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089799U - 一种婴儿床中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婴儿床中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089799U CN216089799U CN202122112304.5U CN202122112304U CN216089799U CN 216089799 U CN216089799 U CN 216089799U CN 202122112304 U CN202122112304 U CN 202122112304U CN 216089799 U CN216089799 U CN 21608979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se
- pipe
- seat
- swing
-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474 nur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44 ada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pecial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婴儿床中床,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下围管、第二下围管、第一上围管和第二上围管,还包括第一折合件、第二折合件、第一滑动套、第二滑动套和锁止件;所述第一折合件的下端与第一下围管转动连接,第二折合件的下端与第二下围管转动连接,第一折合件和第二折合件的上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套滑动套设在第一上围管上、且与第一折合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套滑动套设在第二上围管上、且与第二折合件转动连接;所述锁止件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其上端设有一侧开口的锁钩,该锁钩钩在所述连接件上、并在锁止件转动时脱离所述连接件;本申请整体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均十分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婴儿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婴儿床中床。
背景技术
传统的婴幼儿的养育主要采用婴幼儿与父母同睡一张床,具有方便喂奶及方便换尿布的优点。而通常情况下,晚上睡觉时大人都比较疲劳,容易发生被子蒙住小孩的面部,或者大人的肢体压着婴幼儿,使婴幼儿出现缺氧,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产生,婴儿床应运而生。目前,用于放置在床上使用的婴儿床又称为“床中床”,为了便于携带和存放,这些婴儿床被制造成可折叠的方式。如公开号为CN212088928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婴儿床中床,其包括上围管、下围管、底座、支撑杆、滑套和联动件,上围管和下围管通过底座连接,支撑杆竖向设置在底座上,滑套滑动设置在支撑杆上,联动件设置在滑套的两侧、并与对应侧的上围管和下围管连接,通过滑套在支撑杆上的滑动实现上、下围管的打开及收叠;然而,上述结构虽然实现了床中床的收叠,但由于其打开和收叠是通过滑套的滑动实现,其需要较为复杂的锁定机构以在床中床打开时锁定滑套,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折叠时操作也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婴儿床中床。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婴儿床中床,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下围管、第二下围管、第一上围管和第二上围管,还包括第一折合件、第二折合件、第一滑动套、第二滑动套和锁止件;所述第一折合件的下端与第一下围管转动连接,第二折合件的下端与第二下围管转动连接,第一折合件和第二折合件的上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套滑动套设在第一上围管上、且与第一折合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套滑动套设在第二上围管上、且与第二折合件转动连接;所述锁止件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其上端设有一侧开口的锁钩,该锁钩钩在所述连接件上、并在锁止件转动时脱离所述连接件。
进一步,还包括摇摆管和摇摆座,所述摇摆管为弧形结构,其两端分别通过摇摆座与对应端的第一下围管或第二下围管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提把管,该提把管为U型结构,其开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底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一下围管和第一上围管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内,所述第二下围管和第二上围管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槽内。
进一步,还包括固定座,该固定座固定在底座的外侧;在底座的上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之间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偏心设有固定柱,该固定柱插入固定孔内;所述锁止件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柱上,在固定座上、且位于固定柱的两侧开设有供锁止件转动的转动槽。
进一步,还包括连接座,所述提把管的开口端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进一步,还包括限位轮和复位弹簧,沿该限位轮周向间隔设有向其径向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固定座外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沿该第一限位槽内壁周向间隔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沿该第二限位槽内壁周向间隔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座的外侧、且位于第一限位槽内设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接柱上,所述限位轮套设在连接柱上、且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配合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以连接所述连接座和固定座,并在外力作用下沿连接柱向第一限位槽方向移动以脱离所述连接座。
进一步,还包括按键,所述连接座的外侧设有按键槽,所述按键安装在按键槽内;沿所述按键槽周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按键孔,所述按键的内侧设有按键部,该按键部插入所述按键孔内、且与所述限位轮接触、并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限位轮向第一限位槽方向移动以脱离所述连接座。
进一步,所述摇摆座包括摇摆底座和摇摆固定座,所述摇摆管的端部固定在摇摆底座上,所述摇摆固定座固定在对应端的第一下围管或第二下围管上,所述摇摆底座与摇摆固定座卡扣配合。
进一步,还包括摇摆支撑脚,该摇摆支撑脚固定在摇摆底座上。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床中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床中床的局部爆炸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婴儿床中床的另一局部爆炸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连接座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第一下围管11、第二下围管12、底座2、第一折合件31、第二折合件32、第一滑动套33、第二滑动套34、第一上围管41、第二上围管42、提把管6、摇摆管61、摇摆固定座62、卡口621、摇摆底座63、卡扣件631、联动件632、摇摆支撑脚64、固定座7、限位轮71、第一限位槽72、连接柱73、第一凹槽74、固定柱75、连接座8、按键81、第二限位槽82、按键孔83、第二凹槽84、锁止件9、锁钩91。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功能、方法等仅仅是现有技术的常规适应性应用。因此,本实用新型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实质在于硬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而非针对功能、方法本身,也即本实用新型虽然涉及一点功能、方法,但并不包含对功能、方法本身提出的改进。本实用新型对于功能、方法的描述,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本实用新型,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参见图1~图5,本申请一种婴儿床中床,包括底座2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2上的第一下围管11、第二下围管12、第一上围管41和第二上围管42,还包括第一折合件31、第二折合件32、第一滑动套33、第二滑动套34和锁止件9;所述第一折合件31的下端与第一下围管11转动连接,第二折合件32的下端与第二下围管12转动连接,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的上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套33滑动套设在第一上围管41上、且与第一折合件3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套34滑动套设在第二上围管42上、且与第二折合件32转动连接;所述锁止件9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2上,其上端设有一侧开口的锁钩91,该锁钩91钩在所述连接件上、并在锁止件9转动时脱离所述连接件。
本申请通过设置第一折合件31、第二折合件32和锁止件9,在锁止件9的上端设置一侧开口的锁钩91,通过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的打开和收折,可打开和收折上下围管(第一上围管41、第二上围管42、第一下围管11和第二下围管12);在打开时,通过锁止件9上的锁钩91钩在用于铰接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的连接件上,以锁定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使得床中床呈打开状态;当需要收折时,转动锁止件9使得锁钩91脱离连接件实现解锁,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的上端可向上移动而带动上下围管向上转动至竖直状态,实现床中床的收折,整体结构简单,锁定和解锁均十分方便。
第一上围管41、第二上围管42、第一下围管11和第二下围管12均为U型结构,第一下围管11和第二下围管12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2的两侧,其在打开状态呈近似水平状态;第一上围管41和第二上围管42分别转动连接在底座2的两侧、且呈倾斜状态;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均为长条形,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分别与对应的上下围管连接,并在上端通过连接件铰接,第一折合件31、第二折合件32以及下围管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
底座2上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分别位于底座2的两侧,第一下围管11和第一上围管41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内,第二下围管12和第二上围管42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槽内。
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结构相同,其均包括第一极限位置和第二极限位置,第一极限位置为水平位置,第二极限位置为竖直位置。上下围管连接在连接槽内(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下围管(第一下围管11和第二下围管12)在打开状态时处于第一极限位置,并在收折时由第一极限位置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上围管(第一上围管41和第二上围管42)在折合件(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作用下在打开状态时在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呈倾斜状态,在收折时转动至第二极限位置,呈竖直状态。
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的上端通过连接件铰接,该连接件可以为销、轴、连接柱等构件。
滑动套(第一滑动套33和第二滑动套34)套设在上围管上,并可沿上围管滑动。滑动套可通过螺栓固定在折合件的中部位置,在打开或收折时,通过转动折合件,驱动滑动套在上围管上滑动,以打开或收折上围管。
锁止件9为竖向设置的片状结构,其上端动过锁钩91钩在连接件上,以锁定第一折合件31和第二折合件32,下端与底座2转动连接,在外力作用下可向开口侧反向转动,使得其上端脱离连接件以解开锁定。
具体的,还包括固定座7,该固定座7固定在底座2的外侧;在底座2的上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之间开设有固定孔;固定座7的内侧偏心设有固定柱75,该固定柱75插入固定孔内;锁止件9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柱75上,在固定座7上、且位于固定柱75的两侧开设有供锁止件9转动的转动槽。
为了便于操作锁止件9,在锁止件9的上端、且与开口侧相对的另一侧设有向垂直于其转动面方向延伸的作用部。
为了便于移动床中床,还包括提把管6,该提把管6为U型结构,其开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底座2转动连接。其可转动至竖直状态或水平状态,在需要移动床中床时转动至竖直状态以方便提拿,在不需要移动床中床时转动至水平状态或保持在竖直状态均可。
提把管6可通过连接座8与底座2转动连接,具体的,提把管6的开口端固定在连接座8上,连接座8与固定座7转动连接。
更具体的,还包括限位轮71和复位弹簧,沿该限位轮71周向间隔设有向其径向延伸的限位凸起;固定座7外侧设有第一限位槽72,沿该第一限位槽72内壁周向间隔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74;连接座8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槽82,沿该第二限位槽82内壁周向间隔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84;第二限位槽82的深度小于限位轮71的厚度,第一限位槽72的深度大于或等于限位轮71的厚度;固定座7的外侧、且位于第一限位槽72内设有连接柱73,该连接柱73伸入第二限位槽82内;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接柱73上,限位轮71套设在连接柱73上、且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配合在第一限位槽72和第二限位槽82内以连接连接座8和固定座7,并在外力作用下沿连接柱73向第一限位槽72方向移动以脱离所述连接座8。
常态下,限位轮71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其外侧配合在第二限位槽82内,内侧配合在第一限位槽72内,由于在限位轮71的周向设有限位凸起,第一限位槽72和第二限位槽82的内壁周向分别设有第一凹槽74和第二凹槽84,通过限位轮71将连接座8与固定座7连接并进行限位,连接座8与固定座7端面配合;当需要转动提把管6时,通过外力按压限位轮71,限位轮71在外力作用下朝第一限位槽72方向移动,压缩复位弹簧,当限位轮71完全移动至第一限位槽72时,连接座8与固定座7断开连接,连接座8可相对于固定座7转动;;当转动结束时松开限位轮71,该限位轮71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重新连接连接座8和固定座7。
为了便于按压限位轮71,还包括按键81,连接座8的外侧设有按键81槽,按键81安装在按键81槽内;沿按键81槽周向开设有贯穿第二限位槽82的按键81孔,按键81的内侧设有按键81部,该按键81部朝按键81内侧延伸,按键81部可间隔设置多个。本实施例中,在按键81的内侧间隔设置三个按键81部,按键81孔为对应的三个,每个按键81部对应插入按键81孔内、且与限位轮71接触,并在外力作用下推动限位轮71向第一限位槽72方向移动以脱离连接座8。
当需要转动提把管6时,向内按压按键81,通过按键81的按键81部作用在限位轮71上,推动限位轮71朝第一限位槽72移动,连接座8与固定座7脱离可相对转动;当转动结束时,松开按键81,其在复位弹簧作用下复位。
沿按键81槽的外侧内壁周向设有限位部,按键81部的外部设有向外凸出的、且与该限位部配合的限位凸台,按键81通过限位凸台与限位部的限位作用而安装在按键81槽内。
为了实现摇摆功能,以对床中床内的婴儿进行安抚,还包括摇摆管61和摇摆座,摇摆管61为弧形结构,摇摆管61为两根,两根摇摆管61间隔设置。两根摇摆管61的两端分别通过摇摆座与对应端的第一下围管11或第二下围管12可拆卸连接。
具体的,摇摆座包括摇摆底座632和摇摆固定座62,摇摆管61的端部固定在摇摆底座632上,摇摆固定座62固定在对应端的第一下围管11或第二下围管12上,摇摆底座632与摇摆固定座62卡扣配合。
具体的,在摇摆固定座62的外侧开设有卡口621,摇摆底座632的顶部设有与该卡口621配合的卡扣件631,在摇摆底座632上设有与该卡扣件631联动的按压部。连接时,卡扣件631由摇摆固定座62的内部卡入卡口621内,从而将摇摆管61固定在下围管上;当需要拆卸摇摆管61时,向内按压按压部,驱动卡扣件631向内移动而与卡扣脱离,将摇摆固定座62与摇摆底座632分离,可将摇摆管61拆下。
在摇摆底座632的下侧还可以设置摇摆支撑脚64,以增加床中床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系统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系统、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婴儿床中床,包括底座以及转动连接在底座上的第一下围管、第二下围管、第一上围管和第二上围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折合件、第二折合件、第一滑动套、第二滑动套和锁止件;所述第一折合件的下端与第一下围管转动连接,第二折合件的下端与第二下围管转动连接,第一折合件和第二折合件的上端通过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套滑动套设在第一上围管上、且与第一折合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套滑动套设在第二上围管上、且与第二折合件转动连接;所述锁止件的下端转动连接在所述底座上,其上端设有一侧开口的锁钩,该锁钩钩在所述连接件上、并在锁止件转动时脱离所述连接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摆管和摇摆座,所述摇摆管为弧形结构,其两端分别通过摇摆座与对应端的第一下围管或第二下围管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把管,该提把管为U型结构,其开口端分别与对应侧的底座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分别位于底座的两侧,所述第一下围管和第一上围管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一连接槽内,所述第二下围管和第二上围管的下端分别转动连接在第二连接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座,该固定座固定在底座的外侧;在底座的上部、且位于第一连接槽与第二连接槽之间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座的内侧偏心设有固定柱,该固定柱插入固定孔内;所述锁止件的下端转动连接在固定柱上,在固定座上、且位于固定柱的两侧开设有供锁止件转动的转动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座,所述提把管的开口端固定在连接座上,所述连接座与固定座转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轮和复位弹簧,沿该限位轮周向间隔设有向其径向延伸的限位凸起;所述固定座外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沿该第一限位槽内壁周向间隔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一凹槽;所述连接座的内侧设有第二限位槽,沿该第二限位槽内壁周向间隔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第二凹槽;所述固定座的外侧、且位于第一限位槽内设有连接柱,该连接柱伸入所述第二限位槽内;所述复位弹簧套设在连接柱上,所述限位轮套设在连接柱上、且在复位弹簧作用下配合在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以连接所述连接座和固定座,并在外力作用下沿连接柱向第一限位槽方向移动以脱离所述连接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按键,所述连接座的外侧设有按键槽,所述按键安装在按键槽内;沿所述按键槽周向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限位槽的按键孔,所述按键的内侧设有按键部,该按键部插入所述按键孔内、且与所述限位轮接触、并在外力作用下推动所述限位轮向第一限位槽方向移动以脱离所述连接座。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摇摆座包括摇摆底座和摇摆固定座,所述摇摆管的端部固定在摇摆底座上,所述摇摆固定座固定在对应端的第一下围管或第二下围管上,所述摇摆底座与摇摆固定座卡扣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婴儿床中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摇摆支撑脚,该摇摆支撑脚固定在摇摆底座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12304.5U CN216089799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婴儿床中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12304.5U CN216089799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婴儿床中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089799U true CN216089799U (zh) | 2022-03-22 |
Family
ID=80730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12304.5U Active CN216089799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婴儿床中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089799U (zh) |
-
2021
- 2021-09-02 CN CN202122112304.5U patent/CN216089799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20435B (zh) | 游戏床 | |
US11330900B2 (en) | Auto-locking adjustable bar and structure having same | |
US6877173B2 (en) | Multi-purpose convertible play yard | |
CN109171319B (zh) | 一种一键收合式床架以及游戏床 | |
CN104720437B (zh) | 婴儿照顾装置 | |
US6438772B1 (en) | Collapsible play yard | |
CN104367038B (zh) | 可安装多种配件的婴儿游戏床 | |
US20070204403A1 (en) | Height adjustment for changing table | |
CN103462412A (zh) | 婴儿支撑装置 | |
US20230329451A1 (en) | Topper accessories for a playard | |
TW202222214A (zh) | 嬰兒床 | |
US12349814B2 (en) | Playard with compact folded configuration and storage latch | |
CN102396926B (zh) | 游戏床及用于游戏床的幼儿支撑配件 | |
US20230043971A1 (en) | Bassinet accessory for a playard | |
US11589685B2 (en) | Play yard | |
EP4029411B1 (en) | Bassinet | |
CN216089799U (zh) | 一种婴儿床中床 | |
CN111776051A (zh) | 一种婴儿车 | |
CN212088928U (zh) | 一种婴儿床中床 | |
CN218651135U (zh) | 婴儿床 | |
US20150059088A1 (en) | Pivotable Joint and Infant Support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Same | |
CN212591295U (zh) | 一种婴儿床 | |
CN212088925U (zh) | 一种折叠婴儿床 | |
WO2022106415A2 (en) | Bed frame structure | |
CN212088926U (zh) | 一种婴幼儿折叠床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