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214133U - 对数周期天线 - Google Patents

对数周期天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4133U
CN216214133U CN202121366758.9U CN202121366758U CN216214133U CN 216214133 U CN216214133 U CN 216214133U CN 202121366758 U CN202121366758 U CN 202121366758U CN 216214133 U CN216214133 U CN 2162141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uss
log periodic
periodic antenna
column
anten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3667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春暖
林世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eilai Rf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eilai R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eilai Rf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eilai Rf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3667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2141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41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41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对数周期天线,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桁架,所述支撑柱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桁架包括多个桁架部,多个桁架部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桁架部关于所述支撑柱呈对称分布。本实用新型对数周期天线具有结构布局合理且牢固可靠、重心稳定安全性能高、方向性好和天线尺寸小的优点。

Description

对数周期天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天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对数周期天线。
背景技术
对数周期天线是一种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的宽频带天线,具有频带宽、增益高和方向性好等优点,在短波、超短波和微波等波段的通信、侧向、搜索、电子对抗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数周期天线有很多种形式,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对数周期振子天线。
而传统的振子型对数周期天线还存在一头大,一头小的问题,由于结构布局不合理,使得结构重心不稳或者偏向严重偏向一端,存在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对数周期天线,旨在解决现有的对数周期天线的结构重心不稳或者偏向一侧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对数周期天线,包括:
支撑柱,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支撑桁架,所述支撑桁架包括多个桁架部,多个桁架部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桁架部关于所述支撑柱呈对称分布。
可选地,多个所述桁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桁架部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80度,且小于或等于110度。
可选地,所述桁架部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桁架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
可选地,多个所述桁架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桁架部,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桁架部,两个所述第一桁架部位一体成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桁架部为分体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桁架部可以由绝缘或非绝缘管组成,所述第二桁架部可以由绝缘管组成。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所述上立柱和所述下立柱同轴设置,所述上立柱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下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间隔形成安装间隙,以供多个所述桁架部安装。
可选地,所述上立柱上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上立柱的周向间隔排布;
和/或,所述下立柱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下立柱的周向间隔排布。
可选地,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桁架部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部。
可选地,所述对数周期天线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底部的转台,所述转台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柱转动。
本实用新型的对数周期天线包括支撑柱和支撑桁架,所述支撑柱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桁架包括多个桁架部,多个桁架部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桁架部关于所述支撑柱呈对称分布。如此,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支撑桁架关于所述支撑柱完全对称分布,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重心位于所述支撑柱的轴心方向上,且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质量分布就均匀不容易受外部或者内部应力的影响,使得结构发生破坏,从而提高了所述对数周期天线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对数周期天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对数周期天线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对数周期天线一实施例的右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对数周期天线一实施例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对数周期天线一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对数周期天线一实施例中支撑柱及支撑桁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对数周期天线一实施例中支撑柱及支撑桁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9为图8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2中第二桁架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2中第一桁架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中绝缘螺线管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2中上立柱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2中下立柱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9518298000003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39518298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对数周期天线。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该对数周期天线100包括支撑柱3 和支撑桁架4,所述支撑柱3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桁架4包括多个桁架部41,多个桁架部41沿所述支撑柱3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桁架部41关于所述支撑柱3呈对称分布。
其中,该对数周期天线100可以根据不同场地限制以及使用需求,增设铁塔1,所述铁塔1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起固定支撑作用,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射角度,降低环境因素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 100的影响。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铁塔1可以是一体式的设计,或者分段式进行设置,一体式设计可以使所述铁塔1的结构在强度上得到很好的保障,分段式设计则可以根据不同的场地和使用要求进行增加所述铁塔1的分段数量,满足客户对所述周期天线100的高度需求,使产品的适应多样性,减少重复设计带来的生产成本加大,以及加工工序带来的不同,带来的时间成本。
当然,根据需求,还可以将所述分段式的铁塔1设计成可升降时的设计,就是将所述铁塔1按一定的高度进行分段,每段内接,且每段之间进滑动连接,然后安装升降装置,使得所述分段式铁塔1可在高度方向上自由升降,铁塔1分段式升降设计,可以使得所述铁塔1在安装以及运输过程中得到极大简化,
可选地,所述铁塔1底部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对其进行固定,或者利用固定杆对铁塔1进行固定,又或者使用拉绳对铁塔1进行固定,且所述铁塔1 的横截面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成方形、矩形或者异形等,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可以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还可以包括水平面转动机构和俯仰转动机构,以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在水平面内转动和在不同俯仰角度之间转动,实现对不同发射和接收方向不同进行灵活调整,可以提高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灵活性和接收的准确性。当然,不同的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如图2所示,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包括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沿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高度方向上下延伸,所述支撑柱3的底部可以与所述铁塔1固定连接,或者和所述转动机构转动连接,当所述支撑柱3和所述铁塔1 固定连接时,所述转动机构可以设置于所述铁塔1底部,从而实现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对接收和发射角度的调整。当然所述支撑柱3也可以直接和所述转动机构连接,方便所述转动机构的设置与安装,同可以减小所述转动机构的尺寸。
所述支撑柱3可以一体式设置,也可以是分段式设置,一体式设置可以减少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安装时间以及安装难度,分体式设计则可以减小运输难度以及维修难度,用户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设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所述支撑柱3的外轮廓形状具有多种选择,所述支撑柱3可以是圆柱形、矩形或者多边形等,在此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以所述支撑柱3的外轮廓形状圆形进行阐述。
可选地,为进一步地提高对数周期天线100使用的安全性,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可以包括多种避雷措施,具体地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竖直设置避雷针,底线通过所述支撑柱3和所述铁塔1连接地面,从而大幅度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2所示,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支撑桁架4,所述支撑桁架4 用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进行展开,所述支撑桁架4包括多个桁架部41,所述桁架部41的个数可以根据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尺寸大小进行设置,多个所述桁架部41沿所述支撑柱3的周向布置,且多个所述桁架部41关于所述支撑柱3呈对称分布。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桁架部41由管材组成,且每个桁架部41包括不少于一根管材,所述管材可以是方管或者矩形管等,在此不做特殊限定,所述桁架部41包括的管材数量可以是1根、2根、3 根、4根、5根和6根等,根据使用管材的规格和对数周期天线100大小进行设置,且桁架部41可以根据不同管材数量进行相对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对数周期天线100包括支撑柱3和支撑桁架4,所述支撑柱 3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支撑桁架4包括多个桁架部41,多个桁架部41沿所述支撑柱3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桁架部41关于所述支撑柱3呈对称分布。如此,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支撑桁架4关于所述支撑柱3完全对称分布,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重心位于所述支撑柱3的轴心方向上,且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质量分布就均匀不容易受外部或者内部应力的影响,使得结构发生破坏,从而提高了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至9所示,多个所述桁架部41位于同一水平面内,如此,通过将所述桁架部41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 的天线面6可以共面设置,增强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性能。并且所述桁架部41设置于同一水平面内,有利益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重心设置,提高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安全性。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桁架部41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80度,且小于或等于110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在所述桁架部41的水平面上存在多个所述桁架部41,多个所述桁架部41在同一水平面上,如果所述桁架部41之间的夹角则所述桁架部41越多,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 的体积和重量越重,则会提高所述所述对数周期的运输和安装困难。而且所述桁架部41之间的夹角越大则会使所述桁架部41的重心偏移,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整体结构偏向一侧,造成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稳定性差。
其中,所述桁架部41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桁架部41之间的夹角为90度。所述支撑桁架4包括四个桁架部41,所述四个桁架沿所述支撑柱3的周向在同一水平面上对称分布,且所述桁架部41之间相邻的两个桁架部41的夹角为90度,所述桁架部41之间两两相互垂直,并且在同一水平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3所示,多个所述桁架部4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桁架部4111,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桁架部4121,两个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位一体成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为分体设置。可以保证多个所述桁架部41共平面,由于第一桁架部4111连续设置,使得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整体结构更将紧凑,可以增加第一桁架部4111的结构强度。
具体地,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可以由绝缘或者非绝缘管组成。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相对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发射方向或者发射角度,呈大致垂直状态,使得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波段影响较小。其中,非绝缘或者绝缘材料可以是碳纤维管、或者玻璃纤维管和不锈钢管等。当所述第一行架部4111由碳纤维管组成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由碳纤维管组成优于钢管组成,首先由于碳纤维具有重量轻,可以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整体重量减小,方便运输和安装,同时碳纤维管强度高,抗拉强度是普通钢材的数倍之多,并且碳纤维管弹性模量优于钢材,良好的抗变形性能和抗震性。良好的耐久性和耐腐蚀性,耐酸、碱、盐及大气环境的腐蚀,可以保证对数周期天线100在不同严苛的环境下保持良好的性能。
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可以由绝缘管组成。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相对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发射方向或者发射角度,呈大致平行状态,使得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波段影响较大。其中,绝缘材料可以是玻璃纤维管和PVC管等。当所述第二行架部4121由玻璃纤维管组成时,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玻璃纤维管同样具有高强度,重量轻的特点,可以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整体重量减小,方便运输和安装,同时,由于玻璃纤维的特性使得玻璃纤维管具有较好的绝缘性,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平行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发射和接收方向但是不会影响其性能。
其中,如图13和图14所示,所述支撑柱3可以是一体设置或者分段设置,当所述支撑柱3为分段设置时,所述支撑柱3包括上立柱31和下立柱32,所述上立柱31和所述下立柱32可以设置成相同的分段,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设成不同。且所述上立柱31和所述下立柱32同轴设置,同轴设置可以使得支撑柱3的重心位于轴线上,从而提高对数周期的稳定性。所述上立柱31 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311,所述下立柱32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321,所述第一安装板31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1之间间隔形成安装间隙,以供多个所述桁架部41安装。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支撑柱3分为上立柱31和下立柱32进行设置,可以避开所述支撑柱3与所述天线振子61共面,减少封闭对电磁波的影响,从而影响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性能。
如图7至9所示,所述上立柱31与所述下立柱32间隔设置,以供多个所述桁架部41进行安装,同时所述上立柱31的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板311,所述下立柱32的顶部设有第二安装板321,所述第一安装板3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21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板311和所述第二安装板321分别抵接于多个所述桁架部41的上侧和下侧,然后通过固定装置对所述桁架部41进行固定。
如图13至14所示,所述上立柱31上设有多个加强筋33,多个所述加强筋33分别设于所述上立柱31的两端,且一侧与所述上立柱31连接一侧与所述第一安装板311或者顶板连接,多个所述加强筋33沿所述上立柱31的周向间隔排布,以对所述上立柱31的周向进行将强。所述下立柱32也同样设有多个加强筋33,多个所述加强筋33分别设于所述下立柱32的两端,且一侧与所述下立柱32连接一侧与所述第二安装板321或者底板21连接,多个所述加强筋33沿所述下立柱32的周向间隔排布,以对所述下立柱32的周向进行加强。
在一实施例中,当所述支撑柱3为一体设置时,所述支撑柱3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桁架部41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可以设于所述支撑柱3中部,或者靠近所述支撑柱3中部的位置。所述安装部可以根据不同需求或者根据不同的支撑柱3和安装部的形状及大小进行设置,使得所述桁架部41被所述的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进行固定安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可以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3 底部的转台2,所述转台2与所述支撑柱3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柱3 转动。可以理解的是,所述转台2与所述下支柱的底部连接,且所述转台2 可以设于所述铁塔1的顶部,实现对数周期轴向转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多个上连接件51和多个下连接件52,每个所述上连接件5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桁架4;每个所述下连接件52的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桁架4;其中,多个所述上连接件51与多个所述下连接件52关于所述支撑桁架4呈对称设置。如此,所述支撑柱3顶端通过所述上连接件51连接所述支撑桁架4部的一端,所述支撑桁架4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支撑柱3上,且所述下连接件52同样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桁架4,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桁架4的一端,从而使得所述支撑桁架4关于支撑桁架4 水平面对称连接,使得所述支撑桁架4两侧均匀受力,提高了所述支撑桁架4 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提高了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紧凑性和安全性。
具体地,所述上连接件51和所述下连接件52,可以设置为钢管或者绳索或者其他连接件进行连接,本实施例以绳索为例进行阐述,其他形式的连接件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设置。
如图7至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桁架4包括主桁架411和侧桁架412,所述上连接件51包括第一上连接件511和第二上连接件512,所述第一上连接件511连接所述主桁架411和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所述第二上连接件512连接所述侧桁架412和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所述主桁架411 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所述侧桁架412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所述上连接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与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以及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与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以加强所述支撑桁架4端部与所述支撑柱3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主桁架4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桁架部4111,所述第一上连接件511包括第一上连接部5111和第二上连接部5112,所述第一上连接部5111和所述第二上连接部5112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如此,通过所述第一上连接部5111和所述第二上连接部5112,分别连接相对设置两个第一桁架部4111,使得所述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桁架部4111关于所述支撑柱3对称,提高结构对称性,使得对数周期天线100结构更加稳定。
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侧桁架412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桁架部4121,所述第二上连接件512包括第三上连接部5121和第四上连接部5122,所述第三上连接部5121和所述第四上连接部5122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如此,通过所述第三上连接部 5121和所述第四上连接部5122,分别连接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桁架部4121,使得所述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桁架部4121关于所述支撑柱3对称,提高结构对称性,使得对数周期天线100结构更加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桁架4包括主桁架411和侧桁架412,所述下连接件 52包括第一下连接件521和第二下连接件521,所述第一下连接件521连接所述主桁架411和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所述第二下连接件521连接所述侧桁架412和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所述主桁架411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所述侧桁架412可以包括多个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所述上连接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与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以及多个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与所述支撑柱3的顶端。以加强所述支撑桁架4端部与所述支撑柱3之间的连接。以防止所述上连接件51单独对所述支撑桁架4,造成所述支撑桁架4单侧连接,使得结构单侧受力,对所述支撑桁架4造成破坏。
具体地,所述第一下连接件521包括第一下连接部5211和第二下连接部 5212,所述第一下连接部5211和所述第二下连接部5212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所述下连接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与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以及连接于多个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与所述支撑柱3的地端。以加强所述支撑桁架4端部与所述支撑柱3之间的连接。
如图2所示,所述第二下连接件521包括第三下连接部5221和第四下连接部5222,所述第三下连接部5221和所述第四下连接部5222的一端分别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另一端连接所述支撑柱3的底端。如此,通过所述第三上连接部5121和所述第四上连接部5122,分别连接相对设置两个第二桁架部4121,使得所述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桁架部4121关于所述支撑柱3 对称,提高结构对称性,使得对数周期天线100结构更加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6示,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多个桁架连接件54,每个所述桁架连接件54连接相邻的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与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如此,所述桁架连接部9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桁架部4111,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桁架部4121,所述桁架连接部9可以使所述第一桁架部 4111和第二桁架部4121在所述支撑桁架4平面内相成稳固连接,将强所述支撑桁架4的结构稳定,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桁架连接部9在相邻两个第一桁架部4111和第二桁架部4121之间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及结构长度设置多个,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可选地,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连接装置,用于将所述多个上连接件51和多个下连接件52与所述支撑柱3和所述支撑桁架4之间进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固定设于所述支撑柱3和支撑桁架4上,所述上连接件 51和所述下连接件52可以活动连接,或者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装置上,通过设置所述连件装置可以放方便所述上连接件51和下连接件52在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安装。减轻安装的难度。
具体地,如图1和图11所示,所述连接装置可以包括吊环,所述上连接件51和所述下连接件52为绳索,所述吊环固定设置于所述支撑柱3和所述支撑桁架4上,以供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吊环内固定。如此,可以便于所述连接件对所述支撑柱3和所述支撑桁架4之间的连接。实现快速拆装,简化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安装,提高工作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天线面6,所述天线面6 包括多个天线振子61,所述天线振子61与所述主桁架411连接;其中,所述主桁架411与所述天线振子61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如此,所述天线面6 设于所述支撑桁架4上,与所述支撑桁架4共面设置,使得所述天线面6在所述桁架上展开。所述天线面6由多个天线振子61组成,所述天线振子61 的长度尺寸是根据所需频率来确定的,每个所述天线振子61长度都对应的一定频率,从而产生谐振,工作于此频带。所述天线振子61与所述主桁架411 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可以使得所述天线振子61在相同的大小的支撑桁架4 下,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更长的天线振子61的长度。减小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宽幅,从而实现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小型化。并且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重量均匀分布,提高了对数周期的结构合理性。
具体地,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两个支撑件,两个所述支撑件分别设于所述主桁架411的两侧,所述天线振子61的一端连接所述所述主桁架 411,另一端连接对应的所述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用于实现所述天线振子61 的展开,以及所述天线振子61的朝向,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具有发射端和接收端。
如图7所示,所述主桁架411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及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于所述主桁架411相对于远离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所述第二端设于所述主桁架411相对远离所述支撑柱3的另一端。所述第一端为所述主桁架411 的前端,所述第二端为所述主桁架411后端,所述天线振子61的长度沿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呈增大设置。所述天线振子61与所述主桁架 411之间的夹角沿所述第一端朝向所述第二端的方向上呈减小设置。使得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长度可以沿第一端朝向第二端逐渐增大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天线振子61与所述主桁架411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 度。可以理解的是,所述天线振子61与所述主桁架411之间的夹角由所述主桁架411的前端向后依次逐渐减小设置,从而使得所述天线振子61由前端向后依次逐渐增长。但是由于天线振子61的长度由其工作的波长所述决定,从而使得所述天线振子61与所述主桁架411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30度,且小于9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多个侧桁架412,多个所述侧桁架412对称设置于所述主桁架411两侧,所述支撑件包括边索53和支撑架4121a,所述支撑架4121a设于所述侧桁架412远离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所述边索53一端连接所述主桁架411上,另一端连接于所述支撑架4121a上。如图所示,所述支撑架4121a可以设置成三角形的支撑架4121a,一顶端连接所述侧桁架412远离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另一端通过所述边索53与所述主桁架411第一端连接。使得所述天线振子61一端连接所述主桁架411一端连接于所述边索53或者所述支撑架4121a上。
进一步地,所述边索53可以包括绝缘绳和非绝缘绳,当使用绝缘绳可以减小所述边索53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影响,但是现有的绝缘绳的强度和耐久度都远不及非绝缘绳。但是非绝缘绳大多数情况下,在对数周期天线 100工作时由于周围导体通电,且所述边索53相对所述支撑桁架4和所述天线振子61形成包围导体。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性能和频率造成较大的影响。
为了防止非绝缘绳对周期天线的影响,以及保证边索53的强度和耐久度。本实施例中的所述边索53采用钢索,并且对所述钢索进行分段设置,使得所述钢索不会形较大的导体长度,从而将所述边索53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保证边索53的连续性,所述边索53还包括连接绝缘子,所述连接绝缘子设置于所述间隔处连接所述钢索,从而保证所述边索53的连续性。又可以整体保证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性能。
如图6所示,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支撑杆4111a,所述支撑杆 4111a设于所述主桁架411上,所述支撑杆4111a的两端分别与设置于所述主桁架411两侧的边索53连接。偶数支撑杆4111a设于所述主桁架411的第一端,与所述主桁架411垂直连接,且为与同一水平面内,所述天线振子61的长度尺寸是根据所需频率来确定的,每个所述天线振子61长度都对应的一定频率,所以每个所述天线振子61具有一定的长度,在所述主桁架411的第一端设置支撑杆4111a,可以减少所述主桁架411的长度,进而减小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整体长度。实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小型化。并且所述支撑杆4111a对设置所述第一端的天线振子61起一定保护作用。
如图6和图12所述,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绝缘螺线管611,所述绝缘螺线管611设于所述天线振子61远离所述主桁梁的一端,所述天线振子61远离所述主桁梁的一端绕于所述绝缘螺线管611上。所述绝缘螺线管611由所述天线振按一定圈数和长短绕制而成,且所述天线振子61的长度尺寸是根据所需频率来确定的,每个所述天线振子61长度都对应的一定频率,从而产生谐振,工作于此频带。而所述天线振子61的长度与频率相关,反应于所述天线振子61在该频率的阻抗。绝缘螺线管611也具有频率特性,具有对应频率的阻抗。本对数周期天线100采所述天线振子61 远离所述主桁梁的一端设置所述绝缘螺旋管。在天线里接收频率越低,波长越长,所需要天线振子61长度越长,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在天线振子61 的一端上设置绝缘螺旋管,可以利用相同的振子物理长度,延长天线振子61 的电气长度,从而等效出更大尺寸的所述天线振子61,这样就减少了振子的物理长度和所述支撑桁架4的幅宽,进而减小了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物理尺寸,并且实现了短波全频段的接收功能。从而减小了所述对数周期天线 100的体积和重量,提高了天线系统的结构牢固性。
具体地,用户可以根据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实际尺寸大小和所述天线振子61的数量进行设置,用户可以选着不少于1对的天线振子61进设置,当然也可以设置2对、4对、6对8对等等,在此不做特殊的限制,只要能够实现更多的短波频段的接收,并且减少所述支撑桁架4的幅宽和所述天线振子61长度即可。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馈电线立杆7,所述馈电线立杆7沿所述主桁架411间隔排布,并与所述主桁架411垂直连接。所述馈电线立杆7立于所述主桁架411上端面。且所所述馈电线立杆7 沿所述主桁架411直线排布。
具体地,所述馈电线立杆7包括绝缘板72和立杆71,所述立杆71的一端与所述主桁架4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绝缘板72连接。所述立杆71用于所述绝缘板72进行支撑,所述立杆71为绝缘材料制成,所述立杆71可以是圆柱形、矩形或者多边形等,在此不做限定。
如图1所示,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还包括两条馈电线8,每条所述馈电线8依次连接多个所述绝缘板72,两条所述馈电线8在垂直于所述立杆71的平面内的投影呈交叉设置。所述馈电线8交叉穿设于所述绝缘板72上,在所述主桁架411设于蛋形绝缘子,所述天线振子61穿过所述蛋形绝缘子固定于所述主桁架411上,且绕过所述蛋形绝缘子与所述馈电线8电连接。所述绝缘板72两个端开设穿线孔,所述馈电线8穿设于所述穿线孔内,所述穿线孔之间相隔一定间距,使得所述馈电线8不会相互之间馈电。尽可能的减小了馈电线8对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影响。
所述蛋形绝缘子的设置,使得所述天线振子61可以固定连接于所述主桁架411,且绝缘连接,同时还可以与所述馈电线8电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蛋形绝缘子也可以设置成其他形状。如球形、圆柱形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具体地,如图1和图4所示,两条所述馈电线8之间形成有多个交叉位置,所述交叉位置处设置有绝缘子,所述绝缘子夹设于两所述馈电线8之间,以使两所述馈电线8间隔。由于所述馈电线8交错设置所述馈电线8在水平面的投影必然交叉,为使得所述馈电线8不短路,本对数周期天线100在所述馈电线8的交叉处设置绝缘子,使得交叉设置的所述馈电线8相互存在一点间距。
如图3所示,所述馈电线立杆7沿所述主桁架411前端向后高度依次增大。所述主桁架411的前端及所述对数周期天线100的发射端和接收端,如此,由于所述天线振子61由前端向后排布,所述天下振子的长度增长,波长增大,所述天线振子61受影响的范围增大,则需要将所述馈电线8设置远离所述天线振子61。使得所述馈电线立杆7沿所述主桁架411前端向后高度依次增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柱,沿上下方向延伸;以及
支撑桁架,所述支撑桁架包括多个桁架部,多个桁架部沿所述支撑柱的周向布置,多个所述桁架部关于所述支撑柱呈对称分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桁架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所述桁架部之间的夹角大于或等于80度,且小于或等于110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部的数量为四个,相邻的两个所述桁架部之间的夹角为90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桁架部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桁架部,及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桁架部,两个所述第一桁架部位一体成型设置,两个所述第二桁架部为分体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桁架部可以由绝缘或非绝缘管组成,所述第二桁架部可以由绝缘管组成。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包括上立柱和下立柱,所述上立柱和所述下立柱同轴设置,所述上立柱的底端设置有第一安装板,所述下立柱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间隔形成安装间隙,以供多个所述桁架部安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立柱上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上立柱的周向间隔排布;
和/或,所述下立柱设有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沿所述下立柱的周向间隔排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设有安装部,所述桁架部靠近所述支撑柱的一端连接所述安装部。
10.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数周期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数周期天线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柱底部的转台,所述转台与所述支撑柱转动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支撑柱转动。
CN202121366758.9U 2021-06-18 2021-06-18 对数周期天线 Active CN2162141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6758.9U CN216214133U (zh) 2021-06-18 2021-06-18 对数周期天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366758.9U CN216214133U (zh) 2021-06-18 2021-06-18 对数周期天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4133U true CN216214133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589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366758.9U Active CN216214133U (zh) 2021-06-18 2021-06-18 对数周期天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2141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282963U (zh) 一种小型化基站天线辐射单元
CN216214134U (zh) 对数周期天线
JP7025596B2 (ja) 広角走査用二重偏波ダイポールアンテナ
US4458102A (en) Transmission line composite beam suspension assembly
CN211320320U (zh) 一种短波全向宽带天线
CN102971910A (zh) 天线单元和天线
CN1862879A (zh) 低形天线
CN113328254A (zh) 对数周期天线
CN109546357B (zh) 双极化天线及其振子
CN216214133U (zh) 对数周期天线
US6342861B1 (en) Loop antenna assembly
CN215221013U (zh) 对数周期天线
CN209212028U (zh) 一种快速抢修塔
CN201829617U (zh) 一种高增益大功率短波宽带全向天线
CN204966674U (zh) 超宽频辐射单元及其移动通信基站天线
US3179943A (en) Log periodic monopole array and image ground plane elements alternately connected toplural feed lines
CN111342197B (zh) 一种小型化对数周期天线
CN201898200U (zh) 一种u形槽结构中馈高增益全向天线
CN106532236A (zh) 一种适用于转动收信的小型鱼骨天线及天线系统
US4250507A (en) Directional circular loop beam antenna
US4138682A (en) Cubical quad antennas with spreader-reinforced crossarms
CN107069186A (zh) 一种双极化全向吸顶天线
CN114256628B (zh) 一种小型化短波软振子对数周期天线
CN210692746U (zh) 一种基站天线
US5900842A (en) Inexpensive directional antenna that is easily tuned and weather resista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