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90683U - 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90683U CN215890683U CN202122409668.XU CN202122409668U CN215890683U CN 215890683 U CN215890683 U CN 215890683U CN 202122409668 U CN202122409668 U CN 202122409668U CN 215890683 U CN215890683 U CN 21589068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connecting plate
- hoisting
- fixedly connected
- conversion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873 ancho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5069 ears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安装于网架球结构末端,网架球结构包括支撑球、支托,转换层抱箍结构包括第一抱箍、第二抱箍、支撑组件,第一抱箍包括第一抱紧板、固定连接于第一抱紧板的两个第一连接板,第二抱箍包括第二抱紧板、固定连接于第二抱紧板的两个第二连接板,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承接板之间穿设有第一螺栓,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两组滑移组件,滑移组件包括固定块,第二连接板滑移连接于固定块上,承接板下方设置有吊装支架,吊装支架上螺纹连接有长螺杆,长螺杆沿竖直方向设置。本申请具有便于将抱箍安装于支托上,降低工人工作难度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转换层安装结构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代建筑中,大跨度建筑常使用网架球结构作为屋盖系统。网架球结构包括球状的支撑球、固定连接于支撑球底端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托、固定连接于支托底端的托板,支托呈圆柱型。而室内的天花装饰一般要通过转换层结构进行施工。转换层结构顶端通过一定的连接结构固定于支托上。常用连接结构为一端螺旋连接于转换层结构,另一端通过抱箍抱紧在支托上,这种连接结构称为转换层抱箍结构。然而,目前存在的转换层抱箍结构,通常包括两个C形且支撑在托板上的抱箍、用于固定两个抱箍的螺栓和螺母、位于两个抱箍之间且位于托板上方两侧的承接板、固定连接于承接板底端的吊装支架、长螺杆,长螺杆一端螺旋连接于吊装支架,另一端螺旋连接于转换层结构顶端。
目前存在的转换层抱箍结构要先将连接有吊装支架的承接板放置于托板两侧,将两个抱箍分别置于支托外围,然后使两个抱箍抱紧支托的同时两端将承接板夹紧,然后通过螺栓将抱箍固定于支托上。然而申请人发现,这种连接结构在将螺栓穿设于抱箍和承接板上的开孔时,工人不仅需要将两个抱箍夹紧,还需要同时支撑固定连接有吊装支架的承接板,防止承接板从两个抱箍之间滑动,这种连接结构操作繁琐,使得工人工作难度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工人将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安装于支托时,无需支撑承接板,从而降低工人工作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安装于网架球结构末端,网架球结构包括支撑球、固定连接于支撑球底端的支托,转换层抱箍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托外围的第一抱箍、第二抱箍,所述第一抱箍包括抱紧于支托外围的第一抱紧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抱紧板与支托轴线平行的两侧面的两个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抱箍包括与第一抱紧板弯曲方向相反的第二抱紧板、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抱紧板与支托轴线平行的两侧面的两个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承接板之间穿设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所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之间设置有两组滑移组件,所述滑移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远离第一抱紧板的侧面的固定块,所述第二连接板滑移连接于固定块上,所述第一抱紧板、第二抱紧板与支托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所述承接板下方设置有吊装支架,所述吊装支架上螺纹连接有长螺杆,所述长螺杆沿竖直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持固定板将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套设于支托外围,移动第二抱箍使得第一抱紧板、第二抱紧板紧密抵触支托外围,工人只需将第一抱紧板、第二抱紧板夹紧,无需支撑承接板,降低工人工作难度,便于安装。
可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抱紧板、第二抱紧板内曲面的支撑杆,所述支托外围对应开设有与支撑杆相适配的卡槽,所述支撑杆位于卡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杆安装于卡槽内,便于安装,同时卡槽底面能够支撑支撑杆,增强转换层抱箍结构的承载力。
可选的,所述第二连接板靠近固定块的侧面延伸固设有滑块,所述固定块靠近第二连接板的侧面开设有与滑块相适配的滑槽,所述滑槽沿与第二连接板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滑块位于滑槽内且沿滑槽设置方向往复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板能够沿滑槽设置方向往复移动,能够通过调整第二连接板在滑槽内的位置调整第一抱紧板、第二抱紧板之间的距离,便于将第一抱箍、第二抱箍套设于支托外围,使第一抱紧板、第二抱紧板紧密抵触支托外围,便于安装。
可选的,所述滑槽内于靠近第二连接板处设置有两组卡紧组件,所述卡紧组件包括开设于滑槽内侧面且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板平行的空腔、固定连接于空腔远离支托侧面的弹簧、固定连接于弹簧远离空腔一端的卡块,所述卡块靠近支托的一端远离第一连接板的端角切去形成斜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二连接板移动至紧密抵触支托外围时,卡块能够紧密抵触第二连接板,实现第二连接板与第一连接板的预固定,便于将第一螺栓穿设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的开孔内,降低工人工作难度。
可选的,所述弹簧与卡块之间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滑移于空腔内,所述弹簧远离空腔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远离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在空腔内沿空腔长度方向滑移,从而带动卡块沿空腔长度方向滑移,减少卡块沿与空腔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的晃动,使得卡块沿空腔长度方向移动的更加平稳。
可选的,所述两个承接板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吊装支架之间穿设有第二螺栓,所述吊装支架通过第二螺栓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板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预留支托不垂直大地时,能够通过转动吊装支架,调整吊装支架和固定板的相对位置,然后通过第二螺栓将吊装支架固定于固定板上,从而使得长螺杆轴线仍能沿竖直方向设置,增强转换层抱箍结构的稳固性。
可选的,所述吊装支架包括与固定板平行的第一吊装板、固定连接于第一吊装板底面且向远离固定板方向设置的第二吊装板,所述第一吊装板开设有长孔,所述固定板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螺栓穿设于长孔、开孔内,所述长孔长度大于第二螺栓的螺杆的直径,所述长孔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栓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长螺杆实现转换层结构和第二吊装板连接,在长螺杆因转换层和第二吊装板的相对位置而使长螺杆轴线倾斜时,通过调整第二螺栓于长孔内的位置,调整吊装支架和固定板于水平方向上的相对位置,并使得长螺杆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提高转换层抱箍结构的稳定性。
可选的,所述第一吊装板和第二吊装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一吊装板、第二吊装板连接的更加稳固,增强转换层抱箍结构的承载力。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设置第一抱箍、第二抱箍之间的滑移组件、承接板,使得通过滑移第二连接板能够使得第二抱紧板紧密抵触支托外围,工人只需夹紧第一抱紧板、第二抱紧板,无需支撑承接板,降低工人工作难度,便于安装;
2.通过设置支撑组件,使得卡槽底面能够支撑支撑杆,使得转换层结构不仅仅靠第一抱紧板、第二抱紧板与支托外侧面之间的摩擦力来固定,增强转换层抱箍结构的承载力;
3.通过设置卡紧组件,当第二连接板移动至第二抱紧板紧密抵触支托外围时,卡块能够实现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的预固定,便于将第一螺栓穿设于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上的开孔内,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为了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为了展示滑移组件、卡紧组件、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为了展示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网架球结构;11、支撑球;12、支托;2、固定组件;21、第一抱箍;211、第一抱紧板;212、第一连接板;22、第二抱箍;221、第二抱紧板;222、第二连接板;23、第一螺栓;24、第一螺母;3、吊装支架;31、第一吊装板;311、长孔;32、第二吊装板;33、第二螺栓;34、第二螺母;36、加强肋;4、长螺杆;41、第三螺母;5、支撑组件;51、支撑杆;52、卡槽;6、承接板;7、滑移组件;71、固定块;72、滑块;73、滑槽;8、卡紧组件;81、空腔;82、弹簧;83、支撑板;84、卡块;9、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参照图1,安装于网架球结构1末端。网架球结构1包括支撑球11、固定连接于支撑球11底端且沿竖直方向设置的支托12,支托12呈圆柱型。转换层抱箍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托12外围的固定组件2、设置于固定组件2下方的吊装支架3、螺纹连接于吊装支架3的长螺杆4。
参照图1和图2,固定组件2包括第一抱箍21、第二抱箍22,第一抱箍21包括第一抱紧板211,第一抱紧板211呈与支托12相适配的弧形板。第一抱紧板211两端分别向远离第一抱紧板211的方向延伸固设有第一连接板212。第一连接板212为方形板,且两个第一连接板212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抱箍22包括第二抱紧板221,第二抱紧板221呈与第一抱紧板211弯曲方向相反的弧形板。第二抱紧板221两端分别向远离第二抱紧板221的方向延伸固设有第二连接板222,第二连接板222为方形板,且两个第二连接板222位于同一平面内。第二连接板222与第一连接板212平行,且两个第一连接板212和两个第二连接板222一一对应。第一连接板212与第二连接板222上均开设有开孔,开孔内穿设有第一螺栓23,第一螺栓23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4。
参照图1,两个第一连接板212靠近第二连接板222的侧面分别固设有承接板6。承接板6上对应开设有与第一螺栓23的螺杆相适配的开孔。第一螺栓23穿设于开孔内。
参照图1,当第一抱箍21、第二抱箍22将支托12夹紧处于固定状态时,承接板6靠近第二连接板222的侧面和第二连接板222紧密抵触。
参照图3和图5,固定组件2与支托12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5。支撑组件5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抱紧板211、第二抱紧板221内曲面且呈弧形的支撑杆51,且两个支撑杆51分别与对应的第一抱紧板211、第二抱紧板221弯曲方向相同。支托12上对应开设有与支撑杆51相适配的卡槽52。卡槽52设置于支托12外周面。卡槽52呈环形设置。支撑杆51位于卡槽52内。
参照图1和图3,第一抱箍21、第二抱箍22之间设置有两组滑移组件7。滑移组件7包括固设于第一连接板212远离第一抱紧板211的一端的固定块71,固定块71呈方型。且固定块71沿支托12长度方向的高度与第一连接板212相同。第二连接板222滑移连接于固定块71上。第二连接板222靠近固定块71的一端延伸固设有滑块72,滑块72呈方型。固定块71靠近第二连接板222的侧面对应开设有滑槽73,滑槽73设置方向与第一连接板212垂直。滑块72位于滑槽73内且沿滑槽73设置方向往复移动。
参照图3和图4,固定块71于滑槽73内靠近第二连接板222的一端设置有卡紧组件8。卡紧组件8包括开设于滑槽73内侧面且呈方型的空腔81,空腔81和滑槽73垂直。空腔81远离滑槽73的侧面固定连接有弹簧82,弹簧82水平设置。弹簧82靠近滑槽7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3,支撑板83呈方形,支撑板83于空腔81内滑动。支撑板83远离弹簧82的一端延伸固设有卡块84。卡块84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呈三角形,且卡块84靠近支托12的一端远离第一连接板212的端角切去形成斜面。
参照图1和图3,在第一抱箍21、第二抱箍22处于固定状态时,卡块84靠近支撑板83的侧面与滑槽73远离支托12轴线的侧面位于同一平面内。卡块84靠近第二连接板222的侧面与第二连接板222紧密抵触。
参照图1和图2,两个承接板6底面向下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吊装支架3包括与固定板9平行且呈方形的第一吊装板31。第一吊装板31顶面紧密抵触支托12底面。第一吊装板31底面向远离固定板9的方向固定连接有第二吊装板32,第二吊装板32为方形板。固定板9上开设有开孔,第一吊装板31对应开设有长孔311,长孔311、开孔内穿设有第二螺栓33,第二螺栓33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4。长孔311长度大于第二螺栓33的螺杆直径,长孔311沿水平方向设置。长螺杆4穿设于第二吊装板32上,长螺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长螺杆4上穿设且螺纹连接有第三螺母41。长螺杆4远离第二吊装板32的一端用于螺纹连接转换层结构顶端。第一吊装板31远离固定板9的侧面和第二吊装板32顶面之间于长孔311两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加强肋36,加强肋36为梯形板。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的实施原理为:将第二连接板222的滑块72安装于滑槽73内,移动第一抱箍21、第二抱箍22使得第一抱紧板211、第二抱紧板221环绕于支托12外围,然后使第一抱紧板211上的支撑杆51位于卡槽52内。沿设置滑槽73方向向靠近承接板6的方向移动第二抱箍22,使得第二连接板222位于卡块84靠近第一连接板212的一侧,使得卡紧组件8预固定第一连接板212和第二连接板222。然后通过两个第一螺栓23分别穿设于第一连接板212、承接板6、第二连接板222开孔内,通过第一螺母24将第一抱箍21、第二抱箍22固定于支托12上。将长螺杆4一端螺纹连接于第二吊装板32上,将转换层结构顶端安装于长螺杆4远离第二吊装板32的一端。将第二螺栓33穿设于第一吊装板31的长孔311、固定板9的开孔内,调整第二螺栓33于长孔311内的位置,通过第二螺母34将第一吊装板31固定于固定板9。本申请的转换层抱箍结构便于安装,降低工人工作难度,便于抢工期。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安装于网架球结构(1)末端,网架球结构(1)包括支撑球(11)、固定连接于支撑球(11)底端的支托(12),其特征在于:转换层抱箍结构包括设置于支托(12)外围的第一抱箍(21)、第二抱箍(22),所述第一抱箍(21)包括抱紧于支托(12)外围的第一抱紧板(211)、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抱紧板(211)与支托(12)轴线平行的两侧面的两个第一连接板(212),所述第二抱箍(22)包括与第一抱紧板(211)弯曲方向相反的第二抱紧板(221)、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二抱紧板(221)与支托(12)轴线平行的两侧面的两个第二连接板(222),所述第一连接板(212)靠近第二连接板(222)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承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212)、第二连接板(222)、承接板(6)之间穿设有第一螺栓(23),所述第一螺栓(23)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母(24),所述第一连接板(212)、第二连接板(222)之间设置有两组滑移组件(7),所述滑移组件(7)包括固定连接于第一连接板(212)远离第一抱紧板(211)的侧面的固定块(71),所述第二连接板(222)滑移连接于固定块(71)上,所述第一抱紧板(211)、第二抱紧板(221)与支托(12)之间设置有支撑组件(5),所述承接板(6)下方设置有吊装支架(3),所述吊装支架(3)上螺纹连接有长螺杆(4),所述长螺杆(4)沿竖直方向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5)包括两个分别固定连接于第一抱紧板(211)、第二抱紧板(221)内曲面的支撑杆(51),所述支托(12)外围对应开设有与支撑杆(51)相适配的卡槽(52),所述支撑杆(51)位于卡槽(5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板(222)靠近固定块(71)的侧面延伸固设有滑块(72),所述固定块(71)靠近第二连接板(222)的侧面开设有与滑块(72)相适配的滑槽(73),所述滑槽(73)沿与第二连接板(222)垂直的方向设置,所述滑块(72)位于滑槽(73)内且沿滑槽(73)设置方向往复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73)内于靠近第二连接板(222)处设置有两组卡紧组件(8),所述卡紧组件(8)包括开设于滑槽(73)内侧面且长度方向与第二连接板(222)平行的空腔(81)、固定连接于空腔(81)远离支托(12)侧面的弹簧(82)、固定连接于弹簧(82)远离空腔(81)一端的卡块(84),所述卡块(84)靠近支托(12)的一端远离第一连接板(212)的端角切去形成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82)与卡块(84)之间设置有支撑板(83),所述支撑板(83)滑移于空腔(81)内,所述弹簧(82)远离空腔(81)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83),所述支撑板(83)远离弹簧(82)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卡块(8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承接板(6)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和吊装支架(3)之间穿设有第二螺栓(33),所述吊装支架(3)通过第二螺栓(33)可拆卸安装于固定板(9)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装支架(3)包括与固定板(9)平行的第一吊装板(31)、固定连接于第一吊装板(31)底面且向远离固定板(9)方向设置的第二吊装板(32),所述第一吊装板(31)开设有长孔(311),所述固定板(9)开设有开孔,所述第二螺栓(33)穿设于长孔(311)、开孔内,所述长孔(311)长度大于第二螺栓(33)的螺杆的直径,所述长孔(311)沿水平方向设置,所述第二螺栓(33)的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母(3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装板(31)和第二吊装板(32)之间固定连接有加强肋(3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09668.XU CN215890683U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09668.XU CN215890683U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90683U true CN215890683U (zh) | 2022-02-22 |
Family
ID=80472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09668.XU Active CN215890683U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90683U (zh) |
-
2021
- 2021-10-08 CN CN202122409668.XU patent/CN21589068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526575U (zh) | 一种便于调节的空调支架 | |
CN215890683U (zh) | 一种转换层抱箍结构 | |
CN115986652A (zh) | 一种母线槽夹紧装置 | |
CN216549445U (zh) | 一种后减震器安装装置 | |
CN109176364B (zh) | 一种汽车配件固定夹持装置 | |
CN217353100U (zh) | 一种高强度节能幕墙安装结构 | |
CN215106473U (zh) | 一种装配式天花吊顶调平系统 | |
CN215179213U (zh) | 一种便于使用的房屋主体结构承载力检测设备 | |
CN213184555U (zh) | 一种室外用可调节角度的5g天线 | |
CN210060916U (zh) | 一种钢结构件安装定位工具 | |
CN211114063U (zh) | 斜立杆用限位式转动托座 | |
CN207919865U (zh) | 一种轻钢龙骨吊装结构 | |
CN113431252A (zh) | 一种吊装石材安装挂件 | |
CN217949791U (zh) | 一种幕墙安装的支撑装置 | |
CN220613752U (zh) | 一种定位工装 | |
CN216471788U (zh) | 一种高层建筑幕墙吊装装置 | |
CN222201130U (zh) | 一种桥梁混凝土护栏打孔定位装置 | |
CN220139158U (zh) | 一种便捷式槽道安装固定装置 | |
CN221422682U (zh) | 一种模板支架可调承托旋紧装置 | |
CN215167629U (zh) | 一种建筑幕墙用明框装饰条安装结构 | |
CN217379654U (zh) | 一种自折叠式电梯井道整体全钢施工组件 | |
CN218581216U (zh) | 一种钢梁高可靠度定位支撑装置 | |
CN215747432U (zh) | 一种桥梁u肋焊接反变形装置 | |
CN215519371U (zh) | 一种可调型曲面幕墙连接装置 | |
CN222706431U (zh) | 一种可调式光伏安装支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