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1605U - 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及信号传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及信号传输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11605U CN215911605U CN202120920078.0U CN202120920078U CN215911605U CN 215911605 U CN215911605 U CN 215911605U CN 202120920078 U CN202120920078 U CN 202120920078U CN 215911605 U CN215911605 U CN 2159116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e cable
- core
- shielding layer
- cable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2—Cable terminations
- H02G15/04—Cable-end sealings
- H02G15/043—Cable-end sealings with end caps, e.g. sleeve closed at one end
- H02G15/046—Cable-end sealings with end caps, e.g. sleeve closed at one end with bores or protruding portions allowing passage of cable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9—Sealing means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interfacial se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2—Screw-ring or screw-cas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8—Protective earth or shield arrangements on coupling devices, e.g. anti-static shielding
- H01R13/658—High frequency shielding arrangements, e.g. against 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or EMP [Electro-Magnetic Pulse]
- H01R13/6591—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 H01R13/65912—Specific features or arrangements of connection of shield to conductive members for shielded multiconductor cab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28—Coupling parts carrying pins, blades or analogous contacts and secured only to wire or cab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24—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action of a clamping member, e.g. screw fasten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5/00—Cable fittings
- H02G15/08—Cable junctions
- H02G15/10—Cable junctions protected by boxes, e.g. by distribution,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 H02G15/117—Cable junctions protected by boxes, e.g. by distribution, connection or junction boxes for multiconductor cables
Landscapes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Multi-Conductor Connection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及包括该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信号传输装置。该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主体,其开设有用于容纳多芯电缆的贯穿孔,该安装主体沿所述贯穿孔的径向向外延伸出屏蔽环;多条引线,其支撑在安装主体的外表面上,每条引线的一端用于与多芯电缆的屏蔽层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屏蔽环抵接,使得屏蔽层、引线与安装主体形成电连接;以及卡箍,其环绕在安装主体的外表面周围,多条引线穿过卡箍与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并且通过卡箍固定于安装主体的外表面。该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能够在满足信号传输能力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把外来干扰信号有效地导入大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信号传输领域,尤其涉及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及信号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行业的快速变革,人们对于信号传输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高的信号传输能力必然要求用于信号传输的连接器需要具有更多的芯针(Pin针)和相应的更多的与芯针连接的缆芯,为适应这一需要,目前的电缆大多采用多芯电缆。多芯电缆的信号传输要求更高的可靠性、智能化以及抗电磁干扰性。
为了避免对多芯电缆的信号干扰,目前采用的是为每根缆芯都包设屏蔽层,并且利用一部分芯针与缆芯的屏蔽层连接以将屏蔽层接地,这样才能把外来的干扰信号有效地导入大地,以避免干扰信号进入电缆内干扰缆芯的信号传输。可见,目前采用的以上这种设计方式使得产品组装工时变多,组装效率降低,产品成本变大,而且在满足屏蔽要求的情况下,牺牲了芯针的数量,从而不能满足更多的芯针与缆芯的连接,进而降低了信号传输能力。另外,现有技术存在这样一种多芯电缆及信号连接器,该多芯电缆设置一个总的屏蔽层,该屏蔽层围绕所有缆芯布置,而不是为每根缆芯单独包设屏蔽层,这样做虽然保证了缆芯与芯针的连接数量,提高了信号传输能力,但是屏蔽层的接地问题却难以解决,因此不能解决信号干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和缺陷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多芯电缆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所述多芯电缆包括多个缆芯以及围绕所有所述多个缆芯布置的屏蔽层,所述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包括:
安装主体,所述安装主体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多芯电缆的贯穿孔,所述安装主体沿所述贯穿孔的径向向外延伸出屏蔽环;
多条引线,所述多条引线支撑在所述安装主体的外表面上,其中,每条引线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多芯电缆的所述屏蔽层连接,每条引线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屏蔽环抵接,使得所述屏蔽层、所述引线与所述安装主体形成电连接;以及
卡箍,所述卡箍环绕在所述安装主体的所述外表面周围,所述多条引线穿过所述卡箍与所述外表面之间的空间并且通过所述卡箍固定于所述外表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安装主体的所述外表面为圆锥面,所述圆锥面的外径在所述贯穿孔的轴向上自所述圆锥面的远离所述屏蔽环的一端至所述圆锥面的靠近所述屏蔽环的一端逐渐变大,所述卡箍的内侧呈环形,并且所述卡箍的内径大于所述圆锥面的最小外径且小于所述圆锥面的最大外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安装主体的所述外表面为圆柱面,并且所述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将所述卡箍夹紧在所述安装主体的所述外表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多条引线在所述安装主体的所述外表面上沿所述贯穿孔的周向排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安装主体、所述屏蔽环和所述多条引线均为金属材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公端插座连接器、母端插头连接器、第一多芯电缆、第二多芯电缆以及多个芯针,所述第一多芯电缆和所述第二多芯电缆均包括多个缆芯以及围绕所有所述多个缆芯布置的屏蔽层,其中,
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的一端和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的另一端和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的另一端均安装有上述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
所述多个芯针跨越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的内部和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的内部布置;并且
所述第一多芯电缆和所述第二多芯电缆分别容纳在相应的所述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所述贯穿孔内,并且所述第一多芯电缆的缆芯各自压接到对应的一个芯针的一端内,所述第二多芯电缆的缆芯各自压接到所述对应的一个芯针的另一端内,使得所述第一多芯电缆的多个缆芯、所述多个芯针和所述第二多芯电缆的多个缆芯依次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每个芯针均包括位于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内的公端子以及位于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内的母端子,所述公端子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母端子的一端插接配合以共同形成芯针,所述公端子的另一端内凹以形成供所述第一多芯电缆的缆芯插入的公端子压线端,并且所述母端子(102)的另一端内凹以形成供所述第二多芯电缆的缆芯插入的母端子压线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外壳以及布置在所述插座外壳内的公端绝缘体,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包括插头外壳以及布置在所述插头外壳内的母端绝缘体,并且每个芯针布置在所述公端绝缘体和所述母端绝缘体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插座外壳与所述插头外壳螺纹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插座外壳与所述插头外壳之间的螺纹连接处设有密封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安装主体具有沿所述贯穿孔的轴向背离所述屏蔽环延伸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用于将所述安装主体安装到对应的所述插座外壳或所述插头外壳。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安装部与对应的所述插座外壳或所述插头外壳之间设有辅助安装环和密封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插座外壳、所述插头外壳和所述安装部均为金属材质,并且所述插座外壳或所述插头外壳能够接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所述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每条引线均为由对应的屏蔽层末端的金属网状线编织而成的编带。
在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各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适用于包括多个缆芯以及围绕所有缆芯布置的屏蔽层的多芯电缆,能够在满足信号传输能力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把外来干扰信号有效地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外来信号对信号传输的干扰。
通过下文中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和优点将显而易见,并且可以帮助对本实用新型有全面的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要说明,应当知道,以下描述的附图仅仅涉及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实用新型的限制,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安装主体的外表面为圆柱面。
图2是图1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多芯电缆和连接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安装主体的外表面为圆锥面。
图4是图3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多芯电缆和连接器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信号传输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图5中的公端插座连接器与对应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的母端插头连接器与对应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安装主体;2、引线;3、卡箍;4、贯穿孔;5、屏蔽环;6、安装主体的外表面;7、屏蔽层;8、公端插座连接器;81、插座外壳;82、公端绝缘体;9、母端插头连接器;91、插头外壳;92、母端绝缘体;10、芯针;101、公端子;102、母端子;11、多芯电缆;111、公端子压线端;112、母端子压线端;12、密封环;13、安装部;14、辅助安装环;15、密封圈;16、尾部附件;17、电缆格兰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下文对于实施例的描述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进行解释和说明,而不应当理解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说明书和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或相似的部件或构件。为了清晰起见,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并且附图中可能省略了一些公知部件和结构。
除非另外定义,本实用新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措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顶”或“底”等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当一个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多芯电缆11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该多芯电缆11包括多个缆芯以及围绕所有多个缆芯布置的屏蔽层7,该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包括安装主体1、多条引线2以及卡箍3。安装主体1开设有用于容纳多芯电缆11的贯穿孔4,安装主体1沿贯穿孔4的径向向外延伸出屏蔽环5,并且安装主体1能够连接到用于信号传输的连接器以接地。多条引线2支撑在安装主体1的外表面6上,其中,每条引线2的一端用于与多芯电缆的屏蔽层7连接,每条引线2的另一端用于与屏蔽环5抵接,屏蔽环5的环形构造可以确保引线2更可靠地与安装主体1接触,使得屏蔽层7、引线2与安装主体1形成更加牢固的电连接。卡箍3环绕在安装主体1的外表面6周围,多条引线2穿过卡箍3与外表面6之间的空间并且通过卡箍3固定于安装主体的外表面6。
下面参照相应附图来对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具体构造进行详细地描述。
如图1所示,安装主体1的外表面6可以为圆柱面,为了将多条引线牢固地固定于安装主体的外表面,本实施例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还包括夹具,并且利用夹具将卡箍3夹紧在安装主体1的外表面6上,从而将引线牢固地固定在安装主体的外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多芯电缆和连接器组装后,可以如图2所示。
另外,如图3所示,安装主1体的外表面6也可以为圆锥面,该圆锥面的外径在贯穿孔4的轴向上自圆锥面的远离屏蔽环5的一端至圆锥面的靠近屏蔽环5的一端逐渐变大,卡箍3的内侧呈环形,并且卡箍3的内径大于圆锥面的最小外径且小于圆锥面的最大外径。这样布置,使得只要将卡箍3移动到安装主体1的圆锥面的最大外径处,即可使卡箍3固定到安装主体1的外表面6上,从而将引线2牢固地固定在安装主体1的外表面6上。在这种情况下,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多芯电缆和连接器组装后,可以如图4所示。
参照图2和图4可知,多条引线2在安装主体1的外表面6上沿贯穿孔4的周向排列,这样,多条引线2沿屏蔽层7的周向布置,使得屏蔽层7形成360°接地,从而对外部干扰信号起到更好的屏蔽效果。
具体地,安装主体1、屏蔽环5和多条引线2均为金属材质,以使屏蔽层7、引线2与安装主体1更好地形成电连接,以便使屏蔽层7更好地接地。安装主体1与屏蔽环5可以一体地形成,以使结构更加牢固。
另外,如图5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装置,该信号传输装置整体呈大致圆柱形,包括公端插座连接器8(即图5中左侧的连接器)、母端插头连接器9(即图5中右侧的连接器)、第一多芯电缆、第二多芯电缆以及多个芯针10(也称为Pin针),第一多芯电缆和第二多芯电缆均包括多个缆芯以及围绕所有多个缆芯布置的屏蔽层,例如屏蔽层7。
其中,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一端(在图5中为右端)和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一端(在图5中为左端)固定连接,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另一端(在图5中为左端)和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另一端(在图5中为右端)均安装有图1或图3所示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也就是说,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另一端和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另一端可以安装相同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例如,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另一端和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另一端可以均安装图1所示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或图3所示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另一端和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另一端也可以分别安装不同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例如,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另一端安装图1所示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而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另一端安装图3所示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
如图5所示,多个芯针10跨越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内部和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内部布置;并且两个多芯电缆11(第一多芯电缆和第二多芯电缆)分别容纳在相应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贯穿孔4内,并且第一多芯电缆的缆芯各自压接到对应的一个芯针的一端内,第二多芯电缆的缆芯各自压接到对应的一个芯针的另一端内,使得第一多芯电缆的多个缆芯、多个芯针和第二多芯电缆的多个缆芯依次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参照图5,每个芯针均包括位于公端插座连接器8内的公端子101以及位于母端插头连接器9内的母端子102,公端子101的一端与对应的母端子102的一端插接配合以共同形成芯针10,公端子101的另一端内凹以形成供第一多芯电缆的缆芯插入的公端子压线端111,并且母端子102的另一端内凹以形成供第二多芯电缆的缆芯插入的母端子压线端112。
公端插座连接器8和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结构相似,具体而言,公端插座连接器8包括插座外壳81以及布置在插座外壳81内的公端绝缘体82,母端插头连接器9包括插头外壳91以及布置在插头外壳91内的母端绝缘体92,并且每个芯针布置在公端绝缘体82和母端绝缘体92内。
关于插座外壳与插头外壳的连接方式,插座外壳可以与插头外壳螺纹连接,例如插座外壳的表面设有外螺纹,插头外壳的表面设有与外螺纹配合的内螺纹。但这种螺纹连接的方式仅为示例,本实施例不限于此。为了使插座外壳与插头外壳的连接紧密,插座外壳81与所述插头外壳91之间的螺纹连接处可以设有密封环12。
为便于将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安装到连接器,安装主体1可以沿贯穿孔4的轴向背离屏蔽环5延伸出安装部13,以通过安装部13将安装主体1安装到对应的插座外壳81或插头外壳91。根据实施例,参照图5至图7,安装部13与对应的插座外壳81或插头外壳91之间可以设有辅助安装环14(也可以省略)和密封圈15,辅助安装环可以使安装部13与相应的外壳的配合紧密,密封圈可以提高密封性。
在实施例中,插座外壳81、插头外壳91和安装部13均为金属材质,并且插座外壳或插头外壳能够接地,这样当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安装到插座外壳或插头外壳上时,屏蔽层7、引线2、安装主体1以及相应的外壳顺次电连接,使得屏蔽层7接地,从而将屏蔽层中的外来干扰信号或电流引入大地,避免了干扰信号进入电缆内而干扰缆芯的信号传输,因而确保了信号传输能力不受影响,有效地解决了信号干扰问题。
如图2和图4所示,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每条引线2均为由对应的屏蔽层末端的金属网状线编织而成的编带,也就是说引线2直接取材于屏蔽层本身,属于屏蔽层的一部分,这种布置方式提高了引线2与屏蔽层的连接可靠性,并且简化了结构、节省了组装工序。每条编带的一端与屏蔽层的邻近贯穿孔4的一端连接,并且当编带的另一端与屏蔽环5抵接后,编带的另一端上的多余部分可以剪掉,以使编带的另一端与屏蔽环5的环形凹槽对齐。最后可以安装连接器的尾部附件16及电缆格兰头17等,以对信号传输装置的多芯电缆做进一步的固定和密封。
综上所述,该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通过卡箍将多条引线固定于安装主体的外表面,并且屏蔽层、引线和安装主体形成电连接,在使用时将与安装主体连接的连接器外壳接地,即可以将屏蔽层中的外来干扰信号有效地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对缆芯信号传输的干扰。该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可靠性高、组装方便、省时省力,并且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适用于包括多个缆芯以及围绕所有缆芯布置的屏蔽层的多芯电缆,这种多芯电缆将屏蔽层围绕所有缆芯布置,这样可以布置更多的缆芯以提高信号传输能力,也就是说该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在满足信号传输能力的同时,又能有效地把外来干扰信号有效地导入大地,从而避免了外来信号对信号传输的干扰。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面所描述的实施例都是示例性的,并且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其进行改进,各种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结构在不发生结构或者原理方面的冲突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自由组合。
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是附图中公开的实施例旨在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限制。附图中的尺寸比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的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构造,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明白,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总体构思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任何改变和改进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本申请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用于多芯电缆(11)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所述多芯电缆(11)包括多个缆芯以及围绕所有所述多个缆芯布置的屏蔽层(7),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包括:
安装主体(1),所述安装主体(1)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多芯电缆(11)的贯穿孔(4),所述安装主体(1)沿所述贯穿孔(4)的径向向外延伸出屏蔽环(5);
多条引线(2),所述多条引线(2)支撑在所述安装主体(1)的外表面(6)上,其中,每条引线(2)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多芯电缆(11)的所述屏蔽层(7)连接,每条引线(2)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屏蔽环(5)抵接,使得所述屏蔽层(7)、所述引线(2)与所述安装主体(1)形成电连接;以及
卡箍(3),所述卡箍(3)环绕在所述安装主体(1)的所述外表面(6)周围,所述多条引线(2)穿过所述卡箍(3)与所述外表面(6)之间的空间并且通过所述卡箍(3)固定于所述外表面(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的所述外表面(6)为圆锥面,所述圆锥面的外径在所述贯穿孔(4)的轴向上自所述圆锥面的远离所述屏蔽环(5)的一端至所述圆锥面的靠近所述屏蔽环(5)的一端逐渐变大,所述卡箍(3)的内侧呈环形,并且所述卡箍(3)的内径大于所述圆锥面的最小外径且小于所述圆锥面的最大外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的所述外表面(6)为圆柱面,并且所述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还包括夹具,所述夹具用于将所述卡箍(3)夹紧在所述安装主体(1)的所述外表面(6)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引线(2)在所述安装主体(1)的所述外表面(6)上沿所述贯穿孔(4)的周向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所述屏蔽环(5)和所述多条引线(2)均为金属材质。
6.一种信号传输装置,包括公端插座连接器(8)、母端插头连接器(9)、第一多芯电缆、第二多芯电缆以及多个芯针(10),所述第一多芯电缆和所述第二多芯电缆均包括多个缆芯以及围绕所有所述多个缆芯布置的屏蔽层(7),其特征在于,
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一端和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另一端和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另一端均安装有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
所述多个芯针(10)跨越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8)的内部和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9)的内部布置;并且
所述第一多芯电缆和所述第二多芯电缆分别容纳在相应的所述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所述贯穿孔(4)内,并且所述第一多芯电缆的缆芯各自压接到对应的一个芯针(10)的一端内,所述第二多芯电缆的缆芯各自压接到所述对应的一个芯针(10)的另一端内,使得所述第一多芯电缆的多个缆芯、所述多个芯针(10)和所述第二多芯电缆的多个缆芯依次一一对应地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芯针(10)均包括位于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8)内的公端子(101)以及位于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9)内的母端子(102),所述公端子(101)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母端子(102)的一端插接配合以共同形成芯针(10),所述公端子(101)的另一端内凹以形成供所述第一多芯电缆的缆芯插入的公端子压线端(111),并且所述母端子(102)的另一端内凹以形成供所述第二多芯电缆的缆芯插入的母端子压线端(11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公端插座连接器(8)包括插座外壳(81)以及布置在所述插座外壳(81)内的公端绝缘体(82),所述母端插头连接器(9)包括插头外壳(91)以及布置在所述插头外壳(91)内的母端绝缘体(92),并且每个芯针(10)布置在所述公端绝缘体(82)和所述母端绝缘体(92)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81)与所述插头外壳(91)螺纹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81)与所述插头外壳(91)之间的螺纹连接处设有密封环(12)。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主体(1)具有沿所述贯穿孔(4)的轴向背离所述屏蔽环(5)延伸的安装部(13),所述安装部(13)用于将所述安装主体(1)安装到对应的所述插座外壳(81)或所述插头外壳(91)。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13)与对应的所述插座外壳(81)或所述插头外壳(91)之间设有辅助安装环(14)和密封圈(1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81)、所述插头外壳(91)和所述安装部(13)均为金属材质,并且所述插座外壳(81)或所述插头外壳(91)能够接地。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号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的每条引线(2)均为由对应的屏蔽层末端的金属网状线编织而成的编带。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20078.0U CN215911605U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及信号传输装置 |
FR2203965A FR3122531A1 (fr) | 2021-04-29 | 2022-04-27 | Ensemble de montage de couche de blindage de câble multiconducteur et dispositif de transmission de signaux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920078.0U CN215911605U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及信号传输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11605U true CN215911605U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286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920078.0U Active CN215911605U (zh) | 2021-04-29 | 2021-04-29 | 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及信号传输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11605U (zh) |
FR (1) | FR312253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99883A (zh) * | 2024-04-23 | 2024-05-28 | 嘉兴翼波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smp连接器用屏蔽环的安装方法 |
-
2021
- 2021-04-29 CN CN202120920078.0U patent/CN215911605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4-27 FR FR2203965A patent/FR3122531A1/fr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99883A (zh) * | 2024-04-23 | 2024-05-28 | 嘉兴翼波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smp连接器用屏蔽环的安装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FR3122531A1 (fr) | 2022-11-0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20094108A1 (en) | Connector | |
US4674807A (en) | Shielded connector | |
US10128621B2 (en) | Cable connector | |
CN102576962A (zh) | 屏蔽连接器 | |
CN110521075B (zh) | 用于保持屏蔽电缆的保持设备 | |
JPH02132781A (ja) | 電気プラグコネクタ用の金属ケーシングスリーブ | |
JP6261780B2 (ja) | ケーブル接続部品 | |
US5411415A (en) | Shielded plug connector | |
JP2015053194A (ja) | 多芯ケーブルおよび多芯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
CN113437565A (zh) | 线缆连接器、面板连接器、电路板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 |
CN215911605U (zh) | 多芯电缆屏蔽层安装组件及信号传输装置 | |
CN106785625B (zh) | 一种磁悬浮列车圆形屏蔽连接器系统 | |
JPWO2020153347A1 (ja) | 信号ケーブル | |
US10333247B2 (en) | Wire harness | |
CN107732486B (zh) | 电缆连接组件 | |
CN109088222B (zh) | 衬垫 | |
KR102046412B1 (ko) | 밀폐형 고전압 전선 조인트 클립 | |
CN104466874A (zh) | 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电缆用线对线连接器组件及设置有线对线连接器的电缆组件 | |
JP3231611B2 (ja) | シールド構造 | |
KR20070118486A (ko) | 실드 커넥터 | |
JP5461898B2 (ja) | 同軸コネクタを備えた高周波装置 | |
CN113471761B (zh) | 插头连接器和插座连接器 | |
CN213989353U (zh) | 防水电缆接头及电子装置 | |
CN205211962U (zh) | 电梯曳引机用屏蔽电缆接头及电梯曳引机 | |
CN111653903A (zh) | 一种屏蔽尾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