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120837U - 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20837U
CN216120837U CN202122389773.1U CN202122389773U CN216120837U CN 216120837 U CN216120837 U CN 216120837U CN 202122389773 U CN202122389773 U CN 202122389773U CN 216120837 U CN216120837 U CN 21612083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pcb
positioning convex
seat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8977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明洁
邵志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Hongfa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8977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2083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2083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2083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座和端子,所述端子固定穿设于端子座上,所述端子座凸起有用于插设至PCB板上的定位凸柱。本方案的端子组件,通过端子座的定位凸柱插设于PCB板上而实现定位装配;使得端子能够精准定位和预固定,且在锡焊固定时不易偏移。有效解决传统结构中引出端子出现移位而无法装配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端子组件以及具有该端子组件的继电器盒。
背景技术
继电器盒一般是一个封闭式的盒体,一些功能部件(如继电器以及相配备的PCB板)设置在盒体内;并通过接线端子进行引出接线。现有技术中,端子直接插设在PCB板上并进行锡焊等方式固定,该种方式,容易出现引出端子在锡焊过程中出现移位而无法装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保证端子精准定位的端子组件以及具有该端子组件的继电器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座和端子,所述端子固定穿设于端子座上,所述端子座凸起有用于插设至PCB板上的定位凸柱。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座具有相对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端子贯穿端子座的前侧和后侧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端子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用于与PCB板电性连接的插接端,所述定位凸柱形成于所述端子座的底部。
进一步的,定义端子座中凸起定位凸柱的面为底面,所述端子座上还设置有增大底面宽度尺寸的加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柱的数量为至少二个。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与端子座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与端子座相连接的部分具有锯齿结构。
一种继电器盒,包括:外壳、连接器、装配有继电器的PCB板和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为上述所述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座通过定位凸柱插设于PCB板上而实现定位装配;所述端子与PCB板形成电性接触;所述PCB板装配至连接器上,所述外壳罩住PCB板并固定在连接器上。
进一步的,所述端子座的定位凸柱还固定在PCB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凸柱通过烫铆或锡焊固定在PCB板上。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与连接器之间设置有防水硅胶圈。
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方案的端子组件,通过端子座的定位凸柱插设于PCB板上而实现定位装配;使得端子能够精准定位和预固定,且在锡焊固定时不易偏移。有效解决传统结构中端子(即引出端子)出现移位而无法装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实施例中端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实施例中端子组件在另一个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实施例中端子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4所示为实施例中继电器盒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所示为实施例中端子组件与PCB板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所示为实施例中继电器盒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端子组件10,包括端子座11和端子12,所述端子12固定穿设于端子座11上,所述端子座11凸起有用于插设至PCB板(如图4至图6中的PCB板30)上的定位凸柱111。
具体的,端子12与端子座11的具体配合结构为:所述端子座11具有相对的前侧101和后侧102,所述端子12的数量为二个,且并排设置;所述端子12贯穿端子座11的前侧101和后侧102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端子12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用于与PCB板电性连接的插接端121,所述定位凸柱111形成于所述端子座11的底部(定义该底部所在的面为底面,即凸起定位凸柱111的面为底面)。
所述底面呈方形结构,所述定位凸柱111的数量为二个,沿底面的长度方向排布;二个定位凸柱111插设至PCB板30上定位效果好。同时,为了防止端子座11厚度(即底面的宽度)过薄时容易产生倾斜,所述端子座11上还设置有增大底面宽度尺寸的加强筋112;即本实施例中,在端子座11的后侧102凸起有二个加强筋112,该加强筋112能够增大底面宽度尺寸,使得支撑更稳定。
所述端子12与端子座11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固定,采用注塑方式进行固定,连接更为牢固,且制备更为简便。制备时,只要将端子12放在模具内,然后通过注塑成型端子座11即可。更为优选的,所述端子12与端子座11相连接的部分具有锯齿结构(未示出),结合更为牢固。
继续参照图4至图6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继电器盒,包括:外壳40、连接器20、装配有继电器60的PCB板30和端子组件,所述端子组件为上述所述的端子组件10;所述端子座11通过定位凸柱111插设于PCB板30上而实现定位装配;所述端子12与PCB板30形成电性接触;具体的,PCB板30上设置有二组通孔,每组通孔的数量为二个;端子座的二个定位凸柱插设在其中一组的二个通孔(即图5中的通孔31)内,实现定位和预固定;二个端子12的插接端121插设在另一组的二个通孔(即图5中的通孔32)内,并与PCB板30形成电性接触。所述PCB板30装配至连接器20上,所述外壳40罩住PCB板30并固定在连接器20上。
端子组件10通过端子座11的定位凸柱111插设于PCB板30上而实现定位装配;使得端子12能够精准定位和预固定,且在锡焊固定时不易偏移。有效解决传统结构中端子12出现移位而无法装配的问题。
所述端子座11的定位凸柱111还固定在PCB板30上,实现稳定装配,具体的,定位凸柱111通过烫铆或锡焊固定在PCB板30上,与端子12的固定方式相同,可在同一步骤完成,减少装配流程。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定位凸柱111与PCB板30的固定方式不局限于此,又或者是不进行额外的固定连接等。
所述外壳40与连接器20之间设置有防水硅胶圈50,通过防水硅胶圈50进行密封,装配简单,密封效果好。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进行密封。
所述外壳40与连接器20通过扣合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装配简单,牢固。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进行固定连接。
上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较为优选的方案,当然的,在其它实施例中不局限于此。如:定位凸柱111的数量可以采用一个或二个以上,采用一个定位凸柱111时,定位凸柱111为非圆形结构,如采用方形、三角形等能够起到周向限位的结构。端子座11的厚度足以支撑而不易倾斜时,也可以不需要设置加强筋112的结构。端子12与端子座11的具体配合结构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如端子12从端子座11的后侧102插入,经端子座11的上方穿出等等,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端子12与端子座11的固定方式也不局限于注塑一体成型固定,也可以采用手动装配的方式进行固定,如手动将端子12穿入端子座11,并通过胶水粘接等方式固定,等等。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端子组件,包括端子座和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固定穿设于端子座上,所述端子座凸起有用于插设至PCB板上的定位凸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具有相对的前侧和后侧,所述端子贯穿端子座的前侧和后侧并形成固定连接;所述端子的后端向下弯折形成用于与PCB板电性连接的插接端,所述定位凸柱形成于所述端子座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定义端子座中凸起定位凸柱的面为底面,所述端子座上还设置有增大底面宽度尺寸的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柱的数量为至少二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与端子座通过注塑一体成型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与端子座相连接的部分具有锯齿结构。
7.一种继电器盒,包括:外壳、连接器、装配有继电器的PCB板和端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组件为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端子组件;所述端子座通过定位凸柱插设于PCB板上而实现定位装配;所述端子与PCB板形成电性接触;所述PCB板装配至连接器上,所述外壳罩住PCB板并固定在连接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座的定位凸柱还固定在PCB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柱通过烫铆或锡焊固定在PCB板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继电器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与连接器之间设置有防水硅胶圈。
CN202122389773.1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 Active CN21612083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773.1U CN21612083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89773.1U CN21612083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20837U true CN216120837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6901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89773.1U Active CN216120837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2083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477640B2 (ja) コネクタ
JP3078616B2 (ja) プラグコネク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1075472Y (zh) 电连接器
US5546280A (en) Electronic component with soldering-less terminal structure
US6574855B1 (en) Method of making a switch-equipped coaxial connector
CN113783066B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02801033A (zh) 带开关的同轴连接器
JPH0718381U (ja) コネクタ
JP294298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CN216120837U (zh) 一种端子组件和继电器盒
CN209948178U (zh) 一种射频开关连接器
JPH043076B2 (zh)
US5104325A (en) Low profile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printed circuit board
CN110492271B (zh) 电连接器
CN215645090U (zh) 电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
CN216214297U (zh) 双层dp连接器
CN211605518U (zh) 一种具有内嵌金属固定扣件塑胶壳体的连接器
KR200248172Y1 (ko) 휴대폰 충전기의 단자 고정구조
CN110364864B (zh) 电连接器
CN217641875U (zh) 一种Pogo Pin连接器
CN220569922U (zh) 沉板式连接器
CN21690360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20605045U (zh) 一种新型type-c连接器
CN216563643U (zh) 便于SMT焊接的立式Type-C连接器
JP2003045594A (ja) Icソケッ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