穿设的穿孔205a,以及与该穿孔205a相通且供该对沟槽121套接的一接槽205b,且该接槽205b内对应各该卡槽122则设有该扣接结构的一扣榫205c,以致该本体11能利用该板材固定结构12以固设于该板孔205内,而不致滑动与位移。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扣接结构的该扣榫设于各该沟槽121内,而该卡槽则设于该接槽205b内的对应位置。
该本体11的顶部和底部包括供两电子装置30各自的一端部予以固定且呈镜像配置的一对锁定结构13,且各该锁定结构13包括一定位部131,以及一旋转部132。
为方便说明该对锁定结构13,仅就顶部的该对锁定结构13予以详细说明,该定位部131具有一凸起的台阶131a,该台阶131a轴向开设一插接孔131b,并在该台阶131a的一外周面径向设有一对止挡凸缘131c,该对止挡凸缘131c之间的一侧形成一支承凹部131d,而对向的另一侧则形成一轨槽131e。其中该支承凹部131d供该电子装置30,例如M.2固态硬盘的一定位凹槽302(显示于图13)跨置,而该台阶131a毗邻该支承凹部131d的该外周面则形成供该定位凹槽302定位用的一定位凸部131f。而该对止挡凸缘131c抵接该电子装置的该定位凹槽302两侧的一底壁,以便对该电子装置30提供防旋功能。
该台阶131a毗邻该轨槽131e的该外周面与该轨槽131e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一起始卡槽131g和一终端卡槽131h。
该旋转部132径向具有一挡翼132a,该挡翼132a底面轴向突设一位于该轨槽131e内的卡榫132b(请参阅图5及图6),以及嵌插于该插接孔131b内的一转轴132c,该转轴132c的一外周面与相邻的该插接孔131b的一内周面对应地设有一防脱结构,例如至少一扣钩132d及一环形扣槽131i(显示于图17)。如图4至图6所示,该至少一扣钩132d的数量为一对,并对向设于该转轴132c的该外周面。而该插接孔131b顶部对应各该扣钩132d位置则形成一导引斜面131j,以利于该对扣钩132d能沿着对应设置的该对导引斜面131j位移,并通过该旋转部132本身的塑料弹性变形,以顺利地进入该环形扣槽131i内。
另外,该挡翼132a的一外周面径向伸出供使用者的手指握持的一施力件132e,例如握柄,以利于转动该施力件132e时,该挡翼132a与该转轴132c能同步旋转。
因此,当该转轴132c插入该插接孔131b内的过程中,该对扣钩132d能沿着对应设置的该对导引斜面131j进入该环形扣槽131i内,使该对扣钩132d弹性恢复后,以该环形扣槽131i的上缘为止挡,而令该旋转部132不致轴向脱出该定位部131。
所以,当转动该施力件132e时,该挡翼132a与该转轴132c同步旋转,并利用该卡榫132b选择性地扣接于该终端卡槽131h或该起始卡槽131g,以及该挡翼132a是否遮蔽该支承凹部131d,以作为对该电子装置30(请参阅图14至图17))形成锁定或解锁的依据。若处于锁定状态时,该挡翼132a的至少一部分与该支承凹部131d共同包夹该电子装置30的该定位凹槽302,使该电子装置30形成定位稳固的效果,而不致发生晃动的情况。
请参阅图7,其显示该旋转部132接装于该定位部131的俯视图,以显示该固定器1对该电子装置30正处于解锁型态。从图7中可以清楚看出,该挡翼132a为一半圆形的扇形片体,且该挡翼132a完全未遮蔽该支承凹部131d;而该卡榫132b卡扣并定位于该起始卡槽131g,使该旋转部132不致因振动因素而造成旋转。
请参阅图8,其显示该旋转部132相对于该定位部131旋转至另一角度的俯视图,以显示该固定器1对该电子装置30也处于上锁型态。从图8中可以清楚看出,该挡翼132a部分地遮蔽该支承凹部131d;而该卡榫132b卡扣并定位于该终端卡槽131h,相同地使该旋转部132不致因振动因素而造成旋转。
如图9至图17所示,其显示该固定器1的第一实施例、一板材20和一电子装置30安装过程的示意图,其中该板材20实施时为电路板,而该电子装置30实施时则选自Wi-Fi无线网卡、3G网卡或M.2固态硬盘的电路板。组装厂的组装人员在进行组装时,首先将该本体11穿设在该板孔205的该穿孔205a内(显示于图10),接着将该对沟槽121朝向与该穿孔205a相通的该接槽205b滑入(显示于图11)),使该接槽205b内的各该扣榫205c扣入对应的各该卡槽122内(显示于图12),以致该本体11能利用该板材固定结构12接装于该板孔205内,而不致滑动与位移。
接着,将该板材20上方的一电子装置30一端的一插接部301插设于该板材20上的一第一连接器201;并将另一端的一定位凹槽302下移并置入上方的该锁定结构13的该支承凹部131d内(显示于图13及图14)。此时,该组装人员以逆时针方向转动该施力件132e,使该挡翼132a及其卡榫132b和该转轴132c及其至少一扣钩132d也同步旋转,从而令该至少一扣钩132d在该插接孔131b的该环形扣槽131i内旋转,且让该卡榫132b脱离该起始卡槽131g,直到触及一止挡凸缘131c并扣入该终端卡槽131h,使该挡翼132a部分地遮蔽该支承凹部131d,并与该支承凹部131d一同包夹该电子装置30的该另一端,以便对该电子装置30形成锁定型态(显示于图15及图17)。
同样地,将该板材20下方的另一电子装置30一端的一插接部301插设于该板材20上的一第二连接器202;并将另一端的一定位凹槽302下移并置入下方的该锁定结构13的该支承凹部131d内(因投影角度关系未示)。此时,该组装人员以前述方式转动该施力件132e,即能获致上述该挡翼132a部分地遮蔽该支承凹部131d,并与该支承凹部131d一同包夹该电子装置30的该另一端,以便对该电子装置30形成锁定型态(显示于图15及图17)。
因此,通过上述的操作,即能将该固定器1固接于该板材20上,并让该两电子装置30形成定位稳固效果,除不致发生晃动的情况外,并能确保该两电子装置30各自与插接的第一连接器201和第二连接器202的电性连接。
如图18至图21所示,其分别公开该固定器的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实施例,该等第二至第五实施例相较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标号(符号))用以表示相同的构件,由于该等第二至第五实施例与该第一实施例分享许多共享的构件,因而仅将两者的差异处详予说明于后。
如图18所示,该第二实施例所示的该施力件132e实施时是在该挡翼132a的顶面轴向开设一一字形转槽,以便供一旋转工具,例如一字形起子的一起子头插入,以带动该旋转部132旋转。
如图19所示,该第三实施例所示的该施力件132e实施时是在该挡翼132a的顶面轴向突设一转柄,以便供使用者的手指握持,以带动该旋转部132旋转。
如图20所示,该第四实施例是该第三实施例的另一种变形,两者仅在于造形的不同,例如该第三实施例所示的该施力件132e实施时的该转柄为顶面具有圆弧的矩形。而该第四实施例所示的该施力件132e也是在该挡翼132a的顶面轴向突设一转柄,而该转柄造形则为对称的双凸状耳片,其同样地供使用者的手指握持,以带动该旋转部132旋转。
如图21所示,该第二实施例所示的该施力件132e实施时是在该挡翼132a的顶面轴向开设一十字形转槽,以便供一旋转工具,例如十字形起子的一起子头插入,以带动该旋转部132旋转。
所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施,其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旋转部的该转轴插设于该定位部的该插接孔内,使该旋转部相对于该定位部具有旋转的功能,并利用该卡榫选择性地扣接于该终端卡槽或该起始卡槽,以及该挡翼是否遮蔽该支承凹部,以作为对该电子装置进行锁定或解锁。进而,该板材,例如电路板仅须开设一板孔,即能供具有双面固定功能的固定器的装设,使该电路板对向两表面分别设置的一第一连接器和一第二连接器能镜像配置,进而让对向两表面上的各自的电路布局能够对称设计,从而获致可降低研发成本和时间的优点。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本体,其中段具有供固接于一板材的一板材固定结构,其中该本体的顶部和底部包括供两电子装置各自的一端部予以固定且呈镜像配置的一对锁定结构,且各该锁定结构包括一定位部和一旋转部;
各所述定位部具有一凸起的台阶,该台阶轴向开设一插接孔,并在该台阶的一外周面径向设有一对止挡凸缘,该对止挡凸缘之间的一侧形成供一所述电子装置的跨置的一支承凹部,而对向的另一侧则形成一轨槽;该台阶毗邻该轨槽的该外周面与该轨槽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一起始卡槽和一终端卡槽;以及
各所述旋转部径向具有一挡翼,该挡翼底面轴向突设位于该轨槽内的一卡榫,以及嵌插于该插接孔内的一转轴,其中该转轴的一外周面与相邻该插接孔的一内周面对应地设有一防脱结构;
当各所述旋转部相对于对应的所述定位部旋转时,利用该卡榫选择性地扣接于该终端卡槽或该起始卡槽,以及该挡翼是否遮蔽该支承凹部,以作为对两所述电子装置分别进行锁定或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板材固定结构包括从该本体的一外周面径向开设至少一沟槽;而该板材则具有一钥匙孔造形的板孔,该板孔则包括一供该本体穿设的穿孔,以及与该穿孔相通且供该至少一沟槽套接的一接槽,其中该至少一沟槽与该接槽对应地设有一扣接结构,使该本体能利用该板材固定结构以固设于该板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扣接结构为能彼此扣接的一卡槽和一扣榫。
4.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支承凹部供一所述电子装置的一定位凹槽跨置,且该台阶毗邻该支承凹部的该外周面则形成供该定位凹槽定位用的一定位凸部;以及该对止挡凸缘抵接该电子装置的该定位凹槽两侧的一底壁,以便对该电子装置提供防旋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防脱结构包括设于该转轴的该外周面的至少一扣钩,以及设于该插接孔的该内周面的一环形扣槽,使该至少一扣钩在该插接孔的该环形扣槽内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插接孔顶部对应该至少一扣钩位置各自形成一导引斜面,使该至少一扣钩能沿着对应设置的该导引斜面位移,以进入该环形扣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挡翼的一外周面径向伸出供使用者的手指握持且为一握柄型态的一施力件;当转动该施力件时,该挡翼和该转轴也同步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挡翼的顶面轴向开设一转槽型态的一施力件,以便供一旋转工具插入;当转动该施力件时,该挡翼和该转轴也同步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8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转槽的造形为一字形或十字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挡翼的顶面轴向突设供使用者的手指握持且为一转柄型态的一施力件;当转动该施力件时,该挡翼和该转轴也同步旋转。
11.根据权利要求10项所述的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其特征在于,该转柄的造形为矩形或对称的双凸状耳片。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73921.4U CN216354874U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73921.4U CN216354874U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54874U true CN216354874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556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73921.4U Active CN216354874U (zh) | 2021-11-30 | 2021-11-30 | 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54874U (zh) |
-
2021
- 2021-11-30 CN CN202122973921.4U patent/CN21635487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20200028302A (ko) | 양방향 오프셋을 수용하는 밀봉 핀 및 그로밋 파스너 | |
CN108336525B (zh) | 卡座组件及电子设备 | |
JP5874513B2 (ja) | 基板の固定構造 | |
US8458869B2 (en) | Adjustable connector | |
KR101200866B1 (ko) | 카메라 | |
CN216354874U (zh) | 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 | |
CN114542583B (zh) | 锁止结构和折叠式电子设备 | |
US11442498B2 (en) | Universal bracket for multiple form factors of PCIe cards in OCP sled environments | |
JPWO2018079209A1 (ja) | 燃料タンクの内蔵部品の取付構造 | |
TWI764617B (zh) | 用於電子裝置之固定器(八) | |
CN215056349U (zh) | 一种小型化锁紧装置 | |
US11692570B2 (en) | Pin and grommet fastener accommodating two directional offset and related methods | |
US7644472B2 (en) | Hinge structure | |
CN114824858A (zh) | 用于电子装置的固定器 | |
TWM623118U (zh) | 用於電子裝置之固定器(九) | |
TWM542916U (zh) | 用於電子裝置之固定器(三) | |
JP2003036921A (ja) | シャッタ付きコネクタ | |
TWM612731U (zh) | 用於電子裝置之固定器(七) | |
JP6999166B2 (ja) |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防水コネクタ取付構造 | |
TWI797580B (zh) | 超薄型易鎖易解鎖連接器 | |
CN222716646U (zh) | 一种壳体结构及门锁 | |
TWI836615B (zh) | 線對板連接器 | |
TWM638957U (zh) | 用於電子裝置之固定器(十一) | |
CN113540888B (zh) | 滑动辅助连接组件 | |
CN113422230B (zh) | 连接器、电路板组件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