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81625U -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81625U CN216281625U CN202122389941.7U CN202122389941U CN216281625U CN 216281625 U CN216281625 U CN 216281625U CN 202122389941 U CN202122389941 U CN 202122389941U CN 216281625 U CN216281625 U CN 2162816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pipe
- solar
- hot water
- electric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60—Planning or developing urban green infrastructur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20—Solar therm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70—Hybrid systems, e.g. uninterruptible or back-up power supplies integrating renewable energ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40—Solar thermal energy, e.g. solar towers
- Y02E10/44—Heat exchange systems
Landscapes
- Heat-Pump Type And Storage Water Heat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蓄热机构、水电一体供暖主机、散热器、热水出水管、热水回水管,所述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出水端连接热水出水管,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端连接热水回水管,在热水出水管和热水回水管之间通过管道并联连通连接至少一组散热器,所述热水回水管上还并联有太阳能蓄热机构以及分支管。本系统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将太阳能集热板以及水电一体的散热器相结合,不仅实现供热的目的,还能够将多余热量储存为生活用热,大大提高了供热效率,同时大大节省电能的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供暖技术领域,涉及水电一体供暖技术,尤其是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
背景技术
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存在采暖需求,城市地区通常采用燃煤集中供暖的方式,但这种方式存在供暖效率低造价成本高,管网普及率有限,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求等问题,所以不少的建筑小区花园和不少家庭不能接入到集中供暖的管网中。
近年来,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常规能源的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都迫在眉睫,太阳能采暖和电采暖系统由于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因而在建筑采暖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和发展。冬季采暖的发展趋势逐渐向电采暖方式转移。市面上也出现了电热暖气炉,但存在产品结构复杂,水电不分离、电热转换效率低等诸多问题,使这类产品未能得到普及推广,而且单一使用其中一个系统也存在单一能源浪费以及采暖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可以将太阳能、水电一体集合在一起的高节能的采暖系统。
通过检索发现如下与本申请相关的专利文献,具体公开内容如下:
1、一种家用太阳能供暖系统(CN205447971U),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引风机、风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出风口通过风管与引风机相连,引风机通过风管将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内的热空气送入待加热的房间内;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进气口通过风管将公共区域的冷空气引入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进气口风管的端部设置滤网罩,对进入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空气进行过滤,防止灰尘或杂物进入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出风口设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出风温度;该家用太阳能供暖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该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引风机相连,用于控制引风机的开关。
2、一种用于农村的分布式太阳能供暖热水系统(CN209840245U),包括太阳能供暖热水系统、智能节能控制系统及移动终端远程监测系统;太阳能供暖热水系统由供暖循环泵、电动三通阀、太阳能上水管道、太阳能供暖机、太阳能下水管道、管道式电加热器及所述暖气片首尾连通形成,在太阳能供暖机储热水箱、管道式电加热器上游、房间卧室、外屋面分别安装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温度传感器并连接至智能PLC控制柜,所述移动终端远程监测系统包括:安装在屋面高处的摄像头以及GPRS无线传输模块,所述GPRS无线传输模块与位于云端的物联网数据中心相连,所述物联网数据中心又连接移动终端。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太阳能高效集热、谷电储热、节能运行、热水洗浴的功能。
通过技术特征的对比,上述公开专利文献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结构不相同,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创造性及新颖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该系统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将太阳能以及水电一体电暖器的功能与优点相结合,不仅实现供热的目的,还能够将多余热量储存为生活用热,大大提高了供热效率,同时大大节省电能的消耗。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蓄热机构、水电一体供暖主机、散热器、热水出水管、热水回水管,所述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出水端连接热水出水管,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端连接热水回水管,在热水出水管和热水回水管之间通过管道并联连通连接至少一组散热器,所述热水回水管上还并联有太阳能蓄热机构以及分支管;
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包括太阳能集热板、盘管循环水箱、循环连接管、出水管以及回水管,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板本体,所述集热板本体上部设置有出水口,下部设置有回水口,在集热板本体内设置有金属盘管,所述金属盘管两端分别与集热板本体两侧的出水口与回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循环连接管与盘管循环水箱相连接;所述集热板本体出水口处还安装有一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一端通过自然水管与水源相连;
所述盘管循环水箱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一侧上对称制有循环进口以及循环出口,在箱体内设置有金属螺纹盘管,所述金属螺纹盘管一端穿过循环进口通过循环连接管与集热板本体上的出水口相连,所述金属螺纹盘管另一端穿过循环出口通过出水管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管相连,所述箱体上部还制有一自然水进口,下部设置有自然水出口,所述自然水进口通过自然水管与市政管网相连通,所述自然水出口通过自然水管与用户使用的水龙头相连。
而且,所述热水回水管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一、阀门一以及水泵,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一端的出水管设置在电磁阀一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另一端的回水管设置在水泵与电磁阀一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分支管上还设置有阀门二,所述分支管的一端设置在电磁阀一与太阳能蓄热机构的出水管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分支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水泵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阀门一设置在分支管另一端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
而且,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的回水管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二。
而且,所述金属螺纹盘管的外壁设置辐射翅。
而且,所述盘管循环水箱的箱体壁由保温材料制成。
而且,所述热水回水管以及太阳能集热板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电一体供暖主机一端还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温控开关电连。
而且,所述水源包括市政水管或储存液体介质的专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不仅具有高效的水电一体电暖器的全部优点,还结合太阳能集热板和盘管循环水箱,使得本系统具有储能功能,对系统预热进行储藏,可以供给生活用水;如果冬天需要升温速度快,就可以把该体系的盘管循环水箱内的水排空,利用太阳能集热板盘管内的液体介质使得水电一体供暖主机提高加热速度,并且利用温控开关,保证室内温度的同时,还能够交替使用太阳能和电能,大大降低了单纯电力制热的问题,节省能源的同时还能节省生活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包括太阳能蓄热机构、水电一体供暖主机15、散热器18、热水出水管14、热水回水管19,所述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出水端连接热水出水管,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端连接热水回水管,在热水出水管和热水回水管之间通过管道并联连通连接至少一组散热器,所述热水回水管上设置有电磁阀一24、阀门一20以及水泵21,且该热水回水管上还并联有太阳能蓄热机构以及设置有阀门二22的分支管23,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一端的出水管13设置在电磁阀一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另一端的回水管9设置在水泵与电磁阀一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分支管的一端设置在电磁阀一与太阳能蓄热机构的出水管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分支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水泵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阀门一设置在分支管另一端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
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包括太阳能集热板2、补水装置5、盘管循环水箱12、循环连接管7、出水管以及回水管,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板本体,所述集热板本体上部设置有出水口6,下部设置有回水口8,在集热板本体内设置有金属盘管3,所述金属盘管两端分别与集热板本体两侧的出水口与回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水口通过回水管9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管相连通,所述该回水管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二16,所述出水口通过循环连接管与盘管循环水箱相连接;所述集热板本体出水口处还安装有一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一端通过自然水管4与水源相连,所述水源包括市政水管或储存液体介质的专用装置;所述盘管循环水箱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一侧上对称制有循环进口29以及循环出口27,在箱体内设置有金属螺纹盘管28,所述金属螺纹盘管一端穿过循环进口通过循环连接管与集热板本体上的出水口相连,所述金属螺纹盘管另一端穿过循环出口通过出水管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管相连,所述箱体上部还制有一自然水进口10,下部设置有自然水出口26,所述自然水进口通过自然水管与市政管网相连通,所述自然水出口通过自然水管与用户使用的水龙头相连,其原理是利用太阳能集热板加热后的液体介质循环到金属螺纹盘管内,通过金属螺纹盘管给箱体内的水加热,同时实现对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量蓄热,或者供给家庭生活使用,所述金属螺纹盘管内的水与箱体内的水是相互分隔的,互不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为了进一步提高金属螺纹盘管的导热性能,可以在金属螺纹盘管的外壁设置辐射翅(在图中未表示出),能够提高金属螺纹盘管的导热性能以及加热效率。
所述散热器是由呈阵列式排列的带散热翼片的介质管型材;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中,所述盘管循环水箱的箱体壁由保温材料制成,可以对盘管循环水箱的箱体内的水进行保温。
为了加速液体介质的循环,所述在热水回水管的管路上设置的水泵为循环水泵,所述热水回水管上以及太阳能集热板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17,实时监控热水回水管内以及太阳能集热板内热水的温度;所述水电一体供暖主机一端还设置有温控开25,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温控开关电连,以实现对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电源以及电磁阀的启闭,进而对温度进行控制。
水电一体供暖主机可以采用CN207610266U或CN207569968U中公开的热源管的方式作为热源,或者其他水电一体供暖主机均可。
当夏天时,所述盘管循环水箱内灌满自然水,且太阳集热板本体内的金属盘管也充满液体介质,所述电磁阀一关闭,电磁阀二打开,阀门一关闭,阀门二打开,太阳集热板本体内的金属盘管吸收太阳能将太阳热转化成热能将金属盘管内的液体介质温度上升,升温之后的液体介质沿着循环连接管流入盘管循环水箱的箱体内的金属螺纹盘管,通过金属螺纹盘管给箱体内的自然水加热,供给家庭生活使用,实现一个单纯的太阳能热水器的作用;
当冬天需要供暖时,首先将盘管循环水箱内的自然水排空,使其成为一个保温缓存腔。并且将阀门一打开、阀门二关闭,太阳集热板本体内的金属盘管吸收太阳能将太阳热转化成热能将金属盘管内的液体介质温度上升,升温之后的液体介质沿着循环连接管流入盘管循环水箱的箱体内的金属螺纹盘管里,此时箱体对金属螺纹盘管内的热水起到保温作用。金属螺纹盘管内的热水通过太阳能蓄热机构的出水管流进水电一体供暖主机,并且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流到普通散热器,实现循环,当热水回水管内的热水进入水电一体供暖主机内,由于水为热水,因此通过电加热所需的电量大大减少。当热水回水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热水的温度与太阳集热板上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差大于5℃时,电磁阀二自动打开,利用太阳能集热板采集的热能作为热源,为系统供热。当热水回水管上的温度传感器测得热水的温度与太阳集热板上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差小于5℃时,电磁阀二自动关闭,水电一体供暖主机启动作为热源,为系统供热。此时太阳能集热板的部分液体介质不参与系统供热。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不仅具有高效的水电一体电暖器的全部优点,还结合太阳能集热板和盘管循环水箱,使得本系统具有储能功能,对系统预热进行储藏,可以供给生活用水。如果冬天需要升温速度快,就可以把该体系的盘管循环水箱内的水排空,利用太阳能集热板盘管内的液体介质使得水电一体供暖主机提高加热速度,并且利用温控开关,保证室内温度的同时,还能够交替使用太阳能和电能,大大降低了单纯电力制热的问题,节省能源的同时还能节省生活成本。
尽管为说明目的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和附图,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及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各种替换、变化和修改都是可能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和附图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蓄热机构、水电一体供暖主机、散热器、热水出水管、热水回水管,所述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出水端连接热水出水管,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端连接热水回水管,在热水出水管和热水回水管之间通过管道并联连通连接至少一组散热器,所述热水回水管上还并联有太阳能蓄热机构以及分支管;
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包括太阳能集热板、盘管循环水箱、循环连接管、出水管以及回水管,所述太阳能集热板包括集热板本体,所述集热板本体上部设置有出水口,下部设置有回水口,在集热板本体内设置有金属盘管,所述金属盘管两端分别与集热板本体两侧的出水口与回水口相连通,所述回水口通过回水管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管相连通,所述出水口通过循环连接管与盘管循环水箱相连接;所述集热板本体出水口处还安装有一补水装置,所述补水装置一端通过自然水管与水源相连;
所述盘管循环水箱包括一箱体,所述箱体一侧上对称制有循环进口以及循环出口,在箱体内设置有金属螺纹盘管,所述金属螺纹盘管一端穿过循环进口通过循环连接管与集热板本体上的出水口相连,所述金属螺纹盘管另一端穿过循环出口通过出水管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的热水回水管相连,所述箱体上部还制有一自然水进口,下部设置有自然水出口,所述自然水进口通过自然水管与市政管网相连通,所述自然水出口通过自然水管与用户使用的水龙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回水管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一、阀门一以及水泵,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一端的出水管设置在电磁阀一与水电一体供暖主机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另一端的回水管设置在水泵与电磁阀一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分支管上还设置有阀门二,所述分支管的一端设置在电磁阀一与太阳能蓄热机构的出水管之间的管道上,所述分支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水泵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所述阀门一设置在分支管另一端与散热器之间的管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蓄热机构的回水管上还设置有电磁阀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螺纹盘管的外壁设置辐射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循环水箱的箱体壁由保温材料制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回水管以及太阳能集热板上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电一体供暖主机一端还设置有温控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均与温控开关电连。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包括市政水管或储存液体介质的专用装置。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89941.7U CN21628162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389941.7U CN21628162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81625U true CN216281625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66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389941.7U Active CN216281625U (zh) | 2021-09-30 | 2021-09-30 |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81625U (zh) |
-
2021
- 2021-09-30 CN CN202122389941.7U patent/CN2162816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644866B (zh) | 一种太阳能耦合水源热泵供热采暖系统及使用方法 | |
CN201488394U (zh) | 一种太阳能-地源热泵自平衡综合应用系统 | |
CN201636957U (zh) | 办公楼节能环保型太阳能地板采暖及热水系统 | |
CN111649416B (zh) | 一种冷热预处理相变储能新风系统 | |
CN107255304A (zh) | 基于太阳能的多能源互补供热装置 | |
CN100582587C (zh) | 分户太阳能建筑一体化热水供应系统 | |
CN201555394U (zh) | 一种居住建筑用太阳能-地源热泵集成系统 | |
CN207334870U (zh) | 一种小区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系统 | |
CN200979316Y (zh) | 太阳能与热泵及地热耦合制冷制热系统 | |
CN100572973C (zh) | 一种太阳能、峰谷电蓄热的热水供应与制冷复合装置 | |
CN206905102U (zh) | 一种热泵和电蓄热锅炉组合的电采暖系统 | |
CN108548332A (zh) | 一种太阳能光伏环路热管热水系统 | |
CN216281625U (zh) | 一种太阳能水电一体供暖系统 | |
CN104566615B (zh) | 太阳能采暖控制系统 | |
CN2854403Y (zh) | 太阳能—低温冷/热源联合循环热泵建筑暖通空调 | |
CN214791621U (zh) | 建筑物5g舒适系统 | |
CN2784823Y (zh) | 分体式太阳能热水器 | |
CN104676928A (zh) | 一种盘管辅热双胆式太阳能空气能热水器水箱 | |
CN203657063U (zh) | 集中集热分散储热太阳能热水系统防反向加热装置 | |
CN113701219A (zh) | 一种建筑补能系统及控制方法 | |
CN209431532U (zh) | 一种太阳能供热系统 | |
CN208398188U (zh) | 一种带辅能的太阳能大平板供热装置 | |
CN208475723U (zh) | 一种利用熔盐储能除霜的超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222504042U (zh) | 一种农村太阳能-空气源热泵耦合热风型蓄热地面的控制装置 | |
CN222012336U (zh) | 一种利用太阳能热水供应指定温度且不同水质热水的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