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41725U - 一种防拆紧固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拆紧固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41725U CN216241725U CN202121797717.5U CN202121797717U CN216241725U CN 216241725 U CN216241725 U CN 216241725U CN 202121797717 U CN202121797717 U CN 202121797717U CN 216241725 U CN216241725 U CN 21624172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ut
- dismounting
- disassembly
- sleeve
- conve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265 preven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拆紧固件,包括防拆螺母和拆装套筒;所述防拆螺母包括六角螺母本体和防拆凸部;其中,六角螺母主体的六个角为尖角部,所述尖角部两侧边的其中一侧边为驱动侧;防拆凸部,对应设置在每个尖角部的驱动侧上,所述防拆凸部与所述驱动侧连接为一体,构成凸状驱动部;拆装套筒,具有一拆装孔,该拆装孔的内腔形状与防拆螺母的外轮廓相适配,以使所述防拆螺母套入所述拆装套筒的拆装孔中,旋转拆装套筒时,可同步带动防拆螺母旋转。所述防拆凸部为直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紧固件传动效率高,不易打滑,装配可靠,防拆卸性能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紧固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用组合结构的防拆紧固件。
背景技术
紧固件是作紧固连接用且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类机械零件。在各种机械、设备、车辆、船舶、铁路、桥梁、建筑、结构、工具、仪器、仪表和用品等上面,都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紧固件。
现有紧固件的驱动方式种类繁多,由于产品多由圆线制造,且六角驱动方式可多方向拧紧(旋松),故采用普通六角套筒来驱动常规六角螺母的驱动方式成为了市面上主要的紧固件驱动方式。如图2所示的普通六角套筒10,对于普通六角套筒10对常规六角螺母20的六角驱动结构,普通六角套筒易磨损。如图1所示,常规六角螺母20的具有60°尖角部,所述60°尖角部两侧边的其中一侧边为驱动侧,所述驱动侧是所述普通六角套筒10套入该常规六角螺母20时,所述普通六角套筒10在60°尖角部上施力的一侧。常规六角螺母20的60°尖角部传递扭矩效率低;且常规六角螺母20的60°尖角部的尖点处21受力大易打滑。因此,现有常规六角螺母20通常存在装配不到位,普通六角套筒寿命低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拆紧固件。该紧固件传动效率高,不易打滑,装配可靠,防拆卸性能高。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拆紧固件,包括防拆螺母和拆装套筒;所述防拆螺母包括六角螺母本体和防拆凸部;其中,
六角螺母本体的六个角为尖角部,所述尖角部两侧边的其中一侧边为驱动侧;防拆凸部,对应设置在每个尖角部的驱动侧上,所述防拆凸部与所述尖角部连接为一体,构成凸状驱动部;
拆装套筒,具有一拆装孔,该拆装孔的内腔形状与防拆螺母的外轮廓相适配,以使所述防拆螺母套入所述拆装套筒的拆装孔中,旋转拆装套筒时,可同步带动防拆螺母旋转。
如上所述的一种防拆紧固件,所述防拆凸部可为弧形、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一是,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在六角螺母本体的尖角部的驱动侧增设防拆凸部,使防拆螺母外轮廓形成非常规的六角,使用现有普通六角套筒拧出防拆螺母时,现有普通六角套筒与防拆螺母之间就会出现干涉现象,使防拆螺母无法套入,以此达到防拆螺母的防拆卸的效果。
二是,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必须使用本实用新型拆装套筒,可使防拆螺母顺畅套入拆装套筒中,实现防拆螺母的装配和拆卸。
三是,本新型防拆螺母的六个凸状驱动部与本实用新型拆装套筒的内壁为面对面接触,接触面积大,受力应力小,不易磨损打滑。
四是,本实用新型防拆凸部可通过缩小凸状驱动部的形状大小来达到提高传动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常规六角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普通六角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I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的局部放大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拆装套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与现有技术普通六角套筒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与现有技术普通六角套筒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与拆装套筒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与拆装套筒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防拆凸部为方形的防拆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防拆凸部为三角形的防拆螺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的防拆凸部为直角三角形);
图13是现有技术常规六角螺母与现有技术普通六角套筒配合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现有技术常规六角螺母与现有技术普通六角套筒配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现有技术常规六角螺母驱动侧的放大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防拆凸部为直角三角形的防拆螺母有凸状驱动部的放大示意图;
图17是现有技术常规六角螺母与普通六角套筒拧紧时内六角尖点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与拆装套筒拧紧时凸状驱动部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对于方位词,如使用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所以也不能理解为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除非另有明确限定,如使用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说明书及上述附图中,如使用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图在于“包含但不限于”。
现结合图1至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一种防拆紧固件,包括防拆螺母A 和拆装套筒B,所述防拆螺母A包括六角螺母本体100和防拆凸部200。
本实用新型六角螺母本体100的六个角为尖角部110,该六角螺母本体 100的中间设有螺纹孔120。所述尖角部110两侧边的其中一侧边为驱动侧 111,所述驱动侧111是所述拆装套筒B套入该六角螺母本体100时,该拆装套筒B在尖角部110上施力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防拆凸部200对应设置在每个尖角部110的驱动侧111上;更佳的,防拆凸部200与所述驱动侧111是连接为一体的,以使所述防拆凸部200与所述尖角部110连接为一体,构成本实用新型凸状驱动部300。
本实用新型防拆凸部200的形状和尺寸用于关键特性优选,但不限于弧形、方形(如图11所示),三角形(如图12所示)或多边形等,所述图12 所示的防拆凸部200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减小凸状驱动部300的形状均适用于本实用新型防拆凸部200。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进行防拆凸部200的设计,主要是要考虑凸状驱动部300的形状大小问题,形状越小的凸状驱动部300,传动效率越高,扳手的磨损程度也会越小,寿命越长。
现以防拆凸部200为弧形说明本实用新型防拆紧固件。
本实施例中,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六角螺母本体100为对边24~24.5mm 的六角螺母,该六角螺母本体100中间设有M20的螺纹孔120。
所述防拆凸部200为弧形。该防拆凸部200的底边210与尖角部110的驱动侧110相吻合连接为一体,构成凸状驱动部300。本实施例中,尖角部 110的驱动侧111长度为2~4mm,即,防拆凸部200的底边210长度A1为2~4mm;以螺母中心为圆心,以尖角部110尖点为起点的弧形的半径R为A2,A2为 13.9~14.1mm;所述防拆凸部200与所述六角螺母本体100的外壁的弧形倒角的半径为A3,A3为1.5~2.5mm;所述防拆凸部200与尖角部110一侧的六角螺母本体100的外壁的弧形倒角的半径为A4,A4为0.5~2mm;所述防拆凸部 200的顶点至尖角部110的顶点的距离A5为0.3~1mm;所述防拆凸部200的顶点处的弧形倒角的半径R为A6,A6为0.5~2mm。
本实施例凸状驱动部300的形成,使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A外轮廓形成非常规的六角,所以无法使用如图2的现有普通六角套筒10拧出,使用现有普通六角套筒就会出现如图7和图8所示X部的干涉现象,无法套入,以此达到防拆卸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A必须使用如图6所示的本实用新型拆装套筒B才可以实现拆卸和安装。本实用新型拆装套筒B具有一拆装孔400,该拆装孔 400的内腔形状与防拆螺母A的外轮廓相适配,以使所述防拆螺母A套入所述拆装套筒B的拆装孔400中。如图9和图10所示,旋转拆装套筒B时,可同步带动防拆螺母A旋转,以实现该防拆螺母A的拆卸和安装。具体的,所述拆装套筒B的拆装孔400,设有六个凹槽410,该六个凹槽410的内轮廓形状与凸状驱动部300的形状相适配,可避让该凸状驱动部300,使所述防拆螺母A可顺畅套入拆装套筒B中,实现防拆螺母A的装配和拆卸。
如图12至图18所示,现以防拆凸部200为直角三角形为例,将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A与普通六角螺母20进行对比,来阐述驱动角问题和增加防拆凸部的有益之处。
如图15所示,在现有普通六角套筒10套上现有常规六角螺母20拧紧时,常规六角螺母20的内六角顶尖点处B点受到垂直于螺母侧面的力F,在受力的一瞬间,获得六角形外接圆的切线方向的加速度a1,内六角顶尖点处B点有沿外接圆的切线方向移动的趋势V1,a1与F的夹角即为驱动角α1,在现有常规六角螺母中,α1≈60°。所述驱动角为瞬时速度与受力的角度。
如图16所示,在本实用新型拆装套筒B套上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A拧紧时,本实施例直角三角形防拆凸部200的直角顶尖点处C点受到垂直于直角面的力F,在受力的一瞬间,获得以本实用新型防拆螺母A中心为圆心,圆心到C点为半径的圆的切线方向的加速度a2,直角顶尖点处C点处有沿外接圆的切线方向移动的趋势V2,a2与F的夹角即为驱动角α2,α2≈30°。
将上述两例的F进行受力分解,分解到a方向和垂直于a的方向。根据余弦定理,越小的驱动角α,分解到a方向上的分力会越大,加速度a也会随之增长,传动效率也会逐渐增大。此例中α1/α2=60°:30°,cosα1/cos α2=1/√3,a1/a2=1/√3,加速度增加到原先的√3倍。所以可以通过缩短 CD或者加长CE的方法(此方法只适用于防拆凸部为直角三角形的例子)来实现减小驱动角α的方法来提高传动率。其它情况还需根据防拆凸部情况和驱动角大小来具体分析,旨在缩小驱动角α来达到提高传动率的效果。
如图17所示,现有常规六角螺母20的六个尖角部与现有普通六角套筒 10套内壁为点对点接触,接触面积小,受力应力大,接触点易压溃磨损打滑。如图18所示,本新型防拆螺母A的六个凸状驱动部300与本实用新型拆装套筒B的内壁为面对面接触,接触面积大,受力应力小,不易磨损打滑。
本实用新型点不仅限于本实施例规格的紧固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更改紧固件轮廓尺寸。本实用新型点不仅限于螺母,螺丝也同样适用。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2)
1.一种防拆紧固件,其特征是,包括防拆螺母(A)和拆装套筒(B);所述防拆螺母(A)包括六角螺母本体(100)和防拆凸部(200);其中,
六角螺母本体(100),所述六角螺母本体(100)的六个角为尖角部(110),所述尖角部(110)两侧边的其中一侧边为驱动侧(111);
防拆凸部(200),对应设置在每个尖角部(110)的驱动侧(111)上,所述防拆凸部(200)与所述尖角部(110)连接为一体,构成凸状驱动部(300);
拆装套筒(B),具有一拆装孔(400),该拆装孔(400)的内腔形状与防拆螺母(A)的外轮廓相适配,以使所述防拆螺母(A)套入所述拆装套筒(B)的拆装孔(400)中,旋转拆装套筒(B)时,可同步带动防拆螺母(A)旋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拆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防拆凸部(200)可为弧形、方形、三角形或多边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97717.5U CN216241725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防拆紧固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97717.5U CN216241725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防拆紧固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41725U true CN216241725U (zh) | 2022-04-08 |
Family
ID=80980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97717.5U Active CN216241725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防拆紧固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41725U (zh) |
-
2021
- 2021-08-03 CN CN202121797717.5U patent/CN21624172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7245464B2 (en) | Socket drive improvement | |
US10428859B2 (en) | Combination recess for driven fastener | |
US5598753A (en) | Eagle wing tips tamper-proof fastener and driver tool | |
JP4431493B2 (ja) | 締結具用のローブ付き駆動ソケット | |
CN114126806A (zh) | 进阶抓持装置 | |
US9415490B2 (en) | Mounting structure for a hand tool | |
US20070157773A1 (en) | Compound Screwdriver Head | |
US20220281085A1 (en) | Multi-Directional Driver Bit | |
JPS58502162A (ja) | ソケツト・ドライブ | |
JP2014507610A (ja) | 駆動特徴 | |
CN216241725U (zh) | 一种防拆紧固件 | |
CN113431835A (zh) | 一种防拆紧固件 | |
WO2012152015A1 (zh) | 一种防盗螺钉及扳手 | |
CN2902585Y (zh) | 便于螺母快速联结的扳手套筒 | |
EP1264994A2 (en) | Threaded fastener and threaded fastener clamping tool | |
CN215980339U (zh) | 一种紧固件及与其配合的安装旋具 | |
TWI668081B (zh) | Non-slip sleeve | |
CN213259184U (zh) | 扳手套筒 | |
TWM569673U (zh) | Non-slip sleeve | |
JP2018185043A (ja) | 三点留め具 | |
CN221474978U (zh) | 一种扳手结构 | |
CN2291994Y (zh) | 内六角及内十二角套筒 | |
TWM622444U (zh) | 手工具套合構造 | |
US20050249573A1 (en) | Screw and corresponding driver | |
TWI579111B (zh) | Star screwdriver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