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11143U - Led透明台签 - Google Patents
Led透明台签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11143U CN215911143U CN202122470144.1U CN202122470144U CN215911143U CN 215911143 U CN215911143 U CN 215911143U CN 202122470144 U CN202122470144 U CN 202122470144U CN 215911143 U CN215911143 U CN 2159111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inge
- panel
- slot
- light
- table lab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LED透明台签,其包括有底座和透明的面板,所述底座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插槽,所述面板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底座内安装有发光构件,所述发光构件朝向所述插槽内部照射,所述发光构件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面板的导光,在所述面板的另一部分上形成光反射区域。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透明台签,其底座内设有发光构件,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经过透明的面板导光后在面板表面形成光反射区域,适于凸显台签展示的内容,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台签需要额外使用照明装置照射台签展示区域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台签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ED透明台签。
背景技术
台签又名桌牌,是指立在桌面上的标识牌,用于展示或提示甲方的信息。台签上的内容可以是甲方的简介,也可以是甲方提供的服务项目,如“服务台”、“菜单”等。还可以指明甲方当前所处的状态,如“营业中”等。
现有技术中的台签不具有照明的功能,台签在晚间使用时,需要额外搭配照明装置照射在台签的展示区域,使用起来不够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ED透明台签,其底座内设有发光构件,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经过透明的面板导光后在面板表面形成光反射区域,适于凸显台签展示的内容,以期解决现有技术中台签需要额外使用照明装置照射台签展示区域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透明台签,包括有底座和透明的面板,所述底座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插槽,所述面板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插接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底座内安装有发光构件,所述发光构件朝向所述插槽内部照射,所述发光构件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面板的导光,在所述面板的另一部分上形成光反射区域。
采用上述结构后,透明的面板可拆卸地插接于底座上,方便面板的拆卸与更换。面板采用透明材料,如亚克力板等,底座内的发光构件发出的光照射于插槽内,光线经过面板插入部分的边沿,并在面板上形成光反射区域。反射区域发出的光线映照修饰面板的展示区域。使得台签在处于较暗的环境中,容易被识别读取台签所要展示的内容。
可选地,所述面板包括第一折页以及与所述第一折页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折页,所述第一折页和/或所述第二折页为透光材质。第一折页与第二折页可转动地连接形成适于合拢夹持的结构,即在合拢状态下第一折页与第二折页之间形成夹持间隙,该夹持间隙用于夹持容纳表面印有台签所要展示内容的标签纸,以方便标签纸的更换。
可选地,所述第一折页与所述第二折页相向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枢接开口,所述第一安装槽的槽底向所述枢接开口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凸起,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枢接开口的侧壁之间形成适于与所述第二折页连接的枢接间隙。
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有第一台阶。第一台阶位于第一安装槽边沿位置,且由第一安装槽槽底向外延伸形成,当第二折页与第一台阶表面相抵时,第一折页与第二折页之间形成的间隙适于容纳标签纸。
可选地,所述第二折页与所述第一折页相向的一面上设有第二台阶,所述第二台阶适配于所述第一台阶,且所述第二台阶由第二折页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折页一侧凹陷形成。采用上述结构后,标签纸的边沿与第一安装槽侧壁相抵,即与第一台阶的台阶面相抵。第二折页密封第一安装槽,能够避免标签纸从第一台阶与第二台阶的接合缝隙滑出。
可选地,所述第二折页设有适配于所述枢接开口的第二凸起,所述第二凸起上设有适配于所述枢接间隙的连接凸部,所述枢接开口的侧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连接凸部枢接的枢轴。通过上述结构后,使得第一折页与第二折页在合拢状态下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板状结构。
可选地,所述底座包括外壳以及盖合所述外壳底部开口的底板,所述插槽由所述外壳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发光构件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槽为底板上向上延伸形成槽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插槽内两侧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所述第一限位凸起由所述插槽侧壁相向延伸形成。
可选地,所述发光构件为板状结构,所述插槽底端边沿与所述发光构件表面相抵。
可选地,所述插槽内设有第三台阶,所述第三台阶适于限定所述面板的插接深度。
可选地,所述插槽底部开口处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插槽的两侧壁连接。即隔板悬空于插槽底部的开口处,隔板适于限定面板的插接深度,并能增加插槽两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透明台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LED透明台签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折页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折页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外壳与发光构件连接后的半剖面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底板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面板;2、底座;
100、光反射区域;
110、第一折页;111、第一安装槽;112、第一凸起;113、枢接开口;114、枢轴;115、第一台阶;
120、第二折页;121、第二凸起;122、连接凸部;123、第二台阶;
210、外壳;211、插槽;212、控制部;213、充电插口;214、第一限位凸起;215、第三台阶;216、隔板;
220、发光构件;
230、供电元件;
240、底板;241、第二安装槽;242、第二限位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用于区别描述特征,无顺序之分,无轻重之分。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结合图1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LED透明台签,包括有底座2和透明的面板1,所述底座2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插槽211,所述面板1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插接于所述插槽211内,所述底座2内安装有发光构件220,所述发光构件220朝向所述插槽211内部照射,所述发光构件220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面板1的导光,在所述面板1的另一部分上形成光反射区域100。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LED透明台签为T型台签,其面板1说展示的平面与底座2底面垂直。光反射区域100裸露于插槽211外,插槽211内的面板1因导光同样具有光反射的效果。但是插槽211内的面板1不是作为展示的区域。所以将面板1上适于展示部分的,且因导光被光反射的区域划分为光反射区域100.
进一步的,透明的面板1可拆卸地插接于底座2上,方便面板1的拆卸与更换。面板1采用透明材料,如亚克力板或硅酸盐玻璃等,底座2内的发光构件220发出的光照射于插槽211内,光线经过面板1插入部分的边沿,并在面板1上形成光反射区域100。反射区域发出的光线映照修饰面板1的展示区域。使得台签在处于较暗的环境中,容易被识别读取台签所要展示的内容。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面板1采用亚克力板材料。
更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面板1采用一体成型的板状结构,其表面或内部具有所要展示的内容。
具体的,结合图2所示,所述面板1包括第一折页110以及与所述第一折页110可转动地连接,且在合拢状态下能够合拢所述第一折页110的第二折页120,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或所述第二折页120为透光材质。
进一步的,第一折页110与第二折页120可转动地连接形成适于合拢夹持的结构,用于夹持表面印有台签所要展示内容的标签纸,以方便标签纸的更换。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页110和第二折页120均为透光材质,光反射区域100位于第一折页110和/或第二折页120的部分或全部的展示区域。
更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折页110为透光材质,第二折页120为非透光材质,光反射区域100位于第一折页110的部分或全部的展示区域。
更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折页110与第二折页120的可转动地连接处位于两者的上边沿,当面板1插接在插槽211内后,插槽211能够限定第一折页110与第二折页120的开启。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折页110与第二折页120的可转动地连接处位于两者的两侧边沿或底边沿,面板1与插槽211插接的位置均位于面板1的底边沿。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第一折页110与所述第二折页120相向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侧壁上设有枢接开口113,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槽底向所述枢接开口113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凸起112,且所述第一凸起112与所述枢接开口113的侧壁之间形成适于与所述第二折页120连接的枢接间隙。
进一步的,在第一折页110表现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11,第一安装槽111的侧壁为围设在第一安装槽111四周的边框结构,且该边框结构的上边沿设有枢接开口113。边框结构的侧壁具有相向的两个端面为枢接开口113左右两侧的侧壁。在枢接开口113之间的区域内,第一安装槽111的槽底向上延伸形成第一凸起112,第一凸起112的上端边沿与第一折页110的上端边沿齐平。在第一凸起112的两侧与枢接开口113的侧壁之间分别形成有左右两个枢接间隙。
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凸起112与枢接开口113的侧壁之间只形成一个枢接间隙。
具体的,结合图3所示,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设有第一台阶115。
进一步的,第一台阶115位于第一安装槽111内下侧边沿位置,且由第一安装槽111槽底向外延伸形成,当第二折页120与第一台阶115表面相抵时,第一折页110与第二折页120之间形成的间隙适于容纳标签纸。
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第二折页120设有适配于所述枢接开口113的第二凸起121,所述第二凸起121上设有适配于所述枢接间隙的连接凸部122,所述枢接开口113的侧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连接凸部122枢接的枢轴114。
进一步的,通过上述结构后,使得第一折页110与第二折页120在合拢状态下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板状结构。
更进一步的,第二凸起121由第二折页120上边沿向上延伸形成,第二折页120整体轮廓与第一安装槽111匹配。左右两个连接凸部122由第二凸起121朝第一折页110方向延伸形成。两个连接凸部122的外侧端面均具有与枢轴114适配的轴孔。
更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凸起121上设有一个连接凸部122,该连接凸部122两侧端面上均具有与枢轴114适配的轴孔。
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所述第二折页120与所述第一折页110相向的一面上设有第二台阶123,所述第二台阶123适配于所述第一台阶115,且所述第二台阶123由第二折页120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折页110一侧凹陷形成。
进一步的,标签纸的边沿与第一安装槽111侧壁相抵,即与第一台阶115的台阶面相抵。第二折页120密封第一安装槽111,能够避免标签纸从第一台阶115与第二台阶123的结合缝隙滑出。
具体的,结合图5所示,所述底座2包括外壳210以及盖合所述外壳210底部开口的底板240,所述插槽211由所述外壳210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底板240上设有第二安装槽241,所述发光构件22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241内。第二安装槽241为底板240上向上延伸形成槽形结构。
更进一步的,在外壳210表面设有控制部212,控制部212适于控制发光构件220作业的控制开关。在外壳210内部安装有供电元件230,外壳210表面设有适于为供电元件230供电的充电插口213。发光构件220、供电元件230、控制部212、充电插口213以及控制器单元(图中未示出)均有现有技术中的电连接结构,顾不多加赘述。
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所述插槽211内两侧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14,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4由所述插槽211侧壁相向延伸形成。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凸起214的设置,使得面板1与插槽211配合紧密,适于增加插槽211与面板1的摩擦力。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以面板1为基准对底座2位置进行描述。面板1上相对的两表面为面板1的前后面,即插槽211内壁具有左右两侧面以及前后两侧面。插槽211由外壳210壳体向下延伸形成,第一限位凸起214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位于插槽211的前侧面,余下部分的第一限位凸起214位于插槽211的后侧面。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限位凸起214一一对应相向设置。结合图6所示,插槽211的前侧面上设有七个第一限位凸起214,插槽211的后侧面上一一对应设有七个限位凸起。
更进一步的,在另一实施例中,插槽211前后两侧面上的第一限位凸起214错位设置。
具体的,结合图5和图6所示,所述发光构件220为板状结构,所述插槽211底端边沿与所述发光构件220表面相抵。
进一步的,发光构件220的发光电路板,其表面上设有多个LED灯珠。当插槽211底端边沿与发光构件220表面相抵时,即发光电路板密封插槽211底端的开口,避免插槽211内漏光。
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所述插槽211内设有第三台阶215,所述第三台阶215适于限定所述面板1的插接深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台阶215由插槽211的左右两侧底端边沿向内延伸形成。
具体的,结合图6所示,所述插槽211底部开口处设有隔板216,所述隔板216将所述插槽211的两侧壁连接。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16悬空于插槽211底部的开口处,隔板216适于限定面板1的插接深度,并能增加插槽211两侧壁之间的连接强度。
具体的,结合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241由底板240向上延伸形成,其具有围设在第二安装槽241四周的侧壁。
具体的,第二安装槽241的侧壁上设有第二限位凸起242,所述第二限位凸起242由所述第二安装槽241侧壁相向延伸形成。
进一步的,第二限位凸起242适于限定发光构件220的安装位置,第二限位凸起242搭配插槽211的底端边沿,从发光构件220的上下两侧对其进行限定。
进一步的,以面板1为基准对底板240位置进行描述,第二安装槽241四周的侧壁分为前后侧壁和左右侧壁。第二限位凸起242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位于第二安装槽241的前侧面,余下部分的第二限位凸起242位于第二安装槽241的后侧面。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座(2)和透明的面板(1),所述底座(2)具有向下延伸形成的插槽(211),所述面板(1)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插接于所述插槽(211)内,所述底座(2)内安装有发光构件(220),所述发光构件(220)朝向所述插槽(211)内部照射,所述发光构件(220)发出的光通过所述面板(1)的导光,在所述面板(1)的另一部分上形成光反射区域(10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1)包括第一折页(110)以及与所述第一折页(110)可转动地连接的第二折页(120),所述第一折页(110)和/或所述第二折页(120)为透光材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页(110)与所述第二折页(120)相向的一面上设有第一安装槽(111),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侧壁上设有枢接开口(113),所述第一安装槽(111)的槽底向所述枢接开口(113)方向延伸形成第一凸起(112),且所述第一凸起(112)与所述枢接开口(113)的侧壁之间形成适于与所述第二折页(120)连接的枢接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槽(111)内设有第一台阶(11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页(120)与所述第一折页(110)相向的一面上设有第二台阶(123),所述第二台阶(123)适配于所述第一台阶(115),且所述第二台阶(123)由第二折页(120)表面向远离所述第一折页(110)一侧凹陷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折页(120)设有适配于所述枢接开口(113)的第二凸起(121),所述第二凸起(121)上设有适配于所述枢接间隙的连接凸部(122),所述枢接开口(113)的侧壁上设有适于与所述连接凸部(122)枢接的枢轴(1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包括外壳(210)以及盖合所述外壳(210)底部开口的底板(240),所述插槽(211)由所述外壳(210)上端向下凹陷形成,所述底板(240)上设有第二安装槽(241),所述发光构件(220)安装在所述第二安装槽(24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11)内两侧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凸起(214),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14)由所述插槽(211)侧壁相向延伸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构件(220)为板状结构,所述插槽(211)底端边沿与所述发光构件(220)表面相抵。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透明台签,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槽(211)内设有第三台阶(215),所述第三台阶(215)适于限定所述面板(1)的插接深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70144.1U CN21591114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Led透明台签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70144.1U CN21591114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Led透明台签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11143U true CN215911143U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31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70144.1U Active CN21591114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Led透明台签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11143U (zh) |
-
2021
- 2021-10-13 CN CN202122470144.1U patent/CN2159111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633166B1 (ko) |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의 램프 교환구조 | |
TW466465B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container module with a novel structure | |
US6539657B1 (en) | Universal edge-lit exit sign | |
JP2006146126A5 (zh) | ||
US7278770B2 (en) | Double-sided light box | |
EP2515029A2 (en) | Illumination device | |
KR100754799B1 (ko) | 유도등 | |
CN215911143U (zh) | Led透明台签 | |
US7520655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 |
KR101728437B1 (ko) | 유지보수가 용이하고 초절전 led를 구비한 도로교통 표지판 | |
KR100880429B1 (ko) | 백 라이트 액자 | |
KR101026881B1 (ko) | 광 감응성 광고부를 구비한 광고 패널 | |
KR101077538B1 (ko) | 달대형 광고물 | |
JP2017142984A (ja) | Led照明装置 | |
JP4527955B2 (ja) | 表示装置および誘導灯装置 | |
KR100765396B1 (ko) | 유도등 | |
JP5401641B2 (ja) | 床面埋設型誘導灯装置 | |
WO2024000993A1 (zh) | 灯具及其发光组件 | |
CN101290091A (zh) | 发光二极管照明装置 | |
CN209843080U (zh) | 一种展示牌 | |
JP4639716B2 (ja) | 表示用照明装置 | |
KR200369296Y1 (ko) | 유리면에 부착하는 조명 광고장치 | |
US20090133302A1 (en) | Led-illuminated sign | |
CN212181211U (zh) | 一种显示模组 | |
CN212231039U (zh) | 外置式布线槽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