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60415U - 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60415U CN215960415U CN202122190194.4U CN202122190194U CN215960415U CN 215960415 U CN215960415 U CN 215960415U CN 202122190194 U CN202122190194 U CN 202122190194U CN 215960415 U CN215960415 U CN 21596041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aliva
- patient
- debridement
- sewage
- draina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带、储蓄袋和自封条;本实用新型可在对患者进行颌面清创或口腔治疗时将治疗过程中溢出的污水或口水会经引流带流入到两侧的储蓄袋内,不会经面部流淌至患者耳道或颈部,避免患者耳道发生细菌感染,避免污水或口水弄藏患者的衣物,给患者较好的就医体验;同时,可密封引流到储蓄袋内的污水或口水,使在治疗后,污水或口水中的细菌不会发生雾化传播;且可作为一次性产品,一次性用品更卫生安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
背景技术
口腔科医生在对患者颌面清创或牙周治疗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地污水或口水,其中存在着大量细菌,水雾传播会将口水或污水中地细菌传播到空气中,容易发生交叉感染;研究表明,使用强负压吸唾可以快速、有效地清除大量液体与磨切下地固体碎屑,减少水雾传播,从而减少诊室空气中地细菌量,是一种值得广泛推荐在临床应用地、降低空气污染地方法;但污水或口水的产生是个持续地过程,若清理不及时,污水或口水会很容易流淌到面部之外的耳道、颈部等位置,若流入到患者耳道内,则很容易引起耳道感染;同时流淌过程中污水或口水接触的面积较多,雾化速率会更快,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发生的风险;另外,污水或口水流淌过程中会弄脏患者面部皮肤和衣物,给患者造成极不好的就医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可在对患者进行颌面清创或口腔治疗时将治疗过程中溢出的污水或口水会经引流带流入到两侧的储蓄袋内,不会经面部流淌至患者耳道或颈部,避免患者耳道发生细菌感染,避免污水或口水弄藏患者的衣物,给患者较好的就医体验;同时,可密封引流到储蓄袋内的污水或口水,使在治疗后,污水或口水中的细菌不会发生雾化传播;且可作为一次性产品,一次性用品更卫生安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包括:引流带、储蓄袋和自封条,所述的引流带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的储蓄袋,所述自封条连接在储蓄袋口部的内侧;所述引流带平铺和弯曲状态下均为两侧边翘起的凹形轨道结构,在引流带的中部设有一个圆孔,在引流带的背面圆孔的周围设有一圈粘贴带;所述储蓄袋设有两个,两储蓄袋的后侧边分别连接所述引流带两端的侧边;
进一步的,所述引流带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医用透明塑料制成的薄片;
进一步的,所述储蓄袋为医用透明塑料薄膜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自封条的材质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该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可在对患者进行颌面清创或口腔治疗时将装置的引流带粘接于患者的口部,引流带两端的储蓄袋自然悬挂于患者颈部两侧,在治疗过程中溢出的污水或口水会经引流带流入到两侧的储蓄袋内,不会经面部流淌至患者耳道或颈部,避免患者耳道发生细菌感染,避免污水或口水弄藏患者的衣物,给患者较好的就医体验;
2、该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通过自封条可密封引流到储蓄袋内的污水或口水,使在治疗后,污水或口水中的细菌不会发生雾化传播;
3、该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基本为成本较低的塑料制品,可作为一次性产品,一次性用品更卫生安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引流带,101-圆孔,102-粘贴带,2-储蓄袋,3-自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参阅图1至图2所示,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带1、储蓄袋2和自封条3,所述的引流带1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的储蓄袋2,所述自封条3连接在储蓄袋2口部的内侧;所述引流带1平铺和弯曲状态下均为两侧边翘起的凹形轨道结构,在引流带1的中部设有一个圆孔101,在引流带1的背面圆孔101的周围设有一圈粘贴带102;所述储蓄袋2设有两个,两储蓄袋2的后侧边分别连接所述引流带1两端的侧边;
所述引流带1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医用透明塑料制成的薄片,使引流带1在使用时可维持凹形结构;
所述储蓄袋2为医用透明塑料薄膜制成,用于盛放颌面清创或口腔治疗时产生并从口部溢出的污水或口水;
所述自封条3的材质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制成,打开时可支撑储蓄袋2的口部,在清理时可将储蓄袋2口部密封。
操作原理及具体使用方法:
在给患者进行颌面清创或口腔治疗前,将引流带1置于患者的口部,两储蓄袋2自然下垂到患者颈部的两侧,圆孔101将患者口部暴露出,圆孔101周围的粘贴带102粘接于患者口部四周的皮肤上,并打开储蓄袋2上的自封条3,使自封条3支撑开储蓄袋2的口部;在进行颌面清创或口腔治疗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或口水在来不及使用吸唾器吸引走时,从口部流淌出的污水或口水会经引流带流向两侧的储蓄袋2内,不会经面部流淌至患者耳道或颈部;在颌面清创或口腔治疗结束后,按压自封条3使储蓄袋2密封,以便于在清理过程中不会溢出。
综上所述,1、该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可在对患者进行颌面清创或口腔治疗时将装置的引流带粘接于患者的口部,引流带两端的储蓄袋自然悬挂于患者颈部两侧,在治疗过程中溢出的污水或口水会经引流带流入到两侧的储蓄袋内,不会经面部流淌至患者耳道或颈部,避免患者耳道发生细菌感染,避免污水或口水弄藏患者的衣物,给患者较好的就医体验;
2、该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通过自封条可密封引流到储蓄袋内的污水或口水,使在治疗后,污水或口水中的细菌不会发生雾化传播;
3、该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基本为成本较低的塑料制品,可作为一次性产品,一次性用品更卫生安全,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4)
1.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带、储蓄袋和自封条,所述的引流带的两端各连接一个所述的储蓄袋,所述自封条连接在储蓄袋口部的内侧;所述引流带平铺和弯曲状态下均为两侧边翘起的凹形轨道结构,在引流带的中部设有一个圆孔,在引流带的背面圆孔的周围设有一圈粘贴带;所述储蓄袋设有两个,两储蓄袋的后侧边分别连接所述引流带两端的侧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带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医用透明塑料制成的薄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蓄袋为医用透明塑料薄膜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封条的材质为具有一定韧性的塑料制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0194.4U CN21596041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0194.4U CN21596041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60415U true CN215960415U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4651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90194.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60415U (zh) | 2021-09-10 | 2021-09-10 | 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60415U (zh) |
-
2021
- 2021-09-10 CN CN202122190194.4U patent/CN21596041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0019748U (zh) | 一种用于牙科综合治疗椅上的多孔开口器 | |
CN202122764U (zh) | 医用负压引流吸盘 | |
CN215960415U (zh) | 一种颌面清创、口腔接唾装置 | |
CN207341956U (zh) | 一种护理用负压引流装置 | |
CN207562152U (zh) | 医用改良型外科吸引器 | |
CN2142728Y (zh) | 医用简便吸引器 | |
CN209575368U (zh) | 一种口腔分泌物引流装置 | |
CN210728236U (zh) | 一种术后患者漱口装置 | |
CN220938272U (zh) | 一种渗液引流装置 | |
CN208626318U (zh) | 一种泌尿外科自动冲洗装置 | |
CN209361619U (zh) | 用于肛肠手术护理的负压引流系统 | |
CN209884474U (zh) | 一种可冲洗式造口护理袋 | |
CN209662411U (zh) | 一种医用术后护理伤口引流液便携式收集装置 | |
CN215194193U (zh) | 一种预防失禁性皮炎用的大便收集装置 | |
CN217611983U (zh) | 一种眼科用引流式结膜冲洗受水袋 | |
CN222708757U (zh) | 一种一次性可负压吸引口腔护理装置 | |
CN209827061U (zh) | 一种漱口水吸管 | |
CN215503673U (zh) | 一种为危重症患者使用的口腔分泌物收集袋 | |
CN221845179U (zh) | 一种内置过滤网可收集过滤肠液的造口袋 | |
CN221556246U (zh) | 一种用于大便失禁患者的肛门袋 | |
CN221154782U (zh) | 一种便携式传染病专用呕吐装置 | |
CN217593188U (zh) | 一种一次性婴儿集尿袋 | |
CN2312034Y (zh) | 一种鼻腔清洗器 | |
CN214807149U (zh) | 一种腹腔引流管的废液收集袋 | |
CN211534921U (zh) | 一种医用输液式口腔冲洗套装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