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331653U - 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331653U CN216331653U CN202122121933.4U CN202122121933U CN216331653U CN 216331653 U CN216331653 U CN 216331653U CN 202122121933 U CN202122121933 U CN 202122121933U CN 216331653 U CN216331653 U CN 21633165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embracing
- sides
- goods
- fixed suppor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032 molecular do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58 resilient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ading Or Unloading Of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底座;载物机构,安装于所述的底座;所述载物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转动连接的固定支座、夹抱件,所述夹抱件包括夹抱部、抵靠部,所述夹抱部、抵靠部位于固定支座转动连接处两侧;两个所述的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分别安装在所述载物机构两侧;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的抵靠部均朝载物机构方向延伸设置。一种运输车,包括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本实用新型无动力进行货物位置导正,令货物对中,在运输过程中不会因为颠簸、转弯等因素产生偏移或歪斜,便于后期卸货时进行定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货物对接时往往采用自动化地对接,需要准确的货物位置数据来保证对接的准确性和效率。但是货物在对接前,因为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扰,货物容易从原来的所处位置产生偏移或歪斜,增大了货物定位难度,从而影响到对接的准确性,会需要外力进行货物位置调整,效率大大降低。
现有技术存在货物对接效率低,需要额外进行货物位置调整来保证对接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以对货物位置进行限定,保证对接的准确度和效率的对中限位装置。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对中装置,包括:
底座;
载物机构,安装于所述的底座;所述载物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座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固定支座、与所述固定支座转动连接的夹抱件,所述夹抱件包括夹抱部、抵靠部,所述夹抱部、抵靠部位于固定支座转动连接处两侧;
两个所述的固定支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且分别安装在所述载物机构两侧;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的抵靠部均朝载物机构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在所述载物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的夹抱部均处于张开状态;在所述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的载物机构逐渐抵靠两侧所述的抵靠部,带动所述的夹抱部转动,使所述夹抱部由张开状态向合拢状态变化以令货物对中。
载物机构处在第一位置后,去获取需要的货物,在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载物机构逐渐抵靠两侧所述的抵靠部,带动所述的夹抱部转动,使所述夹抱部由张开状态向合拢状态变化以夹抱货物,无动力进行货物位置导正,保证了货物位置的限定,和达到了货物对中的目的。其中,货物对中即是货物的轴心与载物机构的轴心重合。同时令货物不会因外界因素产生偏移或歪斜,便于后期对接的时候进行准确定位,成本低且效率高。还可以根据不同物料设置不同的对中限位装置的尺寸。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就可以进行货物位置调整和固定,无须指令控制,限位固定速度快,提升了整体的运输效率。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不需要电驱动,节约能源。整体结构简单,装配简单快速。而且在载物机构上方未承载货物时,两个所述的夹抱部均处于张开状态,不会影响到载物机构获取货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的夹抱部、第二夹抱机构的夹抱部合拢时,基于载物机构的中心轴轴对称。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连接在所述抵靠部与所述固定支座之间。
作为优选,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
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复位弹簧均套设固定在夹抱件、固定支座之间的两个套杆上;在所述的复位弹簧压缩到最小时,两个所述套杆的两端相抵。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转动限位件,所述转动限位件设置在抵靠部处。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抵靠部两侧的两个侧支撑板,所述侧支撑板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固定支座两侧设有放置槽;所述限位槽套架在放置槽上;所述限位槽内的两侧在侧支撑板转动时与放置槽碰触而停止转动,使所述侧支撑板转动受限。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的夹抱部、第二夹抱机构的夹抱部合拢时,两个抵靠部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在两个夹抱部之间的区域内的载物机构的最大宽度。
作为优选,所述夹抱部为夹抱板,所述抵靠部为抵靠板。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运输车,包括运输车车体,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所述对中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车车体上方。
采用以上结构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载物机构处在第一位置后,去获取需要的货物,在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载物机构逐渐抵靠两侧所述的抵靠部,带动所述的夹抱部转动,使所述夹抱部由张开状态向合拢状态变化以夹抱货物,无动力进行货物位置导正,保证了货物位置的限定,令货物不会因外界因素产生偏移或歪斜,便于后期对接的时候进行准确定位,成本低且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中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中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中装置的夹抱机构示意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中装置的夹抱机构示意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对中装置的复位弹簧连接示意图。
图中:1-固定支座,11-放置槽,12-固定板,13-焊接底板,14-支座加强筋,21-夹抱部,22-抵靠部,23-侧支撑板,231-限位槽,3-复位弹簧,31-套杆,4-铰接杆,5-载物台,51-挡板,6-升降组件,7-底座,8-货物,9-运输车车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包括:底座7。
载物机构,安装于所述的底座7。所述载物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座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固定支座1、与所述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的夹抱件,所述夹抱件包括夹抱部21、抵靠部22,所述夹抱部21、抵靠部22位于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处两侧。
两个所述的固定支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7上,且分别安装在所述载物机构两侧。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的抵靠部22均朝载物机构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在所述载物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的夹抱部21均处于张开状态。在所述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的载物机构逐渐抵靠两侧所述的抵靠部22,带动所述的夹抱部21转动,使所述夹抱部21由张开状态向合拢状态变化以令货物8对中。
载物机构处在第一位置后,去获取需要的货物8,在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载物机构逐渐抵靠两侧所述的抵靠部22,带动所述的夹抱部21转动,使所述夹抱部21由张开状态向合拢状态变化以夹抱货物,无动力进行货物8位置导正,保证了货物8位置的限定,和达到了货物8对中的目的。其中,货物8对中即是货物8被移动到目标位置,以保证与其他对接机构的对接的准确度。同时令货物8不会因外界因素产生偏移或歪斜,便于后期对接的时候进行准确定位,成本低且效率高。还可以根据不同物料设置不同的对中限位装置的尺寸。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运动时,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就可以进行货物8位置调整和固定,无须指令控制,限位固定速度快,提升了整体的运输效率。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不需要电驱动,节约能源。整体结构简单,装配简单快速。而且在载物机构上方未承载货物8时,两个所述的夹抱部21均处于张开状态,不会影响到载物机构获取货物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的具体结构,均包括固定支座1、与所述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的夹抱件,所述夹抱件包括以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处为分界的夹抱部21、抵靠部22,所述夹抱部21、抵靠部22位于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夹抱部21为夹抱板,抵靠部22为抵靠板,生产方便,安装简单。另外也可以采用多个条状板在整体框架中设置的构造等。两个所述的固定支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7上,且分别安装在所述载物机构两侧。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的抵靠部22均朝载物机构方向延伸设置。具体地,夹抱件与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可以通过分别在夹抱件和固定支座1上设置一个转动连接板,相互可转动连接,更优选地,本实施例通过铰接杆4穿连夹抱件和固定支座1进行铰接。
固定支座1可以采用多种支撑结构,例如侧截面是三角形的支座体,长方体框架等等,本实施例的固定支座1包括固定板12,将固定板12设置在底座7上的焊接底板13,最优选地,固定支座1设置在焊接底板13的正中间,且在固定支座1和焊接底板13之间设有若干个支座加强筋14,令固定支座1安装牢固,避免偏移和脱落。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之间的位置结构。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的夹抱部21、第二夹抱机构的夹抱部21合拢时,基于载物机构的中心轴轴对称。这样使得两个夹抱部21合拢夹住货物8后,会将货物8的位置调整到与载货机构对中,令载货机构承载的力更均匀,不易损坏,货物8更不容易倾倒。
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的夹抱部21、第二夹抱机构的夹抱部21合拢时,两个抵靠部22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在两个夹抱部21之间的区域内的载物机构的最大宽度。这样夹抱机构不会影响到载物机构的运动,保证载货机构可以在可运动范围内自由运动,在无载货工作时可以运动到底座7处。
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复位结构。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连接在所述抵靠部22与所述固定支座1之间。复位机构可以让合拢的夹抱部21能够在载货机构离开第二位置后重新恢复到向外张开的状态,便于下一次货物8运输时载货方便。复位机构可以采用弹性件,例如弹簧、橡胶以及一些弹性材料。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复位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3,成本低且不容易损坏。优选地,如图5所示,每个所述复位弹簧3均套设固定在夹抱件、固定支座1之间的两个套杆31上;在所述的复位弹簧3压缩到最小时,两个所述套杆31的两端相抵。这样设置使得复位弹簧3不会因为套杆31不相抵而造成套杆31可能相互卡住而无法复位的情况,同时也避免了套杆31错开而损坏复位弹簧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转动限位件。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转动限位件,所述转动限位件设置在抵靠部22。本实施例中转动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抵靠部22两侧的两个侧支撑板23,所述侧支撑板23上均设有限位槽231。所述固定支座1两侧设有放置槽11。所述限位槽231套架在放置槽11上。所述限位槽231内的两侧在侧支撑板23转动时与放置槽碰触而停止转动,使所述侧支撑板23转动受限。限位槽231的设置,控制了夹抱部21张开和合拢的范围,防止夹抱部21张开过大而占据太多空间,也防止夹抱部21向内合拢过近而在未载货时无法维持张开状态。另外,转动限位件还可以是在有侧支撑板23的情况下,在侧支撑板23上设置两个限位杆或凸起,两个限位杆或凸起设置在固定支座1两侧,限制了转动范围。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载物机构的具体结构,包括载物台5,设置在载物台5下端的若干个升降组件6,升降组件6可以采用液压伸缩臂或电动升缩杆等。载物台5上设有挡板51,在货物8被运输到载物台5上且被档板挡住时,升降组件6进行升缩,其中可以通过位置传感器或光传感器确定货物8位置后发送信号令所有升降组件6进行升缩。第一位置是载物机构远离底座的位置,第二位置是载货机构靠近底座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运输车,包括运输车车体9,包括运输车车体,以及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所述对中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车车体9上方。所述对中限位装置如前述原理相同,故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在运输车上的具体使用情况是,载货后,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下降,所述的载物机构抵靠两侧所述的抵靠部22,两侧的抵靠部22分别带动连接的夹抱部21由向外张开到合拢夹住货物8,同时,抵靠部22压缩了复位弹簧3,限位槽231限制了夹抱部21的继续转动。然后货物8卸货时,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上升,复位弹簧3伸展开,两个所述夹紧机构的夹抱部21上方均逐渐向外张开,直到限位槽231内远离载物机构的一面与固定支座1紧贴。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种实施方式”、“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种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7);
载物机构,安装于所述的底座(7);所述载物机构可相对于所述底座(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运动;
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固定支座(1)、与所述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的夹抱件,所述夹抱件包括夹抱部(21)、抵靠部(22),所述夹抱部(21)、抵靠部(22)位于固定支座(1)转动连接处两侧;
两个所述的固定支座(1)安装在所述底座(7)上,且分别安装在所述载物机构两侧;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的抵靠部(22)均朝载物机构方向延伸设置;
其中,在所述载物机构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两个所述的夹抱部(21)均处于张开状态;在所述载物机构由所述第一位置向所述第二位置运动时,所述的载物机构逐渐抵靠两侧所述的抵靠部(22),带动所述的夹抱部(21)转动,使所述夹抱部(21)由张开状态向合拢状态变化以令货物(8)对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的夹抱部(21)、第二夹抱机构的夹抱部(21)合拢时,基于载物机构的中心轴轴对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连接在所述抵靠部(22)与所述固定支座(1)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若干个复位弹簧(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复位弹簧(3)均套设固定在夹抱件、固定支座(1)之间的两个套杆(31)上;在所述的复位弹簧压缩到最小时,两个所述套杆(31)的两端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第二夹抱机构均包括转动限位件,所述转动限位件设置在抵靠部(22)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限位件包括固定在抵靠部(22)两侧的两个侧支撑板(23),所述侧支撑板(23)上均设有限位槽(231);所述固定支座(1)两侧设有放置槽(11);所述限位槽(231)套架在放置槽(11)上;所述限位槽(231)内的两侧在侧支撑板(23)转动时与放置槽碰触而停止转动,使所述侧支撑板(23)转动受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抱机构的夹抱部(21)、第二夹抱机构的夹抱部(21)合拢时,两个抵靠部(22)之间的最小间距大于在两个夹抱部(21)之间的区域内的载物机构的最大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抱部(21)为夹抱板,所述抵靠部(22)为抵靠板。
10.一种运输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运输车车体,以及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对中装置;所述对中限位装置设置在所述运输车车体上方。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21933.4U CN216331653U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21933.4U CN216331653U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331653U true CN216331653U (zh) | 2022-04-19 |
Family
ID=811706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21933.4U Active CN216331653U (zh) | 2021-09-03 | 2021-09-03 | 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331653U (zh) |
-
2021
- 2021-09-03 CN CN202122121933.4U patent/CN21633165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764268B2 (en) | Ladder rack assembly | |
US3971485A (en) | Forklift attachment | |
CA2539678A1 (en) | Portable storage container | |
CA1047160A (en) | Variable angle support apparatus | |
CN216331653U (zh) | 一种对中装置及运输车 | |
JPH0769450A (ja) | 移載荷物保持装置 | |
US5862926A (en) | Pickup loading hoist | |
KR20200077933A (ko) | 부품 이송장치용 그리퍼 | |
CN112622741B (zh) | 可移动承载装置及运输车 | |
CN113751852A (zh) | 一种汽车车门加强板焊接装置 | |
CN109292690B (zh) | 爪子货叉一体机构及其搬运货物的方法、具有爪子货叉一体机械手的机器人 | |
CN107959102B (zh) | 一种支撑架、副反组件、扭簧、偏馈天线展收机构 | |
CN216950422U (zh) | 一种适用于大坡度的管片卸载装置 | |
JPH09255082A (ja) | 穀類容器 | |
CN209427284U (zh) | 一种适用于白车身顶盖的上料机构 | |
CN217049220U (zh) | 一种自动套纸箱设备 | |
EP4048621A1 (fr) | Grue à flèche télescopique et procédé de manutention d'une charge à l'aide d'une telle grue | |
CN210973746U (zh) | 搬运机器人 | |
CN214326431U (zh) | 一种上下料治具和搬运设备 | |
CN222374242U (zh) | 一种起重机用延展臂 | |
CN113023144B (zh) | 海洋运输工程用的模块运输箱间的连接挂钩组件 | |
CN219990520U (zh) | 一种带有防掉落功能的码垛机 | |
CN221216841U (zh) | 多模抓具、集装箱装卸装置及集装箱运输车 | |
CN219854643U (zh) | 一种工业机器人机械臂关节角度调节装置 | |
CN219277560U (zh) | 工件抓取运输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