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6058881U -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058881U
CN216058881U CN202122480575.6U CN202122480575U CN216058881U CN 216058881 U CN216058881 U CN 216058881U CN 202122480575 U CN202122480575 U CN 202122480575U CN 216058881 U CN216058881 U CN 2160588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fixed
prevention
connecting plate
contro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8057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有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48057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0588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0588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0588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包括底盒和存料腔,所述底盒内部开设有存料腔;所述存料腔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底盒外侧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运料口,所述底盒顶端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有防护套盒,且防护套盒顶端固定有进料口。通过导料板和运料口配合,可以持续性上料,从而方便红火蚁进入底盒内部觅食,从而方便防控装置进行诱食防控,同时也避免其他动物误食诱食,提高了防控装置的安全性,通过防护套盒的可拆分式设计,方便对底盒和防护套盒进行全面清洗,避免在使用不同药剂的诱食进行防控时,药剂之间相互交叉污染,提高了防控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监测箱,尤其是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背景技术
红火蚁是蚂蚁的一种,属于社会性昆虫,有多个品级,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蚁、雄蚁和工蚁(发育不全无生殖能力的雌蚁),红火蚁分布广泛,为极具破坏力入侵生物之一,红火蚁对人有攻击性和重复蜇刺的能力,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大敌。
可以在红入侵火蚁觅食区散布饵剂进行防治防控,部分防控装置用饵盒开口较大,可能会导致其他动物误食,容易对其他生物造成危害,部分防控饵盒开口因体积和开口较小,可以避免其他生物误食,但是在上料时较为繁琐不便,降低了防控装置的实用性。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发明内容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防控饵盒在使用时容易对其他动物造成危害或上料不便的问题。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包括底盒和存料腔,所述底盒内部开设有存料腔;所述存料腔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导料板,所述底盒外侧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运料口,所述底盒顶端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有防护套盒,且防护套盒顶端固定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板和连接盖板,所述防护套盒底端外侧的底盒顶端固定有连接板,且连接板顶端的防护套盒外侧壁上固定有连接盖板,所述连接盖板底端对称固定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皆插设在连接板内部,两个所述限位杆外侧的连接板上皆固定有固定块,所述连接板、连接盖板和固定块内插设有固定杆,且固定杆贯穿固定块和限位杆与连接板内部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底盒顶端开设有与导料板和防护套盒配合的圆槽,所述导料板的直径小于圆槽的直径,所述导料板的高度小于防护套盒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导料板设置为锥形,所述密封盖内部顶端和底端皆胶粘有密封垫,所述底盒底端等距固定有多个固定锥。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内部皆对称开设有与限位杆配合的固定孔和与固定杆配合的螺纹槽,所述限位杆内部皆开设有与固定杆配合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杆外侧的固定杆上皆固定有移动块,所述连接板和固定块内部皆开设有与移动块配合的活动槽。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杆外端皆固定有转动握杆,所述固定杆皆设置为“T”形,所述固定块外端皆开设有与转动握杆配合的圆形开槽。
通过本申请上述实施例,采用了带有导向结构的防控装置,通过运料口方便红火蚁进入存料腔内部觅食,从而可以通过存料腔内部放置的带有灭虫药的引食,对红火蚁进行防控消灭,避免其他动物误食造成危害,解决了现有的防控饵盒在使用时容易对其他动物造成危害或上料不便的问题,提高了防控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图2中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盒;2、存料腔;3、导料板;4、运料口;5、防护套盒;6、进料口;7、密封盖;8、固定锥;9、连接板;10、连接盖板;11、固定块;12、限位杆;13、固定杆;14、移动块;15、转动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申请中,术语“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中”、“竖直”、“水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术语主要是为了更好地描述本申请及其实施例,并非用于限定所指示的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必须具有特定方位,或以特定方位进行构造和操作。
并且,上述部分术语除了可以用于表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以外,还可能用于表示其他含义,例如术语“上”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用于表示某种依附关系或连接关系。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这些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安装”、“设置”、“设有”、“连接”、“相连”、“套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可拆卸连接,或整体式构造;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或者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又或者是两个装置、元件或组成部分之间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本实施例中的防治防控装置可以适用于生物农药制剂增效组合物,例如,在本实施例提供了如下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本实施例中的防治防控装置可以用于种防控红火蚁的生物农药制剂增效组合物。
包括白僵菌和氯化钠,白僵菌孢子的个数与氯化钠的克数比为:(1~8)×200亿个:4.0~7.5g,所述的防控红火蚁的生物农药制剂增效组合物,优选为水分散性粒剂,按质量分数100%计,包括白僵菌粉剂和氯化钠的总质量分数为30%,白僵菌粉剂和氯化钠质量比为5:4.0~7.5g,所述的白僵菌粉剂含有白僵菌孢子200亿个/g、湿润剂拉开粉8%、分散剂木质素磺酸钠18%、崩解剂氯化钙5%、稳定剂磷酸氢二钠2%、黏结剂聚丙烯酸钠5%和载体硅藻土32。
当然本实施例也可以用于其他生物农药制剂增效组合物。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防治防控装置进行介绍。
请参阅图1-4所示,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包括底盒1和存料腔2,底盒1内部开设有存料腔2;存料腔2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导料板3,底盒1外侧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运料口4,底盒1顶端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有防护套盒5,且防护套盒5顶端固定有进料口6,进料口6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通过运料口4的小型开口,可以让红火蚁进入存料腔2觅食的同时,避免体积较大的动物进入,从而避免动物误食造成安全危害,且可以在防护套盒5内部存储较多的诱食,不需要频繁上料,在导料板3的导向限位下,即可持续性向存料腔2内部加料;
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板9和连接盖板10,防护套盒5底端外侧的底盒1顶端固定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顶端的防护套盒5外侧壁上固定有连接盖板10,连接盖板10底端对称固定有限位杆12,且限位杆12皆插设在连接板9内部,两个限位杆12外侧的连接板9上皆固定有固定块11,连接板9、连接盖板10和固定块11内插设有固定杆13,且固定杆13贯穿固定块11和限位杆12与连接板9内部螺纹连接,通过防护套盒5的可拆分式设计,方便对底盒1内部进行清洗,从而避免不同诱食的交叉污染;底盒1顶端开设有与导料板3和防护套盒5配合的圆槽,导料板3的直径小于圆槽的直径,导料板3的高度小于防护套盒5的高度,方便防护套盒5内部的诱食在导料板3的导向下,进入底盒1内部,且避免导料板3影响防护套盒5安装;导料板3设置为锥形,密封盖7内部顶端和底端皆胶粘有密封垫,底盒1底端等距固定有多个固定锥8,方便导料板3进行导向,且保证进料口6和密封盖7之间连接处的密封性,且通过将固定锥8插入低下,使得底盒1在地面放置更加稳定,避免底盒1倾倒导致诱食漏出;连接板9内部皆对称开设有与限位杆12配合的固定孔和与固定杆13配合的螺纹槽,限位杆12内部皆开设有与固定杆13配合的通孔,方便固定杆13内端与连接板9螺纹固定,且方便固定杆13插入连接板9、固定块11和限位杆12内部,从而方便将防护套盒5和连接板9固定;限位杆12外侧的固定杆13上皆固定有移动块14,连接板9和固定块11内部皆开设有与移动块14配合的活动槽,通过移动块14进行限位,避免固定杆13转动过度与固定块11分离,从而避免拆分时固定杆13丢失;固定杆13外端皆固定有转动握杆15,固定杆13皆设置为“T”形,固定块11外端皆开设有与转动握杆15配合的圆形开槽,通过转动握杆15拧动固定杆13更加方便省力,且方便固定杆13和转动握杆15在固定块11内部转动。
本申请在使用时,当需要使用防控装置时,先拧动密封盖7,将进料口6打开后,通过进料口6向防护套盒5内部添加足量的带有药剂的诱食,然后拧动密封盖7,对进料口6进行封堵,封堵完成后,按动底盒1,将固定锥8插入地面,即可将底盒1固定在地面,在导料板3的导向下,诱食可以在导料板3的导向下,持续性向存料腔2内部填料,诱食的味道通过运料口4向外界散发,可以引诱红火蚁觅食,即可通过诱食里的药剂,对红火蚁进行防控,当底盒1使用完成后,拧动转动握杆15,带动固定杆13转动,使得固定杆13与连接板9的螺纹固定解除,然后将固定杆13从限位杆12内部拉出,即可直接拉动防护套盒5,通过连接盖板10将限位杆12从连接板9内部拉出,即可对底盒1内部进行清洗,清洗完成后,将防护套盒5对齐插入连接板9内部,使得限位杆12插入固定孔中,再将固定杆13拧动至连接板9内部固定即可。
本申请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申请操作简单,通过导料板3和运料口4配合,可以持续性上料,从而方便红火蚁进入底盒1内部觅食,从而方便防控装置进行诱食防控,同时也避免其他动物误食诱食,提高了防控装置的安全性;
2.本申请结构合理,通过防护套盒5的可拆分式设计,方便对底盒1和防护套盒5进行全面清洗,避免在使用不同药剂的诱食进行防控时,药剂之间相互交叉污染,提高了防控装置的实用性。
涉及到电路和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完全可以实现,无需赘言,本申请保护的内容也不涉及对于软件和方法的改进。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盒(1)和存料腔(2),所述底盒(1)内部开设有存料腔(2);所述存料腔(2)底端中心位置处固定有导料板(3),所述底盒(1)外侧壁上等距开设有多个运料口(4),所述底盒(1)顶端通过固定结构连接有防护套盒(5),且防护套盒(5)顶端固定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上螺纹连接有密封盖(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结构包括连接板(9)和连接盖板(10),所述防护套盒(5)底端外侧的底盒(1)顶端固定有连接板(9),且连接板(9)顶端的防护套盒(5)外侧壁上固定有连接盖板(10),所述连接盖板(10)底端对称固定有限位杆(12),且限位杆(12)皆插设在连接板(9)内部,两个所述限位杆(12)外侧的连接板(9)上皆固定有固定块(11),所述连接板(9)、连接盖板(10)和固定块(11)内插设有固定杆(13),且固定杆(13)贯穿固定块(11)和限位杆(12)与连接板(9)内部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盒(1)顶端开设有与导料板(3)和防护套盒(5)配合的圆槽,所述导料板(3)的直径小于圆槽的直径,所述导料板(3)的高度小于防护套盒(5)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板(3)设置为锥形,所述密封盖(7)内部顶端和底端皆胶粘有密封垫,所述底盒(1)底端等距固定有多个固定锥(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9)内部皆对称开设有与限位杆(12)配合的固定孔和与固定杆(13)配合的螺纹槽,所述限位杆(12)内部皆开设有与固定杆(13)配合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杆(12)外侧的固定杆(13)上皆固定有移动块(14),所述连接板(9)和固定块(11)内部皆开设有与移动块(14)配合的活动槽。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13)外端皆固定有转动握杆(15),所述固定杆(13)皆设置为“T”形,所述固定块(11)外端皆开设有与转动握杆(15)配合的圆形开槽。
CN202122480575.6U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Active CN2160588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0575.6U CN216058881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80575.6U CN216058881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058881U true CN216058881U (zh) 2022-03-18

Family

ID=80639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80575.6U Active CN216058881U (zh) 2021-10-14 2021-10-14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0588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Holway et al. Effects of colony-level variation on competitive ability in the invasive Argentine ant
WO2008062612A1 (fr) Dispositif piège pour insectes nuisibles
US20060207164A1 (en) Termite monitoring and bait station
US4793474A (en) Controlled delivery agricultural caps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US10264777B2 (en) Ant bait stations with attractant vector compartment and easy opening
EP2405741A1 (en) Apparatus for rearing and releasing of predatory mites and accommodating their prey
CN216058881U (zh) 一种红火蚁防治防控装置
CN108450465A (zh) 一种橘小实蝇的挥发性引诱剂及其应用
JP4972840B2 (ja) 水性ハエ類ベイト剤用固形製剤
WO2013085002A1 (ja) アリ毒餌剤容器
Morris et al. Potential effects of various ant species on green lacewing, Chrysoperla carnea (Stephens)(Neuropt., Chrysopidae) egg numbers
US20200085030A1 (en) Bait station for controlling insects such as yellow jackets
KR940010709B1 (ko) 유인 살충기
CN211607925U (zh) 一种隔层式天敌寄生蜂释放器
JP4846436B2 (ja) 害虫防除用容器
CN215224158U (zh) 一种红火蚁诱捕装置
JP2019037181A (ja) シロアリ駆除用装置及びシロアリを駆除する方法
JPH09131154A (ja) 蟻防除用容器
US20080256843A1 (en) Insect Bait Station
CN212697305U (zh) 挂树诱虫塑胶杀虫器
US20210145007A1 (en) Insect bait composition and methods of use of the same
CN212753942U (zh) Ph3仓外发生器结合单管局部熏蒸装置
CN219593446U (zh) 一种红火蚁饵剂投放装置
CN213246508U (zh) 一种用于苹果花芽风化并杀虫的装置
CN211458566U (zh) 一种设施农业用微小天敌生物缓慢释放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