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58673U - 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58673U CN216258673U CN202220430486.2U CN202220430486U CN216258673U CN 216258673 U CN216258673 U CN 216258673U CN 202220430486 U CN202220430486 U CN 202220430486U CN 216258673 U CN216258673 U CN 21625867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ner core
- outer sheath
- tube
- sheath tube
- core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 Media Introduction/Drainage Providing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包括内芯管以及套设在内芯管上的外鞘管;内芯管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引流通道,内芯管的一端弯曲形成有一弯曲部,内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储尿壶,储尿壶连通引流通道;外鞘管上对称设有两条易撕线,外鞘管可沿易撕线撕开分离。通过将内芯管带有弯曲部的一端沿尿道口平稳插入尿道,当观察到尿液通过引流通道流入储尿壶后,证明外鞘管的首端已到达膀胱内,此时,拔出内芯管,由外鞘管滞留在尿道内对尿道进行支撑,如此便可轻松置入导尿管,待导尿管留置成功后,将外鞘沿易撕线撕开后取出,操作过程简单、高效且对患者的损伤最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置入导尿管时治疗难度高、损伤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
背景技术
泌尿疾病中,由于前列腺增生、尿道外伤、性传染性疾病等原因,会导致尿道变形而无法正常排尿,因此需要对患者置入导尿管进行排尿。
然而现有的导尿管均是采用可随意变形弯曲的亲肤医用硅胶材质制成,在对这类患者植入导尿管时,其柔软的材质无法适应人体在尿道前端的生理性弯曲弧度,尤其是对于有尿道变形或者其他尿道疾病的患者来说,该生理性弯曲弧度处更为狭窄或者具有尿道病理性弯曲,更加不利于现有的导尿管插入。
现有技术中,为解决上述问题,通常需要在手术室行膀胱造瘘或输尿管镜探查,不仅增加了治疗的难度,更是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延长了患者的恢复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置入导尿管时治疗难度高、损伤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包括内芯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的外鞘管,所述内芯管与所述外鞘管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内芯管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沿所述内芯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内芯管的一端弯曲形成有一弯曲部,所述内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储尿壶,所述储尿壶连通所述引流通道;
所述外鞘管上对称设有两条易撕线,所述易撕线沿所述外鞘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外鞘管可沿所述易撕线撕开分离成第一外鞘半管和第二外鞘半管;
所述外鞘管的相对两侧设有持握组件,所述持握组件包括压片、夹持臂及持握环,所述夹持臂穿设于所述外鞘管上,所述夹持臂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内部,所述压片连接所述夹持臂位于所述外鞘管部内部的一端,所述持握环连接所述夹持臂位于所述外鞘管部外部的一端。
上述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通过夹持持握环,以将内芯管带有弯曲部的一端沿尿道口平稳插入尿道,当观察到尿液通过引流通道流入储尿壶后,证明外鞘管的首端已到达膀胱内,此时,拔出内芯管,由外鞘管滞留在尿道内对尿道进行支撑,如此便可轻松置入导尿管,待导尿管留置成功后,将外鞘管沿易撕线撕开后取出,操作过程简单、高效且对患者的损伤最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置入导尿管时治疗难度高、损伤大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所述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其中,所述压片为贴合所述内芯管表面的弧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其中,所述储尿壶朝向所述内芯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芯管的内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进一步地,所述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其中,所述内芯管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其中,所述外鞘管的外表面设有亲水涂层。
进一步地,所述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的管径朝远离所述储尿壶方向逐渐减小呈锥形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其中,所述弯曲部的端部设有边缘圆角。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与/或附加的方面与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与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持握组件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外鞘管沿易撕线撕开分离后的示意图;
图中主要元器件符号说明:
10-内芯管、20-外鞘管、11-弯曲部、12-储尿壶、40-易撕线、21-第一外鞘半管、22-第二外鞘半管、30-持握组件、31-夹持臂、32-持握环、33-压片、51-外螺纹、52-内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与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与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与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与所有的组合。
请结合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中的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包括内芯管10以及套设在所述内芯管10上的外鞘管20,所述内芯管10与所述外鞘管20之间间隙配合具有一定的空隙,该空隙便于后续将内芯管10从外鞘管20内抽取出;
所述内芯管10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沿所述内芯管10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内芯管10的一端弯曲形成有一弯曲部11,该弯曲部11用于使内芯管10符合尿道解剖走行,提升内芯管10在插入过程的平稳性,所述内芯管10的另一端连接有储尿壶12,所述储尿壶12连通所述引流通道,当内芯管10的弯曲部11到达膀胱内时,膀胱内的尿液经引流通道流入储尿壶12中,表明外鞘管20的安装已到位,可将内芯管10抽出更换为导尿管;
所述外鞘管20上对称设有两条易撕线40,所述易撕线40沿所述外鞘管20的轴线方向设置,当导尿管留置成功后,所述外鞘管20可沿所述易撕线40撕开分离成第一外鞘半管21和第二外鞘半管22,如此,可便于将外鞘管20从患者体内取出,不会残留于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外鞘管20的相对两侧设有持握组件30,所述持握组件30包括压片33、夹持臂31及持握环32,所述夹持臂31穿设于所述外鞘管20上,所述夹持臂31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鞘管20的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外鞘管20的内部,所述压片33连接所述夹持臂31位于所述外鞘管20部内部的一端,所述持握环32连接所述夹持臂31位于所述外鞘管20部外部的一端。
在实际应用中,因为内芯管10和外鞘管20之间是间隙配合的,所以当医护人员在往尿道内插入内芯管10的过程中,内芯管10与外鞘管20之间可能存在轴向窜动,导致干扰外鞘管20在尿道中的安装状态,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医护人员在插入内芯管10的过程中,可通过操作持握环32,使压片33夹持内芯管10的管壁,确保内芯管10与外鞘管20之间的相对位置在插入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改变,提升外鞘管20在尿道内的安装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压片33为贴合所述内芯管10表面的弧形结构,可以理解地,通过弧形的结构设计使压片33可紧贴在内芯管10的外表面,提升两个压片33在夹持过程中的稳定性。
具体地,所述储尿壶12朝向所述内芯管10的一端设有外螺纹51,所述内芯管10的内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51适配的内螺纹52,内芯管10与储尿壶12之间通过螺纹配合可实现可拆卸连接。其中,所述内芯管10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具体为马氏体型不锈钢,可经高温消毒后反复使用,储尿壶12和外鞘管20均是由塑料材质制成的一次性产品,使用后即可从内芯管10上卸除丢弃。
进一步地,所述外鞘管20的外表面设有亲水涂层。具体地,所述亲水涂层为聚乙二醇或聚乙烯吡略烷酮亲水聚合物的涂层。使用时,先将外鞘管20放入水中浸泡数分钟后,亲水涂层吸附水分增加其本体的润滑,减少内芯管10在插入尿道的过程中与尿道之间的摩擦,减轻尿道的损伤及患者的痛苦。
进一步地,所述弯曲部11的管径朝远离所述储尿壶12方向逐渐减小呈锥形结构。通过将弯曲部11设计成尖头状,便于内芯管10探入膀胱,避免增生的前列腺堵塞尿道阻碍内芯管10的插入,导致需要反复调整插入位置,引起患者的不适。更进一步地,所述弯曲部11的端部设有边缘圆角,可以理解地,采用圆钝的结构设计,使得弯曲部11在插入的过程中减轻对前列腺及尿道的损害。
综上,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当中的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通过夹持持握环32,以将内芯管10带有弯曲部11的一端沿尿道口平稳插入尿道,当观察到尿液通过引流通道流入储尿壶12后,证明外鞘管20的首端已到达膀胱内,此时,拔出内芯管10,由外鞘管20滞留在尿道内对尿道进行支撑,如此便可轻松置入导尿管,待导尿管留置成功后,将外鞘管20沿易撕线40撕开后取出,操作过程简单、高效且对患者的损伤最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对患者置入导尿管时治疗难度高、损伤大的技术问题。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与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与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管以及套设在所述内芯管上的外鞘管,所述内芯管与所述外鞘管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内芯管的中部设有贯穿的引流通道,所述引流通道沿所述内芯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内芯管的一端弯曲形成有一弯曲部,所述内芯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储尿壶,所述储尿壶连通所述引流通道;
所述外鞘管上对称设有两条易撕线,所述易撕线沿所述外鞘管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外鞘管可沿所述易撕线撕开分离成第一外鞘半管和第二外鞘半管;
所述外鞘管的相对两侧设有持握组件,所述持握组件包括压片、夹持臂及持握环,所述夹持臂穿设于所述外鞘管上,所述夹持臂的一端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外部、另一端位于所述外鞘管的内部,所述压片连接所述夹持臂位于所述外鞘管部内部的一端,所述持握环连接所述夹持臂位于所述外鞘管部外部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所述压片为贴合所述内芯管表面的弧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所述储尿壶朝向所述内芯管的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内芯管的内管壁上设有与所述外螺纹适配的内螺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所述内芯管采用金属材料制备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所述外鞘管的外表面设有亲水涂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所述弯曲部的管径朝远离所述储尿壶方向逐渐减小呈锥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所述弯曲部的端部设有边缘圆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30486.2U CN216258673U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0430486.2U CN216258673U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58673U true CN216258673U (zh) | 2022-04-12 |
Family
ID=810597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0430486.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258673U (zh) | 2022-03-02 | 2022-03-02 | 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58673U (zh) |
-
2022
- 2022-03-02 CN CN202220430486.2U patent/CN216258673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703035A1 (en) | A packaged catheter assembly | |
CN101224148A (zh) | 微创负压膀胱穿刺造瘘留置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
CN106474617B (zh) | 组合式水润滑尿道扩张器 | |
CN216258673U (zh) | 一种导尿管辅助置入装置 | |
CN106730258A (zh) | 易插拔的导尿管以及弹簧件 | |
CN210992517U (zh) | 一种导尿管置入辅助小件 | |
CN114617682A (zh) | 一种免手术可控制取出的舒适型输尿管支架套件 | |
CN214970992U (zh) | 一种新型辅助导尿的尿道扩张器 | |
CN106345039B (zh) | 导尿管引入器械 | |
CN210844858U (zh) | 一种带有压块的新型腹腔引流管 | |
CN213491040U (zh) | 一种肛肠创面冲洗装置 | |
CN219307690U (zh) | 一种便于一次固定的多孔猪尾导管装置 | |
CN200980688Y (zh) | 女性体内双j管取出器 | |
CN213760102U (zh) | 一种泌尿外科用膀胱造瘘管 | |
CN202802483U (zh) | 磁性双j管及拔管器 | |
CN215084009U (zh) | 一种新型易留置三腔导尿管 | |
CN213131518U (zh) | 一种尿道扩张器 | |
CN216571153U (zh) | 输尿管扩张支架管 | |
CN207745401U (zh) | 用于经皮肾镜取石术的引流管 | |
CN217854145U (zh) | 一种肾造瘘一体管 | |
CN210728395U (zh) | 一种导尿鞘 | |
CN111529178A (zh) | 男性尿失禁患者用集尿装置 | |
CN206414597U (zh) | 适用于尿道狭窄患者的导尿管引入器械 | |
CN216294954U (zh) | 一种导丝预置式导尿管 | |
CN218900532U (zh) | 一种适用于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的剥皮鞘管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4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