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0913U - 一种减振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90913U CN215890913U CN202122463583.XU CN202122463583U CN215890913U CN 215890913 U CN215890913 U CN 215890913U CN 202122463583 U CN202122463583 U CN 202122463583U CN 215890913 U CN215890913 U CN 21589091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piston
- cylinder
- hole
- piston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减振器装置,包括缸筒、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缸筒中的活塞阀和与所述活塞阀连接的活塞杆;所述缸筒的一端为密封的筒底,其另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活塞杆从所述端盖伸出;所述活塞阀上具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活塞阀通孔;其中,在所述缸筒中还安装有用于阻尼所述活塞阀朝向所述筒底侧运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处于所述筒底与所述活塞阀之间。本申请公开的减振器装置,在缸筒中配置有缓冲机构,在活塞杆被压缩时,活塞杆带动活塞阀朝向筒底侧运动,缓冲机构阻尼活塞阀的运动,缓冲机构起到吸能作用,从而可以吸收活塞阀压缩过程中的部分冲击力,可以降低在活塞阀压缩过程中的冲击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底盘减振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振器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底盘的弹性元件(减振弹簧)受冲击后会产生振动。为了改善汽车行驶平顺性,悬架系统中安装有与弹性元件并联的减振器,用以缓解冲击并衰减振动,从而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悬架系统中广泛采用的是液压减振器,活塞杆和缸筒的相对运动速度影响着液压减振器所提供的阻尼力的大小。活塞杆和缸筒的相对运动速度越大则阻尼力越大,反之,则阻尼力越小。汽车以一定速度通过不平路面时,路面的高度差会造成减振器较大幅度的拉伸与压缩,当压缩到极限位置后,活塞杆的上端的缓冲块被压缩至刚度较大,整套系统的刚度非常大,如果此时车轮相对车身的速度仍较大,路面的冲击被直接传递到车身,会感觉到明显的冲击感。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减振器装置,在减振器装置处于压缩状态时,缓冲机构可以阻尼活塞阀的运动,从而吸收活塞阀压缩过程中的部分冲击力,可以降低在活塞阀压缩过程中的冲击感。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减振器装置,包括缸筒、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缸筒中的活塞阀和与所述活塞阀连接的活塞杆;
所述缸筒的一端为密封的筒底,其另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活塞杆从所述端盖伸出;
所述活塞阀上具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活塞阀通孔;
其中,在所述缸筒中还安装有用于阻尼所述活塞阀朝向所述筒底侧运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处于所述筒底与所述活塞阀之间。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缸筒中的浮动阀和用于驱动所述浮动阀朝向所述活塞阀侧移动的弹性件。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阀上朝向所述浮动阀的一侧延伸有延伸杆;
所述浮动阀上具有用于所述延伸杆通过的浮动阀通孔;
所述延伸杆上连接有能够密封所述浮动阀通孔且能够带动所述浮动阀朝向所述筒底侧运动的密封阀;
所述密封阀上设置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密封阀通孔。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缸筒中且能够对所述浮动阀的移动提供限位的安装座,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浮动阀之间。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用于所述延伸杆穿过的安装座通孔。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底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弹性件为膨胀弹簧。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延伸杆一体成型。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浮动阀通孔沿着所述缸筒的轴向的截面为梯形,在沿着从所述活塞阀至所述安装座的方向上,所述浮动阀通孔的半径逐渐变小;
所述密封阀的半径大于所述浮动阀通孔的最小半径并小于所述浮动阀通孔的最大半径。
在其中一项可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密封阀沿着所述缸筒的轴向的截面为梯形,在沿着从所述活塞阀至所述安装座的方向上,所述密封阀的半径逐渐变小;
其中,所述密封阀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浮动阀通孔的最大半径,所述密封阀的最小半径大于所述浮动阀通孔的最小半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减振器装置,在缸筒中配置有缓冲机构,在活塞杆被压缩时,活塞杆带动活塞阀朝向筒底侧运动,缓冲机构阻尼活塞阀的运动,缓冲机构起到吸能作用,从而可以吸收部分冲击力,可以降低在活塞阀压缩过程中的冲击感。
附图说明
参见附图,本申请的公开内容将变得更易理解。应当理解:这些附图仅仅用于说明的目的,而并非意在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制。图中:
图1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减振器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活塞阀上具有活塞阀通孔的示意图;
图3为密封阀上具有密封阀通孔的示意图;
图4为减振器装置中的缓冲机构未对活塞阀产生阻尼时,在活塞阀移动时液压油的流动示意图;
图5为在活塞阀被压缩一定量时,密封阀密封住浮动阀通孔的示意图;
图6为在密封阀带动浮动阀向筒底移动时,液压油的流动示意图;
图7为浮动阀与安装座接触移动到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8为在达到极限位置后,浮动阀离开安装座时的液压油的流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振器装置,包括缸筒1、可滑动地配置在缸筒1中的活塞阀2和与活塞阀2连接的活塞杆3。
缸筒1的一端为密封的筒底11,其另一端安装有端盖12,活塞杆3从端盖12伸出。
活塞阀2上具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活塞阀通孔21。
其中,在缸筒1中还安装有用于阻尼活塞阀2朝向筒底11侧运动的缓冲机构6,缓冲机构6处于筒底11与活塞阀2之间。
本申请提供的减振器装置为汽车悬挂中的零部件,其与减振弹簧一同起到缓冲减振的作用。
该减振器装置包括缸筒1、活塞阀2、活塞杆3和缓冲机构6。
缸筒1的一端密封,其另一端开口。将缸筒1密封的一端称之为筒底11。在缸筒1的另一端开口上安装有端盖12。
活塞阀2上具有活塞阀通孔21,活塞阀2安装在缸筒1中,活塞阀2的边缘与缸筒1的内表面密封,活塞阀2可以在缸筒1中滑动。在活塞阀2滑动时,两侧油腔中的液压油可通过活塞阀通孔21流动。活塞杆3的一端与活塞阀2固定连接,其另一端伸出于端盖12的外侧。缸筒1远离活塞杆3的一端具有安装部。安装时,缸筒1的安装部与车轮内侧的固定部连接,活塞杆3与车身上的固定部连接。活塞杆3与车身上的固定部之间具有橡胶缓冲块。
在汽车经过颠簸路面时,如果车身向下移动则会压缩活塞杆3,进而压缩活塞阀2;如果车身向上移动,则会拉出活塞杆3,进而拉动活塞阀2。活塞阀2将缸筒1分为两个腔室,在上述过程中,被压缩的腔室中的液压油会经过活塞阀通孔21流向另一侧的腔室中。活塞阀2在滑动过程中会与缸筒1摩擦以产生阻尼。
为了缓解活塞阀2被压缩时(尤其在极限位置时)产生的冲击力,在缸筒1中安装有缓冲机构6,缓冲机构6与活塞杆3处于活塞阀2的相对两侧。缓冲机构6可为弹性装置。当活塞阀2被压缩移动并与缓冲机构6接触时,缓冲机构6可以阻尼活塞阀2朝向筒底11侧移动,起到吸能作用,从而可以吸收压缩过程中的部分冲击力,可以降低在活塞阀2压缩过程中的冲击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缓冲机构6包括可滑动地配置在缸筒1中的浮动阀61和用于驱动浮动阀61朝向活塞阀2侧移动的弹性件62。
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6包括浮动阀61和弹性件62,浮动阀61的边缘与缸筒1的内表面密封,且浮动阀61能够被驱动在缸筒1中移动。弹性件62连接在筒底11与浮动阀61之间,其用于驱动浮动阀61朝向活塞阀2侧移动。即,当活塞阀2被压缩并与浮动阀61接触后,活塞阀2会带动浮动阀61朝向筒底11侧移动,起到阻尼活塞阀2朝向筒底11侧移动的效果。
本实施例中,可以主要由浮动阀61与缸筒1之间摩擦产生阻尼,也可以主要由弹性件62产生阻尼,可以根据具体需要进行设定。根据需要,可以在浮动阀61上设置通孔,用于液压油通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8所示,活塞阀2上朝向浮动阀61的一侧延伸有延伸杆4。
浮动阀61上具有用于延伸杆4通过的浮动阀通孔611。
延伸杆4上连接有能够密封浮动阀通孔611且能够带动浮动阀61朝向筒底11侧运动的密封阀5。
密封阀5上设置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密封阀通孔51。
本实施例中,活塞阀2上还设置有延伸杆4,其朝向浮动阀61侧延伸。延伸杆4上配置有密封阀5,密封阀5上具有密封阀通孔51,密封阀通孔51为微孔,其用于密封阀5两侧的液压油通过,起到阻尼作用。浮动阀61上具有浮动阀通孔611,其用于延伸杆4通过。
本实施例中,由液压油经过密封阀通孔51时产生阻尼力大于浮动阀61及弹性件62产生的阻尼力,弹性件62主要作用是将浮动阀61撑起。
常态时,密封阀5处于浮动阀61的上方,密封阀5离开浮动阀通孔611。
在活塞阀2被压缩时,随着活塞阀2朝向筒底11侧移动,延伸杆4带动密封阀5一体移动,密封阀5进入浮动阀通孔611中并密封浮动阀通孔611。此时,密封阀5下方的液压油经密封阀通孔51流向密封阀5的上方,产生阻尼活塞阀2向下移动的主要阻尼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8所示,缓冲机构6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缸筒1中且能够对浮动阀61的移动提供限位的安装座63,弹性件62连接在安装座63与浮动阀61之间。
本实施例中,缓冲机构6还包括安装座63,安装座63固定安装在缸筒中,其处于浮动阀61的下方。弹性件62连接在安装座63与浮动阀61之间。
安装座63可对浮动阀61的下移提供限位。当浮动阀61与安装座63接触时,表示活塞阀2被压缩下移至极限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8所示,安装座63上具有用于延伸杆4穿过的安装座通孔631。
在浮动阀61被密封阀5作用下移至极限位置时,延伸杆4的端部可插入安装座通孔631中,不会阻碍浮动阀61的下移,以确保浮动阀61能够与安装座63接触,从而被安装座63限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8所示,安装座63与筒底11之间间隔预设距离,为延伸杆4的下移提供避让空间,可以避免延伸杆4冲击筒底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弹性件62为膨胀弹簧,其装配在安装座63与浮动阀61之间,用于驱动浮动阀61朝向活塞阀2侧移动,弹性性能好,且方便装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活塞杆3与延伸杆4一体成型。活塞杆3与延伸杆4都为金属件,可采用一体铸造成型,方便加工,且结构强度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8所示,浮动阀通孔611沿着缸筒1的轴向的截面为梯形,在沿着从活塞阀2至安装座63的方向上,浮动阀通孔611的半径逐渐变小。
密封阀5的半径大于浮动阀通孔611的最小半径并小于浮动阀通孔611的最大半径。
本实施例中,浮动阀通孔611上宽下窄,方便密封阀5进入浮动阀通孔611中,且能够密封住浮动阀通孔611。上宽下窄的浮动阀通孔611对进入的密封阀5还具有自定位作用,只要密封阀5的半径大于浮动阀通孔611的底部开口的半径且小于浮动阀通孔611的顶部开口的半径,密封阀5就可在浮动阀通孔611中自动停止并密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8所示,密封阀5沿着缸筒1的轴向的截面为梯形,在沿着从活塞阀2至安装座63的方向上,密封阀5的半径逐渐变小。
其中,密封阀5的最大半径小于浮动阀通孔611的最大半径,密封阀5的最小半径大于浮动阀通孔611的最小半径。
本实施例中,密封阀5也采用上宽下窄的结构,其轮廓形状与浮动阀通孔611匹配,当密封阀5进入浮动阀通孔611中时,两者的表面可以贴合,密封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减振器装置,在缸筒中配置有缓冲机构,在活塞杆被压缩时,活塞杆带动活塞阀朝向筒底侧运动,缓冲机构阻尼活塞阀的运动,缓冲机构起到吸能作用,可以吸收活塞阀被压缩过程中的部分冲击力,可以降低在活塞阀压缩过程的冲击感。
根据需要,可以将上述各技术方案进行结合,以达到最佳技术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较佳的实施例。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若干其它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筒、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缸筒中的活塞阀和与所述活塞阀连接的活塞杆;
所述缸筒的一端为密封的筒底,其另一端安装有端盖,所述活塞杆从所述端盖伸出;
所述活塞阀上具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活塞阀通孔;
其中,在所述缸筒中还安装有用于阻尼所述活塞阀朝向所述缸筒底侧运动的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处于所述筒底与所述活塞阀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可滑动地配置在所述缸筒中的浮动阀和用于驱动所述浮动阀朝向所述活塞阀侧移动的弹性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阀上朝向所述浮动阀的一侧延伸有延伸杆;
所述浮动阀上具有用于所述延伸杆通过的浮动阀通孔;
所述延伸杆上连接有能够密封所述浮动阀通孔且能够带动所述浮动阀朝向所述筒底侧运动的密封阀;
所述密封阀上设置有用于液压油通过的密封阀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还包括有固定安装在所述缸筒中且能够对所述浮动阀的移动提供限位的安装座,所述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座与所述浮动阀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上具有用于所述延伸杆穿过的安装座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筒底之间间隔预设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为膨胀弹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杆与所述延伸杆一体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阀通孔沿着所述缸筒的轴向的截面为梯形,在沿着从所述活塞阀至所述安装座的方向上,所述浮动阀通孔的半径逐渐变小;
所述密封阀的半径大于所述浮动阀通孔的最小半径并小于所述浮动阀通孔的最大半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减振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阀沿着所述缸筒的轴向的截面为梯形,在沿着从所述活塞阀至所述安装座的方向上,所述密封阀的半径逐渐变小;
其中,所述密封阀的最大半径小于所述浮动阀通孔的最大半径,所述密封阀的最小半径大于所述浮动阀通孔的最小半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63583.XU CN21589091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一种减振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63583.XU CN21589091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一种减振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90913U true CN215890913U (zh) | 2022-02-22 |
Family
ID=802504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63583.XU Active CN215890913U (zh) | 2021-10-13 | 2021-10-13 | 一种减振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90913U (zh) |
-
2021
- 2021-10-13 CN CN202122463583.XU patent/CN21589091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0488786B1 (ko) | 유압식 스트럿 마운팅 구조 | |
US20110048880A1 (en) | Inverted strut comprising an air damper combined with a hydraulic stop | |
CN215890913U (zh) | 一种减振器装置 | |
US20220412425A1 (en) | Vehicle Shock Absorber | |
WO2022133748A1 (zh) | 一种减震器 | |
KR102585126B1 (ko) | 충격완화효율을 높인 에어스프링 | |
KR100832494B1 (ko) | 쇽업소버의 밸브장치 | |
KR100242933B1 (ko) | 전기장을 이용한 자동차의 쇽 업소버 설치구조 | |
KR102768653B1 (ko) | 쇼크업소버 | |
KR20130043730A (ko) | 자동차용 쇼크업소버 | |
KR20150018107A (ko) | 주파수 감응형 쇽업소버 | |
CN217463025U (zh) | 减震器及汽车 | |
KR100448783B1 (ko) | 자동차의 쇽업소버 | |
KR100268080B1 (ko) | 자동차용 쇽 업소버 | |
TWM649592U (zh) | 可調阻尼器 | |
KR200205069Y1 (ko) | 자동차의 쇽 업소버 | |
KR100268079B1 (ko) | 자동차용 쇽 압소버 | |
KR101288611B1 (ko) | 쇽업소버의 바디 밸브 조립체 | |
KR960011920B1 (ko) | 쇽업쇼버의 흡수에너지를 이용한 자동차의 구동장치 | |
KR20170068781A (ko) | 차량의 쇼크업소버 | |
KR0116172Y1 (ko) | 현가장치의 쇽 업소오버 | |
KR101426794B1 (ko) | 주파수 감응식 베이스 밸브 조립체 | |
KR101337856B1 (ko) | 감쇠력 가변식 쇽업소버 | |
KR100330892B1 (ko) | 충격흡수용 댐퍼구조 | |
CN115355277A (zh) | 一种油液减震器阀系闭合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