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110135U - 锁体 - Google Patents

锁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110135U
CN216110135U CN202121220645.8U CN202121220645U CN216110135U CN 216110135 U CN216110135 U CN 216110135U CN 202121220645 U CN202121220645 U CN 202121220645U CN 216110135 U CN216110135 U CN 216110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ing
piece
lock
hole
guide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22064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利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ulang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22064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110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110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110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体,包括壳体、锁舌组件、传动组件、传动片、连接件以及驱动组件;锁舌组件滑动设置于壳体;传动组件包括旋转件和从动件,旋转件转动设置于壳体,并在转动过程中驱动锁舌组件,从动件连接旋转件;传动片包括连接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连接部活动设置于壳体,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均连接于连接部,且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相对设置并形成间隔,从动件伸入间隔;连接件连接从动件、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用于驱动连接部运动。从动件位于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对连接件产生的力矩可以抵消,避免连接件发生倾斜而出现不能开门的情况。

Description

锁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锁体。
背景技术
现今许多家庭选用智能门锁,在智能门锁的内部结构中,多事在识别到正确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后,通过一传动结构带动锁舌运动,进而实现开锁动作。但是由于这类传动结构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稳定的问题,用户在进行开门动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传动失效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体,以改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锁体,包括壳体、锁舌组件、传动组件、传动片、连接件以及驱动组件;壳体围成安装腔,壳体开设有锁孔,锁孔贯穿壳体并连通安装腔;锁舌组件滑动设置于壳体,并选择性的收容于安装腔或者部分伸出锁孔;传动组件包括旋转件和从动件,旋转件转动设置于壳体,并在转动过程中驱动锁舌组件,从动件连接于旋转件;传动片包括连接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连接部活动设置于壳体,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均连接于连接部,且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相对设置并形成间隔,从动件伸入间隔;连接件连接从动件、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驱动组件设置于壳体,用于驱动连接部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转动设置于壳体,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连接部转动;从动件设置有从动孔,连接件穿设于从动孔,连接件的一端与第一导向部配合,另一端与第二导向部配合,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用于推动连接件在从动孔内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侧板连接于底板并围成安装腔,锁孔开设于侧板,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均与底板相对设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孔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第二位置相较于第一位置靠近旋转件,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选择性地推动连接件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方轴连接的连轴件,连轴件与旋转件同轴并转动设置于壳体,当连接件位于第二位置时,连接件位于连轴件的转动路径上,并在连轴件的驱动下,带动从动件转动,当连接件位于第一位置时,连接件与连轴件彼此分离。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还包括驱动件,驱动件与旋转件同轴并转动设置于壳体,驱动件与锁舌组件配合,旋转件的转动过程中,驱动驱动件转动,以带动锁舌组件运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锁舌组件包括锁舌、锁杆、复位组件以及挡板,锁舌选择性的伸出锁孔;锁杆滑动设置于壳体并连接于锁舌;复位组件用于使收容于安装腔的锁舌复位至伸出锁孔;挡板连接于锁杆;驱动件至少部分伸入挡板与复位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连接部包括转动部以及驱动部,转动部转动设置于壳体,驱动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均连接于转动部;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推动驱动部运动的推块,推块与驱动部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块开设有活动孔,驱动部设置有凸柱,凸柱嵌入活动孔。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推块的运动方向平行于锁孔的轴向。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部与第一导向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锁体,内部结构中的传动片与传动组件之间的传动连接处,其结构采用传动组件的从动件夹在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之间的结构布局,连接件同时与第一导向部、第二导向部以及从动件配合,当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带动连接件运动时,第一导向部与第二导向部对连接件的两端同时产生相同的力,避免因对连接件产生力矩而使连接件发生倾斜,保证开锁过程中不会因连接件倾斜而失效,因此结构更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锁体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锁体中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锁体中的锁舌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锁体中的传动组件在第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锁体中的传动组件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锁体中的传动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锁体中传动组件、连接件与传动片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锁体在第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析说明如后。
现有智能门锁的锁体结构中,多事在识别到正确的用户生物特征信息后,通过传动片带动连接件运动进而带动锁舌运动,进而实现开锁动作。具体的,连接件与传动片配合的部位靠近连接件的一端,而连接件还需与传动组件配合,传动片带动连接件运动的过程中,传动组件不可避免地会对连接件产生作用力,而传动片对连接件的作用力与传动组件对连接件的作用力的方向相反且不在一个平面,因而形成力矩,容易使连接件倾斜的问题,从而造成用户在进行开门动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传动失效的问题。基于此,发明人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锁体,以改善上述技术问题。以下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请参考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锁体10,包括壳体100、锁舌组件200、传动组件300、传动片400以及驱动组件600,且锁舌组件200、传动组件300、传动片400以及驱动组件600均设置于壳体100,所述驱动组件600通过带动传动片400运动,进而带动传动组件300,最终带动锁舌组件200运动。
具体的,请参阅图2,壳体100可以包括底板130以及侧板140,侧板140连接于底板130,并与底板130围成安装腔110,安装腔110用于设置锁体10的其他各类元件,侧板140上开设有锁孔120,锁孔120贯穿侧板140并连通安装腔110。
请一并参阅图1、图2以及图3,锁舌组件200可以沿锁孔120的轴线方向滑动设置于壳体100,并可以选择性的收容于安装腔110或部分伸出锁孔120,也就是,当锁体10工作以实现开锁时,锁舌组件200从部分伸出锁孔120运动至全部收容于安装腔110内,当需要进行关锁时,锁舌组件又从锁孔120部分伸出。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锁舌组件200可以包括锁舌210、锁杆220、复位组件230以及挡板240,其中复位组件230又可以包括复位板以及复位弹簧,复位板固定于底板130,锁杆220的一端连接锁舌210,另一端穿过复位板并连接挡板240,锁杆可相对于复位板沿锁孔120的轴线方向进行滑动,复位板与挡板240之间存在间隔;复位弹簧套设于锁杆220,复位弹簧的一端抵住锁舌210,另一端抵住复位板,并且复位弹簧对锁舌310施加朝向锁孔120方向的力。当用户未对锁体进行操作时,复位弹簧作用于锁舌210以使锁舌210至少部分伸出锁孔120;当用户对锁体进行操作时,锁杆220被驱动相对于壳体滑动,锁杆220滑动时带动锁舌210从锁孔120伸入并收容于安装腔110内,以实现开门动作,此时复位弹簧被压缩;当锁打开后,复位弹簧推动锁舌210伸出锁孔120,实现锁舌210的复位动作。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锁杆220的远离锁舌210的一端可以同时穿设于挡板240以及复位挡板,且挡板240固定于锁杆220,复位弹簧套设于锁杆220,复位弹簧的两端可以分别额抵住挡板240和复位挡板,即弹簧设置在挡板240和复位挡板之间,同样的,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
请一并参阅图1、图4与图5,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300可以包括连轴件330、旋转件310、从动件320以及驱动件340,连轴件330、旋转件310以及驱动件340均同轴设置并转动设置于壳体100,且连轴件330、旋转件310与驱动件340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其中,驱动件340与锁舌组件200配合,驱动件340转动时带动锁舌组件200运动,示例性的,本实施例中,驱动件340至少部分伸入挡板240与复位组件之间的间隔中,驱动件340转动时作用于挡板240并推动挡板240移动,以使锁舌组件200完全收容回安装腔110中。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驱动件340与锁舌组件200配合的部分设置直齿,挡板240上设置与直齿配合的齿条,驱动件通过直齿与齿条啮合并带动齿条运动,实现对锁舌组件200的驱动。
旋转件310转动时可以直接配合锁舌组件200并带动锁舌组件200运动,也可以通过带动驱动件340转动再带动锁舌组件200运动。示例性的,驱动件340上可以设置一挡柱,且挡柱位于旋转件310的转动路径上,用于使旋转件310转动时可以抵住挡柱并对挡柱施加作用力,进而带动驱动件340转动,以使锁舌组件200运动。此外,底板130上还可以固定设置一限位板,限位板靠近传动组件300并位于旋转件310的转动路径上,限位板可与旋转件310配合,当旋转件310转动至一定角度时与限位板接触,限位板抵住旋转件310并限制旋转件310继续转动,避免旋转件310带动驱动件340转动角度过大,使锁舌组件200在收容于安装腔110的极限位置处时,用户对门把手施加的转动力继续传递至锁舌组件200,从而对锁舌组件200造成破坏。
连轴件330通过方轴连接在门把手上,用户可以通过转动门把手带动连轴件330转动。从动件320固定连接于旋转件310并朝旋转件310的外侧凸出,且从动件320上可以设置从动孔321,从动孔321的轴线大致与底板130垂直并贯穿从动件320,从动孔321具有相对的第一位置3211和第二位置3212,第一位置3211相较于第二位置3212远离旋转件310,同时第一位置3211不在连轴件330的转动路径上,而第二位置3212在连轴件330的转动路径上。
此外,在另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从动件320还可以采用相对于旋转件310滑动设置的方式与旋转件310连接,当从动件320沿预定方向伸出旋转件310时,从动孔321逐渐远离旋转件310,直至从动孔321不在连轴件330的转动路径上,当从动件320沿特定方向相对于旋转件310缩回时,从动孔321逐渐靠近旋转件310,此时从动孔321可以位于连轴件330的转动路径上。
请参阅图6,传动片400可以包括连接部410、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连接部410活动设置于壳体100,即连接部410可以相对于壳体100运动,其中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均固定于连接部410,以使连接部410运动时带动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运动,且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相对设置并在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之间形成间隔。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连接部410可以包括转动部411以及驱动部412,可以在底板130上固定设置转轴,转动部411上设置与转轴配合的孔,以使转动部411转动设置于壳体100,驱动部412连接于转动部411,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均连接于转动部411,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均位于转动部411的远离驱动部412的一侧。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驱动部412与第一导向部420之间的夹角可以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这样设置,可以使传动片400在转过相同的角度时扫过的面积较小,利于节省空间。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在底板130上设置直线滑轨,转动部411滑动设置于滑轨上并可沿滑轨移动,在此过程中驱动锁舌组件200运动,此时驱动部412与第一导向部420之间的夹角可以为任一角度。
请一并参阅图5、图6与图7,传动组件300与传动片400之间通过连接件500连接,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均与底板130相对设置,同时在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上均可以开设传动孔,第一导向部420上的传动孔与第二导向部430上的传动孔形成传动孔组,第一导向部420在底板130的正投影以及第二导向部430在底板130的挣投影大致相互重合,第一导向部420的传动孔与第二导向部430的传动孔相互对应,且在第一导向部420在底板130的正投影以及第二导向部430底板130的正投影中,第一导向部420的传动孔所在区域与第二导向部430的传动孔所在区域大致相互重合。从动件320伸入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之间的间隔,连接件500穿设于从动孔321中以及传动孔组中,且连接件500的一端伸入第一导向部420的传动孔,另一端伸入第二导向部430的传动孔内,同时传动孔与连接件500以及从动孔321与连接件500之间均采用间隙配合。当传动片400绕转动部411的转动轴线转动时,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转动并推动连接件500在从动孔321的第一位置3211与第二位置3212之间移动,使得传动片400、连接件500以及传动组件300可以组成离合组件;另外,因为连接件500与从动孔321之间采用间隙配合,使得连接件500在从动孔321移动时不能带动从动件320转动。当连接件500在从动孔321内移动的同时,连接件500也在传动孔组内移动。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所在的平面可以垂直于底板130,从动件320可以弯折并伸入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之间的间隔。
具体的,当连接件500位于从动孔321的第一位置3211时,连接件500不在连轴件330的转动路径上,用户通过旋转门把手带动连轴件330转动时不能作用于连接件500,从而不能带动从动件320以及旋转件310转动,此时传动片400、连接件500以及传动组件300组成分离状态的离合组件;当连接件500位于从动孔321的第二位置3212时,连接件500在连轴件330的转动路径上,用户通过旋转门把手带动连轴件330转动时可以作用于连接件500并带动连接件500在传动孔组内移动,从而带动从动件320以及旋转件310转动,此时传动片400、连接件500以及传动组件300组成闭合状态的离合组件。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增强门锁的安全性,当门锁未得到用户的授权时,传动片400、连接件500以及传动组件300处于离合状态,用户之外的人员转动门把手不能打开门锁。
示例性的,传动孔可以采用带弧度的腰形孔,当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推动连接件500至第二位置3212时,传动孔的弧线的圆心与旋转件310的转动轴线所在的圆心可以重合。当连轴件330带动连接件500绕旋转件310的转动中心转动时,因连接件500与带弧度的腰形孔采用间隙配合而不会对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施加作用力,因此,可以避免在连轴件330带动连接件500在带弧度的腰形孔内移动时,带动位于当前位置的传动片400转动。
在其他的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的传动孔还可以设置成条形孔,此时,当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推动连接件500至第二位置3212时,此时条形孔的延伸方向与从动孔的延伸方向可以大致相互垂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6,驱动组件600用于驱动连接部410运动,请一并参阅图8和图9,驱动组件600可以包括推块610,驱动组件600驱动推块610运动以带动传动片400运动。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驱动组件600还可以包括电机、减速器以及运动件,电机的转轴连接减速器的输入端,减速器的输出端连接运动件,运动件带动推块610沿平行于锁孔120的轴线的方向上运动,其中,推块610可以开设活动孔611,驱动部412可以设置凸柱4121与推块640传动配合,具体的,凸柱4121嵌入活动孔611内,且凸柱4121可以在活动孔611内平动。当收到用户发出的工作信号时,电机转动,并通过减速器将动力传递至运动件以带动运动件平动,运动件再带动推块610做直线运动,此时凸柱4121在活动孔611内平动,以实现推块610带动驱动部412转动的目的。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推块610直接固定在驱动部412上,运动件驱动推块610以带动连接件部410沿滑轨的延伸方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锁体10的工作流程为:当锁体10处于关锁状态时,锁舌组件200在复位组件230的作用下伸出锁孔120。
当驱动部412未驱动推块610运动以使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运动,此时连接件500位于不在连轴件330转动路径范围内的第一位置3211,连轴件330转动时,不能通过带动连接件500而使旋转件310转动。
当驱动组件600收到用户的开门信号时,驱动组件600驱动推块610运动,以驱使连接部410带动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转动,从而带动连接件500在从动孔321内移动,使连接件500由第一位置3211移动至第二位置3212,此时位于第二位置3212的连接件500处于连轴件330的转动路径的范围内,用户旋转门把手带动连轴件330转动,连轴件330转动至抵靠连接件500并随即带动连接件500在传动孔内移动,接件500移动时带动旋转件310转动,旋转件310转动再带动驱动件340转动,最终带动锁舌组件200收容于安装腔110内,从而实现开锁动作。
当开锁动作完成后,复位组件230复位锁舌组件200,使锁舌210伸出锁孔120,此时锁舌组件200带动驱动件340反方向运动,驱动件340通过带动旋转件310反方向运动。一段时间后,驱动组件600带动推块610反向运动,进而带动第一导向部420以及第二导向部430反向转动,以使连接件500由第二位置3212移动至第一位置321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420与第二导向部430同时带动连接件410在从动孔321内运动,第一导向部420与从动件321作用于连接件410的力矩可以与第二导向部430与从动件321作用于连接件410的力矩相互抵消,避免使连接件410在移动过程中出现倾斜的情况,从而使锁体10在传动过程中更稳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介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锁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围成安装腔,所述壳体开设有锁孔,所述锁孔贯穿所述壳体并连通所述安装腔;
锁舌组件,所述锁舌组件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选择性的收容于所述安装腔或者部分伸出所述锁孔;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包括旋转件以及从动件,所述旋转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在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锁舌组件,所述从动件连接于所述旋转件;
传动片,所述传动片包括连接部、第一导向部以及第二导向部,所述连接部活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均连接于所述连接部,且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相对设置并形成间隔,所述从动件伸入所述间隔;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从动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部;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用于驱动所述连接部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连接部转动;所述从动件设置有从动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从动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导向部配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导向部配合,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用于推动所述连接件在所述从动孔内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侧板连接于所述底板并围成所述安装腔,所述锁孔开设于所述侧板,所述第一导向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部均与所述底板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孔具有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位置相较于所述第一位置靠近所述旋转件,所述第一导向部与所述第二导向部选择性地推动所述连接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切换;
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用于与方轴连接的连轴件,所述连轴件与所述旋转件同轴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当所述连接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连轴件的转动路径上,并在所述连轴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从动件转动,当所述连接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轴件彼此分离。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还包括:
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与所述旋转件同轴并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件与所述锁舌组件配合,所述旋转件的转动过程中,驱动所述驱动件转动,以带动所述锁舌组件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舌组件包括:
锁舌,所述锁舌选择性的伸出所述锁孔;
锁杆,所述锁杆滑动设置于所述壳体并连接于所述锁舌;
复位组件,所述复位组件用于使收容于所述安装腔的所述锁舌复位至伸出所述锁孔;
挡板,所述挡板连接于所述锁杆;
所述驱动件至少部分伸入所述挡板与所述复位组件之间形成的间隔。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转动部以及驱动部,所述转动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驱动部、所述第一导向部以及所述第二导向部均连接于所述转动部;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推动所述驱动部运动的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驱动部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开设有活动孔,所述驱动部设置有凸柱,所述凸柱嵌入所述活动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的运动方向平行于所述锁孔的轴向。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一导向部之间的夹角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CN202121220645.8U 2021-06-02 2021-06-02 锁体 Active CN216110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0645.8U CN216110135U (zh) 2021-06-02 2021-06-02 锁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220645.8U CN216110135U (zh) 2021-06-02 2021-06-02 锁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110135U true CN216110135U (zh) 2022-03-22

Family

ID=80720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220645.8U Active CN216110135U (zh) 2021-06-02 2021-06-02 锁体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11013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4089A (zh) * 2022-06-02 2022-10-25 深圳爱根斯通科技有限公司 锁具以及智能门锁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34089A (zh) * 2022-06-02 2022-10-25 深圳爱根斯通科技有限公司 锁具以及智能门锁
CN115234089B (zh) * 2022-06-02 2024-05-14 深圳爱根斯通科技有限公司 锁具以及智能门锁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8830B (zh) 电吸锁
CN212336961U (zh) 锁舌的锁定与解锁机构及具有该机构的全自动锁
CN207245390U (zh) 防盗门锁体及包括其的防盗门锁
CN216110135U (zh) 锁体
US4902052A (en) Locking device
JP3788968B2 (ja) 電気錠
JPH06264658A (ja) 自動施錠機構を備えた電動錠
KR101833414B1 (ko) 안전래치볼트가 구비된 도어락 모티스
KR101674167B1 (ko) 무전원 방식 양방향 구동 모티스
CN211201465U (zh) 一种换向推拉锁体
KR101241231B1 (ko) 도어록
KR200456973Y1 (ko) 클러치 구조를 갖는 문 잠금장치
CN108222694B (zh) 一种智能锁的快速换向机构
CN215407947U (zh) 一种锁体结构
CN108222698A (zh) 保险柜门锁
KR100336468B1 (ko) 자동차용 도어의 이중 잠금 장치
CN110616966B (zh) 一种电动锁体
CN210370253U (zh) 推拉门锁换向机构以及推拉门锁
CN207974659U (zh) 保险柜门锁
JP2002161655A (ja) 電気錠
CN220769144U (zh) 基于直线推拉式操作的门锁保险机构及门锁
CN222558315U (zh) 电子锁具的延时上锁结构
CN114458097B (zh) 锁体及具有其的锁具
RU2017008C1 (ru) Магнитный замок
CN219993407U (zh) 一种保密锁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