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210000U -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210000U
CN216210000U CN202122619345.3U CN202122619345U CN216210000U CN 216210000 U CN216210000 U CN 216210000U CN 202122619345 U CN202122619345 U CN 202122619345U CN 216210000 U CN216210000 U CN 2162100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lm
turning element
plastic optical
optical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1934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温祐
张建邦
周明达
朱国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TW11013055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TWI784676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2100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2100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02B1/041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4Pris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8Mirrors
    • G02B5/0816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 G02B5/085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at least one of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metal
    • G02B5/0858Multilayer mirrors, i.e. having two or more reflecting layers at least one of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metal the reflecting layers comprising a single metallic layer with one or more dielectric layer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17Bodies with reflectors arranged in beam forming the photographic image, e.g. for reducing dimensions of camera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一种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反射面及一反射光学膜层。入光面用以使一成像光线入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出光面用以使成像光线出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反射面用以转折成像光线。反射光学膜层设置于反射面的一表面,且包含一银原子层、一底层光学膜及一顶层光学膜。底层光学膜与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底层光学膜较银原子层靠近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反射面。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低于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顶层光学膜不与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顶层光学膜较银原子层远离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反射面。借此,可提升影像还原度。

Description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揭示内容是关于一种塑胶光学转折元件与成像镜头模块,且特别是一种应用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与成像镜头模块。
背景技术
近年来,可携式电子装置发展快速,例如智能电子装置、平板计算机等,已充斥在现代人的生活中,而装载在可携式电子装置上的成像镜头模块与其塑胶光学转折元件也随之蓬勃发展。但随着科技愈来愈进步,使用者对于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品质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发展一种可增加影像还原度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遂成为产业上重要且急欲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通过反射光学膜层可有助于提升对成像光线的影像还原度。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反射面及一反射光学膜层。入光面用以使一成像光线入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出光面用以使成像光线出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反射面用以转折成像光线。反射光学膜层设置于反射面的一表面,且包含一银原子层、一底层光学膜及一顶层光学膜。银原子层用以将进入入光面的成像光线反射至出光面。底层光学膜与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底层光学膜较银原子层靠近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反射面。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低于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顶层光学膜不与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顶层光学膜较银原子层远离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反射面。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为Nb,底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b,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为Nt,顶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t,银原子层的厚度为dAg,其满足下列条件:1.4<Nt<Nb<2.1;1.6<Nb<2.1;1.4<Nt<1.58;0.05<db/dAg<1.2;以及0.2<dAg/dt<3.5。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可还包含一连接面与一注料痕结构,其中连接面连接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且注料痕结构设置于连接面上。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中底层光学膜可为一金属氧化物层。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可还包含至少一中间夹层,其中中间夹层设置于顶层光学膜与银原子层之间。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中中间夹层可包含一金属层,且金属层不包含银原子。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中银原子层的厚度为dAg,其可满足下列条件:75nm<dAg<200nm。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中底层光学膜可与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反射面直接接触。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中底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b,顶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t,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5<db/dt<1.1。
依据前段所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中反射光学膜层的反射率在波长540nm~590nm之间的最低反射率为R5459,其可满足下列条件:94.0%<R5459<99.99%。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包含如前述实施方式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与一光学成像透镜组,其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物侧和像侧其中一侧。
依据本揭示内容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实施方式的成像镜头模块与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成像面。
附图说明
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立体图;
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分解图;
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另一分解图;
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E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示意图;
图1F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反射率结果示意图;
图2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立体图;
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另一立体图;
图3D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入光面与反射面的示意图;
图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4C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的影像示意图;
图4D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的另一影像示意图;
图4E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的再一影像示意图;以及
图5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中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20,30,40,50:电子装置
110,210,230,310:塑胶光学转折元件
111,211,231,311:入光面
112,212,232,312:出光面
113,213,233,313:反射面
114:反射光学膜层
114a:银原子层
114b:底层光学膜
114c:顶层光学膜
115,315:连接面
116,316:注料痕结构
117:中间夹层
121a,121b,121c,121d,221a,221b,221c,221d:透镜
122,222:镜筒
123,223:固定环
131:第一驱动件
132:第一磁石
133:第一滚动元件
134:磁性件
135:第一线圈
141:第二驱动件
142:第二磁石
143:第二滚动元件
144:弹性元件
145:第二线圈
150:壳体
160:载体
170:软性电路板
180,280,380:电子感光元件
224:驱动件
320:光学成像透镜组
381:成像面
41:使用者界面
42,511,512:超广角相机模块
43:高像素相机模块
44,515,516,517,518:摄远相机模块
45:成像信号处理元件
46,520:闪光灯模块
513,514:广角相机模块
519:TOF模块
Nb: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
db:底层光学膜的厚度
Nt: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
dt:顶层光学膜的厚度
NAg:银原子层的折射率
dAg:银原子层的厚度
R5459:反射光学膜层的反射率在波长540nm~590nm之间的最低反射率
具体实施方式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包含一入光面、一出光面、一反射面及一反射光学膜层。入光面用以使一成像光线入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出光面用以使成像光线出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反射面用以转折成像光线。反射光学膜层设置于反射面的一表面,且包含一银原子层、一底层光学膜及一顶层光学膜。银原子层用以将进入入光面的成像光线反射至出光面。底层光学膜与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底层光学膜较银原子层靠近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反射面。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低于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顶层光学膜不与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顶层光学膜较银原子层远离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反射面。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为Nb,底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b,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为Nt,顶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t,银原子层的厚度为dAg,其满足下列条件:1.4<Nt<Nb<2.1;1.6<Nb<2.1;1.4<Nt<1.58;0.05<db/dAg<1.2;以及0.2<dAg/dt<3.5。
具体而言,本案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为一种光学元件设置银原子层于塑胶材质的反射面上以转折成像光线。通过底层光学膜增加银原子层与塑胶材质的反射面之间的物理附着度,且底层光学膜可维持较高的折射率以减少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内部不必要的反射而增加对成像光线的影像还原度。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可还包含一连接面与一注料痕结构,其中连接面连接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且注料痕结构设置于连接面上。透过注料痕结构设置在连接面上,可增加射出成型的注塑效率,并透过同时成型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可让入光面、出光面及反射面的光学平整性与圆对称一致性较佳。
底层光学膜可为一金属氧化物层。具体来说,因金属氧化物层含有金属材质,金属氧化物层可同时与银原子层之间以及与塑胶材质之间有较佳的结合力,故金属氧化物层的底层光学膜较非金属氧化物的底层光学膜对金属材质有较佳的结合力。换言之,金属氧化物层可以让银原子层在塑胶材质上有较佳的附着度。必须说明的是,一般的附着度测试方法可为使用胶带贴盖在设置光学膜层的表面上,并于撕下胶带后检查光学膜层的表面状况来判定附着度的优劣,其中可透过增加重复贴盖与撕下胶带的次数以达到较严苛的测试条件,但并不以此为限。具体而言,底层光学膜的材质可为Al2O3,顶层光学膜的材质可以是非金属氧化物,如SiO2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可还包含至少一中间夹层,其中中间夹层设置于顶层光学膜与银原子层之间。透过中间夹层可保护银原子层,使银原子层不易氧化,并可提高银原子层抗酸碱腐蚀的能力,但中间夹层的功效并不以上述的功效为限。
中间夹层可包含一金属层,且金属层不包含银原子。具体而言,金属层的材质可为Ti、Cr、Ni等,但并不以此为限。不包含银原子的金属层可增加银原子层的表面安定性,使其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且与银原子层的结合性较佳。
底层光学膜可与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反射面直接接触。借此,可增加银原子层的光学反射程度以维持较高的光学反射率。具体而言,银原子的反射程度较铝原子的反射程度佳,且设置底层光学膜可使银原子层的反射效果不易受塑胶材质的影响而下降。
银原子层的厚度为dAg,其可满足下列条件:75nm<dAg<200nm。透过适当的银原子层的厚度可使成像光线反射效果较佳,也使不同成像光线波段的光波长反射程度较一致。借此,可使成像光线的还原影像程度较佳,且可使反射的影像更细致、写实及柔和。必须说明的是,过厚的银原子层容易厚度不均匀,可能使反射的影像产生扭曲。
底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b,顶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t,其可满足下列条件:0.05<db/dt<1.1。透过较薄的底层光学膜可使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光学特性更佳。具体来说,光学特性可以是影像光线的演色性、影像光线的还原程度或影像光线的细节,但并不以此为限。
反射光学膜层的反射率在波长540nm~590nm之间的最低反射率为R5459,其可满足下列条件:94.0%<R5459<99.99%。透过在可见光波段的高反射率,可忠实呈现影像的真实性,减少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对原始光线的额外耗损,提高成像品质。
上述本揭示内容塑胶光学转折元件中的各技术特征皆可组合配置,而达到对应的功效。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包含前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与一光学成像透镜组,其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物侧和像侧其中一侧。具体而言,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配置可使成像镜头模块适合应用于摄远(即全视角小于40度),借以有效缩减成像镜头模块的体积。
本揭示内容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含前述的成像镜头模块与一电子感光元件,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成像面。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以下提出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例>
请参照图1A至图1D,其中图1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立体图,图1B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分解图,图1C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另一分解图,图1D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电子装置10的示意图。由图1A至图1D可知,电子装置1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元件1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180设置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成像面(图未标示)。
进一步来说,电子装置10还包含一壳体150、一第一驱动机构(图未标示)、一第二驱动机构(图未标示)、一载体160及一软性电路板170,其中第一驱动机构包含一第一驱动件131、第一磁石132、第一滚动元件133、磁性件134及第一线圈135,且第二驱动机构包含一第二驱动件141、第二磁石142、一第二滚动元件143、弹性元件144及第二线圈145。具体而言,第一驱动机构与第二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成像镜头模块,成像镜头模块设置于载体160内,软性电路板170设置于载体160的一面,而壳体150设置于载体160的另一面。
成像镜头模块包含一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与一光学成像透镜组(图未标示),其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物侧。具体而言,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的配置可使成像镜头模块适合应用于摄远(即全视角小于40度),借以有效缩减成像镜头模块的体积。
由图1D可知,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透镜121a、121b、121c、121d及一固定环123,透镜121a、121b、121c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一镜筒122中,且透镜121d与固定环123设置于第一驱动件131中,其中透镜的数量、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并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E,其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的示意图。由图1A至图1E可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包含一入光面111、一出光面112、一反射面113及一反射光学膜层114。详细来说,入光面111用以使一成像光线(图未标示)入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出光面112用以使成像光线出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反射面113用以转折成像光线,且反射光学膜层114设置于反射面113的一表面。第一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可为塑胶透镜,且入光面111具有光学曲面,但并不以此为限。
反射光学膜层114包含一银原子层114a、一底层光学膜114b及一顶层光学膜114c,其中银原子层114a用以将进入入光面111的成像光线反射至出光面112;底层光学膜114b与银原子层114a直接接触,且底层光学膜114b较银原子层114a靠近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的反射面113;顶层光学膜114c的折射率低于底层光学膜114b的折射率,顶层光学膜114c不与银原子层114a直接接触,且顶层光学膜114c较银原子层114a远离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的反射面113。
具体而言,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为一种光学元件设置银原子层114a于塑胶材质的反射面113上以转折成像光线。通过底层光学膜114b增加银原子层114a与塑胶材质的反射面113之间的物理附着度,且底层光学膜114b可维持较高的折射率以减少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内部不必要的反射而增加对成像光线的影像还原度。
由图1B与图1E可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还包含一连接面115、一注料痕结构116及至少一中间夹层117,其中连接面115连接入光面111、出光面112及反射面113,注料痕结构116设置于连接面115上,中间夹层117设置于顶层光学膜114c与银原子层114a之间。透过注料痕结构116设置在连接面115上,可增加射出成型的注塑效率,并透过同时成型入光面111、出光面112及反射面113,可让入光面111、出光面112及反射面113的光学平整性与圆对称一致性较佳。再者,透过中间夹层117可保护银原子层114a,使银原子层114a不易氧化,并可提高银原子层114a抗酸碱腐蚀的能力,但中间夹层117的功效并不以上述的功效为限。第一实施例中,连接面的数量为二,注料痕结构的数量为一,且中间夹层117的数量为二。
必须说明的是,图1E中的中间夹层117的绘制数量为一,但中间夹层117的实际数量可为二或以上,并不以此为限。
底层光学膜114b为一金属氧化物层。具体来说,因金属氧化物层含有金属材质,金属氧化物层可同时与银原子层114a之间以及与塑胶材质之间有较佳的结合力,故金属氧化物层的底层光学膜114b较非金属氧化物层的底层光学膜对金属材质有较佳的结合力。换言之,金属氧化物层可以让银原子层114a在塑胶材质上有较佳的附着度。必须说明的是,一般的附着度测试方法可为使用胶带贴盖在设置光学膜层的表面上,并于撕下胶带后检查光学膜层的表面状况来判定附着度的优劣,其中可透过增加重复贴盖与撕下胶带的次数以达到较严苛的测试条件,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一实施例中,底层光学膜114b的材质为Al2O3,顶层光学膜114c的材质为SiO2
中间夹层117包含一金属层,且金属层不包含银原子。不包含银原子的金属层可增加银原子层的表面安定性,使其不易受外界环境影响,且与银原子层的结合性较佳。具体而言,金属层的材质可为Ti、Cr、Ni等,但并不以此为限。
底层光学膜114b与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的反射面113直接接触。借此,可增加银原子层114a的光学反射程度以维持较高的光学反射率。具体而言,银原子的反射程度较铝原子的反射程度佳,且设置底层光学膜114b可使银原子层114a的反射效果不易受塑胶材质的影响而下降。
底层光学膜114b的折射率为Nb,底层光学膜114b的厚度为db,顶层光学膜114c的折射率为Nt,顶层光学膜114c的厚度为dt,银原子层114a的折射率为NAg,银原子层114a的厚度为dAg,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一条件。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091
必须说明的是,空气的折射率为1,塑胶光学转折元件110的折射率为1.64678,且各中间夹层117的厚度小于银原子层114a的厚度。
请参照图1F与表二,其中图1F绘示依照图1A第一实施例的反射率结果示意图,表二为第一实施例的反射率结果。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092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01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11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21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31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41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51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61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71
<第二实施例>
请参照图2,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二实施例中电子装置20的示意图。由图2可知,电子装置2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元件2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280设置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成像面(图未标示)。
成像镜头模块包含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10、230及一光学成像透镜组(图未标示),其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10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物侧,而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30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像侧。具体而言,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10、230的配置可使成像镜头模块适合应用于摄远(即全视角小于40度),借以有效缩减成像镜头模块的体积。
光学成像透镜组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透镜221a、221b、221c、221d及一固定环223,透镜221a、221b、221c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一镜筒222中,且透镜221d与固定环223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一驱动件224中,其中透镜的数量、结构、面形等光学特征可依照不同成像需求配置,并不以此为限。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10包含一入光面211、一出光面212、一反射面213及一反射光学膜层(图未标示),且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30包含一入光面231、一出光面232、一反射面233及一反射光学膜层(图未标示)。详细来说,入光面211、231分别用以使一成像光线(图未标示)入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10、230,出光面212、232分别用以使成像光线出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10、230,反射面213、233用以转折成像光线,且反射光学膜层分别设置于反射面213、233的一表面。第二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210可为塑胶透镜,入光面211与出光面232具有光学曲面,但并不以此为限。
另外,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三实施例>
请参照图3A,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三实施例中电子装置30的示意图。由图3A可知,电子装置3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元件380,其中电子感光元件380设置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成像面381。
成像镜头模块包含一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与一光学成像透镜组320,其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320的像侧。具体而言,适合应用于摄远的成像镜头模块(全视角小于40度),借以有效缩减成像镜头模块的体积。
请参照图3B至图3D,其中图3B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的立体图,图3C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的另一立体图,图3D绘示依照图3A第三实施例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的入光面311与反射面313的示意图。由图3A至图3D可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包含一入光面311、一出光面312、反射面313、一反射光学膜层(图未标示)、连接面315、注料痕结构316及至少一中间夹层(图未标示)。详细来说,入光面311用以使一成像光线(图未标示)入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出光面312用以使成像光线出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反射面313用以转折成像光线,反射光学膜层设置于反射面313的一表面,连接面315连接入光面311、出光面312及反射面313,且注料痕结构316设置于连接面315上。第三实施例中,反射面313的数量为四,连接面315的数量为二,注料痕结构316的数量为二,中间夹层的数量为二,反射面313中其中二者分别与入光面311和出光面312共用平面,其中中间夹层的实际数量可为二或以上,但并不以此为限。
反射光学膜层包含一银原子层(图未标示)、一底层光学膜(图未标示)及一顶层光学膜(图未标示),其中银原子层用以将进入入光面311的成像光线反射至出光面312;底层光学膜与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底层光学膜较银原子层靠近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的反射面313;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低于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顶层光学膜不与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顶层光学膜较银原子层远离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的反射面313。
第三实施例中,底层光学膜的材质为Al2O3,顶层光学膜的材质为SiO2
进一步来说,入光面311、出光面312及反射面313分别包含一光学部(图未标示)与一圆弧阶差结构(图未标示),其中圆弧阶差结构设置于光学部的外周,且圆弧阶差结构是以光学部的中心形成一圆弧。
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为Nb,底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b,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为Nt,顶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t,银原子层的折射率为NAg,银原子层的厚度为dAg,所述参数满足下列表三条件。
Figure BDA0003327717100000191
必须说明的是,空气的折射率为1,塑胶光学转折元件310的折射率为1.64678,且各中间夹层的厚度小于银原子层的厚度。
另外,第三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第四实施例>
图4A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40的示意图,图4B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40的另一示意图。由图4A与图4B可知,第四实施例的电子装置40是一智能手机,电子装置4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一电子感光元件(图未绘示)及一使用者界面41,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成像面(图未绘示),成像镜头模块为超广角相机模块42、高像素相机模块43及摄远相机模块44,且使用者界面41为触控屏幕,但并不以此为限。再者,成像镜头模块包含一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图未绘示)与一光学成像透镜组(图未绘示),其中塑胶光学转折元件设置于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物侧与像侧其中一者。
进一步来说,摄远相机模块44可为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的任一成像镜头模块,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借此,有助于满足现今电子装置市场对于搭载于其上的成像镜头模块的量产及外观要求。
进一步来说,使用者透过使用者界面41进入拍摄模式,其中使用者界面41用以显示画面并具备触控功能,且可用以手动调整拍摄视角以切换不同的成像镜头模块。此时成像镜头模块汇集成像光线在电子感光元件上,并输出有关影像的电子信号至成像信号处理元件(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45。
由图4B可知,因应电子装置40的相机规格,电子装置40可还包含光学防手震组件(图未绘示),进一步地,电子装置40可还包含至少一个对焦辅助模块(图未标示)及至少一个感测元件(图未绘示)。对焦辅助模块可以是补偿色温的闪光灯模块46、红外线测距元件、激光对焦模块等,感测元件可具有感测物理动量与作动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计、陀螺仪、霍尔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环境施加的晃动及抖动,进而有利于电子装置40中成像镜头模块配置的自动对焦功能及光学防手震组件的发挥,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有助于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电子装置40具备多种模式的拍摄功能,如优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成像)、高解析4K(4K Resolution)录影等。此外,使用者可由使用者界面41直接目视到相机的拍摄画面,并在使用者界面41上手动操作取景范围,以达成所见即所得的自动对焦功能。
进一步来说,成像镜头模块、电子感光元件、光学防手震组件、感测元件及对焦辅助模块可设置在一软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board,FPC)(图未绘示)上,并透过一连接器(图未绘示)电性连接成像信号处理元件45等相关元件以执行拍摄流程。当前的电子装置如智能手机具有轻薄的趋势,将成像镜头模块与相关元件配置于软性电路板上,再利用连接器将电路汇整至电子装置的主板,可满足电子装置内部有限空间的机构设计及电路布局需求并获得更大的裕度,亦使得其成像镜头模块的自动对焦功能通过电子装置的触控屏幕获得更灵活的控制。第四实施例中,电子装置40可包含多个感测元件及多个对焦辅助模块,感测元件及对焦辅助模块设置在软性电路板及另外至少一个软性电路板(图未绘示),并透过对应的连接器电性连接成像信号处理元件45等相关元件以执行拍摄流程。在其他实施例中(图未绘示),感测元件及辅助光学元件亦可依机构设计及电路布局需求设置于电子装置的主板或是其他形式的载板上。
此外,电子装置40可进一步包含但不限于显示单元(Display)、控制单元(ControlUnit)、储存单元(Storage Unit)、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或其组合。
图4C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的影像示意图。由图4C可知,以超广角相机模块42可拍摄到较大范围的影像,具有容纳更多景色的功能。
图4D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的另一影像示意图。由图4D可知,以高像素相机模块43可拍摄一定范围且兼具高像素的影像,具有高解析低变形的功能。
图4E绘示依照图4A第四实施例中的再一影像示意图。由图4E可知,以摄远相机模块44具有高倍数的放大功能,可拍摄远处的影像并放大至高倍。
由图4C至图4E可知,由具有不同焦距的成像镜头模块进行取景,并搭配影像处理的技术,可于电子装置40实现变焦的功能。
<第五实施例>
请参照图5,其绘示依照本揭示内容第五实施例中电子装置50的示意图。由图5可知,电子装置50是一智能手机,且电子装置50包含一成像镜头模块(图未标示)与一电子感光元件(图未绘示),其中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成像镜头模块的一成像面(图未绘示),且成像镜头模块包含超广角相机模块511、512、广角相机模块513、514、摄远相机模块515、516、517、518及TOF模块(Time-Of-Flight:飞时测距模块)519,而TOF模块519另可为其他种类的取像装置,并不限于此配置方式。
进一步来说,摄远相机模块515、516、517、518可为前述第一实施例至第三实施例中的任一成像镜头模块,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借此,有助于满足现今电子装置市场对于搭载于其上的成像镜头模块的量产及外观要求。
再者,摄远相机模块517、518用以转折光线,但本揭示内容不以此为限。
因应电子装置50的相机规格,电子装置50可还包含光学防手震组件(图未绘示),进一步地,电子装置50可还包含至少一个对焦辅助模块(图未绘示)及至少一个感测元件(图未绘示)。对焦辅助模块可以是补偿色温的闪光灯模块520、红外线测距元件、激光对焦模块等,感测元件可具有感测物理动量与作动能量的功能,如加速计、陀螺仪、霍尔元件(Hall Effect Element),以感知使用者的手部或外在环境施加的晃动及抖动,进而有利于电子装置50中成像镜头模块配置的自动对焦功能及光学防手震组件的发挥,以获得良好的成像品质,有助于依据本揭示内容的电子装置50具备多种模式的拍摄功能,如优化自拍、低光源HDR(High Dynamic Range,高动态范围成像)、高解析4K(4KResolution)录影等。
另外,第五实施例与第四实施例其余的元件的结构及配置关系皆相同,在此将不另赘述。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入光面,用以使一成像光线入射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
一出光面,用以使该成像光线出射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
一反射面,用以转折该成像光线;以及
一反射光学膜层,设置于该反射面的一表面,且包含:
一银原子层,用以将进入该入光面的该成像光线反射至该出光面;
一底层光学膜,与该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该底层光学膜较该银原子层靠近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该反射面;及
一顶层光学膜,该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低于该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该顶层光学膜不与该银原子层直接接触,且该顶层光学膜较该银原子层远离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该反射面;
其中,该底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为Nb,该底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b,该顶层光学膜的折射率为Nt,该顶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t,该银原子层的厚度为dAg,其满足下列条件:
1.4<Nt<Nb<2.1;
1.6<Nb<2.1;
1.4<Nt<1.58;
0.05<db/dAg<1.2;以及
0.2<dAg/dt<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一连接面,连接该入光面、该出光面及该反射面;以及
一注料痕结构,设置于该连接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底层光学膜为一金属氧化物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还包含:
至少一中间夹层,设置于该顶层光学膜与该银原子层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中间夹层包含一金属层,且该金属层不包含银原子。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该银原子层的厚度为dAg,其满足下列条件:
75nm<dAg<200nm。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底层光学膜与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的该反射面直接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底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b,该顶层光学膜的厚度为dt,其满足下列条件:
0.05<db/dt<1.1。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光学膜层的反射率在波长540nm~590nm之间的最低反射率为R5459,其满足下列条件:
94.0%<R5459<99.99%。
10.一种成像镜头模块,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胶光学转折元件;以及
一光学成像透镜组,该塑胶光学转折元件设置于该光学成像透镜组的物侧和像侧其中一侧。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
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成像镜头模块;以及
一电子感光元件,设置于该成像镜头模块的一成像面。
CN202122619345.3U 2021-05-21 2021-10-29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216210000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91366P 2021-05-21 2021-05-21
US63/191,366 2021-05-21
TW110130558 2021-08-18
TW110130558A TWI784676B (zh) 2021-05-21 2021-08-18 塑膠光學轉折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210000U true CN21621000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9331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19345.3U Active CN216210000U (zh) 2021-05-21 2021-10-29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02111268390.7A Pending CN115390168A (zh) 2021-05-21 2021-10-29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8390.7A Pending CN115390168A (zh) 2021-05-21 2021-10-29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73715A1 (zh)
EP (1) EP4092455A1 (zh)
CN (2) CN21621000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92457A1 (en) * 2021-05-21 2022-11-23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390168A (zh) * 2021-05-21 2022-11-2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92188B2 (en) * 2014-08-10 2016-07-12 Corephotonics Ltd. Zoom dual-aperture camera with folded le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8904A (ja) * 2000-08-03 2002-02-15 Canon Inc 樹脂成形プリズムおよびその金型
JP2007052100A (ja) * 2005-08-16 2007-03-0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光学反射部材
JP5853638B2 (ja) * 2011-11-24 2016-02-0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ハーフミラー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TWI737978B (zh) * 2019-03-29 2021-09-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CN216210000U (zh) * 2021-05-21 2022-04-0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092457A1 (en) * 2021-05-21 2022-11-23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Optical lens assembly, imaging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5390168A (zh) * 2021-05-21 2022-11-25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2455A1 (en) 2022-11-23
CN115390168A (zh) 2022-11-25
US20220373715A1 (en)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10000U (zh) 塑胶光学转折元件、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2748551B (zh) 含有塑胶透镜的成像透镜组、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TWI59641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211826861U (zh) 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18728306U (zh) 成像镜头、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1751956A (zh) 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US11378871B2 (en) Optical system, and imaging apparatus
CN115469437A (zh) 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3780512U (zh) 成像镜头模块、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CN114815160B (zh) 光学镜头及电子装置
US20250130408A1 (en) Plastic light-folding element, imaging lens assembl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859511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784676B (zh) 塑膠光學轉折元件、成像鏡頭模組及電子裝置
TWI625587B (zh) 遮光片、成像鏡頭與電子裝置
CN214586080U (zh) 成像镜头、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4002814A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458829B (zh) 塑胶镜筒、成像镜头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20671792U (zh) 光路转折元件、相机模块与电子装置
CN217332911U (zh) 光学反射组件、光学透镜模块及电子装置
CN219392350U (zh) 成像镜头与电子装置
CN217954827U (zh) 成像光学系统、相机模块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