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227349U - 一种坡口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坡口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227349U CN216227349U CN202122998247.5U CN202122998247U CN216227349U CN 216227349 U CN216227349 U CN 216227349U CN 202122998247 U CN202122998247 U CN 202122998247U CN 216227349 U CN216227349 U CN 21622734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utter
- feed
- feeding
- main shaft
- b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illing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口机,包括主轴箱、主轴、刀盘和刀具,主轴转动设置在主轴箱上,主轴箱上设置有驱动主轴转动的主轴驱动机构,刀盘设置在主轴的一端,刀具通过刀架安装在刀盘的一侧端面上,刀架沿刀盘的径向滑移设置在刀盘上,刀具固定设置在刀架上,主轴箱上设置有驱动刀架滑移的进刀机构,进刀机构包括刀架齿条、进刀齿轮和驱动组件,刀架齿条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刀架上,刀架齿条沿刀盘的径向设置,进刀齿轮的中心轴垂直于刀盘的中心轴,进刀齿轮转动设置在刀盘或主轴上,刀架齿条与进刀齿轮相咬合,驱动组件带动进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刀架沿刀盘的径向滑移。采用上述方案,其在切削的过程中,其能实现刀具在刀盘径向上的进给,不容易断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坡口机。
背景技术
坡口机是一种用于切削钢筒端面的设备,一般在切削钢筒时,先将钢筒固定在坡口机上或将坡口机固定在钢筒上,坡口刀具安装在刀盘上,刀盘安装在主轴上,坡口机带动主轴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刀盘上的坡口刀具对钢筒做圆周转动,从而切削钢筒的端面。
然而刀具为成型刀,其安装在刀盘上,在切削过程中,刀具不能沿刀盘的径向调整位置,只能是坡口机带动刀具沿钢筒的轴向移动,或是钢筒沿其轴向移动,刀具只能沿钢筒的轴向进行切削,这类面切的方式,容易断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坡口机,其在切削的过程中,其能实现刀具在刀盘径向上的进给,不容易断刀。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坡口机,包括主轴箱、主轴、刀盘和刀具,主轴转动设置在主轴箱上,主轴箱上设置有驱动主轴转动的主轴驱动机构,刀盘固定设置在主轴的一端,刀盘与主轴同中心轴设置,刀具通过刀架安装在刀盘的一侧端面上,所述刀架沿刀盘的径向滑移设置在刀盘上,刀具固定设置在刀架上,主轴箱上设置有驱动刀架滑移的进刀机构,进刀机构包括刀架齿条、进刀齿轮和驱动组件,所述刀架齿条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刀架上,刀架齿条沿刀盘的径向设置,进刀齿轮的中心轴垂直于刀盘的中心轴,所述进刀齿轮转动设置在刀盘或主轴上,刀架齿条与进刀齿轮相咬合,驱动组件带动进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刀架沿刀盘的径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切削的过程中,主轴驱动机构带动主轴转动,主动带动其上的刀具进行圆周转动,从而切削钢筒的端面,驱动组件带动进刀齿轮转动,进刀齿轮转动可带动刀架齿条移动,刀架和刀具随刀架齿条一起沿刀盘的径向滑移,因此进刀齿轮正反转动,可带动刀具沿刀盘的径向进刀或退刀操作,齿轮与齿条配合具有自锁功能,能使刀具保持在该位置,也可以是主轴箱不移动,钢筒沿其轴向进行移动实现刀具在刀盘轴向上的进给,还可以是钢筒不移动,整个主轴箱沿钢筒的轴向进行移动实现刀具在刀盘轴向上的进给,这样采用点切的方式,不容易断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进刀轴套,所述主轴内设置有空腔,进刀轴套沿主轴的轴向导向滑移设置在空腔内,进刀轴套与主轴同中心轴设置,进刀轴套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进刀齿条,进刀齿条与进刀齿轮相咬合,进刀齿条随进刀轴套沿主轴的轴向滑移,从而带动进刀齿轮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刀轴套可沿主轴的轴向进行滑移,进刀齿条随进刀轴套移动,从而带动进刀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刀具沿刀盘的径向进刀或退刀操作,齿轮与齿条配合具有自锁功能,能使刀具保持在该位置,并且进刀轴套随主轴一起转动,结构简单,传动稳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进刀丝杆、进刀螺母和进刀电机,所述进刀丝杆沿主轴的轴向滑移设置在主轴箱上,进刀丝杆与进刀轴套轴向联动、周向转动配合,进刀螺母转动设置在主轴箱上,进刀螺母外套于进刀丝杆实现两者的螺纹配合,进刀电机固定设置在主轴箱上,进刀电机带动进刀螺母转动,进刀螺母带动进刀丝杆移动,从而带动进刀轴套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刀螺母只能转动,不能沿主轴的轴向移动,进刀丝杆只能沿主轴的轴向移动,不能进行转动,由于进刀丝杆与进刀轴套轴向联动、周向转动配合,需要刀具进给时,进刀电机进刀电机带动进刀螺母转动,进刀螺母带动进刀丝杆移动,从而带动进刀轴套移动,不会影响进刀轴套跟随主轴转动,在主轴转动时,还能带动刀具沿刀盘径向的进给操作,主轴转动和刀具进给互不干涉,满足切削的需要。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刀具包括用于切削钢筒外侧面的外刀具以及用于切削钢筒内侧面的内刀具,外刀具和内刀具分别固定设置在刀架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外刀具和内刀具的设置,可对钢筒的外侧和内侧同时进行切削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进刀轴套设置有供进刀丝杆插设的插腔,所述进刀丝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轴承与进刀轴套连接,第一轴承外套于进刀丝杆,插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供第一轴承插设的安装槽,所述进刀轴套在安装槽的进口处固定设置有轴承盖,轴承盖可限制第一轴承脱离安装槽,所述进刀丝杆穿过第一轴承的端部旋接有自锁螺母,自锁螺母的端面与第一轴承的端面相抵触,进刀丝杆在第一轴承远离自锁螺母的一侧设置有抵触面,进刀丝杆的抵触面与第一轴承的端面相抵触。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由于进刀轴套是跟随主轴一起转动的,丝杆只能移动,不能进行转动,因此进刀丝杆通过第一轴承与进刀轴套配合,既能实现进刀丝杆带动进刀轴套进行移动,又不影响进刀轴套跟随主轴转动,轴承盖的设置,便于拆装第一轴承,自锁螺母的端面与第一轴承的端面相抵触,进刀丝杆的抵触面与第一轴承的端面相抵触,这样第一轴承只能跟随进刀丝杆移动,从而带动进刀轴套一起移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进刀螺母通过螺母轴承座安装在主轴箱上,螺母轴承座外套于进刀螺母,并且两者固定连接,螺母轴承座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主轴箱上。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螺母轴承座与进刀螺母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螺母轴承座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主轴箱上,使得进刀螺母只能进行转动,不能沿主轴的轴向进行移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主轴箱上沿主轴的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块,与之对应的进刀丝杆上设置有导向块或导向槽,导向块与导向槽配合实现进刀丝杆沿主轴的轴向导向滑移。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导向块与导向槽配合,进刀丝杆只能沿主轴的轴向导向移动,不能进行转动,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进刀齿轮转动设置在刀盘上,刀架齿条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进刀齿条的两侧,刀架上设置有供进刀齿条活动的活动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进刀齿轮转动设置在刀盘上,便于安装,刀架齿条的位置设计合理,使得刀架受力更加均匀,滑移更加顺畅,活动腔的设置,可避免进刀齿条与刀架发生碰撞,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是:所述刀盘沿其径向设置有燕尾槽,刀架导向滑移的设置在燕尾槽处,刀盘在燕尾槽的一侧设置有调整条,所述外刀具和内刀具通过刀座固定设置在刀架,刀座固定设置在刀架上,刀座上设置有供外刀具的刀杆插设的第一插槽以及供内刀具的刀杆插设的第二插槽,第一插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螺纹孔,第二插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螺纹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刀架的形状与燕尾槽的形状相适配,调节条通过螺钉固定在刀盘上,可通过更换不同的调节条,调整刀架与燕尾槽之间的间隙,以使刀架滑移更加稳定,不容易窜动,外刀具的刀杆的形状与第一插槽的形状适配,内刀具的刀杆的形状与第二插槽的形状适配,当外刀具的刀杆插设于第一插槽处,通过在第一螺纹孔处旋接螺钉,螺钉可将外刀具的刀杆抵紧在第一插槽处;当内刀具的刀杆插设于第二插槽处,通过在第二螺纹孔处旋接螺钉,螺钉可将内刀具的刀杆抵紧在第二插槽处,结构简单,拆装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设置是:所述进刀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与主轴的轴向相互平行,进刀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进刀螺母上同步转动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第一多锲带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第一主动带轮通过螺钉固定在进刀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主动带轮通过螺钉实现与进刀螺母和螺母轴承座的固定连接,多楔带和带轮的传动,各工作面间的载荷分布均匀,承载能力高,并且振动小,发热少,传动平稳。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B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主轴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刀盘上各部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8为进刀齿条与进刀齿轮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刀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刀具、刀座和刀架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刀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外刀具、内刀具和刀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3为进刀齿条与进刀轴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4为自锁螺母、第一轴承和进刀丝杆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5为第一从动带轮、进刀螺母和螺母轴承座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16为主轴、第二从动带轮和胀紧盘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16所示,一种坡口机,包括主轴箱1、主轴2、刀盘3和刀具,主轴2通过轴承结构转动设置在主轴箱1上,主轴箱1上设置有驱动主轴2转动的主轴驱动机构,主轴驱动机构包括主轴电机41,主轴电机41固定设置在主轴箱1上,主轴电机41的输出轴的轴向与主轴2的轴向相互平行,主轴电机41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第二主动带轮42,主轴2上同步转动设置有第二从动带轮43,第二从动带轮43通过胀紧盘44的结构安装在主轴2,第二主动带轮42和第二从动带轮43通过第二多锲带传动,其中第二多锲带为常规结构,因此在附图中体现,刀盘3通过螺钉固定设置在主轴2的一端,刀盘3与主轴2同中心轴设置,刀具通过刀架51安装在刀盘3的一侧端面上,刀架51沿刀盘3的径向滑移设置在刀盘3上,刀具固定设置在刀架51上,主轴箱1上设置有驱动刀架51滑移的进刀机构,进刀机构包括刀架齿条61、进刀齿轮62和驱动组件,刀架齿条61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刀架51上,刀架齿条61沿刀盘3的径向设置,进刀齿轮62的中心轴垂直于刀盘3的中心轴,进刀齿轮62转动设置在刀盘3或主轴2上,刀架齿条61与进刀齿轮62相咬合,驱动组件带动进刀齿轮62转动,从而带动刀架51沿刀盘3的径向滑移。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进刀轴套63,主轴2内设置有空腔21,进刀轴套63沿主轴2的轴向导向滑移设置在空腔21内,进刀轴套63与主轴2同中心轴设置,进刀轴套63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进刀齿条64,进刀齿条64沿主轴2的轴向设置,进刀齿条64与进刀齿轮62相咬合,进刀齿条64随进刀轴套63沿主轴2的轴向滑移,从而带动进刀齿轮62转动。当然也可以是进刀轴套通过转动的方式带动进刀齿轮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包括进刀丝杆65、进刀螺母66和进刀电机67,进刀丝杆65沿主轴2的轴向滑移设置在主轴箱1上,进刀丝杆65与进刀轴套63轴向联动、周向转动配合,进刀螺母66转动设置在主轴箱1上,进刀螺母66外套于进刀丝杆65实现两者的螺纹配合,进刀电机67固定设置在主轴箱1上,进刀电机67带动进刀螺母66转动,进刀螺母66带动进刀丝杆65移动,从而带动进刀轴套63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刀具包括用于切削钢筒外侧面的外刀具71以及用于切削钢筒内侧面的内刀具72,外刀具71和内刀具72分别固定设置在刀架51上。
在本实施例中,进刀轴套63设置有供进刀丝杆65插设的插腔631,进刀丝杆65的端部通过第一轴承81与进刀轴套63连接,第一轴承81外套于进刀丝杆65,插腔631的内壁上设置有供第一轴承81插设的安装槽6311,进刀轴套63在安装槽6311的进口处固定设置有轴承盖82,轴承盖82可限制第一轴承81脱离安装槽6311,进刀丝杆65穿过第一轴承81的端部旋接有自锁螺母83,自锁螺母83的端面与第一轴承81的端面相抵触,进刀丝杆65在第一轴承81远离自锁螺母83的一侧设置有抵触面651,进刀丝杆65的抵触面651与第一轴承81的端面相抵触。当然第一轴承也可与插腔的内壁过盈配合。
在本实施例中,进刀螺母66通过螺母轴承座84安装在主轴箱1上,螺母轴承座84外套于进刀螺母66,并且两者固定连接,螺母轴承座84通过第二轴承85转动设置在主轴箱1上。
在本实施例中,主轴箱1上沿主轴2的轴向设置有导向槽11,与之对应的进刀丝杆65上设置有导向块652,导向块652与导向槽11配合实现进刀丝杆65沿主轴2的轴向导向滑移。当然也可以是主轴箱上设置导向块,进刀丝杆上设置导向槽。
在本实施例中,进刀齿轮62转动设置在刀盘3上,刀架齿条61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进刀齿条64的两侧,刀盘3上设置有供进刀齿条64穿过的导向口31,刀架51上设置有供进刀齿条64活动的活动腔511。
在本实施例中,刀盘3沿其径向设置有燕尾槽32,刀架51导向滑移的设置在燕尾槽32处,刀盘3在燕尾槽32的一侧设置有调整条9,外刀具71和内刀具72通过刀座52固定设置在刀架51,刀座52固定设置在刀架51上,刀座52上设置有供外刀具71的刀杆插设的第一插槽521以及供内刀具72的刀杆插设的第二插槽522,第一插槽521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螺纹孔523,第二插槽522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螺纹孔524。
在本实施例中,进刀电机67的输出轴的轴向与主轴2的轴向相互平行,进刀电机67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68,进刀螺母66上同步转动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69,第一主动带轮68和第一从动带轮69通过第一多锲带传动,其中第一多锲带为常规结构,因此在附图中体现。
以上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地具体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的通常变化和替换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坡口机,包括主轴箱、主轴、刀盘和刀具,主轴转动设置在主轴箱上,主轴箱上设置有驱动主轴转动的主轴驱动机构,刀盘固定设置在主轴的一端,刀盘与主轴同中心轴设置,刀具通过刀架安装在刀盘的一侧端面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架沿刀盘的径向滑移设置在刀盘上,刀具固定设置在刀架上,主轴箱上设置有驱动刀架滑移的进刀机构,进刀机构包括刀架齿条、进刀齿轮和驱动组件,所述刀架齿条固定或一体设置在刀架上,刀架齿条沿刀盘的径向设置,进刀齿轮的中心轴垂直于刀盘的中心轴,所述进刀齿轮转动设置在刀盘或主轴上,刀架齿条与进刀齿轮相咬合,驱动组件带动进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刀架沿刀盘的径向滑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进刀轴套,所述主轴内设置有空腔,进刀轴套沿主轴的轴向导向滑移设置在空腔内,进刀轴套与主轴同中心轴设置,进刀轴套上固定或一体设置有进刀齿条,进刀齿条与进刀齿轮相咬合,进刀齿条随进刀轴套沿主轴的轴向滑移,从而带动进刀齿轮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进刀丝杆、进刀螺母和进刀电机,所述进刀丝杆沿主轴的轴向滑移设置在主轴箱上,进刀丝杆与进刀轴套轴向联动、周向转动配合,进刀螺母转动设置在主轴箱上,进刀螺母外套于进刀丝杆实现两者的螺纹配合,进刀电机固定设置在主轴箱上,进刀电机带动进刀螺母转动,进刀螺母带动进刀丝杆移动,从而带动进刀轴套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具包括用于切削钢筒外侧面的外刀具以及用于切削钢筒内侧面的内刀具,外刀具和内刀具分别固定设置在刀架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刀轴套设置有供进刀丝杆插设的插腔,所述进刀丝杆的端部通过第一轴承与进刀轴套连接,第一轴承外套于进刀丝杆,插腔的内壁上设置有供第一轴承插设的安装槽,所述进刀轴套在安装槽的进口处固定设置有轴承盖,轴承盖可限制第一轴承脱离安装槽,所述进刀丝杆穿过第一轴承的端部旋接有自锁螺母,自锁螺母的端面与第一轴承的端面相抵触,进刀丝杆在第一轴承远离自锁螺母的一侧设置有抵触面,进刀丝杆的抵触面与第一轴承的端面相抵触。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刀螺母通过螺母轴承座安装在主轴箱上,螺母轴承座外套于进刀螺母,并且两者固定连接,螺母轴承座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设置在主轴箱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箱上沿主轴的轴向设置有导向槽或导向块,与之对应的进刀丝杆上设置有导向块或导向槽,导向块与导向槽配合实现进刀丝杆沿主轴的轴向导向滑移。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或5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刀齿轮转动设置在刀盘上,刀架齿条设置有两个,并且位于进刀齿条的两侧,刀架上设置有供进刀齿条活动的活动腔。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盘沿其径向设置有燕尾槽,刀架导向滑移的设置在燕尾槽处,刀盘在燕尾槽的一侧设置有调整条,所述外刀具和内刀具通过刀座固定设置在刀架,刀座固定设置在刀架上,刀座上设置有供外刀具的刀杆插设的第一插槽以及供内刀具的刀杆插设的第二插槽,第一插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一螺纹孔,第二插槽的一侧设置有与其连通的第二螺纹孔。
10.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坡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刀电机的输出轴的轴向与主轴的轴向相互平行,进刀电机的输出轴上同步转动设置有第一主动带轮,进刀螺母上同步转动设置有第一从动带轮,第一主动带轮和第一从动带轮通过第一多锲带传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98247.5U CN216227349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坡口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98247.5U CN216227349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坡口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227349U true CN216227349U (zh) | 2022-04-08 |
Family
ID=80960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98247.5U Active CN216227349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一种坡口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227349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09580A (zh) * | 2021-11-26 | 2022-01-11 | 沃尔特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坡口机 |
-
2021
- 2021-11-26 CN CN202122998247.5U patent/CN216227349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909580A (zh) * | 2021-11-26 | 2022-01-11 | 沃尔特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坡口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46249U (zh) | 卡盘 | |
CN111097970A (zh) | 坡口机 | |
CN216227349U (zh) | 一种坡口机 | |
CN219094456U (zh) | 一种用于铣床的换刀装置 | |
CN112809035A (zh) | 一种带有可调式主动断屑装置的车刀及工作方法 | |
CN216279259U (zh) | 一种坡口机的传动装置 | |
CN109663988B (zh) | 一种平板倒角机 | |
CN113909580A (zh) | 一种坡口机 | |
CN211539771U (zh) | 坡口机 | |
CN219152106U (zh) | 一种新型车磨两用复合式机床 | |
CN217617807U (zh) | Y轴动力刀塔 | |
CN205464454U (zh) | 一种平旋盘径向自动进给装置 | |
CN102310436B (zh) | 高速主轴单轴木工铣床 | |
CN100415418C (zh) | 可进行镗削加工的摇臂钻床 | |
CN216096791U (zh) | 一种坡口机的刀盘装置 | |
CN213561007U (zh) | 阀门及泵壳类多工位多刀具加工机床 | |
CN212419772U (zh) | 一种大型双速、双刀盘径向进给装置 | |
CN110421181B (zh) | 一种用于车床加工的切削工装 | |
CN211028280U (zh) | 一种宽刀刨削机床 | |
CN210678214U (zh) | 一种精密零件加工生产用碾磨切割装置 | |
CN211277553U (zh) | 一种综合加工中心圆盘刀库用压夹式刀盘 | |
CN211638955U (zh) | 一种高速车铣的加工中心 | |
CN211101969U (zh) | 一种滚齿机用固定工装 | |
CN210412551U (zh) | 一种用于车床加工的切削工装 | |
CN216912116U (zh) | 一种结构优化的电主轴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