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143108U - 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43108U
CN216143108U CN202121994039.1U CN202121994039U CN216143108U CN 216143108 U CN216143108 U CN 216143108U CN 202121994039 U CN202121994039 U CN 202121994039U CN 216143108 U CN216143108 U CN 21614310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spring
fixed column
block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99403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华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Zhenyuan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199403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4310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4310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4310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包括防护壳体。该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当缓冲轴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缓冲轴会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压板通过连接轴压缩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通过压板底部的液压阻尼器能够加强减震的效果,当受到外界的撞击时,防护壳体会带动连接杆移动,通过滑动块一侧的第一弹簧能够将冲击力抵消,同时连接杆通过滑动块能够带动滑台移动,通过弹性板能够进一步将冲击力抵消,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固定柱和减震弹簧形成防护,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而损坏,并且将减震弹簧设置在内部,避免了受到环境的腐蚀,延长了弹簧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阻尼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背景技术
弹簧阻尼器或避震器是一种利用阻尼特性来减缓机械振动及消耗动能的装置。常用在汽车的悬吊系统及摩托车中,有些脚踏车也有避震器。使自由振动衰减的各种摩擦和其他阻碍作用,称之为阻尼,而安置在结构系统上的“特殊”构件可以提供运动的阻力,耗减运动能量的装置,我们称为阻尼器。阻尼器只是一个构件,使用在不同地方或不同工作环境就有不同的阻尼作用。目前各种应用中有:弹簧阻尼器、液压阻尼器、脉冲阻尼器、旋转阻尼器、风阻尼器、粘滞阻尼器等。螺旋弹簧是弹簧阻尼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使用的弹簧阻尼器,一般都是将螺旋弹簧设置在外侧,弹簧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腐蚀,并且在受到外力撞击时,弹簧阻尼器容易损坏,严重影响了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包括防护壳体,所述防护壳体的顶部与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体的底部与底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的底部与连接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的底端与下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环,所述防护壳体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防护壳体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防护壳体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块的一端,且延伸至固定块的内部与滑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块的另一侧与第一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的一端与滑台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台的另一侧与连接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与弹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的两端与固定块另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另一端与固定柱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顶部与顶盖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底部与底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轴,所述缓冲轴的底端与压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的底部与液压阻尼器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阻尼器的底端与固定柱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阻尼器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顶端通过连接座与连接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的顶端与压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的底端通过连接座与固定柱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轴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柱的顶部和顶盖,且延伸至顶盖的上方与上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板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环。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且连接杆通过滚轮与滑动块的一侧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滑台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滑块与固定块顶部和底部的内壁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压板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两侧的内壁活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上均设置有连接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当缓冲轴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缓冲轴会带动压板向下移动,压板通过连接轴压缩减震弹簧,通过减震弹簧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通过压板底部的液压阻尼器能够加强减震的效果,当受到外界的撞击时,防护壳体会带动连接杆移动,连接杆推动两个滑动块移动,通过滑动块一侧的第一弹簧能够将冲击力抵消,同时连接杆通过滑动块能够带动滑台移动,滑台通过连接块压缩弹性板,通过弹性板能够进一步将冲击力抵消,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固定柱和减震弹簧形成防护,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而损坏,并且将减震弹簧设置在内部,避免了受到环境的腐蚀,延长了弹簧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防护壳体的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缓冲装置的结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固定柱的结构剖视图。
图中:1、防护壳体;2、顶盖;3、底盖;4、连接柱;5、下连接板;6、下连接环;7、固定柱;8、缓冲装置;9、连接杆;10、固定块;11、滑动块;12、第一弹簧;13、滑台;14、连接块;15、弹性板;16、缓冲轴;17、压板;18、液压阻尼器;19、减震弹簧;20、连接座;21、连接轴;22、上连接板;23、上连接环;24、滚轮;25、滑块;26、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包括防护壳体1,防护壳体1的顶部与顶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防护壳体1的底部与底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底盖3的底部与连接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连接柱4的底端与下连接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下连接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环6,防护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柱7,固定柱7与防护壳体1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8,缓冲装置8包括连接杆9,连接杆9的一端与防护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连接杆9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块10的一端,且延伸至固定块10的内部与滑动块11的一侧活动连接,连接杆9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24,且连接杆9通过滚轮24与滑动块11的一侧活动连接,滑动块11的另一侧与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与固定块10的内壁固定连接,滑动块11的一端与滑台13的一侧滑动连接,滑台1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滑块25与固定块10顶部和底部的内壁滑动连接,滑台13的另一侧与连接块14的一端固定连接,连接块14的另一端与弹性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弹性板15的两端与固定块10另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固定块10的另一端与固定柱7的外侧固定连接,固定柱7的顶部与顶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柱7的底部与底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柱7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轴16,缓冲轴16的底端与压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压板17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7两侧的内壁活动连接,压板17的底部与液压阻尼器18的顶端固定连接,液压阻尼器18的底端与固定柱7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液压阻尼器18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19,减震弹簧19的顶端通过连接座20与连接轴21的底端固定连接,连接轴21的顶端与压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减震弹簧19的底端通过连接座20与固定柱7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缓冲轴16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柱7的顶部和顶盖2,且延伸至顶盖2的上方与上连接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上连接板22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环23,上连接环23和下连接环6上均设置有连接孔26,当缓冲轴16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缓冲轴16会带动压板17向下移动,压板17通过连接轴21压缩减震弹簧19,通过减震弹簧19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同时通过压板17底部的液压阻尼器18能够加强减震的效果,当受到外界的撞击时,防护壳体1会带动连接杆9移动,连接杆9推动两个滑动块11移动,通过滑动块11一侧的第一弹簧12能够将冲击力抵消,同时连接杆9通过滑动块11能够带动滑台13移动,滑台13通过连接块14压缩弹性板15,通过弹性板15能够进一步将冲击力抵消,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对固定柱7和减震弹簧19形成防护,避免受到外力的撞击而损坏,并且将减震弹簧19设置在内部,避免了受到环境的腐蚀,延长了弹簧阻尼器的使用寿命。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包括防护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体(1)的顶部与顶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防护壳体(1)的底部与底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盖(3)的底部与连接柱(4)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柱(4)的底端与下连接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下连接环(6),所述防护壳体(1)的内侧设置有固定柱(7),所述固定柱(7)与防护壳体(1)之间设置有缓冲装置(8),所述缓冲装置(8)包括连接杆(9),所述连接杆(9)的一端与防护壳体(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9)的另一端贯穿固定块(10)的一端,且延伸至固定块(10)的内部与滑动块(11)的一侧活动连接,所述滑动块(11)的另一侧与第一弹簧(1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12)的另一端与固定块(10)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11)的一端与滑台(13)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台(13)的另一侧与连接块(14)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14)的另一端与弹性板(15)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板(15)的两端与固定块(10)另一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10)的另一端与固定柱(7)的外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7)的顶部与顶盖(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7)的底部与底盖(3)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7)的内部设置有缓冲轴(16),所述缓冲轴(16)的底端与压板(17)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压板(17)的底部与液压阻尼器(18)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阻尼器(18)的底端与固定柱(7)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液压阻尼器(18)的两侧均设置有减震弹簧(19),所述减震弹簧(19)的顶端通过连接座(20)与连接轴(21)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21)的顶端与压板(1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弹簧(19)的底端通过连接座(20)与固定柱(7)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缓冲轴(16)的顶端依次贯穿固定柱(7)的顶部和顶盖(2),且延伸至顶盖(2)的上方与上连接板(2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板(22)的顶部设置有上连接环(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9)的两侧均设置有滚轮(24),且连接杆(9)通过滚轮(24)与滑动块(11)的一侧活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台(1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通过滑块(25)与固定块(10)顶部和底部的内壁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17)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柱(7)两侧的内壁活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环(23)和下连接环(6)上均设置有连接孔(26)。
CN202121994039.1U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Active CN21614310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94039.1U CN216143108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994039.1U CN216143108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43108U true CN216143108U (zh) 2022-03-29

Family

ID=808074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994039.1U Active CN216143108U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4310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152820U (zh) 一种内外弹簧减震装置
CN109516342B (zh) 一种改进式电梯缓冲器
CN216143108U (zh) 一种自带防护功能且减震效果好的弹簧阻尼器
CN207333556U (zh) 一种建筑用单孔钢板耗能减震器
CN209493189U (zh) 一种改进式电梯缓冲器
CN110375028B (zh) 一种组合式摩托车减震器及其减震方法
CN111006551A (zh) 一种开放式软着陆缓冲装置
CN214579672U (zh) 一种新型减震管夹
CN216078104U (zh) 一种基于金属橡胶的组合式减振器
CN216242008U (zh) 具有自检功能的油阻尼器
CN216045210U (zh) 一种反应灵敏且具备双重减震效果的弹簧阻尼器
CN113983117B (zh) 三向减振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12026692U (zh) 一种建筑墙体单元的固定结构
CN201435218Y (zh) 硬盘减震装置
CN109441987B (zh) 车辆内旋式吸能缓冲减震装置
CN222463218U (zh) 一种锂电池保护装置
CN209891771U (zh) 一种观光亭减震装置
CN211597161U (zh) 一种抗震阻尼器
CN220869944U (zh) 一种复合型耗能阻尼器
CN211667074U (zh) 一种带有保护装置的弹簧减震器
CN112268097B (zh) 一种橡胶摩擦减振器
CN210565991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减震器
CN211667073U (zh) 一种安全性高的弹簧减震器
CN220035173U (zh) 一种道路桥梁减震装置
CN220890832U (zh) 一种减震降噪的轴承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111

Address after: 201,800 Area C, Building 3, No. 3389, Liuxiang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enyuan Auto Parts Co.,Ltd.

Address before: 438802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office, room 1717, 17th floor, employment building, 66 Baota Avenue, Huangzhou District, Huanggang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e Hua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