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278131U -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 Google Patents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78131U
CN216278131U CN202122965402.3U CN202122965402U CN216278131U CN 216278131 U CN216278131 U CN 216278131U CN 202122965402 U CN202122965402 U CN 202122965402U CN 216278131 U CN216278131 U CN 21627813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intercooler
air chamber
ultra
fixedly connec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540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奎
高福军
袁晓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Bangde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Bangde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Bangde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Bangde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540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7813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7813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7813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超薄型中冷器气室,涉及中冷器的技术领域,为了提高中冷器气室的密封性,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侧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一管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和第二管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段,所述第一管体和连接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第一管体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橡胶气垫,所述连接壁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本申请通过将中冷器芯子一端插入连接槽中,使中冷器芯子与连接槽过盈配合,具备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等优点,通过橡胶气垫对中冷器芯子外壁进行挤压,同时中冷器芯子内壁与密封胶圈相接触,使中冷器芯子紧贴在密封胶圈外壁,提高密封效果。

Description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中冷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背景技术
中冷器一般只有在安装了增压器的车才能看到。因为中冷器实际上是涡轮增压的配套件,其作用在于降低增压后的高温空气温度、以降低发动机的热负荷,提高进气量,进而增加发动机的功率。 对于增压发动机来说,中冷器是增压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无论是机械增压发动机还是涡轮增压发动机,都需要在增压器与进气歧管之间安装中冷器,中冷器主要由一个散热芯子(散热芯子由主片、散热管、散热带等构成)和两个气室组成。气室的作用是为了使来自增压器的压缩空气在进入中冷器芯子时有缓冲和蓄压的空间,且在流出芯子后能提高空气流速。
现有技术中的中冷器气室一般都是通过焊接与芯子进行连接,不便于更换且其密封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提高中冷器气室的密封性,本申请提供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本申请提供超薄型中冷器气室,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包括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一侧设置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一管体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和第二管体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段,所述第一管体和连接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槽,所述第一管体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橡胶气垫,所述连接壁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安装中冷器气室时,将中冷器芯子一端插入连接槽中,使中冷器芯子与连接槽过盈配合,具备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等优点,通过橡胶气垫对中冷器芯子外壁进行挤压,同时中冷器芯子内壁与密封胶圈相接触,使中冷器芯子紧贴在密封胶圈外壁,提高密封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一管体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一加强筋加强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机械强度,防止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发生断裂,通过第二加强筋提高第一管体自身的机械强度。
可选的,所述连接管段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条导流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导流板对进入中冷器气室中的加压气体进行分流,使进入气室中的气体进行初步的减压。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体、第二管体和安装板为一体式浇筑成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浇筑成型具备铸件精度高,无砂芯,减少了加工时间等优点。
可选的,所述第一管体外壁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栓孔使第一管体与中冷器芯子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为若干条弧形筋线交错组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三角形结构的加强筋具备更高的稳定性,而弧形筋线交错结构的加强筋具备更强的抗热胀冷缩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当安装中冷器气室时,将中冷器芯子一端插入连接槽中,使中冷器芯子与连接槽过盈配合,具备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等优点,通过橡胶气垫对中冷器芯子外壁进行挤压,同时中冷器芯子内壁与密封胶圈相接触,使中冷器芯子紧贴在密封胶圈外壁,提高密封效果;
2.通过第一加强筋加强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的机械强度,防止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发生断裂,通过第二加强筋提高第一管体自身的机械强度。
3.通过导流板对进入中冷器气室中的加压气体进行分流,使进入气室中的气体进行初步的减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管段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管体;2、第二管体;3、连接壁;4、连接槽;5、安装板;6、橡胶气垫;7、密封胶圈;8、第一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10、连接管端;11、导流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公开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参照图1,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包括第一管体1,第一管体1外壁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通过螺栓孔使第一管体1与中冷器芯子固定连接,第一管体1一侧设置有第二管体2,第一管体1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板5,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安装板5为一体式浇筑成型,浇筑成型具备铸件精度高,无砂芯,减少了加工时间等优点,通过安装板5将气室固定安装于汽车上,第一管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壁3,第一管体1和连接壁3之间设置有连接槽4,将中冷器芯子一端插入连接槽4中,使中冷器芯子与连接槽4过盈配合,具备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等优点,第一管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橡胶气垫6,通过橡胶气垫6对中冷器芯子外壁进行挤压,同时中冷器芯子内壁与密封胶圈7相接触,连接壁3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7,中冷器芯子紧贴在密封胶圈7外壁,提高密封效果。
参照图2,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8,第一加强筋8为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的加强筋具备更高的稳定性,通过第一加强筋8加强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之间的机械强度,防止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之间发生断裂,第一管体1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第二加强筋9为若干条弧形筋线交错组合而成,弧形筋线交错结构的加强筋具备更强的抗热胀冷缩效果,通过第二加强筋9提高第一管体1自身的机械强度。
参照图3和图4,连接壁3和第二管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段10,连接管段10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条导流板11,通过导流板11对进入中冷器气室中的加压气体进行分流,使进入气室中的气体进行初步的减压。
本申请的超薄型中冷器气室的实施原理为:
当安装中冷器气室时,将中冷器芯子一端插入连接槽4中,使中冷器芯子与连接槽4过盈配合,具备结构简单、对中性好、承载能力大等优点,通过橡胶气垫6对中冷器芯子外壁进行挤压,同时中冷器芯子内壁与密封胶圈7相接触,使中冷器芯子紧贴在密封胶圈7外壁,提高密封效果。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包括第一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一侧设置有第二管体(2),所述第一管体(1)另一侧设置有安装板(5),所述第一管体(1)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壁(3),所述连接壁(3)和第二管体(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管段(10),所述第一管体(1)和连接壁(3)之间设置有连接槽(4),所述第一管体(1)内壁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橡胶气垫(6),所述连接壁(3)外壁固定连接有密封胶圈(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和第二管体(2)之间设置有第一加强筋(8),所述第一管体(1)上表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段(10)内部固定连接有若干条导流板(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第二管体(2)和安装板(5)为一体式浇筑成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1)外壁开设有若干个螺纹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薄型中冷器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筋(8)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第二加强筋(9)为若干条弧形筋线交错组合成型。
CN202122965402.3U 2021-11-29 2021-11-29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Active CN21627813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5402.3U CN216278131U (zh) 2021-11-29 2021-11-29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5402.3U CN216278131U (zh) 2021-11-29 2021-11-29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78131U true CN216278131U (zh) 2022-04-12

Family

ID=81041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5402.3U Active CN216278131U (zh) 2021-11-29 2021-11-29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7813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9101B (zh) 一种中冷系统及其构成方法
CN201730678U (zh) 车用柴油机增压中冷器的送气管
CN213331330U (zh) 一种车用增压发动机进气系统
CN207033566U (zh) 一种四缸柴油机排气管总成
CN216278131U (zh) 超薄型中冷器气室
CN210127914U (zh) 一种带进气消音器和双谐振腔的空气滤清器结构
CN103498726B (zh) 一种增压发动机中冷系统
CN202718782U (zh) 半月楔形谐振进气管
CN217761461U (zh) 一种具有隔热效果的汽车增压器壳体
CN207960891U (zh) 一种车用水冷空气压缩机
CN214836682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用主片结构
CN211116251U (zh) 一种v型柴油机的增压模块
CN212225381U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器泄压系统
CN211422716U (zh) 一种集成排气歧管隔热罩的增压器隔热罩
CN212671971U (zh) 一种紧凑型进排气系统
CN220415549U (zh) 一种涡轮增压进气管及汽车
CN206722915U (zh) 一种汽车中冷器连接管
CN217029139U (zh) 一种柴油机用压铸铝进气管
CN111271174A (zh) 一种发动机增压器泄压系统
CN206722938U (zh) 一种中冷器后节气门前的连接管
CN214304037U (zh) 一种轻量化中冷器总成
CN221256932U (zh) 一种水冷中冷器芯体及水冷中冷器
CN210440112U (zh) 一种加强型中冷器散热管
CN217176747U (zh) 一种柴油发动机的增压空冷系统
CN220319675U (zh) 一种带定位结构的中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