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317502U -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317502U
CN216317502U CN202122228262.1U CN202122228262U CN216317502U CN 216317502 U CN216317502 U CN 216317502U CN 202122228262 U CN202122228262 U CN 202122228262U CN 216317502 U CN216317502 U CN 2163175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doscope
endoscope accessory
accessory
pull
color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22826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花海兵
严海东
严峥
尤菊萍
胡学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22826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3175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3175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3175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涉及医疗器具领域。该内镜附件包括手柄,上述手柄设置有勾拉管,上述勾拉管设置有刻度标。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能够动态掌握内镜附件的进人内镜的长度,避免出现内镜附件卡顿而医护人员不知的现象,同时也防止内镜附件突然出现,收力不及时而划伤人体组织的现象。

Description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背景技术
内窥镜是集中了传统光学、人体工程学、精密机械、现代电子、数学、软件等于一体的检测仪器。一个具有图像传感器、光学镜头、光源照明、机械装置等,它可以经口腔进入胃内或经其他天然孔道进入体内。利用内窥镜可以看到X射线不能显示的病变,因此它对医生非常有用。例如,借助内窥镜医生可以观察胃内的溃疡或肿瘤,据此制定出最佳的治疗方案。医生在检查阶段,先行使用内窥镜进入人体,并同步通过屏幕查看内窥镜的位置,当到达指定组织位置时,调节位置后,选取合适的内镜附件进行相关的切除、抓取或者清洗等工序。
现阶段的内镜附件在插入内窥镜的管道时没有长度记录,故医护人员插入附件后需要时刻盯紧屏幕,观看内镜附件是否抵达组织,此过程中无法的得知内镜附件精确的运行位置,极易出现内镜附件突然出现的现象,且当眼睛看到内镜附件出现后再停止对其的插入动作,此操作会有时间上的延迟,极易出现内镜附件插入过长,如果内镜附件上带有刀具,很容易造成组织损伤,一旦触碰到动脉血管或者重要器官组织,情况就会非常严重,甚至对病患本身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临床操作中又无有效的解决方式,医护人员只能放缓插入内镜附件的速度,同时盯紧屏幕,减少此情况的出现。
综上所述,我们提出了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能够动态掌握内镜附件的进人内镜的长度,避免出现内镜附件卡顿而医护人员不知的现象,同时也防止内镜附件突然出现,收力不及时而划伤人体组织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包括手柄,上述手柄设置有勾拉管,上述勾拉管设置有刻度标。
在勾拉管中设置有刻度标,医护人员通过刻度标得知内镜附件中的勾拉管进入的长度,从而不需要一直盯着内镜的屏幕查看勾拉管的头部;当到达指定位置时,勾拉管还没有出现时,可以判断其卡在内镜的管道中,需要进行另外的处理,从而及时发现内镜管道的堵塞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设置于上述手柄上的承载件,上述承载件开设有调整通口,上述调整通口用于定向引导上述勾拉管。
勾拉管先行穿过调整通口后进入到内镜的管道,其调整通口位于内镜的管道上侧,可以保持进入勾拉管的进入方向是竖直的,进而减少内镜附件头部剐蹭内镜管道的内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中央处理器,上述勾拉管设置有色标带,上述调整通口环侧设置有检测口,上述检测口设置有用于识别上述色标带的色标传感器,上述色标传感器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
勾拉管上的色标、承载件上的色标传感器识别和承载件上的中央处理器配合,可以提醒医护人员勾拉管的位置,可以作为医护人员进行快慢插入内镜附件的依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色标带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述色标带均匀排布。
色标带均匀分布在勾拉管上,间隔距离固定,中央处理器可以根据色标传感器发出的信号进行色标带的次数和勾拉管进入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载件设置有显示器,上述显示器电连接上述中央处理器。
显示器与中央处理器连接,可以将中央处理器整合的信息进行展示,便于医护人员查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整通口环侧套设有一次性的防护件,上述防护件为圆环件,上述圆环件一端外翻形成挡件。
圆环件的使用可以避勾拉管的头部碰到承载件后造成交叉感染;同时其也可以起到保护色标传感器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载件开设有放置槽,上述放置槽用于放置上述勾拉管。
多余长度的勾拉管可以放置于放置槽内,避免医护人员在操作的时候过长的勾拉管无处安放,同时也防止多余长度的勾拉管被人员误碰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卡块。
卡块可以对放置槽内的勾拉管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固定,防止其滑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载件包括卡接件,上述卡接件用于将上述承载件固定。
卡接件为弹性塑料材质,即为弹性件,故承载件上的卡接件除去可以将承载件固定在手柄上,也可以将承载件固定在内镜上,安放方式多种多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卡接件内设有防滑层。
防滑层的设置可以防止开接件与其所卡接的物品发生分离,降低脱落风险。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1)该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中通过增加刻度标,使得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刻度标得知内镜附件中的勾拉管进入的长度,从而不需要一直盯着内镜的屏幕查看勾拉管的头部;
2)该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通过增加刻度标,使得医护人员便于察觉勾拉管卡在内镜的管道中,从而及时发现内镜管道的堵塞现象。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的结构图的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中的承载件的俯视图。
图标:1-手柄,2-勾拉管,3-刻度标,4-承载件,5-调整通口,6-中央处理器,7-色标带,8-检测口,9-色标传感器,10-显示器,11-圆环件,12-挡件,13-放置槽,14-卡块,15-卡接件,16-防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代表至少2个。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照图1-图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刻度标3记的内镜附件,其能够动态掌握内镜附件的进人内镜的长度,避免出现内镜附件卡顿而医护人员不知的现象,同时也防止内镜附件突然出现,收力不及时而划伤人体组织的现象。
一种带刻度标3记的内镜附件,包括手柄1,上述手柄1设置有勾拉管2,上述勾拉管2设置有刻度标3。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现阶段的内镜附件在插入内窥镜的管道时没有长度记录,故医护人员插入附件后需要时刻盯紧屏幕,观看内镜附件是否抵达组织,此过程中无法的得知内镜附件精确的运行位置,极易出现内镜附件突然出现的现象,且当眼睛看到内镜附件出现后再停止对其的插入动作,此操作会有时间上的延迟,极易出现内镜附件插入过长,如果内镜附件上带有刀具,很容易造成组织损伤,一旦触碰到动脉血管或者重要器官组织,情况就会非常严重,甚至对病患本身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临床操作中又无有效的解决方式,医护人员只能放缓插入内镜附件的速度,同时盯紧屏幕,减少此情况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勾拉管2中设置有刻度标3,医护人员通过刻度标3得知内镜附件中的勾拉管2进入的长度,从而不需要一直盯着内镜的屏幕查看勾拉管2的头部。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选用的内镜附件的型号和种类有所不同,不同型号的内镜附件的勾拉管2的种类有所不同,部分勾拉管2前端甚至带有刀具,故操作不慎极易划伤,当需要使用内镜附件进行组织清洗、切除或者抓取时,首先关闭勾拉管2上的刀具,随后将勾拉管2插入内镜的管道中,因内镜管道上有尺寸标记,医护人员可以预先得知内镜附件进入的深度,根据预估的尺寸,在内镜附件进入内镜管初期时,可以快速进行插入,当内镜附件的刻度标3接近预估的尺寸时,放缓插入内镜附件的动作,减少运动幅度,时刻关注内镜屏幕,到达指定位置勾拉管2还没有出现时,可以判断其卡在内镜的管道中,需要进行另外的处理;刻度标3的加入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在插入附件的前期提高速度,在后期将插入速度放缓,降低勾拉管2头部划伤组织的概率,减少勾拉管2整体插入的时间,同时可以及时得知内镜管道的堵塞现象,从而便于及时清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设置于上述手柄1上的承载件4,上述承载件4开设有调整通口5,上述调整通口5用于定向引导上述勾拉管2。
在上述实施例中,勾拉管2先行穿过调整通口5后进入到内镜的管道,其调整通口5位于内镜的管道上侧,可以保持进入勾拉管2的进入方向是竖直的,进而减少内镜附件头部剐蹭内镜管道的内壁;另承载件4位于调整口处设置有放大镜,放大镜可以将调整口通过的勾拉管2上的刻度标3放大,便于医护人员查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中央处理器6,上述勾拉管2设置有色标带7,上述调整通口5环侧设置有检测口8,上述检测口8设置有用于识别上述色标带7的色标传感器9,上述色标传感器9电连接于上述中央处理器6。
在上述实施例中,中央处理器6(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作为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处理、程序运行的最终执行单元,色标传感器9指的是对各种标签进行检测,即使背景颜色有着细微的差别的颜色也可以检测到,处理速度快,自动适应波长,能够检测灰度值的细小差别,与标签和背景的混合颜色无关;当勾拉管2进入到内镜的管道内时,勾拉管2上的色标带7也随之运行起来,当色标带7路过检测口8时,即色标带7路过色标传感器9时,色标传感器9识别,并将信息传递给中央处理器6,中央处理器6根据色标传感器9发出的信息进行记录,显示处其所在的刻度标3数,不同种类的勾拉管2可以将其色标带7设置在不同的刻度标3处,值得说明的是此处的色标带7背后设置有胶层,医护人员可以将其贴到合适的位置处,用以提醒医护人员勾拉管2的位置,另色标传感器9的型号为CL1-N3S1。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色标带7的数量为多个,多个上述色标带7均匀排布。
在上述实施例,色标带7均匀分布在勾拉管2上,间隔距离固定,中央处理器6可以根据色标传感器9发出的信号进行色标带7的次数和勾拉管2进入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载件4设置有显示器10,上述显示器10电连接上述中央处理器6。
在上述实施例中,显示器10(display,screen)是属于电脑的I/O设备,即输入输出设备。它是一种将一定的电子文件通过特定的传输设备显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显示工具。它可以分为CRT、LCD等多种类型,显示器10与中央处理器6连接,可以将中央处理器6整合的信息进行展示,便于医护人员查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调整通口5环侧套设有一次性的防护件,上述防护件为圆环件11,上述圆环件11一端外翻形成挡件12。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需要进内镜附件插入时,将圆环件11插入调整通口5中,勾拉管2穿过调整通口5时不会直接碰触到承载件4,因圆环件11为一次性的防护件,故当使用完的勾拉管2取出时,即使其头部碰到圆环件11也不用担心交叉感染;同时其也可以防止勾拉管2碰触到色标传感器9。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载件4开设有放置槽13,上述放置槽13用于放置上述勾拉管2。
在上述实施例中,多余长度的勾拉管2可以放置于放置槽13内,避免医护人员在操作的时候过长的勾拉管2无处安放,同时也防止多余长度的勾拉管2被人员误碰的现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放置槽13内设置有卡块14。
在上述实施例中,卡块14可以对放置槽13内的勾拉管2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固定,防止其滑落,放置槽13的数量和卡块14的数量皆为多个,且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承载件4包括卡接件15,上述卡接件15用于将上述承载件4固定。
在上述实施例中,卡接件15为弹性塑料材质,即为弹性件,故承载件4上的卡接件15除去可以将承载件4固定在手柄1上,也可以将承载件4固定在内镜上,安放方式多种多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卡接件15内设有防滑层。
在上述实施例中,防滑层的设置可以防止开接件与其所卡接的物品发生分离,降低脱落风险。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刻度标3记的内镜附件,其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现阶段的内镜附件在插入内窥镜的管道时没有长度记录,故医护人员插入附件后需要时刻盯紧屏幕,观看内镜附件是否抵达组织,此过程中无法的得知内镜附件精确的运行位置,极易出现内镜附件突然出现的现象,且当眼睛看到内镜附件出现后再停止对其的插入动作,此操作会有时间上的延迟,极易出现内镜附件插入过长,如果内镜附件上带有刀具,很容易造成组织损伤,一旦触碰到动脉血管或者重要器官组织,情况就会非常严重,甚至对病患本身造成不可逆的伤害,而临床操作中又无有效的解决方式,医护人员只能放缓插入内镜附件的速度,同时盯紧屏幕,减少此情况的出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在勾拉管2中设置有刻度标3,医护人员通过刻度标3得知内镜附件中的勾拉管2进入的长度,从而不需要一直盯着内镜的屏幕查看勾拉管2的头部。
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医护人员选用的内镜附件的型号和种类有所不同,不同型号的内镜附件的勾拉管2的种类有所不同,部分勾拉管2前端甚至带有刀具,故操作不慎极易划伤,当需要使用内镜附件进行组织清洗、切除或者抓取时,首先关闭勾拉管2上的刀具,随后将勾拉管2插入内镜的管道中,因内镜管道上有尺寸标记,医护人员可以预先得知内镜附件进入的深度,根据预估的尺寸,在内镜附件进入内镜管初期时,可以快速进行插入,当内镜附件的刻度标3接近预估的尺寸时,放缓插入内镜附件的动作,减少运动幅度,时刻关注内镜屏幕,到达指定位置勾拉管2还没有出现时,可以判断其卡在内镜的管道中,需要进行另外的处理;刻度标3的加入使得医护人员可以在插入附件的前期提高速度,在后期将插入速度放缓,降低勾拉管2头部划伤组织的概率,减少勾拉管2整体插入的时间,同时可以及时得知内镜管道的堵塞现象,从而便于及时清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有勾拉管,所述勾拉管设置有刻度标,包括设置于所述手柄上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开设有调整通口,所述调整通口用于定向引导所述勾拉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所述勾拉管设置有色标带,所述调整通口环侧设置有检测口,所述检测口设置有用于识别所述色标带的色标传感器,所述色标传感器电连接于所述中央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色标带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色标带均匀排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电连接所述中央处理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通口环侧套设有一次性的防护件,所述防护件为圆环件,所述圆环件一端外翻形成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用于放置所述勾拉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卡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包括卡接件,所述卡接件用于将所述承载件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件内设有防滑层。
CN202122228262.1U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Active CN2163175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8262.1U CN216317502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228262.1U CN216317502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317502U true CN216317502U (zh) 2022-04-19

Family

ID=81171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228262.1U Active CN216317502U (zh) 2021-09-14 2021-09-14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3175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0214B1 (en)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catheter location for intravenous access
US20160256101A1 (en) Device and System Device and System for Imaging Veins
CA2053967C (en) Instantaneous vein entry indicator for intravenous needle
DE69112538D1 (de) Computerunterstützte chirurgische Vorrichtung.
ES2513290T3 (es) Sistema y procedimiento para una interfaz de usuario
US20110021901A1 (en) Physiological sensor with offset adhesive layer
CN109498131B (zh) 可视化手术用组合件及相应内窥镜
CN101991424A (zh) 静脉血采集方法及设备
CN216317502U (zh) 一种带刻度标记的内镜附件
AU2018215821B2 (en) Portable digital diagnostic device
US20160073858A1 (en) Calibration assist apparatus, curving system, and calibration method
CN207286274U (zh) 一种多功能床头标识牌
EP3429549A1 (en) Fiber-optic realshape sensing feeding tube
TW201027984A (en) Optical inspection apparatus, related light guide, and method for enhancing optical image sensing
US20160278694A1 (en) Device for Visual Vein Location
US20170127909A1 (en) Apparatus for Clinical Use
US2005002718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ocating blood vessels
CN214201493U (zh) 一种快速检测装置
CN201710338U (zh) 一种腔道检查手套
CN208259718U (zh) 一种病理诊断用切割取样刀
de Almeida Ivo et al. Cerebral oxygenation responses to head movement measured with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US2014027589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sitioning a Sensor
EP2936183B1 (en) Reusable mr safe temperature probe for surface and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N112773421A (zh) 一种微创手术耗材计数方法及运用该方法的装置
CN205126685U (zh) 战伤救治中物品收集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309

Address after: No.130 Renmin Middle Road,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YI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ddress before: 214400 room 402, No. 7, Lane 28, Huancheng South Road, Jiangyin City, Wuxi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You Juping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