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169190U -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69190U
CN216169190U CN202122499411.8U CN202122499411U CN216169190U CN 216169190 U CN216169190 U CN 216169190U CN 202122499411 U CN202122499411 U CN 202122499411U CN 216169190 U CN216169190 U CN 21616919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usion
membrane
tee
tube
separation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9941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雨
王越
周晓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Fengtai Youanmen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Fengtai Youanmen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Fengtai Youanmen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Beijing Fengtai Youanmen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2249941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6919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6919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6919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上输液管、下输液管、瓶塞穿刺器、滴管、流量调节器、下分隔膜三通、止流夹、上分隔膜三通、过滤器和圆锥接头,上输液管上端设有瓶塞穿刺器,滴管上端与上输液管的底端连通,滴管下端与下输液管的一端连通,下输液管上依次设有流量调节器、下分隔膜三通、止流夹、上分隔膜三通、过滤器和圆锥接头,圆锥接头与下输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止流夹设于下分隔膜三通和上分隔膜三通之间,过滤器设于圆锥接头和上分隔膜三通之间。本申请为患者提供了多通道静脉给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需断开输液管路增加三通,降低静脉液体污染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背景技术
手术患者、急诊患者、重症患者都需要建立静脉通路并静脉给药。建立静脉通路可选择外周血管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CVC)、外周静脉植入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等,而这些通路仅留了连接静脉输液的接口,建立静脉通路后导管会与输液器相连,给予静脉输液。
目前较为常见的办法是端口静脉输液器与管路中间连接三通,从三通处给药,尤其是手术时,麻醉医生会从静脉通路中给药,进行麻醉诱导,麻醉后,手术整个过程会持续输液泵静脉给药。此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存在很多缺陷。手术过程中,会根据需求在输液器和管路中不断增加三通的数量,反复断开输液管路,有增加静脉液体污染的风险;每次增加三通,都会进行输液器二次排气,也会有空气进入血管的风险,同时也会将静脉管路中的药物排出,造成给药量的不准确;手术过程或抢救过程中,使用注射器静脉给药,三通接头处无法彻底消毒,消毒液会进入三通,进入输液管路,有增加感染的风险;同时连接通路,也会增加操作步骤,延缓抢救时间;再有输液器长度不够,需要额外连接延长管;患者转运、躁动等过程中,瓶塞穿刺器容易从瓶塞中脱落,造成污染,需更换输液器。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输液器,使其能在患者治疗过程中及时给药,不用额外增加连接管和连接阀,减少了操作步骤,缩短了操作时间,降低了感染风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反复断开输液管路增加三通而导致的静脉液体容易被污染、三通接头处无法彻底消毒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包括上输液管、下输液管、瓶塞穿刺器、滴管、流量调节器、下分隔膜三通、止流夹、上分隔膜三通、过滤器和圆锥接头,所述上输液管上端设有瓶塞穿刺器,所述滴管上端与上输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滴管下端与下输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下输液管上依次设有流量调节器、下分隔膜三通、止流夹、上分隔膜三通、过滤器和圆锥接头,所述圆锥接头与下输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止流夹设于所述下分隔膜三通和上分隔膜三通之间,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圆锥接头和上分隔膜三通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下分隔膜三通包括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下三通输液管,所述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下三通输液管均与下输液管的侧壁连通,且所述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和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设于所述下三通输液管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上分隔膜三通包括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上三通输液管,所述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上三通输液管均与下输液管的侧壁连通,且所述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设于所述上三通输液管的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均为正压分隔膜输液接头。
进一步地,所述瓶塞穿刺器下端为鼓包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下输液管的长度为2.3m-2.5m。
进一步地,还包括漏斗和通气管,所述瓶塞穿刺器与上输液管之间设有漏斗,所述上输液管上开设有通气管,且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漏斗的下方。
进一步地,还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所述瓶塞穿刺器上套设有瓶塞穿刺器保护套。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本申请利用下分隔膜三通和上分隔膜三通,通过上三通输液管和下三通输液管的三个开口,对患者进行静脉给药和持续泵药。避免了对患者的多次穿刺。还可以通过侧面分隔膜接头、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和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对患者进行静脉给药和持续泵药。为患者提供了多通道静脉给药,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无需断开输液管路增加三通,降低静脉液体污染的风险;同时,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和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采用光滑的曲面设计,在使用时,可以进行有效的表面消毒,降低患者被感染的概率,产生的正压不造成液体回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上三通输液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输液管;2下输液管;3瓶塞穿刺器;4滴管;5流量调节器;6下分隔膜三通;601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602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603下三通输液管;7止流夹;8上分隔膜三通;801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802上三通输液管;9过滤器;10圆锥接头;11漏斗;12通气管;13瓶塞穿刺器保护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旨在解决现有静脉液体容易被污染、三通接头处无法彻底消毒等问题,实现不用额外增加连接管和连接阀,降低感染风险的效果。如图1-4,具体包括上输液管1、下输液管2、瓶塞穿刺器3、滴管4、流量调节器5、下分隔膜三通6、止流夹7、上分隔膜三通8、过滤器9和圆锥接头10,上输液管1上端设有瓶塞穿刺器3,滴管4上端与上输液管1的底端连通,滴管4下端与下输液管2的一端连通,下输液管2上依次设有流量调节器5、下分隔膜三通6、止流夹7、上分隔膜三通8、过滤器9和圆锥接头10,圆锥接头10与下输液管2的另一端连通,圆锥接头10连接静脉输液针,通过静脉输液针将药液注入患者的体内。
还包括漏斗11和通气管12,瓶塞穿刺器3与上输液管1之间设有漏斗11,上输液管1上开设有通气管12,且通气管12位于漏斗11的下方。通气管12保证输液瓶中的药液能受重力影响从瓶中顺利流出。输液瓶被瓶塞穿刺器3穿刺,药液沿瓶塞穿刺器3进入漏斗11内,漏斗11内的药液沿上输液管1进入滴管4内,滴管4内的药液沿下输液管2进入人体内。同时,可以控制流量调节器5对药液的流速进行控制。
止流夹7设于下分隔膜三通6和上分隔膜三通8之间,当仅使用上分隔膜三通8对患者进行静脉给药时,可将止流夹7夹设在上分隔膜三通8和下分隔膜三通6,避免下输液管2的其他药物流进患者体内。
过滤器9设于圆锥接头10和上分隔膜三通8之间,过滤器9可过滤空气和药物沉淀物,防止空气污染下输液管2内的药液,避免药物沉淀物进入人体,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
瓶塞穿刺器3下端为鼓包形状。当瓶塞穿刺器3穿入输液瓶中,由于瓶塞穿刺器3下端的鼓包形状,使瓶塞穿刺器3不易从输液瓶中脱离,避免了牵拉时瓶塞穿刺器3从输液瓶中脱离影响患者的治疗。防止患者转运、躁动等过程中瓶塞穿刺器3容易从瓶塞中脱落造成污染,更换输液器增加耗材、时间、药物等浪费的不良事件发生。
下分隔膜三通6包括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601、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602和下三通输液管603,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601、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602和下三通输液管603均与下输液管2的侧壁连通,且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601和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602设于下三通输液管603的下方。利用下三通输液管603的三个接口,将药物通过接口注入下三通输液管603内,进入下输液管2内,从而注入人体,提供了多种给药途径。且下三通输液管603的接口处为螺纹状,注射时,可将注射筒或泵管螺接在接口处。还可以将药物注入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601或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602内,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601和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602单一的给药途径,保证给药环境的无污染。
上分隔膜三通8包括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801和上三通输液管802,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801和上三通输液管802均与下输液管2的侧壁连通,且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801设于上三通输液管802的下方。利用上三通输液管802的三个接口,将药物通过接口注入上三通输液管802内,进入下输液管2内,从而注入人体,提供了多种给药途径。且上三通输液管802的接口处为螺纹状,注射时,可将注射筒或泵管螺接在接口处。还可以将药物注入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801内,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801单一的给药途径,保证给药环境的无污染。
上三通输液管802和下三通输液管603具有同样的结构,其三通阀门上具有三个端口,将端口指向管道即表示这些管道之间畅通,方便控制给药的接口。对上三通输液管802和下三通输液管603的端口进行不同的处理,可为患者提供不同的给药途径。
本实用新型为静脉给药提供了多种给药途径,可直接给药,避免了在手术过程中不断增加三通的数量,反复断开输液管路,避免静脉液体被进入的空气污染,避免增加三通时二次排气影响患者的给药量,减少操作步骤,节约操作时间。
并且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601、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602和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801均为正压分隔膜输液接头。正压分隔膜输液接头在无任何连接件与之连接的情况下呈封闭状态,保持无菌状态,接头的阳性端可任意连接外周静脉、中心静脉、留置针、三通阀门等需肝素帽封头的端口,阴性端头可连接并锁住注射器、输液器和泵管,完成输液任务。当注射器拔下时,产生一个正压,自动使连接管内的液体向前推进,可防止血液回流到留置针内,避免形成血栓;正压分隔膜输液接头无针输液,避免针尖伤人,减少艾滋病、肝炎的感染;密闭输液,有足够的流量,相当16G针头的流量;密封阀装置,减少空气吸入的潜在危险;不需穿刺针穿刺肝素帽,避免微小颗粒进入输液系统;减少病人留置静脉针和导管的感染及相关并发症,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采用光滑的曲面设计,在使用时可以进行有效的表面消毒,降低患者被感染的概率。
下输液管2的长度为至少2.3m,延长下输液管2的管路,避免在手术过程中需要额外连接延长管,节约医护人员的操作时间,提高医护人员对患者的治疗效率。
还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13,瓶塞穿刺器3上套设有瓶塞穿刺器保护套13。瓶塞穿刺器保护套13包裹保护瓶塞穿刺器3,避免医护人员被刺伤。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使用过程如下:
将输液器的一端连接输液瓶,另一端与患者相连。在需要对手术中的患者进行静脉给药时,利用下三通输液管603或上三通输液管802的三个接口,调整三通阀门的位置,将药物通过接口注入下三通输液管603或上三通输液管802内,进入下输液管2内,从而注入人体,提供了多种给药途径。同时,还可通过下三通输液管603或上三通输液管802的三个接口对患者进行血液采样。还可以将药物注入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601或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602或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801内,为患者静脉注射提供多种给药途径。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输液管、下输液管、瓶塞穿刺器、滴管、流量调节器、下分隔膜三通、止流夹、上分隔膜三通、过滤器和圆锥接头,所述上输液管上端设有瓶塞穿刺器,所述滴管上端与上输液管的底端连通,所述滴管下端与下输液管的一端连通,所述下输液管上依次设有流量调节器、下分隔膜三通、止流夹、上分隔膜三通、过滤器和圆锥接头,所述圆锥接头与下输液管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止流夹设于所述下分隔膜三通和上分隔膜三通之间,所述过滤器设于所述圆锥接头和上分隔膜三通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分隔膜三通包括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下三通输液管,所述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下三通输液管均与下输液管的侧壁连通,且所述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和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设于所述下三通输液管的下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隔膜三通包括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上三通输液管,所述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上三通输液管均与下输液管的侧壁连通,且所述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设于所述上三通输液管的下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隔膜输液接头、第二分隔膜输液接头和侧面分隔膜输液接头均为正压分隔膜输液接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塞穿刺器下端为鼓包形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输液管的长度为2.3m-2.5m。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漏斗和通气管,所述瓶塞穿刺器与上输液管之间设有漏斗,所述上输液管上开设有通气管,且所述通气管位于所述漏斗的下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瓶塞穿刺器保护套,所述瓶塞穿刺器上套设有瓶塞穿刺器保护套。
CN202122499411.8U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Active CN21616919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9411.8U CN216169190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99411.8U CN216169190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69190U true CN216169190U (zh) 2022-04-05

Family

ID=80883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99411.8U Active CN216169190U (zh) 2021-10-18 2021-10-18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6919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3332418A (en) Injection site for venoclysis apparatus
EP1119392B1 (en) Swabbable needleless low reflux injection port system
US20040073189A1 (en) Vial access transfer set
EP0298257A1 (en) Connection for catheters, perfusion units and flasks of liquid to be perfused
US20070093764A1 (en) Infusion device for administering fluids to a patient
US5242392A (en) Intravenous piggyback flush apparatus
WO2023138704A1 (zh) 一种自动止液及防回血的输液器
CN203749919U (zh) 无针输液装置
CN209270481U (zh) 输液器
CN216169190U (zh) 一种可直接给药、连接泵管的输液器
CN109010991B (zh) 输液器与取样方法和冲管方法
WO2004052430A2 (en) Infusion apparatus for infusion bags
CN210844618U (zh) 一种多穿刺输液器
CN212631340U (zh) 一种输液器
CN110090332B (zh) 一种可增加接口的输液器
CN203694231U (zh) 一种无针连接件式输液器
CN201880126U (zh) 一种静脉留置针
CN201006088Y (zh) 多用途一次性输液器
CN210020606U (zh) 一种输液装置
CN222150647U (zh) 一种加药安全的输液器
CN219167303U (zh) 一种带输注装置的多联血袋
CN221014058U (zh) 一种冲洗式可调节型去白细胞输血器
CN219517377U (zh) 一种多通道化疗药物输注装置
CN211611055U (zh) 输液装置
CN215460860U (zh) 一次性无静脉输液针的输液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