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142495U -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142495U CN216142495U CN202121948798.4U CN202121948798U CN216142495U CN 216142495 U CN216142495 U CN 216142495U CN 202121948798 U CN202121948798 U CN 202121948798U CN 216142495 U CN216142495 U CN 21614249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s
- axis beam
- bim
- cross
- fixedly connect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739 reboun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60 computer-aided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属于梁柱技术领域,该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包括两个X轴梁架,两个X轴梁架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十字形连接架,多个十字形连接架上均开设有放置槽;两个Y轴梁架,两个Y轴梁架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的相靠近端之间;多个Z轴梁架,多个Z轴梁架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的前后两端;以及多组减震机构,多组减震机构分别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连接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本装置与BIM技术相结合,可采用模块化组装,先根据设计需求焊接出不同规格尺寸的梁架,再将它们组装起来,并且设有的大量减震机构符合梁柱承力的力矩,可以起到极好的减震缓冲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梁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背景技术
BIM即建筑信息模型,是建筑学、工程学及土木工程学的一种新工具,它是来形容那些以三维图形为主、物件导向、建筑学有关的电脑辅助设计。它不仅可以在设计中应用,还可应用于建设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中,例如梁柱的设计。梁柱是建筑物中垂直的主结构件,用于承托在它上方物件的重量,是建筑构架的重要基础组成,而梁柱的抗震性能是其重要质量指标之一。
现有的梁柱普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减震结构,没有与BIM技术相结合,不具备新型现代建筑设计的种种优势,且其减震性能已逐渐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抗震测试标准,亟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普遍采用的仍是传统的减震结构,没有与BIM技术相结合,不具备新型现代建筑设计的种种优势,且其减震性能已逐渐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抗震测试标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包括:
两个X轴梁架,两个所述X轴梁架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十字形连接架,多个十字形连接架上均开设有放置槽;
两个Y轴梁架,两个所述Y轴梁架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的相靠近端之间;
多个Z轴梁架,多个所述Z轴梁架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的前后两端;以及多组减震机构,多组所述减震机构分别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连接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每组所述减震机构均包括上连接块、连接板、下连接块和伸缩管,所述上连接块固定连接于Y轴梁架的下端,所述伸缩管固定连接于放置槽的前内壁,所述下连接块固定连接于伸缩管的后端,所述连接板分别通过两个铰轴活动铰轴于上连接块和弹簧的后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多组限位机构,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限位块、固定块和限位槽,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放置槽的上端,所述限位槽开设于固定块的上端,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于下连接块的下端,且限位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还包括多组增强缓冲机构,每组所述增强缓冲机构均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放置槽的前内壁和下连接块的前端之间,且弹簧套设于伸缩管的圆周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两个所述Y轴梁架和多个Z轴梁架的相靠近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方案,多个所述放置槽的内表面均铺设有减震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方案中,X轴梁架、Y轴梁架和Z轴梁架均可依据BIM设计需求焊接出不同规格尺寸的梁架,再将它们组装起来,从而可实现模块化组装,极大地提高了建筑流程的质量和效率。
2、本方案中,当Y轴梁架受外部震源影响发生震动时,会带动多个下连接块在左右或前后方向移动,并压缩或拉伸伸缩管和弹簧,进而通过伸缩管和弹簧的回弹作用带动Y轴梁架复归原位,起到减震作用。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中:1、X轴梁架;101、Y轴梁架;102、Z轴梁架;103、加强筋;2、十字形连接架;201、放置槽;3、上连接块;301、连接板;302、下连接块;303、伸缩管;304、弹簧;305、限位块;306、固定块;307、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包括:
两个X轴梁架1,两个X轴梁架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十字形连接架2,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上均开设有放置槽201;
两个Y轴梁架101,两个Y轴梁架101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的相靠近端之间;
多个Z轴梁架102,多个Z轴梁架102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的前后两端;以及
多组减震机构,多组减震机构分别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连接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中,X轴梁架1、Y轴梁架101和Z轴梁架102均由多个钢筋焊接成的矩形块组合而成,优选的,可基于BIM设计方案方便地调整X轴梁架1、Y轴梁架101和Z轴梁架102的长度尺寸,十字形连接架2的前后两端均可用于焊接Z轴梁架102,十字形连接架2的左右两端均可用于焊接X轴梁架1,十字形连接架2的上下两端均可用于焊接Y轴梁架101,从而实现可基于设计模块化组装梁柱,在对X轴梁架1、Y轴梁架101和Z轴梁架102组装完成后可对其表面浇筑混凝土完成建筑步骤,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个均设有四组沿着X轴和Z轴均匀分布的减震机构以符合梁柱的结构力矩,当Y轴梁架101发生震动时,设有的多组减震机构可起到缓冲震动避免梁柱结构发生损坏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4,每组减震机构均包括上连接块3、连接板301、下连接块302和伸缩管303,上连接块3固定连接于Y轴梁架101的下端,伸缩管303固定连接于放置槽201的前内壁,下连接块302固定连接于伸缩管303的后端,连接板301分别通过两个铰轴活动铰轴于上连接块3和弹簧304的后端。
本实施例中:当Y轴梁架101发生震动时,如果其向上或向右位移,会通过上连接块3和连接板301的传动作用带动下连接块302向右移动,从而使得伸缩管303拉伸,通过伸缩管303的回弹力可将下连接块302往左拉,并通过上连接块3和连接板301的传动作用使得Y轴梁架101复归原位,如果Y轴梁架101向下或向左位移,则伸缩管303会将下连接块302向右拉同样起到使Y轴梁架101复归原位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4,还包括多组限位机构,每组限位机构均包括限位块305、固定块306和限位槽307,固定块306固定连接于放置槽201的上端,限位槽307开设于固定块306的上端,限位块305固定连接于下连接块302的下端,且限位块305滑动连接于限位槽307内。
本实施例中:通过限位块305沿着限位槽307内左右滑动可以对下连接块302起到限位作用,使其只能作左右直线运动,避免其因Y轴梁架101的震动发生运动偏移。
具体的请参阅图4,还包括多组增强缓冲机构,每组增强缓冲机构均包括弹簧304,弹簧304固定连接于放置槽201的前内壁和下连接块302的前端之间,且弹簧304套设于伸缩管303的圆周表面。
本实施例中:设有的弹簧304会随着其套设的伸缩管303一起拉伸或压缩,并起到增强对下连接块302的拉力,使减震效果进一步增强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1,两个Y轴梁架101和多个Z轴梁架102的相靠近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103。
本实施例中:加强筋103的一端焊接于Z轴梁架102的上端或下端,加强筋103的另一端焊接于Y轴梁架101的前端或后端,可以起到增强Y轴梁架101和Z轴梁架102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使得梁柱更加稳定的作用。
具体的请参阅图2,多个放置槽201的内表面均铺设有减震层。
本实施例中:减震层的材质为PE泡棉、EVA等的复合组成材料,可以进一步增强梁柱的抗震性能。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依据BIM的设计需求制备不同尺寸规格的X轴梁架1、Y轴梁架101和Z轴梁架102,然后将它们之间通过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焊接起来,当Y轴梁架101受外部震源影响发生震动时,会带动多个下连接块302在左右或前后方向移动,并压缩或拉伸伸缩管303和弹簧304,进而通过伸缩管303和弹簧304的回弹作用带动Y轴梁架101复归原位,起到减震作用;本装置与BIM技术相结合,可采用模块化组装,先根据设计需求焊接出不同规格尺寸的梁架,再将它们组装起来,并且设有的大量减震机构符合梁柱承力的力矩,可以起到极好的减震缓冲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个X轴梁架(1),两个所述X轴梁架(1)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十字形连接架(2),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上均开设有放置槽(201);
两个Y轴梁架(101),两个所述Y轴梁架(101)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的相靠近端之间;
多个Z轴梁架(102),多个所述Z轴梁架(102)分别固定连接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的前后两端;以及多组减震机构,多组所述减震机构分别与多个十字形连接架(2)连接以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减震机构均包括上连接块(3)、连接板(301)、下连接块(302)和伸缩管(303),所述上连接块(3)固定连接于Y轴梁架(101)的下端,所述伸缩管(303)固定连接于放置槽(201)的前内壁,所述下连接块(302)固定连接于伸缩管(303)的后端,所述连接板(301)分别通过两个铰轴活动铰轴于上连接块(3)和弹簧(304)的后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限位机构,每组所述限位机构均包括限位块(305)、固定块(306)和限位槽(307),所述固定块(306)固定连接于放置槽(201)的上端,所述限位槽(307)开设于固定块(306)的上端,所述限位块(305)固定连接于下连接块(302)的下端,且限位块(305)滑动连接于限位槽(307)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组增强缓冲机构,每组所述增强缓冲机构均包括弹簧(304),所述弹簧(304)固定连接于放置槽(201)的前内壁和下连接块(302)的前端之间,且弹簧(304)套设于伸缩管(303)的圆周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Y轴梁架(101)和多个Z轴梁架(102)的相靠近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筋(10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放置槽(201)的内表面均铺设有减震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48798.4U CN216142495U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48798.4U CN216142495U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142495U true CN216142495U (zh) | 2022-03-29 |
Family
ID=80806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48798.4U Active CN216142495U (zh) | 2021-08-19 | 2021-08-19 |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142495U (zh) |
-
2021
- 2021-08-19 CN CN202121948798.4U patent/CN21614249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2338042U (zh) | 悬挂式防震隔墙 | |
CN205653915U (zh) | 一种消能减震型框架—支撑结构 | |
CN109914372A (zh) | 基于内置摇摆柱的自复位导管架海洋平台结构系统 | |
CN212715645U (zh) | 一种抗震钢梁结构 | |
CN101117819B (zh) | 附加阻尼装置的悬挂式巨型钢框架支撑结构 | |
CN207110241U (zh) | 一种钢构立柱结构 | |
CN115949161A (zh) | 一种装配式框架剪力墙智能减震装置及方法 | |
CN201377127Y (zh) | 微振强震双功用防屈曲支撑 | |
CN117605182A (zh) |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减震装配式墙体 | |
CN216142495U (zh) | 一种基于bim的抗震梁柱 | |
CN205804661U (zh) | 框架‑核心筒结构中桁架梁与外围框架柱的消能连接结构 | |
CN205100389U (zh) | 多维双重可调式减振控制装置 | |
CN114233795B (zh) | 一体化减震限位装置 | |
CN216111937U (zh) | 一种用于民用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 | |
CN216007321U (zh) | 一种建筑钢结构减震连接机构 | |
CN216360916U (zh) | 一种建筑加固减震结构 | |
CN211597167U (zh) | 一种建筑结构设计用减震装置 | |
CN213185357U (zh) | 一种具有缓冲减震功能的电缆桥架 | |
KR101603191B1 (ko) | 내진 보강용 frp 내력패널 및 그 제조방법과 이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 |
CN113685068B (zh) | 一种可抵御地震波冲击的框架上门式钢架厂房 | |
CN221481095U (zh) | 一种抗震功能的建筑钢结构 | |
CN219219451U (zh) | 一种房建墙体抗震结构 | |
CN216195700U (zh) | 一种建筑砌块墙一体化减震结构 | |
CN216193984U (zh) | 一种公路桥梁模板支座 | |
CN221523940U (zh) | 一种适用于超长幕墙的双层斜交网格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