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27064U - 一种新型门锁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门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27064U CN215927064U CN202120825647.3U CN202120825647U CN215927064U CN 215927064 U CN215927064 U CN 215927064U CN 202120825647 U CN202120825647 U CN 202120825647U CN 215927064 U CN215927064 U CN 21592706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andle
- shell
- drive plate
- lock
- bo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3756 stir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新型门锁,包括锁体、扣盒;扣盒上扣槽、第一磁体;锁体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锁舌、旋转拨盘、把手拨盘、滑块;锁舌设置有第二磁体,且能够相对于壳体横向移动;把手拨盘的周缘凸出有一拨动部,锁舌上设置有一受压部;旋转拨盘的周缘凸出有第一限位部,锁舌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滑块包括第一端、第二端,滑块能够相对于壳体滑动,旋转拨盘上设置有一顶推部,壳体的外部安装有与旋转拨盘同步联接的旋钮、与把手拨盘同步联接的把手。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在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用于反锁门板的旋钮处于锁定状态,其不能够被转动,避免了门板打开时旋钮被误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门锁。
背景技术
门锁被广泛应用于房门、办公室门、浴室门等场景中,其一般包括安装在门框上的扣盒、以及安装在门板上的锁体,锁体上设置锁舌、把手,通过操作把手,带动锁舌横向移动,使锁舌伸出锁体外部嵌入到扣盒内以锁闭门板,或带动锁舌完全收缩在锁体内,以将门锁打开,另外,为了提高门锁的安全性,通常还需要配置一个能够实现反锁功能的旋钮,在门板处于关闭状态,且锁舌处于嵌入扣盒的状态时,转动旋钮,实现反锁功能,这样,在没有钥匙的前提下,防止门锁被从外部打开。
现有的门锁在门板处于打开状态,且锁舌完全收缩在锁体内部时,旋钮也能够被转动,因而经常会造成误操作,影响门锁的正常使用,从而导致门锁在使用时存在诸多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门锁,其能够在开门状态下防止对用于反锁的旋钮进行误操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新型门锁,包括锁体、扣盒;
扣盒上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锁体的扣槽,且扣盒上安装有第一磁体;
锁体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锁舌、旋转拨盘、把手拨盘、滑块;
锁舌靠近扣盒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磁体以磁性相吸的方式配合的第二磁体,锁舌能够在一伸出壳体并插入扣槽内的锁定位置和一收缩在壳体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横向移动;
把手拨盘与壳体枢转配合,把手拨盘的周缘凸出有一拨动部,锁舌上设置有一受压部,该拨动部用于在随着把手拨盘顺时针转动时拨动受压部以使锁舌由锁定位置向着打开位置运动;
旋转拨盘与壳体枢转配合,该旋转拨盘的周缘凸出有一第一限位部,锁舌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当锁舌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接触且相互配合构成一防止旋转拨盘逆时针转动的限位机构,当锁舌处于锁定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分离;
滑块包括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滑块能够在一远离把手拨盘的第一位置和靠近把手拨盘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滑动,旋转拨盘上设置有一顶推部,该顶推部用于在旋转拨盘转动时将滑块有第一位置顶推至第二位置,并且当滑块处于第二位置时,滑块的第二端抵顶在把手拨盘上以使把手拨盘与壳体保持固定;
壳体的外部安装有与旋转拨盘同步联接的旋钮、以及与把手拨盘同步联接的把手。
滑块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所提供的弹性应力用于使滑块始终保持由第二位置向着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
第一弹性元件为一扭簧,该扭簧的一端抵接在壳体上、另一端抵接在滑块上。
壳体上设置有一用于限定把手拨盘逆时针转动的限位凸块。
壳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一上滑槽、底部设置有一下滑槽,锁舌包括滑动的安装在上滑槽内的传动杆、固定在传动杆靠近扣盒一端的磁铁套,第二磁体固定在磁铁套内;滑块滑动的安装在下滑槽内。
旋转拨盘上设置有一安装孔,安装孔内嵌置有第二弹性元件、以及定位钢珠,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供定位钢珠嵌入的凹槽,该两凹槽沿旋转拨盘的周向排布,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顶在安装孔的内侧端,另一端抵顶在定位钢珠上。
锁舌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三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所提供的弹性应力用于使锁舌始终保持由锁定位置向着打开位置运动的趋势。
旋转拨盘上穿接有一旋钮方芯,该旋钮方芯的两端分别由壳体的两侧壁穿出,旋钮连接在旋钮方芯的一端,旋钮方芯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带钥匙孔的锁头。
把手拨盘上穿接有一把手方芯,该把手方芯的两端分别由壳体的两侧壁穿出,把手方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把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在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用于反锁门板的旋钮处于锁定状态,其不能够被转动,避免了门板打开时旋钮被误操作,同时,在门板与门框被锁舌锁定时,旋钮恢复到自由转动,能够通过转动旋钮实现反锁,同时转动旋钮将把手锁定,进一步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有一种工作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锁具,其包括锁体和扣盒70,锁体安装在门板上,扣盒70安装在门框上,扣盒70上设置有一扣槽71,该扣槽71的开口朝向锁体,并且扣盒70上还设置有第一磁体。锁体包括壳体、锁舌20、旋转拨盘30、把手拨盘40、滑块50,壳体包括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固定连接在一起,并且使壳体内部形成一内腔,锁舌20、旋转拨盘30、把手拨盘40、滑块50均安装在壳体的内腔中,将壳体设置为前壳体12和后壳体11两部分,以便于将锁舌20、旋转拨盘30、把手拨盘40、滑块50安装在壳体内部。锁舌20滑动的安装在锁体内部,其能够沿锁体横向移动,即锁舌20能够在一伸出壳体并插入扣槽71内的锁定位置和一收缩在壳体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移动,在锁舌20靠近扣盒70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磁体22,该第二磁体22与第一磁体以磁性相吸的方式配合,当锁舌20处于上述的锁定位置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22相吸,锁舌20在受到第一磁体磁力的情况下,保持在上述的锁定位置。把手拨盘40与壳体枢转配合,其位于壳体远离扣盒70的一端,把手拨盘40的周缘凸出的设置有一拨动部401,在锁舌20上设置有一受压部231,波动部401与受压部231配合,当把手拨盘40顺时针转动时,拨动部401推动受压部231运动,使锁舌20横向移动,继而使锁舌20由上述的锁定位置向着打开位置运动。旋转拨盘30与壳体枢转配合,其位于壳体靠近扣盒70的一端,旋转拨盘30的周缘凸出的设置有一第一限位部301,锁舌20上设置有一第二限位部211,当锁舌20处于打开位置时,锁舌20收缩在壳体内部,则第一限位部301与第二限位部211接触配合,并且其二者构成一个限位机构,该限位机构用于防止旋转拨盘30逆时针转动,当锁舌20运动至锁定位置时,第一限位部301和第二限位部211分离,此时,锁舌20不再限制旋转拨盘30转动的自由度,旋转拨盘30可被自由转动。滑块50呈长条状,其包括第一端51以及与第一端51相对的第二端52,滑块50能够在一远离把手拨盘40的第一位置和一靠近把手拨盘40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滑动,在旋转拨盘30上设置有一顶推部303,该顶推部303能够顶滑块50的第一端51,滑块50处于第一位置时,逆时针转动旋转拨盘30,顶推部303即可将滑块50向着靠近把手拨盘40的方向顶推,即将滑块50由第一位置顶推至第二位置,并且使滑块50上的第二端抵顶在把手拨盘40上,以使把手拨盘40与壳体保持固定,具体的,可以是在把手拨盘40周缘凸出的设置一凸起部403,利用滑块50的第二端52抵顶住该凸起部403,此时,把手拨盘40不能够顺时针转动,以此对把手拨盘40起到限位的作用。在壳体的外部还安装有与旋转拨盘30同步联接的旋钮15、以及与把手拨盘40同步联接的把手。
如图3所示,在锁舌20处于打开位置时,锁舌20完全收缩在壳体内部,此时门板能够被推开,同时,由于锁舌20上的第二限位部211与旋转拨盘30上的第一限位部301接触配合,使旋转拨盘30不能够被逆时针转动,也就是说,与旋转拨盘30同步联接的旋钮15不能够被逆时针转动,即是说,在门板处于开门状态时,不能够旋转旋钮15,避免在开门状态下,对旋钮15进行误操作。如图4所示,当将门板关闭时,锁舌20正对扣盒70上的扣槽71的开口,在磁力作用下,锁舌20运动至锁定位置,即锁舌20穿入到扣槽71中,使门板关闭,同时,锁舌20上的第二限位部211与旋转拨盘30上的第一限位部301分离,此时,释放旋转拨盘30逆时针转动的自由度,在此状态下,逆时针转动旋钮15至图5所示的状态,利用旋转拨盘30上的顶推部303将滑块有第一位置顶推至第二位置,滑块50的第二抵顶把手拨盘40上的凸起部403,对把手拨盘40进行限位,使把手拨盘40不能够被转动,如此,在门板处于关闭状态,并且锁舌20锁住门板与门框时,与把手拨盘40同步联接的把手不能够被转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门锁在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用于反锁门板的旋钮处于锁定状态,其不能够被转动,避免了门板打开时旋钮被误操作,同时,在门板与门框被锁舌锁定时,旋钮恢复到自由转动,能够通过转动旋钮实现反锁,同时转动旋钮将把手锁定,进一步提高了门锁的安全性。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在滑块50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一个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所提供的弹性应力用于使滑块50始终保持由第二位置向着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这样一来,使滑块50的第一端始终与旋转拨盘30的表面接触,避免在需要开门时,滑块50对把手拨盘40造成影响。具体的,该第一弹性元件为一扭簧17,扭簧17的一端抵接在壳体上,另一端抵接在滑块50上。
此外,在壳体上还设置有一限位凸块113,具体的,该限位凸块113被设置在后壳体11上,该限位凸块113用于限定把手拨盘40逆时针转动的自由度,具体的,限位凸块113位于凸起部403远离滑块50的一侧,在图5所示的状态下,凸起部403被夹持在滑块50的第二端52和限位凸块113之间,如此,将把手拨盘40锁死,使把手不能够转动。
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使锁舌20和滑块50能够顺畅滑动,在壳体的内腔顶部设置一上滑槽、底部设置一下滑槽,其中锁舌20包括传动杆23、以及磁铁套21,传动杆23呈条状,其滑动的安装在上滑槽中,磁铁套21则是固定连接在传动杆23的端部,并且第二磁体固定在磁铁套21内部,滑块50滑动的安装在下滑槽中;在后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上凸块111,该上凸块111与壳体的顶壁之间形成上滑槽,同样的,在后壳体11的侧壁上设置下凸块112,下凸块112与壳体的底壁之间形成下滑槽。
为了在旋钮15转动至不同位置时对其进行定位,同时提升旋钮15的手感,本实用新型在旋转拨盘30上设置有一安装孔,在安装孔内嵌置有第二弹性元件以及定位钢珠32,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凹槽114,该两凹槽114沿旋转拨盘30的周向排布,并且凹槽114能够供定位钢珠32嵌入,第二弹性元件具体可以是以弹簧31,弹簧31的一端抵顶在安装孔的内侧端、另一端抵顶在定位钢珠32上,利用弹簧31来压紧定位钢珠32,在图3和图4所示的状态下,定位钢珠32位于其中一个凹槽114中,在图5所示状态下,定位钢珠32随着旋转拨盘30转动90度后,落入另一个凹槽114中。
锁舌20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三弹性元件,第三弹性元件所提供的弹性应力用于使锁舌20始终保持由锁定位置向着打开位置运动的趋势,该第三弹性元件为一弹簧16,其一端抵顶在壳体上、另一端抵顶在锁舌20上,具体的,弹簧16的该另一端可以是抵顶在传动杆23上,这样,在门板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磁体和第二磁体22分离,锁舌20在不受磁力的情况下,利用弹簧16的弹性应力使锁舌20始终保持在收缩于壳体内的状态,如此,避免门处于打开状态时,锁舌20不会伸出壳体外部,如此,在关门时,不会出现锁舌20撞击门框的其情况。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弹性元件、第二弹性元件和第三弹性元件并不局限于采用扭簧、弹簧,其还可以是其他能够产生弹性应力的部件。
为了确保门锁能够由钥匙正常开启,本实用新型在旋转拨盘30上设置一旋钮方芯13,其中旋钮方芯13穿设在旋转拨盘30上开设的方孔402中,旋转拨盘30同步联接,并且,旋钮方芯13的两端分别由壳体的两侧壁穿出,旋钮15连接在旋钮方芯13的一端,旋钮方芯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带钥匙孔的锁头,通过在锁头内插入钥匙,可转动旋钮方芯13,继而转动旋转拨盘30,由此,在门板外侧开门。把手拨盘40上穿接有一把手方芯14,该把手方芯14穿接在把手拨盘40上开设的方孔402中,以与把手拨盘40同步联接,把手方芯14的两端分别由壳体的两侧壁穿出,并且在把手方芯14的一端固定有内把手62、另一端固定有外把手61。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局限于这些说明。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包括锁体、扣盒;
扣盒上设置有一开口朝向所述锁体的扣槽,且扣盒上安装有第一磁体;
锁体包括壳体,以及位于壳体内部的锁舌、旋转拨盘、把手拨盘、滑块;
锁舌靠近扣盒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磁体以磁性相吸的方式配合的第二磁体,锁舌能够在一伸出壳体并插入扣槽内的锁定位置和一收缩在壳体内的打开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横向移动;
把手拨盘与壳体枢转配合,把手拨盘的周缘凸出有一拨动部,锁舌上设置有一受压部,该拨动部用于在随着把手拨盘顺时针转动时拨动受压部以使锁舌由锁定位置向着打开位置运动;
旋转拨盘与壳体枢转配合,该旋转拨盘的周缘凸出有一第一限位部,锁舌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当锁舌处于打开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接触且相互配合构成一防止旋转拨盘逆时针转动的限位机构,当锁舌处于锁定位置时,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分离;
滑块包括第一端以及与第一端相对设置的第二端,滑块能够在一远离把手拨盘的第一位置和靠近把手拨盘的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壳体滑动,旋转拨盘上设置有一顶推部,该顶推部用于在旋转拨盘转动时将滑块有第一位置顶推至第二位置,并且当滑块处于第二位置时,滑块的第二端抵顶在把手拨盘上以使把手拨盘与壳体保持固定;
壳体的外部安装有与旋转拨盘同步联接的旋钮、以及与把手拨盘同步联接的把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滑块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性元件,该第一弹性元件所提供的弹性应力用于使滑块始终保持由第二位置向着第一位置运动的趋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第一弹性元件为一扭簧,该扭簧的一端抵接在壳体上、另一端抵接在滑块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壳体上设置有一用于限定把手拨盘逆时针转动的限位凸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壳体的内腔顶部设置有一上滑槽、底部设置有一下滑槽,锁舌包括滑动的安装在上滑槽内的传动杆、固定在传动杆靠近扣盒一端的磁铁套,第二磁体固定在磁铁套内;滑块滑动的安装在下滑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旋转拨盘上设置有一安装孔,安装孔内嵌置有第二弹性元件、以及定位钢珠,壳体的内表面设置有两个供定位钢珠嵌入的凹槽,该两凹槽沿旋转拨盘的周向排布,第二弹性元件的一端抵顶在安装孔的内侧端,另一端抵顶在定位钢珠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锁舌与壳体之间还设置有一第三弹性元件,该第三弹性元件所提供的弹性应力用于使锁舌始终保持由锁定位置向着打开位置运动的趋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旋转拨盘上穿接有一旋钮方芯,该旋钮方芯的两端分别由壳体的两侧壁穿出,旋钮连接在旋钮方芯的一端,旋钮方芯的另一端连接有一带钥匙孔的锁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门锁,其特征在于,把手拨盘上穿接有一把手方芯,该把手方芯的两端分别由壳体的两侧壁穿出,把手方芯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一把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25647.3U CN215927064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一种新型门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825647.3U CN215927064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一种新型门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27064U true CN215927064U (zh) | 2022-03-01 |
Family
ID=80410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825647.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27064U (zh) | 2021-04-21 | 2021-04-21 | 一种新型门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2706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66761B (zh) * | 2024-01-29 | 2024-12-11 | 琺設科技有限公司 | 門鎖具、門框鎖具及磁力門鎖 |
-
2021
- 2021-04-21 CN CN202120825647.3U patent/CN215927064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866761B (zh) * | 2024-01-29 | 2024-12-11 | 琺設科技有限公司 | 門鎖具、門框鎖具及磁力門鎖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3402582A (en) | Cylinder lock with improved retainer | |
CN215927064U (zh) | 一种新型门锁 | |
US20210230900A1 (en) | Magnetic lockset | |
JP4540849B2 (ja) | 可動要素キーとキーハンドルとロック装置 | |
CN105089379B (zh) | 磁力移门锁体 | |
CN109441230B (zh) | 一种具有离合结构的锁芯 | |
JP3388724B2 (ja) | 抜き差し型ロックハンドル装置 | |
CN216690647U (zh) | 门锁组件 | |
CN213838076U (zh) | 一种一体式快装门锁 | |
CN114075893B (zh) | 门锁组件 | |
CN215889609U (zh) | 防盗锁具 | |
CN210460208U (zh) | 一种自动锁体斜舌组件结构 | |
CN107989483B (zh) | 一种锁具 | |
CN211818684U (zh) | 一种全自动锁体触发反锁装置 | |
KR100623160B1 (ko) | 디지털 도어록 | |
CN219281469U (zh) | 锁舌组件以及锁体 | |
CN222101765U (zh) | 一种冰箱拉式门锁机构及冰箱门锁机构安装结构 | |
JPH0225898Y2 (zh) | ||
CN207847285U (zh) | 一种磁力锁 | |
JP4850608B2 (ja) | シリンダ錠 | |
CN221481652U (zh) | 一种新型机械密码锁 | |
CN220955071U (zh) | 一种单锁舌门锁的解锁结构 | |
KR101765329B1 (ko) | 개폐방향에 따른 간편 전환구조가 적용된 디지털 도어락 | |
US2450145A (en) | Latch device | |
KR200202460Y1 (ko) | 도어록의 백세트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