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55514U - 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55514U CN215955514U CN202121595312.3U CN202121595312U CN215955514U CN 215955514 U CN215955514 U CN 215955514U CN 202121595312 U CN202121595312 U CN 202121595312U CN 215955514 U CN215955514 U CN 21595551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plastic
- circuit board
- elastic
- shee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用于与电路板表面连接,进行信号和电流传输,所述端子包括弹性端头,与电路板表面压配。连接片包括塑胶中心件、上端子、下端子、塑胶上盖板、塑胶下盖板、金属屏蔽上板、金属屏蔽下板、塑胶压片上盖和塑胶压片下盖。子卡连接器包括连接片组、金属支架、塑胶壳、上屏蔽片、下屏蔽片、塑胶压片。本实用新型不需进入电路板中,只在电路板表面接触,完成信号和电流传输。端子端头与电路板通过弹簧原理,实现了信号端子在一定范围内可伸缩,解决了传统信号端子在连接器中微小移动而造成端子压入电路板深度不够、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高了连接器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了高频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配式端子及电连接器,特别涉及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一般指的是电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现有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的连接方式总体分为有焊连接和无焊连接两种,使用无焊连接技术连接器可以简化电子产品的装配过程,也简化了批量生产过程。使用连接器使工程师们在设计和集成新产品时,以及用元部件组成系统时,有更大的灵活性。同时对降低环境的污染、原材料成本的经济性都有积极的影响。目前广泛使用的连接器中端子一般是压配式端子,其与电路板的结合是一种无焊点的连接方式,该连接方式既可以减小助焊剂的使用和避免发生主板过高温锡炉时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又可以简单拔除替换。因没有空焊等焊锡问题,其电气的可靠性较高,从而广泛应用于通讯、车载电子产品等产业。
鱼眼端子为压配式端子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其拥有插入力小、免焊接、工序短、抗振动、可公差补偿和对印刷电路板板孔破坏小等特点,应用越来越广泛。使鱼眼端子顺利插装在线路板的通孔内,从而实现鱼眼端子与线路板电连接。例如专利授权号为CN204045878U的电连接器,就使用了鱼眼端子作为对接端子。
然而,现有鱼眼端子在装配过程中易因应力过大而使装配部发生断裂,此外,现有鱼眼端子在应用过程中易因振动量过大而导致根部发生断针现象。另外,由于现有鱼眼端子插入板孔后,都是“单峰值接触压力区”的接触形式,想用端子的一段接触板孔的孔壁,但插入板孔后,板孔会因鱼眼端子的插入产生形变,导致鱼眼端子与板孔的内部无法完全接触,使得即便已应用的鱼眼端子中依然存在振动下接触不稳定、接触电阻大等缺点。因此可以通过对端子的端头进行技术改造,来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执行器之间电流或信号的互通互联,并完成电路预定的功能。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满足产品使用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用于与电路板表面连接,进行信号和电流传输,所述端子包括弹性端头,弹性端头与电路板表面压接接触;所述弹性端头在挤压受力情况下与电路板表面接触时,发生弹性形变,弹性端头收缩,所述弹性端头前端受力增加,与电路板表面紧密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端头为S型的导电金属弹片,能在弹性范围内屈伸。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端头在挤压受力情况下,所述S型的导电金属弹片压缩聚拢,接触面积增大。
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端头为两个以上S型依次连接的导电金属弹片。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子卡连接器的连接片,包括塑胶中心件、上端子、下端子、塑胶上盖板、塑胶下盖板、金属屏蔽上板、金属屏蔽下板、塑胶压片上盖和塑胶压片下盖,所述上端子和下端子采用能弹性伸缩的端子,所述金属屏蔽上板、塑胶上盖板、上端子、塑胶中心件、下端子、塑胶下盖板、金属屏蔽下板按顺序依次组装,组成子卡连接器的单元模块;所述单元模块两侧分别安装塑胶压片上盖和塑胶压片下盖,组成连接片。
进一步的,所述上端子和下端子的端头高出与电路板贴合面距离为d,所述d小于等于所述端头的弹性范围。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子卡连接器,包括连接片组、金属支架、塑胶壳、上屏蔽片、下屏蔽片和塑胶压片,所述连接片组采用上述连接片并排组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及子卡连接器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及子卡连接器,不需进入电路板中,只在电路板表面接触,完成信号和电流传输。端子端头与电路板通过弹簧原理,实现了信号端子在一定范围内可伸缩,解决了传统信号端子在连接器中微小移动而造成端子压入电路板深度不够、工艺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提高了连接器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了高频性能。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及子卡连接器,弹性端头弹力使连接器与电路板压接时,端子始终与电路板接触,从而使连接更加稳定且增大了端子与电路板之间的接触面积,使电流和信号传输更快,更加稳定,提高了高频性能。
(3)端子是连接器中电流和信号传输的重要结构,电流和信号依靠电磁波传送,而电磁波是由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产生的。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及子卡连接器结构对于电磁波传输的完整性与稳定性有更好的效果。
(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子及子卡连接器,端头高出与电路板贴合面一定距离,依靠弹性压缩与电路板实现有效连接,解决了传统的信号端子可能在连接器中发生微小移动或断裂或产生金属屑或变形过量,且信号端子在电路板过孔中接触面小,从而使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品质下降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子卡连接器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子卡连接器的单元模块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子卡连接器的单元模块组合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A部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弹性端头正常和收缩状态示意图,其中(a)为弹性端头正常状态示意图,(b)为弹性端头收缩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子卡连接器的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上端子,2-下端子,3-塑胶中心件,4-塑胶上盖板,5-塑胶下盖板,6-金属屏蔽上板,7-金属屏蔽下板,8-塑胶压片上盖,9-塑胶压片下盖,10-电路板,11-金属支架,12-塑胶壳,13-上屏蔽片,14-下屏蔽片,15-塑胶压片,16-上端头,17-下端头,18-连接片。19-单元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弹性伸缩端子的子卡连接器,用于与电路板10表面连接,进行信号和电流传输,包括连接片18、金属支架11、塑胶壳12、上屏蔽片13、下屏蔽片14、塑胶压片15组合。
如图2-6所示,一种具有弹性伸缩端子的子卡连接器的连接片18,包括塑胶中心件3、上端子1、下端子2、塑胶上盖板4、塑胶下盖板5、金属屏蔽上板6、金属屏蔽下板7、塑胶压片上盖8和塑胶压片下盖9;金属屏蔽上板6、塑胶上盖板4、上端子1、塑胶中心件3、下端子2、塑胶下盖板5、金属屏蔽下板7按顺序依次组装,组成子卡连接器的单元模块19;单元模块19两侧分别安装塑胶压片上盖8和塑胶压片下盖9,组成连接片18。
上端子1的上端头16与电路板10压接,下端子2的下端头17与电路板10压接;上端头16和下端头17分别高出与电路板10贴合面一定距离d,d的范围取决于上端头16和下端头17的弹性范围,优选为0.2毫米到2毫米之间。金属弹片材质为高性能合金铜。
上端头16和下端头17为两个S型依次连接的导电金属弹片,与电路板10表面压接接触,在弹性范围内屈伸。在挤压受力情况下,发生弹性形变,上端头16和下端头17分别收缩,上端头16和下端头17前端受力增加,与电路板10表面紧密连接。弹性端头在在挤压受力情况下,S型导电金属弹片压缩聚拢,接触面积增大,电流和信号传输能力增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其特征在于,用于与电路板表面连接,进行信号和电流传输,所述端子包括弹性端头,弹性端头与电路板表面压接接触;所述弹性端头在挤压受力情况下与电路板表面接触时,发生弹性形变,弹性端头收缩,所述弹性端头前端受力增加,与电路板表面紧密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头为S型的导电金属弹片,能在弹性范围内屈伸。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头为两个以上S型依次连接的导电金属弹片。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头在挤压受力情况下,所述S型的导电金属弹片压缩聚拢,接触面积增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端头在挤压受力情况下,所述S型的导电金属弹片压缩聚拢,接触面积增大。
6.一种子卡连接器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塑胶中心件、上端子、下端子、塑胶上盖板、塑胶下盖板、金属屏蔽上板、金属屏蔽下板、塑胶压片上盖和塑胶压片下盖,所述上端子和下端子采用权利要求1-5中任一所述的能弹性伸缩的端子,所述金属屏蔽上板、塑胶上盖板、上端子、塑胶中心件、下端子、塑胶下盖板、金属屏蔽下板按顺序依次组装,组成连接片的单元模块;所述单元模块两侧分别安装塑胶压片上盖和塑胶压片下盖,组成连接片。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子卡连接器的连接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子和下端子的端头高出与电路板贴合面距离为d,所述d小于等于所述端头的弹性范围。
8.一种子卡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片组、金属支架、塑胶壳、上屏蔽片、下屏蔽片和塑胶压片;所述连接片组采用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连接片并排组合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95312.3U CN215955514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95312.3U CN215955514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55514U true CN215955514U (zh) | 2022-03-04 |
Family
ID=804375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95312.3U Active CN215955514U (zh) | 2021-07-14 | 2021-07-14 | 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55514U (zh) |
-
2021
- 2021-07-14 CN CN202121595312.3U patent/CN215955514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151501A2 (en) | Connector with switching device | |
CN102176553B (zh) | 一种射频连接器 | |
CN215955514U (zh) | 一种能弹性伸缩的端子、连接片及子卡连接器 | |
CN113594731A (zh) | 连接器及电池组件 | |
CN222072225U (zh) | 一种抗震性能强的鱼眼端子 | |
CN220856967U (zh) | 一种插座电连接器 | |
CN209843999U (zh) | 连接器端子及连接器 | |
CN2706902Y (zh) | 电连接器 | |
CN216903602U (zh) | 电连接器的端子接地结构 | |
JP5026439B2 (ja) | コネクタ | |
CN214898940U (zh) | 一种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及电池 | |
CN210111078U (zh) | 鱼眼端子及连接器 | |
US6217392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CN221994729U (zh) | 具可挠性导电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01178229Y (zh) | 音频插头及其连接器 | |
CN220106937U (zh) | 鱼眼端子及其装配系统 | |
CN217387645U (zh) | 一种连接器 | |
CN220324835U (zh) | 一种可传输高密度信号与大电流的组合式连接器 | |
CN219696712U (zh) | 一种防触电安全插排 | |
CN217544981U (zh) | 一种电源插脚免焊的电子设备 | |
CN214673057U (zh) | 一种免焊接式fpc连接器 | |
CN222214508U (zh) | 一种兼容较大偏移量的鱼眼端子 | |
CN219286817U (zh) | 网络插座、电路板组件及电子产品 | |
CN221428020U (zh) | 基于柔性pcb加工技术的柔性电路实验板 | |
CN212434860U (zh) | 天线弹片、天线与电路板的连接结构及移动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