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睑设计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睑设计器。
背景技术
重睑术是当今最普遍的美容手术,单睑或者眼睑松弛的患者,可进行重睑手术改善外观。通常使用重睑设计器进行术前设计,使得被使用者直接观察到重睑手术后自己的双眼皮效果,同时可与医生商榷进行调整,达到自己想要的形状和大小。
现有技术中,CN201921649924.9和CN201710956740.6设计的弧形条的曲率为165°-175°之间的固定值,然而个体之间的眼型存在差异,单一的曲率不能满足个性化设计的需求。CN201822271746.2和CN201720887965.6均应用了三臂式的设计方案,CN201822271746.2采用了三个长度可调的定位臂,而CN201720887965.6采用两侧定位臂外展角度可调,中间定位臂长度的方案,同时在尖端的设有记号笔,便于标记重睑线的位置,这两种方案的可调部件之间没有关联,操作复杂,应用时需要反复调整,同时三点式的设计并不能完美呈现重睑线的弧度,可能出现局部线条的不流畅,影响手术效果。此外三臂设计结构较尖锐,存在损伤眼球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适应不同眼型弧度、操作简便安全的重睑设计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睑设计器,包括把手、滑动组件和至少一根金属丝;
所述金属丝弯折后,其两端置于所述滑动组件内,弧形部分暴露于所述把手外;
所述滑动组件连接于所述把手上,能沿所述把手上的轨道滑动;
向靠近所述金属丝弧形部分的方向推进所述滑动组件,所述金属丝弧形部分的半径变短;
向远离所述金属丝弧形部分的方向拉动所述滑动组件,所述金属丝弧形部分的半径变长。
可选地,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按键、弹片、固定座和固定块;所述弹片和所述固定块置于所述固定座内,所述金属丝的两端插入所述固定块内,所述按键能带动所述固定座沿所述轨道滑动,以改变所述金属丝弧形部分的半径。
可选地,所述弹片的近端设有弯曲结构,所述把手上设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所述弯曲结构与所述凹槽匹配,所述按键带动所述固定座沿所述轨道滑动,对应所述弯曲结构在若干连续排列的所述凹槽内移动。
可选地,包括至少两根重叠连接的金属丝,相邻两根所述金属丝的连接处形成虹吸槽,所述虹吸槽中能够填充染料。
可选地,相邻的两根所述金属丝经焊接后重叠连接。
可选地,所述弧形部分的长度为20mm-25mm,半径为10mm-25mm。
可选地,所述金属丝两端的外侧包裹有金属丝保护层。
可选地,在所述把手上,对应所述滑块能够滑动的区域,设有刻度。
可选地,所述滑块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
可选地,还包括金属丝保护套,安装所述金属丝保护套后,暴露于所述把手外的金属丝能够全部套设于所述金属丝保护套内。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睑设计器,能够通过调节滑动组件,便捷地调整弧形部分的弧度,从而适应不同眼型的重睑设计,避免了反复调整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弧形设计也避免了重睑设计器可能会对眼球造成的损伤。
(2)本实用新型的弧形部分设有虹吸槽,可以实现重睑线的一次性连续标记,方便、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睑设计器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睑设计器的滑动组件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睑设计器的滑动组件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包含两根金属丝的重睑设计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套有金属丝保护套的重睑设计器示意图。
图中,1-把手,10-凹槽,2-滑动组件,21-按键,210-凸块,22-弹片,220-弯曲结构,23-固定座,24-固定块,240-通孔,3-金属丝,31-弧形部分,32-虹吸槽,4-金属丝保护套,5-金属丝保护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垂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重睑设计器,包括把手1、滑动组件2和金属丝3。金属丝3弯折后,其两端置于滑动组件2内,弧形部分31暴露于把手1外。滑动组件2连接于把手1上,能沿把手1上的轨道滑动。通过控制滑动组件2的移动,改变滑动组件2约束金属丝3的位置,以调节弧形部分31的弧度,具体包括:向靠近金属丝弧形部分31的方向推进滑动组件2,金属丝弧形部分31的半径变短;向远离金属丝弧形部分31的方向拉动滑动组件2,金属丝弧形部分31的半径变长。在一些实施例中,金属丝3两端的外侧包裹有金属丝保护层5,以减少滑动组件2沿轨道滑动并束缚金属丝3时,滑动组件2的侧壁对金属丝3的磨损。滑动组件2滑动过程中,金属丝保护层5与金属丝3之间保持固定,使弧形部分31的弧长始终保持不变,即,移动滑动组件2仅改变弧形部分31的半径。可选地,弧形部分31的弧长为20mm-25mm,本例中,弧形部分31的弧长为22mm。弧形部分31的半径在10mm-25mm的范围内变化。在术前,医生可通过移动滑动组件2来调节弧度,以调整患者重睑线的形态。在把手1上,对应滑动组件2能够滑动的区域,设置有刻度,能够帮助医生记录滑动组件2滑动的距离,确定适宜的弧形部分31的弧度。滑动组件2的表面设有防滑纹路,便于医生控制滑动组件2的移动。
如图2和图3所示,滑动组件2包括按键21、弹片22、固定座23和固定块24。在使用状态下,弹片22和固定块24置于固定座23内,金属丝3的两端插入固定块24远端开设的通孔240内。按键21能带动固定座23沿把手1上的轨道滑动,以改变金属丝弧形部分31的长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按键21的内侧设有能够嵌入固定座23的凸块210,用于带动固定座23运动。
弹片22的近端设有弯曲结构220,把手1上设有若干连续排列的凹槽10,弯曲结构220与凹槽10匹配。在本例中,弯曲结构220弯曲成半圆形,凹槽10也对应设置为半圆形,使弯曲结构220能够嵌入于凹槽10内,当滑动组件2滑动至合适位置时,通过弯曲结构220与某一凹槽10的匹配,使整个滑动组件2与把手1保持相对固定。
金属丝3可设置两根或两根以上。在如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设有两根重叠连接的金属丝3,两根金属丝3通过激光焊接或其他机械加工的方式相连接。两根金属丝3的连接处形成虹吸槽32,虹吸槽32中能够填充颜料。例如,在虹吸槽32中加入适量墨水或亚甲基蓝,在弧形部分31的弧度达到适合的形态后,按压弧形部分31于上睑,通过墨水或亚甲基蓝在患者眼睑上留下标记,以帮助患者观察重睑术后的双眼皮效果。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睑设计器还包括金属丝保护套4,安装金属丝保护套4后,暴露于把手1外的金属丝3能够全部套设于金属丝保护套4内,金属丝保护套4能够在非使用状态下,对金属丝3起到保护、防尘的作用。同时,金属丝保护套4能够与把手1相匹配,二者之间可拆卸连接。
以图4所示的包含两根金属丝3的实施例为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睑设计器的使用方法包括:
步骤一:拆下金属丝保护套4,在虹吸槽32中加入适量墨水或亚甲基蓝;
步骤二:患者眼睛下视,将弧形部分31区域的最高点放置于上睑缘最高点上方6-8mm处的皮肤上;
步骤三:轻按上睑皮肤,移动滑动组件2的位置以调整弧形部分31的弧度,同时使患者眼睛前视,观察重睑形态;
步骤四:当对重睑形态满意后,按压弧形部分31于上睑,完成划线标记,记录重睑线高度,根据把手1上的刻度,记录滑动组件的位置。
划线完成后,患者观察划线位置,若患者对标记不满意,则不断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满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重睑设计器,设置了把手、滑动组件和金属丝,能够通过调节滑动组件的位置,便捷地调整金属丝弧形部分的弧度,从而适应不同眼型的重睑设计,避免了反复调整给患者带来的不适感,弧形设计也避免了重睑设计器可能会对眼球造成的损伤。弧形部分设有虹吸槽,可以实现重睑线的一次性连续标记,方便、快捷、高效。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