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04376U - 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04376U CN215904376U CN202122100875.7U CN202122100875U CN215904376U CN 215904376 U CN215904376 U CN 215904376U CN 202122100875 U CN202122100875 U CN 202122100875U CN 215904376 U CN215904376 U CN 21590437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exhaust
- housing
- vehicle
- vehicle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06010016766 flatulenc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217 buttock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6260 foa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436 anu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87 foam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770 industri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包括排气泵、单向阀、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及第三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座椅本体上的排气孔和所述单向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单向阀的第二端和所述排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的第二端与车辆外部连通。所述车辆座椅排气组件排气效果好,所述排气泵产生气流将室内气体排出车外,从而能更好的排出车内的异味。所述单向阀只能单向允许气流通过,如此避免带有异味的气体回流至车内,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
背景技术
现在人们出行通常选择乘坐汽车,车内空间有限,车内的环境为影响人们乘坐舒适度的因素之一。
现有的一种汽车座椅,在座椅坐垫上设置有排气孔,排气孔通过气管与外部连通。当乘客放屁时,可以及时将臭气排出到车外,避免臭气在车内扩散。但该汽车座椅的排气效果差,气管内的气体往往不能完全排出,并通过排气孔回流至室内,影响人们乘坐体验。
有鉴于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气效果好和提高乘坐舒适度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泵、单向阀、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及第三排气管;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座椅本体上的排气孔和所述单向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单向阀的第二端和所述排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泵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的第二端与车辆外部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包括阀门壳体,所述阀门壳体包括壳体腔;所述阀门壳体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气管连通的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排气管连通的第二通孔和用于与车辆内部连通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和所述第三通孔分别与所述壳体腔连通,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之间;所述壳体腔内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密封盖片;所述排气泵启动时,所述密封盖片打开,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壳体腔连通;所述排气泵停止时,所述密封盖片关闭,所述密封盖片遮盖所述第三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腔内设置有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所述第一壳体部与所述第二壳体部之间形成了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包括朝向车底板的通孔开口,所述第一壳体部设置有靠近所述通孔开口的第一壳体端和远离所述通孔开口的第二壳体端,所述第二壳体部设置有靠近所述通孔开口的第三壳体端和远离所述通孔开口的第四壳体端;所述密封盖片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端与所述第四壳体端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端与所述第二壳体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壳体端与所述第四壳体端之间的距离;所述密封盖片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壳体端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壳体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壳体端上设置有连接面和与所述连接面连接的第一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位于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连接面之间;所述密封盖片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面上,所述第一倾斜面朝靠近所述通孔开口的方向倾斜。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壳体端包括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二壳体部的第一端部和靠近所述第二壳体部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与所述通孔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部与所述通孔开口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单向阀还包括过滤板,所述过滤板安装在所述第三通孔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的一种车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所述座椅本体上设置有排气孔,所述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孔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座椅本体包括靠背和坐垫,所述靠背与所述坐垫连接;所述坐垫上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凹槽内还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位于所述排气孔远离所述凹槽的槽底壁的一侧。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泵、单向阀、第一排气管、第二排气管及第三排气管;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座椅本体上的排气孔和单向阀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排气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单向阀的第二端和排气泵的进气端连接,第三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排气泵的出气端连接,第三排气管的第二端与车辆外部连通。车辆座椅包括座椅本体和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座椅本体上设置有排气孔,第一排气管的第一端与排气孔连通。车辆座椅排气组件排气效果好,排气泵产生气流将室内气体排出车外,从而能更好的排出车内的异味。单向阀只允许气流单向通过,如此避免带有异味的气体回流至车内,提高乘坐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辆座椅排气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座椅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单向阀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单向阀处于关闭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单向阀处于打开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二壳体部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壳体部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三通孔和过滤板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凹槽和过滤网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车辆座椅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实质精神下,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可相互替换的多种结构方式以及实现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视为对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或限制。
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各附图中所示的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如图1-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泵2、单向阀3、第一排气管4、第二排气管8及第三排气管5。
第一排气管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座椅本体1上的排气孔11和单向阀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排气管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单向阀3的第二端和排气泵2的进气端连接,第三排气管5的第一端与排气泵2的出气端连接,第三排气管5的第二端与车辆外部连通。
该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安装在车内,用于排出车内的异味气体,使车内气味保持清新。特别是乘客在乘坐放屁时,既排出了异味,又避免了尴尬,提高了乘坐体验。
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包括排气泵2、单向阀3、第一排气管4和第三排气管5。车内设置有座椅本体1,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安装在座椅本体1内。座椅本体1上设置有排气孔11,排气泵2上设置有进气端和出气端,车体上设置有出气孔。第一排气管4的第一端与排气孔11连接,第一排气管4的第二端与单向阀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排气管8的第一端与单向阀3的第二端连接,第二排气管8的第二端与进气端连接。第三排气管5的第一端与出气端连接,第三排气管5的第二端与出气孔连接。如此,在车内有异味时,排气泵2能够将车内气体完全排出。
在排气泵2启动时,排气泵2产生吸力,使第一排气管4、第二排气管8和第三排气管5内产生从车内向车外流动的气流。如此,车内的气体从排气孔11进入到第一排气管4内,然后通过单向阀3进入到第二排气管8内,再进入到排气泵2,接着进入到第三排气管5,然后通过出气孔排出到车外。
单向阀3为只允许单向通过的阀门,当气流为从车内朝车外的方向流动时,单向阀3允许气流通过。当气流为从车外朝车内的方向流动时,单向阀3则阻挡气流通过。如此避免第二排气管8内的异味气体回流到车内,以保持车内气体清新无异味。
可选地,第一排气管4、第二排气管8和第三排气管5为橡胶管,具有柔性不易损害,而且密封性更好。
可选地,排气泵2为电动气泵,使用电力作为驱动能源,如此产生的吸力更大,提高排气效率。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11所示,第三排气管5通过空气泄压阀7与车辆外部连通。空气泄压阀7具有阀门进气口和阀门出气口,第三排气管5与阀门进气口连通,阀门出气口通过出气孔与车辆外部连通。空气泄压阀7通常安装在车辆尾部,车辆在行驶时,车辆尾部产生低压或负压,利用车辆内部与外部的压力差,使气体排出。如此能持续排气,并能在关闭排气泵的情况下排出气体,节约了能源。
可选地,空气泄压阀7与单向阀3结构相同。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4-6所示,单向阀3包括阀门壳体31,阀门壳体31包括壳体腔311。阀门壳体31上设置有与第一排气管4连通的第一通孔32、与第二排气管8连通的第二通孔33和用于与车辆内部连通的第三通孔34。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和第三通孔34分别与壳体腔311连通,第三通孔34位于第一通孔32与第二通孔33之间。壳体腔311内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密封盖片35。排气泵2启动时,密封盖片35打开,第三通孔34与壳体腔311连通。排气泵2停止时,密封盖片35关闭,密封盖片35遮盖第三通孔34。
具体地,单向阀3包括阀门壳体31和密封盖片35,阀门壳体31内设置有壳体腔311,阀门壳体31上设置有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和第三通孔34。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和第三通孔34分别与壳体腔311连通。第一通孔32通过第一排气管4与排气孔11连通,第二通孔33通过第二排气管8与排气泵2的进气端连通,第三通孔34与车内连通。
密封盖片35设置在壳体腔311内,密封盖片35具有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密封盖片35处于打开状态时,密封盖片35不遮盖第三通孔34或只遮盖第三通孔34的部分,以使第三通孔34与壳体腔311连通。密封盖片35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盖片35遮盖第三通孔34,以阻断第三通孔34与壳体腔311连通。
在排气泵2启动运转时,气流从第一通孔32流向第二通孔33,流动时壳体腔311内产生负压,即产生吸力。密封盖片35受吸力作用而处于打开状态,使得第三通孔34与壳体腔311连通。此时,车内的气体能通过第三通孔34进入到壳体腔311内,如此减少壳体腔311内的负压,也即是说减少了部分吸力,避免排气孔11处产生过大的吸力,而对乘客的臀部产生过大的吸入感,造成臀部的不适。
在排气泵2停止运转时,壳体腔311内的压力大于或等于车内的压力,此时密封盖片35失去吸力作用,密封盖片35重新处于关闭状态,遮盖第三通孔34,壳体腔311内的气体被密封盖片35阻挡,避免扩散入车内。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壳体腔311内设置有第一壳体部36和第二壳体部37,第一壳体部36与第二壳体部37之间形成了第三通孔34。第三通孔34包括朝向车底板的通孔开口341,第一壳体部36设置有靠近通孔开口341的第一壳体端361和远离通孔开口341的第二壳体端362,第二壳体部37设置有靠近通孔开口341的第三壳体端371和远离通孔开口341的第四壳体端372。密封盖片35设置在第二壳体端362与第四壳体端372之间。
具体地,阀门壳体31包括有第一壳体部36和第二壳体部37,第一壳体部36和第二壳体部37间隔设置在壳体腔311内。第一壳体部36与第二壳体部37之间形成了第三通孔34。第三通孔34具有朝向车底板的通孔开口341,第三通孔34通过通孔开口341与车内连通。
第一壳体部36上设置有靠近通孔开口341的第一壳体端361和远离通孔开口341的第二壳体端362。第二壳体部37上设置有靠近通孔开口341的第三壳体端371和远离通孔开口341的第四壳体端372。密封盖片35设置在第二壳体端362与第四壳体端372之间,密封盖片35的一端与第二壳体端362或第四壳体端372固定连接。如此设置,更方便密封盖片35的安装。
可选地,通孔开口341形成在第一壳体端361与第三壳体端371之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第一壳体端361与第二壳体端362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三壳体端371与第四壳体端372之间的距离。密封盖片35的一端与第四壳体端372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第二壳体端362连接。
具体地,第一壳体端361与第二壳体端362之间的距离为第一壳体部36的长度,第三壳体端371与第四壳体端37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壳体部37的长度。第一壳体部36的长度小于第二壳体部37的长度。其中,第一壳体端361与第三壳体端371齐平,如此使得第二壳体端362和第四壳体端372之间形成一个斜面。
密封盖片35上设置有第一盖片端351和第二盖片端352,其中第二盖片端352固定连接在第四壳体端372上,第一盖片端351能够与第二壳体端362连接。在密封盖片35处于打开状态时,第一盖片端351与第二壳体端362分离。在密封盖片35处于关闭状态时,第一盖片端351与第二壳体端362连接,此时,密封盖片35处于朝向通孔开口341倾斜的状态。如此设置,在排气泵2停止运转时,密封盖片35在重力影响下自动下落盖住第三通孔34。而且密封盖片35呈倾斜状,重心更靠近第一盖片端351,使得第一盖片端351不易与第二壳体端362分离。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第四壳体端372上设置有连接面373和与连接面373连接的第一倾斜面374,第一倾斜面374位于第三通孔34与连接面373之间。密封盖片35固定连接在连接面373上,第一倾斜面374朝靠近通孔开口341的方向倾斜。
具体地,第四壳体端372的表面分为连接面373和第一倾斜面374,连接面373与阀门壳体31壁连接,第一倾斜面374与第三通孔34连接。第一倾斜面374朝靠近通孔开口341的方向倾斜,即向下倾斜。
在密封盖片35处于关闭状态时,密封盖片35的部分支撑在第一倾斜面374上,如此能更平稳的支撑密封盖片35,使密封盖片35的重心能更靠近第一盖片端351。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4-8所示,第二壳体端362包括第二倾斜面363,第二倾斜面363设置有远离第二壳体部37的第一端部3631和靠近第二壳体部37的第二端部3632。第一端部3631与通孔开口34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部3632与通孔开口341之间的距离。
具体地,第二壳体端362的表面为第二倾斜面363,第二倾斜面363具有第一端部3631和第二端部3632,第一端部3631相较于第二端部3632,第一端部3631离第二壳体部37更远。
第一端部3631与通孔开口34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端部3632与通孔开口341之间的距离,也即是说第二倾斜面363向下倾斜。第二倾斜面363的倾斜角度与第一倾斜面374的倾斜角度相同。如此设置,使得第二壳体端362在密封盖片35处于关闭状态时,能更平稳的支撑密封盖片35,增大密封盖片35倾斜的部分,使密封盖片35在倾斜时,重心更靠近第一盖片端351。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4-5和图9所示,单向阀3还包括过滤板38,过滤板38安装在第三通孔34内。
具体地,在第三通孔34内设置有过滤板38,过滤板38位于通孔开口341与密封盖片35之间。过滤板38能过滤灰尘等杂质,避免车内的灰尘等通过第三通孔34进入到壳体腔311内造成堵塞,或者进入到排气泵2中,损伤排气泵2。如此,方便使用,延长了排气泵2的使用寿命。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5-6所示,密封盖片35为橡胶盖片。密封盖片35为采用橡胶材料制成,如此设置的密封盖片35具有柔韧性,且密封性更好。橡胶材料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材料,生产成本低。
如图1-1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座椅10,包括座椅本体1和车辆座椅排气组件。
座椅本体1上设置有排气孔11,第一排气管4的第一端与排气孔11连通。
座椅本体1安装在车内,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安装在座椅本体1上。车辆座椅排气组件的具体结构和功能请参照前述中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座椅本体1上设置有排气孔11,第一排气管4与排气孔11连通。车辆座椅排气组件能够排出车内的异味,提高了车辆座椅本体10的质量,丰富了车辆座椅本体10的功能,提高了乘坐体验。
可选地,排气孔11设置在座椅本体1的坐垫13上,并且与乘客的肛门位置对应。当乘客想放屁时,开启排气泵2,放屁产生的气体能立刻通过排气孔11,被排出车外。如此,避免放屁产生的气体在车内扩散。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座椅本体1包括靠背12和坐垫13,靠背12连接在坐垫13上。坐垫13上设置有凹槽14,凹槽14内设置有排气孔11,排气孔11与凹槽14的槽底壁连接。具体地,座椅本体1有靠背12和坐垫13组成。靠背12用于乘客倚靠背12部,坐垫13用于支撑乘客臀部。在坐垫13上设置凹槽14,凹槽14为自坐垫13的表面凹陷形成,排气孔11设置在凹槽14的槽底壁上。凹槽14增大吸收气体的范围,提高了排气效率。
凹槽14的整体呈长条形,如此减少了乘客臀部的吸入感,减少乘客乘坐时的不适感。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3和图10所示,凹槽14内还设置有过滤网6,过滤网6位于排气孔11远离凹槽14的槽底壁的一侧。
具体地,过滤网6位于排气孔11的上方,过滤网6上设置有多个过滤孔,比过滤孔直径大的物体被过滤网6阻挡,如此避免车内的灰尘等堵塞排气孔11,或通过排气孔11进入到排气泵2中,对排气泵2造成损伤。
综上,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10。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包括
排气泵2、单向阀3、第一排气管4、第二排气管8及第三排气管5。
第一排气管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座椅本体上的排气孔和单向阀3的第一端连接,第二排气管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单向阀3的第二端和排气泵2的进气端连接,第三排气管5的第一端与排气泵2的出气端连接,第三排气管5的第二端与车辆外部连通。车辆座椅10包括座椅本体1和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座椅本体1上设置有排气孔11,第一排气管4的第一端与排气孔11连通。车辆座椅排气组件中采用排气泵2产生气流带动空气流动,提高了排气效果,更好的排出异味。单向阀3只允许气流单向通过,从而阻挡带有异味的气体回流至车内,以保证车内空气清新干净,提高了乘坐的舒适度。
可选地,单向阀3为重力型阀门,即密封盖片35在自身重力影响下下落。重力型阀门需要正立放置,其可以放置于座椅里面,或者隐藏在座椅下面,具体根据实际需要布置。当然单向阀3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阀门。
可选地,坐垫包括坐垫发泡和坐垫蒙皮,坐垫蒙皮包裹在坐垫发泡的外表面上。凹槽14和排气孔11设置在坐垫13的坐垫发泡上,坐垫蒙皮上设置有多个蒙皮气孔,蒙皮气孔与凹槽14连通。如此设置,坐垫蒙皮遮盖了凹槽14和排气孔11,使其隐藏在坐垫蒙皮的内侧,提高了坐垫的造型美观。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泵(2)、单向阀(3)、第一排气管(4)、第二排气管(8)及第三排气管(5);
所述第一排气管(4)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座椅本体上的排气孔和所述单向阀(3)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8)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所述单向阀(3)的第二端和所述排气泵(2)的进气端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5)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泵(2)的出气端连接,所述第三排气管(5)的第二端与车辆外部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3)包括阀门壳体(31),所述阀门壳体(31)包括壳体腔(311);
所述阀门壳体(3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排气管(4)连通的第一通孔(32)、与所述第二排气管(8)连通的第二通孔(33)和用于与车辆内部连通的第三通孔(34);
所述第一通孔(32)、所述第二通孔(33)和所述第三通孔(34)分别与所述壳体腔(311)连通,所述第三通孔(34)位于所述第一通孔(32)与所述第二通孔(33)之间;
所述壳体腔(311)内设置有能够打开和关闭的密封盖片(35);
所述排气泵(2)启动时,所述密封盖片(35)打开,所述第三通孔(34)与所述壳体腔(311)连通;
所述排气泵(2)停止时,所述密封盖片(35)关闭,所述密封盖片(35)遮盖所述第三通孔(3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腔(311)内设置有第一壳体部(36)和第二壳体部(37),所述第一壳体部(36)与所述第二壳体部(37)之间形成了所述第三通孔(34);
所述第三通孔(34)包括朝向车底板的通孔开口(341),所述第一壳体部(36)设置有靠近所述通孔开口(341)的第一壳体端(361)和远离所述通孔开口(341)的第二壳体端(362),所述第二壳体部(37)设置有靠近所述通孔开口(341)的第三壳体端(371)和远离所述通孔开口(341)的第四壳体端(372);
所述密封盖片(35)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端(362)与所述第四壳体端(37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端(361)与所述第二壳体端(362)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壳体端(371)与所述第四壳体端(372)之间的距离;
所述密封盖片(35)的一端与所述第四壳体端(372)固定连接,另一端能够与所述第二壳体端(36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壳体端(372)上设置有连接面(373)和与所述连接面(373)连接的第一倾斜面(374),所述第一倾斜面(374)位于所述第三通孔(34)与所述连接面(373)之间;
所述密封盖片(35)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面(373)上,所述第一倾斜面(374)朝靠近所述通孔开口(341)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端(362)包括第二倾斜面(363),所述第二倾斜面(363)设置有远离所述第二壳体部(37)的第一端部(3631)和靠近所述第二壳体部(37)的第二端部(3632);
所述第一端部(3631)与所述通孔开口(341)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端部(3632)与所述通孔开口(341)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阀(3)还包括过滤板(38),所述过滤板(38)安装在所述第三通孔(34)内。
8.一种车辆座椅(10),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本体(1)和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车辆座椅排气组件;
所述座椅本体(1)上设置有排气孔(11),所述第一排气管(4)的第一端与所述排气孔(11)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本体(1)包括靠背(12)和坐垫(13),所述靠背(12)与所述坐垫(13)连接;
所述坐垫(13)上设置有凹槽(14),所述凹槽(14)内设置有所述排气孔(11),所述排气孔(11)与所述凹槽(14)的槽底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座椅(10),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4)内还设置有过滤网(6),所述过滤网(6)位于所述排气孔(11)远离所述凹槽(14)的槽底壁的一侧。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00875.7U CN215904376U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00875.7U CN215904376U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04376U true CN215904376U (zh) | 2022-02-25 |
Family
ID=80293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00875.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904376U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04376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61875A (zh) * | 2024-04-18 | 2024-05-24 | 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座椅排气装置、座椅、车辆及车内异味排气方法 |
-
2021
- 2021-09-01 CN CN202122100875.7U patent/CN215904376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061875A (zh) * | 2024-04-18 | 2024-05-24 | 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座椅排气装置、座椅、车辆及车内异味排气方法 |
CN118061875B (zh) * | 2024-04-18 | 2024-08-09 | 张家港长城汽车研发有限公司 | 座椅排气装置、座椅、车辆及车内异味排气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48348B (zh) | 具有流体控制器和自密封阀的可充气装置 | |
KR101180702B1 (ko) | 자동차용 통풍시트 | |
JP2000504236A (ja) | 車両の椅子に通気する装置 | |
JP5377895B2 (ja) | 通気装置を備える車両用シート | |
CN215904376U (zh) | 一种车辆座椅排气组件和车辆座椅 | |
CN109318770A (zh) | 一种集成腰部支撑和多点按摩的座椅多气囊舒适系统 | |
CN111588927A (zh) | 一种吸奶器用奶碗及吸奶器 | |
US5519899A (en) | Toilet odor venting apparatus with improved retrofit capability | |
CN206812749U (zh) | 一种汽车前风窗加强件与暖风机压力室板的连接结构 | |
CN202764759U (zh) | 汽车后排双连座通风座椅 | |
JP2008104834A (ja) | 自動車用冷暖房通風シートの熱電素子装着構造 | |
CN213262068U (zh) | 通风座椅和车辆 | |
CN117485214A (zh) | 一种通风型座椅靠背支撑背板 | |
CN209581238U (zh) | 一种集成腰部支撑和多点按摩的座椅多气囊舒适系统 | |
US20050050622A1 (en) | Toilet seat | |
CN218948997U (zh) | 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及汽车座椅 | |
KR101244869B1 (ko) | 차량용 통풍시트의 송풍덕트 구조 | |
CN109703422A (zh) | 一种透气的汽车儿童安全座椅 | |
CN216806521U (zh) | 一种泡沫盾的出液结构及马桶 | |
CN214138305U (zh) | 一种车用多功能座椅 | |
CN212631316U (zh) | 一种吸奶器用奶碗及吸奶器 | |
CN216358427U (zh) | 一种密闭空间座椅排气装置及座椅 | |
CN216184669U (zh) | 车辆用座椅 | |
CN216969448U (zh) | 通风垫装置、座椅及代步设备 | |
KR200282320Y1 (ko) | 자동차의 시트용 송풍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2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