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74618U - 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74618U CN216274618U CN202122920297.1U CN202122920297U CN216274618U CN 216274618 U CN216274618 U CN 216274618U CN 202122920297 U CN202122920297 U CN 202122920297U CN 216274618 U CN216274618 U CN 2162746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uide needle
- yarn guide
- positioning groove
- groove
- mounting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属于导纱针块技术领域,其包括安装座和均匀插接在安装座端面上的多个导纱针本体,导纱针本体侧壁远离安装座处开设有导纱针孔,所述导纱针孔的圆心与安装座长度方向对称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安装座的顶壁和远离导纱针本体一侧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安装座的顶壁和远离导纱针本体一侧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槽深和槽宽均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分别与经编机的座片上表面贴合时,纱线与所述导纱针孔的接触处沿导纱针孔的直径对称。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在针孔发生磨损后将其翻面进行二次使用,从而有效降低导纱针块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生产经济压力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纱针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
背景技术
地梳栉在梳栉横移中是必不可少的,其运动的准确性对织物的形成非常关键,地梳栉中的导纱针块引导纱线实现针前针背垫纱进行成圈编织。在使用中,导纱针块固定在梳栉上,纱线从送纱机构送出后,通常从导纱针的左侧穿过针孔,送达成圈区域,经编机的工作速度较快,能达到4000转/分钟。
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一种导纱针块结构,包括安装座和并列连接在安装座上的多个导纱针本体,纱线依次穿过每个导纱针本体的针孔,纱线与每个导纱针本体的针孔左下角同一处接触,安装座连接在梳栉上。
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不足:在垫纱的过程中丝线不断与导纱针块的针孔左下角同一位置处接触,纱线原料助剂的原因,如黑色纱,全消光纱等致使导纱针3-6个月就磨损起槽,会导致后续使用过程中纱线与凹槽摩擦产生磨毛甚至断纱情况的发生,影响布匹美观和经编机的工作效率,故导纱针块需要每3-6个月更换一次,带来较大的生产经济压力,此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具有能够在针孔发生磨损后将其翻面进行二次使用,从而有效降低导纱针块的更换频率,从而降低生产经济压力的效果。
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包括安装座和均匀插接在安装座端面上的多个导纱针本体,导纱针本体侧壁远离安装座处开设有导纱针孔,所述导纱针孔的圆心与安装座长度方向对称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安装座的顶壁和远离导纱针本体一侧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定位槽,所述安装座的顶壁和远离导纱针本体一侧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的槽深和槽宽均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分别与经编机的座片上表面贴合时,纱线与所述导纱针孔的接触处沿导纱针孔的直径对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安装座包括连接部和固定部,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分别形成于固定部的上下两侧,所述导纱针本体插接于连接部远离固定部一端,所述连接部的顶壁和底壁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部靠近导纱针本体一侧的厚度小于与固定部相连一侧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与与经编机的座片垂直于顶壁一侧接触处均设置有垫块,两个所述垫块的宽度均相等。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部表面开设有加固槽,所述导纱针本体依次穿过加固槽两侧槽壁,所述导纱针本体上形成有两个固定点,两个所述固定点分别嵌于加固槽两侧的槽壁内并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之间形成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设置为螺孔,所述固定部与经编机的座片之间通过连接块和螺栓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垫块与固定部远离导纱针本体一侧的直线距离为14mm,所述连接孔居中开设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之间,所述连接孔的孔径设置为3.5mm,所述连接部与加固部的长度总和为30.63。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孔的深度为2.6mm。
使用本导纱针块时,可首先使第一定位槽或第二定位槽的槽壁与经编机的座片上表面贴合,垫块与经编机的座片侧面贴合,然后使用螺栓穿过连接孔和经编机的座片拧紧,此时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导纱针本体的导纱针孔与倾斜插接在安装座端面的导纱针孔相互重合。使丝线穿过导纱针本体的导纱针孔中,纱线与导纱针孔的左下角处接触。当导纱针孔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生磨损后,使安装座翻面令另一个定位槽与经编机的座片上表面贴合,磨出的凹槽对称位于导纱针孔的右上角,此时再次令丝线穿过导纱针孔,丝线与凹槽对称处摩擦,再次发生磨损后可对其进行更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使用能够使导纱针块的使用寿命翻倍,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经济压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对称设置于安装座两侧的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以及沿直线设置的导纱针本体,实现对导纱针块的双面使用,以提高导纱针块的使用寿命并降低成本;
2.通过连接在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上的垫块,令第一定位槽与第二定位槽与经编机的座片接触处相同,以便实现双面使用;
3.通过加固槽以及设置在导纱针上的两个加固点,能够对导纱针本体进行双点定位,不易发生导纱针本体歪斜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用于体现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用于体现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安装座;11、连接孔;12、连接部;121、加固槽;13、固定部;131、第一定位槽;132、第二定位槽;14、垫块;2、导纱针本体;21、固定点;22、导纱针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用语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中设计的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包括安装座 1和均匀插接在安装座1端面上的多个导纱针本体2,导纱针本体2侧壁远离安装座1处开设有导纱针孔22,导纱针孔22的圆心与安装座1长度方向对称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安装座1的顶壁和远离导纱针本体2一侧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31,安装座1的顶壁和远离导纱针本体2一侧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32,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的槽深和槽宽均相等,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分别与经编机的座片上表面贴合时,纱线与导纱针孔22的接触处沿导纱针孔22的直径对称。
如图2所示,安装座1包括连接部12和固定部13,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分别形成于固定部13的上下两侧,导纱针本体2插接于连接部12远离固定部13一端,连接部12的顶壁和底壁相互对称设置,连接部12靠近导纱针本体2一侧的厚度小于与固定部13相连一侧的厚度。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与经编机的座片垂直于顶壁一侧接触处均设置有垫块14,两个垫块14的宽度均相等。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 132之间形成有连接孔11,连接孔11设置为螺孔,固定部13与经编机的座片之间通过连接块和螺栓可拆卸连接,连接孔11的深度为2.6mm。
如图2所示,连接部12表面开设有加固槽121,导纱针本体2依次穿过加固槽121两侧槽壁,导纱针本体2上形成有两个固定点21,两个固定点21分别嵌于加固槽121两侧的槽壁内并固定。垫块14与固定部13远离导纱针本体2一侧的直线距离为14mm,连接孔11居中开设在第一定位槽 131和第二定位槽132之间,连接孔11的孔径设置为3.5mm,连接部12与加固部的长度总和为30.63。
使用本导纱针块时,可首先使第一定位槽131或第二定位槽132的槽壁与经编机的座片上表面贴合,垫块14与经编机的座片侧面贴合,然后使用螺栓穿过连接孔11和经编机的座片拧紧,此时本实用新型中公开的导纱针本体2的导纱针孔22与倾斜插接在安装座1端面的导纱针孔22相互重合。使丝线穿过导纱针本体2的导纱针孔22中,纱线与导纱针孔22的左下角处接触。当导纱针孔22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发生磨损后,使安装座1翻面令另一个定位槽与经编机的座片上表面贴合,磨出的凹槽对称位于导纱针孔22的右上角,此时再次令丝线穿过导纱针孔22,丝线与凹槽对称处摩擦,再次发生磨损后可对其进行更换,相较于现有技术中的一次性使用能够使导纱针块的使用寿命翻倍,有效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经济压力。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7)
1.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包括安装座(1)和均匀插接在安装座(1)端面上的多个导纱针本体(2),导纱针本体(2)侧壁远离安装座(1)处开设有导纱针孔(22),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纱针孔(22)的圆心与安装座(1)长度方向对称轴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安装座(1)的顶壁和远离导纱针本体(2)一侧连接处开设有第一定位槽(131),所述安装座(1)的顶壁和远离导纱针本体(2)一侧连接处开设有第二定位槽(132),所述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的槽深和槽宽均相等,所述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分别与经编机的座片上表面贴合时,纱线与所述导纱针孔(22)的接触处沿导纱针孔(22)的直径对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包括连接部(12)和固定部(13),所述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分别形成于固定部(13)的上下两侧,所述导纱针本体(2)插接于连接部(12)远离固定部(13)一端,所述连接部(12)的顶壁和底壁相互对称设置,所述连接部(12)靠近导纱针本体(2)一侧的厚度小于与固定部(13)相连一侧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与经编机的座片垂直于顶壁一侧接触处均设置有垫块(14),两个所述垫块(14)的宽度均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12)表面开设有加固槽(121),所述导纱针本体(2)依次穿过加固槽(121)两侧槽壁,所述导纱针本体(2)上形成有两个固定点(21),两个所述固定点(21)分别嵌于加固槽(121)两侧的槽壁内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之间形成有连接孔(11),所述连接孔(11)设置为螺孔,所述固定部(13)与经编机的座片之间通过连接块和螺栓可拆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14)与固定部(13)远离导纱针本体(2)一侧的直线距离为14mm,所述连接孔(11)居中开设在第一定位槽(131)和第二定位槽(132)之间,所述连接孔(11)的孔径设置为3.5mm,所述连接部(12)与加固部的长度总和为30.6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孔(11)的深度为2.6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20297.1U CN216274618U (zh) | 2021-11-25 | 2021-11-25 | 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20297.1U CN216274618U (zh) | 2021-11-25 | 2021-11-25 | 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74618U true CN216274618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389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20297.1U Active CN216274618U (zh) | 2021-11-25 | 2021-11-25 | 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74618U (zh) |
-
2021
- 2021-11-25 CN CN202122920297.1U patent/CN21627461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355791B (zh) | 一种用于编织高密针织面料的割圈绒圆机 | |
CN216274618U (zh) | 一种双面型导纱针块 | |
EP0717797B1 (en) | Device for holding down the stitches being formed in a flat knitting machine | |
US3921418A (en) | Device for producing a plush-like surface structure | |
US3309901A (en) | Apparatus for reinforcing a fibrous material | |
AU670917B2 (en) | Device for clamping hook needles for a crocheting machine | |
KR101699038B1 (ko) | 고밀도 편직물용 환편기 | |
CN112760797A (zh) | 新型高密针盘 | |
US3602011A (en) | Apparatus for forming a knitted pile on a base fabric | |
CN210737046U (zh) | 一种高速经编机用双面固定的针床 | |
CN214032884U (zh) | 一种耐磨损的陶瓷横机纱嘴 | |
US7591152B2 (en) | Double bevel type double-knit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 |
CN205711231U (zh) | 一种经编机织针的夹持器 | |
CN211665282U (zh) | 一种针织圆机用阻尼过线三角 | |
CN215051073U (zh) | 一种针织大圆机同上涤纶衬垫纱的喂纱器 | |
KR20030086036A (ko) | 더블 랏셀 편직기 및 그 편물지 | |
CN206666775U (zh) | 一种防止经纱刺破的导纱针 | |
CN207121684U (zh) | 一种用于喷气织机的可调式托布板 | |
CN208455188U (zh) | 经编机防漏针的导纱针块 | |
CN210737047U (zh) | 一种高速经编机用双面固定的针床摆臂 | |
CN113174690B (zh) | 一种圆纬针织机用单脚全能型压纱器 | |
CN219470405U (zh) | 一种护针优良的旋梭 | |
CN215103833U (zh) | 一种便于更换的经编机用导纱针 | |
CN211446114U (zh) | 高强高耐磨织针 | |
CN218345637U (zh) | 一种穿纱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