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46685U -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46685U CN216346685U CN202122859661.8U CN202122859661U CN216346685U CN 216346685 U CN216346685 U CN 216346685U CN 202122859661 U CN202122859661 U CN 202122859661U CN 216346685 U CN216346685 U CN 2163466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ide plate
- plate
- fixing device
- rib
- protru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滤网固定装置,其包括:过滤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能够将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根据本实用新型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将滤网固定,使得对过滤装置能够起到牢固且可靠的固定连接,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并且滤网更换更加方便便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减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空调过滤装置中的高效滤网的形状为折叠型,采用柔性材料。由于高效滤网材料为柔性材料且折叠型,滤网的间距无法保证均匀,可能出现局部间距小,局部间距大,导致进风风量不均匀,同时也影响总的进风量,从而影响空调的性能。间距不均,也影响滤网的美观性。
并且现有滤网与固定装置的连接方式为:两侧面通过粘接的方式粘接于所述支撑架的所述第一位置和上。由于滤网两侧面与固定装置的连接需通过粘接方式连接,而且此需用户自行粘接更换,给用户操作带来不便,同时粘胶连接存在外观漏胶,脱胶,使用周期长后,存在容易滤网脱出的风险,影响过滤效果。如使用胶粘性强的粘贴过紧,客户将滤网与固定装置粘接固定后,使用一定周期后需更换滤网,由于胶粘性过强,不便于拆下也给用户带来困扰。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存在滤网安装后无法有效保证滤材的间距均匀性,通过粘胶方式与固定装置的连接可靠性(胶不紧时,容易出现脱胶,导致密封过滤性失效),更换滤网便捷性(滤网粘胶性过强,粘贴后更换滤网,拆卸不便)等技术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研究设计出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空调滤网采用粘胶方式与固定装置固定存在连接不可靠,容易出现脱胶,导致密封过滤性失效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网固定装置,其包括:
过滤装置、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位于所述过滤装置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能够将所述过滤装置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之间,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过滤装置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弯曲成弧形形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的部分通过反复折叠而形成多个褶皱的结构。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和第一中间框条,所述第一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框条位于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二端板、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端板与所述过滤装置的所述第一端相接,所述第二端板与所述过滤装置的所述第二端相接,所述第一中间框条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弧形内周面相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板和所述第二端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中间框条包括第一横框条和第一弧形框条,所述第一横框条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三侧板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第四侧板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框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二端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筋条、第二筋条、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第二中间框条,所述第一筋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筋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筋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筋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框条位于所述第一筋条、所述第二筋条、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弧形结构的轴向一端面相接,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弧形结构的轴向另一端面相接,所述第二中间框条与所述过滤装置的弧形外周面相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二筋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中间框条包括第二横框条和第二弧形框条,所述第二横框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框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筋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筋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一端板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凸起、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一凹槽卡接配合;
当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上,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时,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上朝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上与所述第一筋条相对的一侧;
当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上,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上时,所述第一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上朝所述第一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上与所述第一筋条相对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二端板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凸起、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二凹槽卡接配合;
当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上,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时,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上朝所述第二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上与所述第二筋条相对的一侧;
当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上,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上时,所述第二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上朝所述第二端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上与所述第二筋条相对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凸起、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三凹槽卡接配合;
当第三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时,所述第三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朝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一侧;
当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所述第三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时,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上朝所述第三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上与所述第一侧板相对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凸起、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凸起能够与所述第三凹槽卡接配合;
当第三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上时,所述第三凸起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朝所述第四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上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的一侧;
当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所述第三凸起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上时,所述第三凹槽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上朝所述第四侧板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上与所述第二侧板相对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上的所述第一中间框条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上的所述第二中间框条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插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中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三侧板贴合且位于所述第三侧板的内侧,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四侧板贴合且位于所述第四侧板的内侧;
所述第一侧板的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侧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三侧板的朝向所述第四侧板的侧面上凸出地设置有第一卡接装置,所述第一卡扣与所述第一卡接装置配合卡接,以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沿拆卸方向进行卡止;
所述第二侧板的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侧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四侧板的朝向所述第三侧板的侧面上凸出地设置有第二卡接装置,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接装置配合卡接,以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沿拆卸方向进行卡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粘接结构,所述过滤装置弯曲成弧形形状后,所述第一粘接结构粘接在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外周弧形面上,且所述第一粘接结构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周弧形面的周向一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周弧形面的周向另一端。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粘接结构,所述过滤装置弯曲成弧形形状后,所述第二粘接结构粘接在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轴向一侧端面上或轴向两侧端面上,且所述第二粘接结构将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轴向端面完全覆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结构为粘接条;和/或,所述第一粘接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粘接结构沿所述外周弧形面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接结构为粘接布。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网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固定装置,且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的一侧,另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另一侧,能够通过两个固定装置之间的固定连接将过滤装置有效地固定于二者中间,并且两个固定装置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能够使得对过滤装置的拆卸和安装更为方便,相比于现有的采用粘接的方式将滤网固定到固定装置上的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一个固定装置,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将滤网固定,使得对过滤装置能够起到牢固且可靠的固定连接,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并且滤网更换更加方便便捷;
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的连接无需粘胶连接,安装及拆装更换可靠简便:滤网为单独固定为弧型的状态,无需通过粘胶方式与固定装转置进行固定,而是通过前支架与后支架进行两装配约束,保证用户安装及更换滤网,可靠安装及连接;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用户保养更换时只需更换滤网,框架可重复使用,节省零件成本;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具有前框和后框的保护,防止用户不经意丢到地上引起滤网开裂或破损,起到有效的保护滤网的作用;
3.本实用新型的滤网固定装置采用第一粘接结构和/或第二粘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滤网折弯后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固定,使得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的滤网间距保证均匀(保持在均匀间隙的位置),有效保证空气流动均匀,保证过滤效果及美观性。进一步滤网形状也是折叠型,材料也是柔性滤材,通过在滤材上增加胶粘条以确保滤网之间的间距,滤网的两侧设有粘胶布,以确保滤网的形状及滤网之间的间距均匀性。
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采用前,后支架固定,保证进风面积不变量及风量不变。全新圆弧形高效过滤网组件,内框与外框的筋条位置是同一投影面,不减少进风面积,保证风量不衰减。在进风方向上不遮挡进风;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具有便于折卸的安装孔及卡扣,便于用户轻易更换滤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滤网固定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滤网固定装置的爆炸结构图;
图3为图2中的过滤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视图的立体结构图;
图5为图2中的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二视图的立体结构图;
图6为图2中的第二固定装置的第三视图的立体结构图;
图7为图2中的第二固定装置的第四视图的立体结构图;
图8为图2中的第一固定装置与第二固定装置组装完成后的立体结构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00、滤网固定装置;200、第二固定装置;201、第一筋条;202、第二筋条;203、第一侧板;204、第二侧板;205、第二中间框条;205a、第二横框条;205b、第二弧形框条;230、第一凸起;240、第二凸起;220、第三凸起;250、第一卡扣;300、过滤装置;301、第一端;302、第二端;310、第一粘接结构;320、第二粘接结构;400、第一固定装置;401、第一端板;402、第二端板;403、第三侧板;404、第四侧板;405、第一中间框条;405a、第一横框条;405b、第一弧形框条;430、第一凹槽;440、第二凹槽;420、第三凹槽;450、第一卡接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8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网固定装置,其包括:
过滤装置300、第一固定装置400和第二固定装置200,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能够将所述过滤装置300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之间,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滤网固定装置,通过设置两个固定装置,且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的一侧,另一个固定装置设置在过滤装置的另一侧,能够通过两个固定装置之间的固定连接将过滤装置有效地固定于二者中间,并且两个固定装置之间为可拆卸固定连接,能够使得对过滤装置的拆卸和安装更为方便,相比于现有的采用粘接的方式将滤网固定到固定装置上的方案而言,本实用新型增加了一个固定装置,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将滤网固定,使得对过滤装置能够起到牢固且可靠的固定连接,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并且滤网更换更加方便便捷。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的连接无需粘胶连接,安装及拆装更换可靠简便:滤网为单独固定为弧型的状态,无需通过粘胶方式与固定装转置进行固定,而是通过前支架与后支架进行两装配约束,保证用户安装及更换滤网,可靠安装及连接;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用户保养更换时只需更换滤网,框架可重复使用,节省零件成本;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具有前框和后框的保护,防止用户不经意丢到地上引起滤网开裂或破损,起到有效的保护滤网的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300包括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优选所述过滤装置300由柔性材料制成(也可以由刚性材料制成),所述过滤装置300的所述第一端301和所述第二端302之间的部分弯曲成弧形形状。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的优选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过滤装置由柔性材料或刚性材料制成,能够使得过滤装置形成为能够弯曲的结构,有效地将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弯曲,增大过滤面积,提高过滤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滤装置300的所述第一端301和所述第二端302之间的部分通过反复折叠而形成多个褶皱的结构。通过将过滤装置第一和第二端之间的部分设置为反复折叠的多个褶皱的结构,能够进一步增大过滤装置的过滤面积,进一步提高过滤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包括第一端板401、第二端板402、第三侧板403、第四侧板404和第一中间框条405,所述第一端板4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4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板4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40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板4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4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板4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框条405位于所述第一端板401、所述第二端板402、所述第三侧板403和所述第四侧板404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端板401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所述第一端301相接,所述第二端板402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所述第二端302相接,所述第一中间框条405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弧形内周面相接。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装置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能够形成框架结构,第一中间框架位于框架结构的中部,第一中间框架结构用于与过滤装置的弧形内周面进行承接和支撑以及限位作用,第一端板与过滤装置的第一端相接、第二端板与过滤装置的第二端相接,对过滤装置的内周侧起到有效固定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板401和所述第二端板40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403和所述第四侧板40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中间框条405包括第一横框条405a和第一弧形框条405b,所述第一横框条405a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三侧板403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第四侧板404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框条405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401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二端板402连接。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的优选结构形式,以及第一中间框条的优选结构形式,第一横框条能够对过滤装置的横向方向进行限位,第一弧形框条能够对过滤装置的径向内侧起到限位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端板401位于所述第二端板402上方,所述第一端板401为上端板,所述第二端板402为下端板,所述第三侧板403位于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左侧,所述第三侧板403为左侧板,所述第四侧板404为右侧板,所述第一横框条405a位于所述第一端板401和所述第二端板402之间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弧形框条405b位于所述第三侧板403和所述第四侧板404之间且沿弧形方向延伸。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端板、第二端板以及第三侧板、第四侧板、第一横框条和第一弧形框条的优选结构形式,能够起到对过滤装置内周侧进行支撑和限位的有效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包括第一筋条201、第二筋条202、第一侧板203、第二侧板204和第二中间框条205,所述第一筋条2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筋条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0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筋条2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筋条2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框条205位于所述第一筋条201、所述第二筋条202、所述第一侧板203和所述第二侧板204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侧板203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弧形结构的轴向一端面相接,所述第二侧板204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弧形结构的轴向另一端面相接,所述第二中间框条205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弧形外周面相接。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固定装置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一筋条、第二筋条、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能够形成框架结构,第二中间框架位于框架结构的中部,第二中间框架结构用于与过滤装置的弧形外周面进行承接和支撑以及限位作用,第一侧板与过滤装置的轴向一端相接、第二侧板与过滤装置的轴向另一端相接,对过滤装置的轴向起到有效固定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筋条201和所述第二筋条20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203和所述第二侧板204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中间框条205包括第二横框条205a和第二弧形框条205b,所述第二横框条205a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0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04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框条205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筋条2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筋条202连接。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筋条、第二筋条、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优选结构形式,以及第二中间框条的优选结构形式,第二横框条能够对过滤装置的横向方向进行限位,第二弧形框条能够对过滤装置的径向外侧起到限位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筋条201位于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方,所述第一筋条201为上筋条,所述第二筋条202为下筋条,所述第一侧板203位于所述第二侧板204的左侧,所述第一侧板203为左侧板,所述第二侧板204为右侧板,所述第二横框条205a位于所述第一筋条201和所述第二筋条202之间且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弧形框条205b位于所述第一侧板203和所述第二侧板204之间且沿弧形方向延伸。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筋条、第二筋条、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二横框条和第二弧形框条的优选结构形式,能够起到对过滤装置内周侧进行支撑和限位的有效作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筋条201和所述第一端板401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凸起23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30;所述第一凸起230能够与所述第一凹槽430卡接配合;
当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所述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时,所述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朝所述第一端板401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与所述第一筋条201相对的一侧;
当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所述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时,所述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朝所述第一端板401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与所述第一筋条201相对的一侧。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上的优选固定连接方式,通过在第一筋条和所述第一端板401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凸起23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30;所述第一凸起230能够与所述第一凹槽430卡接配合,能够使得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端板与第二固定装置的第一筋条之间形成开拆卸的卡接固定连接,即能够使得在第一筋条和第一端板处形成便携的开拆卸固定形式,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将滤网固定,使得对过滤装置能够起到牢固且可靠的固定连接,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便于折卸的安装孔及卡扣,便于用户轻易更换滤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所述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时,所述第一凸起230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凸起230在所述第一筋条20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凹槽430也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凹槽430在所述第一端板40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凸起230与所述第一凹槽430一一对应设置;
当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所述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时,所述第一凹槽430也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凹槽430在所述第一筋条20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凸起23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凸起230在所述第一端板40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一凸起230与所述第一凹槽430一一对应设置。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多个第一凸起和多个第一凹槽的配合形式,能够提高对第一端板与第一筋条处的卡接固定效果,增强固定可靠性,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筋条202和所述第二端板402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4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凹槽440;所述第二凸起240能够与所述第二凹槽440卡接配合;
当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所述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时,所述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朝所述第二端板402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与所述第二筋条202相对的一侧;
当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所述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时,所述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朝所述第二端板402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与所述第二筋条202相对的一侧。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上的进一步优选固定连接方式,通过在第二筋条和所述第二端板402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4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凹槽440;所述第二凸起240能够与所述第二凹槽440卡接配合,能够使得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二端板与第二固定装置的第二筋条之间形成开拆卸的卡接固定连接,即能够使得在第二筋条和第二端板处形成便携的开拆卸固定形式,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将滤网固定,使得对过滤装置能够起到牢固且可靠的固定连接,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便于折卸的安装孔及卡扣,便于用户轻易更换滤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所述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时,所述第二凸起240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凸起240在所述第二筋条20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凹槽440也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凹槽440在所述第二端板40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二凸起240与所述第二凹槽440一一对应设置;
当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所述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时,所述第二凹槽440也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二凹槽440在所述第二筋条20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二凸起24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凸起240在所述第二端板402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二凸起240与所述第二凹槽440一一对应设置。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多个第二凸起和多个第二凹槽的配合形式,能够提高对第二端板与第二筋条处的卡接固定效果,增强固定可靠性,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203和所述第三侧板403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凸起22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凹槽420;所述第三凸起220能够与所述第三凹槽420卡接配合;
当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时,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朝所述第三侧板403的一侧,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与所述第一侧板203相对的一侧;
当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时,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朝所述第三侧板403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与所述第一侧板203相对的一侧。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上的进一步优选固定连接方式,通过在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三侧板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凸起22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凹槽420;所述第三凸起220能够与所述第三凹槽420卡接配合,能够使得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一侧板与第二固定装置的第三侧板之间形成开拆卸的卡接固定连接,即能够使得在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处形成便携的开拆卸固定形式,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将滤网固定,使得对过滤装置能够起到牢固且可靠的固定连接,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便于折卸的安装孔及卡扣,便于用户轻易更换滤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板的两个相背的侧边均为弧形,所述第三侧板的两个相背的侧边均为弧形;
当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时,所述第三凸起220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凸起220沿着所述第一侧板203的弧形侧边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三凹槽420也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凹槽420沿着所述第三侧板403的弧形侧边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三凸起220与所述第三凹槽420一一对应设置;
当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时,所述第三凹槽420也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凹槽420沿着所述第一侧板203的弧形侧边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三凸起22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凸起220沿着所述第三侧板403的弧形侧边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三凸起220与所述第三凹槽420一一对应设置。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凸起和第三凹槽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多个第三凸起和多个第三凹槽的配合形式,能够提高对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处的卡接固定效果,增强固定可靠性,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板204和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凸起22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凹槽420;所述第三凸起220能够与所述第三凹槽420卡接配合;
当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时,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朝所述第四侧板404的一侧,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与所述第二侧板204相对的一侧;
当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时,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朝所述第四侧板404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与所述第二侧板204相对的一侧。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固定装置和第二固定装置上的进一步优选固定连接方式,通过在第二侧板和所述第四侧板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凸起22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凹槽420;所述第三凸起220能够与所述第三凹槽420卡接配合,能够使得第一固定装置的第二侧板与第二固定装置的第四侧板之间形成开拆卸的卡接固定连接,即能够使得在第二侧板和第四侧板处形成便携的开拆卸固定形式,采用可拆卸固定的方式将滤网固定,使得对过滤装置能够起到牢固且可靠的固定连接,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便于折卸的安装孔及卡扣,便于用户轻易更换滤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板的两个相背的侧边均为弧形,所述第四侧板的两个相背的侧边均为弧形;
当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时,所述第三凸起220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凸起220沿着所述第二侧板204的弧形侧边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三凹槽420也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凹槽420沿着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弧形侧边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三凸起220与所述第三凹槽420一一对应设置;
当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时,所述第三凹槽420也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三凹槽420沿着所述第二侧板204的弧形侧边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所述第三凸起22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三凸起220沿着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弧形侧边的延伸方向上间隔分布,且所述第三凸起220与所述第三凹槽420一一对应设置。
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凸起和第三凹槽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多个第三凸起和多个第三凹槽的配合形式,能够提高对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处的卡接固定效果,增强固定可靠性,不会出现由于脱胶等情况而导致的密封过滤失效的现象,解决滤网固定连接不牢靠导致可靠性降低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上的所述第一中间框条405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上的所述第二中间框条205相对设置。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采用前,后支架固定,保证进风面积不变量及风量不变。全新圆弧形高效过滤网组件,内框与外框的筋条位置是同一投影面,不减少进风面积,保证风量不衰减。在进风方向上不遮挡进风。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插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中后,所述第一侧板203与所述第三侧板403贴合且位于所述第三侧板403的内侧,所述第二侧板204与所述第四侧板404贴合且位于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内侧;
所述第一侧板203的朝向所述第二侧板204的侧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卡扣250,所述第三侧板403的朝向所述第四侧板404的侧面上凸出地设置有第一卡接装置450,所述第一卡扣250与所述第一卡接装置450配合卡接,以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沿拆卸方向进行卡止;
所述第二侧板204的朝向所述第一侧板203的侧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二卡扣(未示出),所述第四侧板404的朝向所述第三侧板403的侧面上凸出地设置有第二卡接装置(未示出),所述第二卡扣(未示出)与所述第二卡接装置(未示出)配合卡接,以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沿拆卸方向进行卡止。
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在第一侧板上设置第一卡扣,以及在第三侧板上设置第一卡接装置,能够对第二固定装置插入第一固定装置后对第一侧板进行卡止作用,防止第二固定装置脱出,通过在第二侧板上设置第二卡扣,以及在第四侧板上设置第二卡接装置,能够对第二固定装置插入第一固定装置后对第二侧板进行卡止作用,进一步有效防止第二固定装置脱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粘接结构310,所述过滤装置300弯曲成弧形形状后,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粘接在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外周弧形面上,且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周弧形面的周向一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周弧形面的周向另一端。
本实用新型的滤网固定装置采用第一粘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滤网折弯后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固定,使得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的滤网间距保证均匀(保持在均匀间隙的位置),有效保证空气流动均匀,保证过滤效果及美观性。进一步滤网形状也是折叠型,材料也是柔性滤材,通过在滤材上增加胶粘条以确保滤网之间的间距,滤网的两侧设有粘胶布,以确保滤网的形状及滤网之间的间距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粘接结构320,所述过滤装置300弯曲成弧形形状后,所述第二粘接结构320粘接在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轴向一侧端面上或轴向两侧端面上,且所述第二粘接结构320将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轴向端面完全覆盖。本实用新型的滤网固定装置采用第二粘接结构,能够有效地将滤网折弯后的位置进行有效的固定,使得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的滤网间距保证均匀(保持在均匀间隙的位置),有效保证空气流动均匀,保证过滤效果及美观性。进一步滤网形状也是折叠型,材料也是柔性滤材,通过在滤材上增加胶粘条以确保滤网之间的间距,滤网的两侧设有粘胶布,以确保滤网的形状及滤网之间的间距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为粘接条;和/或,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沿所述外周弧形面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粘接条的优选结构形式,进一步提高了滤网间距的均匀性,提高固定效果,提高空气流动均匀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粘接结构320为粘接布。这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粘接条的优选结构形式。
1.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组件由前固定架(第二固定装置200)、健康滤网(过滤装置300)、后固定架(第一固定装置400)组成。无需通过粘胶,即可安装及拆装可靠便捷。
2.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为圆弧状,滤材为折叠型增大展开面积,滤网设有胶粘条,两侧设有胶粘布,以确保滤网的间距均匀。
3.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固定装置中前固架与后固定架四周设有框条,以遮盖滤网的缝隙,解决滤网脱胶漏缝密封不严及不美观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固定装置中前固架与后固定架四周卡扣,止口筋,卡扣设计内侧,不影响装配,防止不经意按压脱扣。
5.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固定装置后固定架两侧卡槽设为通孔槽,便于用户拆装更换滤网。
6.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固定装置中前,后固定架中的框条是同一投影平面重合,增加过风面积,增加风量。
7.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前固定架四周设有框条充分保护滤网,防止落地后滤网破损。
8.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前固定架设有防滑筋条,便于用户提取及安装更换滤网。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100。
实施方式: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的连接无需粘胶连接,安装及拆装更换可靠简便:如图2,图3所示,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组件由前固定架(第二固定装置200)、健康滤网(过滤装置300)、后固定架(第一固定装置400)组成。无需通过粘胶,即可安装及拆装可靠便捷。
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组件中滤网与固定装置无需通过粘胶固定,通过前固定架与后固定架四周卡扣与卡槽,止口筋与卡槽限位固定。保证用户安装及更换滤网,可靠安装及连接。
当用户需更换滤网时,只需轻易按图8两侧的卡槽中卡扣,松出卡扣即可拆卸前固定架,取出滤网。
实施方式: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的滤网间距保证均匀,有效保证空气流动均匀,保证过滤效果及美观性。
健康滤网为圆弧折叠型,由滤材为柔性材料,为确保滤网的形状及滤网之间的间距均匀性,通过在滤材正反两面都均匀增加胶粘条(第一粘接结构310),胶粘条的间距约50mm一处,以确保滤网的强度,防止受压后容易变形,同时也保证滤网的外侧间距5.5mm,内侧间距3.5mm,以利于滤网间距均匀,有利于空气流动均匀;滤网的两侧设有粘胶布(第二粘接结构320),粘胶布为自带背胶的无防布材料,以将滤网两侧定型固定及保证两侧不存在缝隙密封过滤,最终确保滤网的形状及滤网之间的间距均匀性及美观性及保证过滤效果。
实施方式:新型分体机的健康滤网固定装置采用前,后支架固定,保证进风面积不变量及风量不变。前固定架中框条与后固定架中框条都采用同一投影重合设计,以不减少进风面积,保证风量不衰减。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包括前述的空调室内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前、后固定架将健康滤网的实现安装及拆装更换简便,不局限固定架的形状,如将圆弧型框架更改为方型,或三角型,多边形均属于健康滤网固定装置保护范围;
健康滤网采用胶粘条和胶粘布作固定密封,以确保圆弧型滤网的间距均匀,有有效保证空气流动均匀,保证过滤效果及美观性。不局限健康滤网形状,胶粘条数量,位置,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通过前、后固定架四周采框条,作好滤网限位,止口筋配合限位,采用内侧卡扣防止卡扣不经意按压松脱,有效实现滤网的有效简单安装固定及保护,凡具如上特征均匀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9)
1.一种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过滤装置(300)、第一固定装置(400)和第二固定装置(200),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一侧,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位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另一侧,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能够将所述过滤装置(300)固定到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和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之间,且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300)包括第一端(301)和第二端(302),所述过滤装置(300)的所述第一端(301)和所述第二端(302)之间的部分弯曲成弧形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过滤装置(300)的所述第一端(301)和所述第二端(302)之间的部分通过反复折叠而形成多个褶皱的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包括第一端板(401)、第二端板(402)、第三侧板(403)、第四侧板(404)和第一中间框条(405),所述第一端板(4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4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端板(4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40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板(4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三侧板(4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板(4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中间框条(405)位于所述第一端板(401)、所述第二端板(402)、所述第三侧板(403)和所述第四侧板(404)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端板(401)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所述第一端(301)相接,所述第二端板(402)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所述第二端(302)相接,所述第一中间框条(405)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弧形内周面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端板(401)和所述第二端板(402)平行设置,所述第三侧板(403)和所述第四侧板(404)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中间框条(405)包括第一横框条(405a)和第一弧形框条(405b),所述第一横框条(405a)的一端能与所述第三侧板(403)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第四侧板(404)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框条(405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板(401)连接、另一端能与所述第二端板(4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包括第一筋条(201)、第二筋条(202)、第一侧板(203)、第二侧板(204)和第二中间框条(205),所述第一筋条(20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03)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筋条(20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04)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筋条(20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0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筋条(2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04)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中间框条(205)位于所述第一筋条(201)、所述第二筋条(202)、所述第一侧板(203)和所述第二侧板(204)围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一侧板(203)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弧形结构的轴向一端面相接,所述第二侧板(204)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弧形结构的轴向另一端面相接,所述第二中间框条(205)与所述过滤装置(300)的弧形外周面相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筋条(201)和所述第二筋条(20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侧板(203)和所述第二侧板(204)平行设置,所述第二中间框条(205)包括第二横框条(205a)和第二弧形框条(205b),所述第二横框条(205a)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203)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204)连接,所述第二弧形框条(205b)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筋条(2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筋条(202)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筋条(201)和所述第一端板(401)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凸起(23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一凹槽(430);所述第一凸起(230)能够与所述第一凹槽(430)卡接配合;
当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所述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时,所述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朝所述第一端板(401)的一侧,所述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与所述第一筋条(201)相对的一侧;
当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所述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时,所述第一凹槽(430)设置在所述第一筋条(201)上朝所述第一端板(401)的一侧,所述第一凸起(230)设置在所述第一端板(401)上与所述第一筋条(201)相对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筋条(202)和所述第二端板(402)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凸起(24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二凹槽(440);所述第二凸起(240)能够与所述第二凹槽(440)卡接配合;
当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所述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时,所述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朝所述第二端板(402)的一侧,所述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与所述第二筋条(202)相对的一侧;
当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所述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时,所述第二凹槽(440)设置在所述第二筋条(202)上朝所述第二端板(402)的一侧,所述第二凸起(240)设置在所述第二端板(402)上与所述第二筋条(202)相对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侧板(203)和所述第三侧板(403)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凸起(22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凹槽(420);所述第三凸起(220)能够与所述第三凹槽(420)卡接配合;
当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时,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朝所述第三侧板(403)的一侧,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与所述第一侧板(203)相对的一侧;
当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时,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一侧板(203)上朝所述第三侧板(403)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三侧板(403)上与所述第一侧板(203)相对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侧板(204)和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其中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凸起(220)、另一个上设置有第三凹槽(420);所述第三凸起(220)能够与所述第三凹槽(420)卡接配合;
当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时,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朝所述第四侧板(404)的一侧,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与所述第二侧板(204)相对的一侧;
当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时,所述第三凹槽(420)设置在所述第二侧板(204)上朝所述第四侧板(404)的一侧,所述第三凸起(220)设置在所述第四侧板(404)上与所述第二侧板(204)相对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沿着气流的流动方向上,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上的所述第一中间框条(405)与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上的所述第二中间框条(205)相对设置。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插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400)中后,所述第一侧板(203)与所述第三侧板(403)贴合且位于所述第三侧板(403)的内侧,所述第二侧板(204)与所述第四侧板(404)贴合且位于所述第四侧板(404)的内侧;
所述第一侧板(203)的朝向所述第二侧板(204)的侧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一卡扣(250),所述第三侧板(403)的朝向所述第四侧板(404)的侧面上凸出地设置有第一卡接装置(450),所述第一卡扣(250)与所述第一卡接装置(450)配合卡接,以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沿拆卸方向进行卡止;
所述第二侧板(204)的朝向所述第一侧板(203)的侧面上凸出设置有第二卡扣,所述第四侧板(404)的朝向所述第三侧板(403)的侧面上凸出地设置有第二卡接装置,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第二卡接装置配合卡接,以对所述第二固定装置(200)沿拆卸方向进行卡止。
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一粘接结构(310),所述过滤装置(300)弯曲成弧形形状后,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粘接在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外周弧形面上,且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的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周弧形面的周向一端、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外周弧形面的周向另一端。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粘接结构(320),所述过滤装置(300)弯曲成弧形形状后,所述第二粘接结构(320)粘接在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轴向一侧端面上或轴向两侧端面上,且所述第二粘接结构(320)将所述弧形的过滤装置的轴向端面完全覆盖。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为粘接条;和/或,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粘接结构(310)沿所述外周弧形面的轴向方向间隔布置。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粘接结构(320)为粘接布。
18.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滤网固定装置。
19.一种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8所述的空调室内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59661.8U CN216346685U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859661.8U CN216346685U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46685U true CN216346685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521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859661.8U Active CN216346685U (zh) | 2021-11-19 | 2021-11-19 |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46685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46569A (zh) * | 2021-11-19 | 2022-02-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2021
- 2021-11-19 CN CN202122859661.8U patent/CN216346685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046569A (zh) * | 2021-11-19 | 2022-02-1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93715B1 (en) | Equipment air filter | |
CN216346685U (zh) |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US20100071325A1 (en) | Air filt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 |
CN114046569A (zh) | 一种滤网固定装置、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100512921C (zh) | 袋式空气过滤装置及用于该装置的滤材、滤材框架 | |
CN109838415A (zh) | 一种具有降噪装置的风机蜗壳及其组装方法 | |
CN111383548B (zh) | 一种led显示屏 | |
CN205730633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209605279U (zh) |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 |
CN108518742A (zh) |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CN209415594U (zh) | 风道部件和空调器 | |
CN216498080U (zh) | 一种新型过滤网结构 | |
CN221684728U (zh) | 空气滤网和空气处理设备 | |
CN214367111U (zh) | 一种可拆卸宠物家用床 | |
CN214536689U (zh) | 一种手术室用空气净化循环装置 | |
CN113069841A (zh) | 防尘装置 | |
CN213713257U (zh) | 新风模块、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 |
US20250073628A1 (en) | Air Filter That Is Easy To Replace And Install | |
CN210717779U (zh) | 一种取暖器 | |
CN220852485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215485804U (zh) | 一种磁吸式纱窗 | |
CN216909581U (zh) | 一种板式子母架预过滤器 | |
CN222298136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风道结构 | |
CN208075286U (zh) | 空气净化器的滤芯安装结构 | |
CN220471846U (zh) | 面板组件及新风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