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860960U -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860960U
CN215860960U CN202121738562.8U CN202121738562U CN215860960U CN 215860960 U CN215860960 U CN 215860960U CN 202121738562 U CN202121738562 U CN 202121738562U CN 215860960 U CN215860960 U CN 2158609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entrifugal fan
notch
disc
impeller
fan impe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856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逸
刘畅
郭国良
张旭东
郑军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Fotile Kitchen 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3856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8609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8609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8609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包括:前盘,具有进风口;后盘,设于所述前盘相对设置;叶片,设于所述前盘与所述后盘之间,并沿所述前盘的周向间隔分布;前盘的进风口的周缘具有径向向内延伸、且向后盘倾斜的环形导流部,环形导流部的边沿具有沿环形导流部的周向间隔布置的整流缺口。在前盘的进风口处设置的环形导流部可以起到引导气流进入叶轮内部的作用,在环形导流部的边沿设置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整流缺口,可以使得自叶轮内部回流至进风口位置的气流经由上述整流缺口快速地汇入主流区,再度进入风机内部,避免回流产生的旋涡在此处堆积,减小空气压力损失,提高离心风机的启动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送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风机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背景技术
离心风机是一种重要的送风装置,通常用于吸油烟机、空调等产品中。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叶轮组件、电机以及电机座,其中,叶轮一般包括前圈、后圈、轮盘及若干叶片,前圈与后圈相对,叶片两端分别固定在前圈和后圈的边缘上,轮盘则固定在后圈的中央部位,电机固定在电机座上,在使用时电机轴固定在轮盘中心带动风机旋转。
现有的离心叶轮的进风口多设置有导流圈,而进风口与导流圈之间存在较小的动静间隙,叶轮在旋转的时候,气流经过此间隙会产生噪音。为此,申请号为CN201821569336.X(授权公开号为CN208816397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降噪效果的离心叶轮,包括:叶轮,所述叶轮围绕其轴线旋转,所述叶轮包括轮盘、叶片和轮盖,多个所述叶片位于所述轮盘和所述轮盖之间,所述轮盖上具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开有多个缺口。该离心风机是在叶轮的进风口上开设有缺口,扰乱了该处气流,消除了刺耳的噪音。
然而,上述专利的中的离心叶轮还具有一定的不足,上述轮盖的进风口是沿叶轮轴向朝向来流方向延伸的环壁的端口限定形成,而缺口是沿环壁的端口的周向均为开设,这种缺口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气流流经进风口与导流圈之间的间隙时产生的噪音,但是,大多数离心风机(尤其是多翼离心风机)在进风口处存有较为明显回流现象,伴随着的是旋涡在此堆积,因而产生较大噪音,存在较大的空气压力损失,严重影响了离心风机的气动性能;此外,离心风机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电机座区域是进气流冲击最严重的地方,因而,存在较大的气流损失,测试表明该处的气流损失往往占到了风机风量的10%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叶轮内的气流回流至进风口处堆积,减小空气压力损失,从而提高气动性能的离心风机叶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减少气流流经电机座区域过程中气流损失的离心风机叶轮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应用上述离心风机叶轮的离心风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包括:
前盘,具有进风口;
后盘,设于所述前盘相对设置;
叶片,设于所述前盘与所述后盘之间,并沿所述前盘的周向间隔分布;
所述前盘的进风口的周缘具有径向向内延伸、且向所述后盘倾斜的环形导流部,所述环形导流部的边沿具有沿环形导流部的周向间隔布置的整流缺口。
为了保证整流缺口在进风口处的整体整流效果,所述整流缺口包括第一缺口和第二缺口,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的开口大小不同,且沿所述环形导流部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沿环形导流部的周向设于大小不同的整流缺口,能够更好地破坏原有的圆形整流网,避免回流形成的旋涡在此堆积,提高了整流效果。
为了更迅速地消除在进风口堆积的回流旋涡,所述第一缺口与所述第二缺口均为根部宽、头部窄的梯形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缺口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缺口的尺寸。
为了避免在叶片尾缘处出现较大气流损失,以及减少此处的偶极子声源考虑,所述叶片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叶片具有吸力面、压力面、前缘以及尾缘,所述吸力面以及所述压力面的型线均为抛物线,所述前缘的型线为椭圆,且与上述吸力面及压力面的型线平滑相接,所述尾缘的型线为直线,且与上述吸力面及压力面的型线平滑相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后盘上连接有用于容纳电机的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中部向所述前盘凸起,从而使所述电机座的前壁面呈圆锥状,所述电机座的前壁面具有轴线,所述电机座的前壁面上具有位于内侧、且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第一降噪槽,以及具有位于外侧、且以所述轴线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第二降噪槽。
电机座的前壁面设计为锥状,且在其上设置内、外两层降噪槽,一方面,实现了对气流的导流作用,使得轴向进入的气流能够顺利地转为径向气流,减少因冲击造成气流损失;另一方面,降噪槽的结构设计,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避免气流流经此处产生较大噪音。
作为改进,所述第一降噪槽为月牙形槽,所述第二降噪槽为多边形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三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应用有上述离心风机叶轮的离心风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前盘的进风口处设置的环形导流部可以起到引导气流进入叶轮内部的作用,在环形导流部的边沿设置沿其周向间隔布置的整流缺口,可以使得自叶轮内部回流至进风口位置的气流经由上述整流缺口快速地汇入主流区,再度进入风机内部,避免回流产生的旋涡在此处堆积,减小空气压力损失,提高离心风机的启动性能。此外,在优选方案中,电机座的前壁面设计为锥状,且在其上设置内、外两层降噪槽,一方面,实现了对气流的导流作用,使得轴向进入的气流能够顺利地转为径向气流,减少因冲击造成气流损失;另一方面,降噪槽的结构设计,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避免气流流经此处产生较大噪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离心风机叶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正视图;
图3为图1沿轴向剖切的剖视图(未示出电机座);
图4为图1沿径向剖切的剖视图(未示出电机座);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叶片的横向剖视图;
图6为电机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由于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实施例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向设置,所以这些表示方向的术语只是作为说明而不应视作为限制,比如“上”、“下”并不一定被限定为与重力方向相反或一致的方向。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参见图1-图6,一种离心风机包括蜗壳、叶轮、电机以及电机座40。其中,蜗壳、叶轮、电机之间的配合结构为现有技术,在图中均为示出。叶轮设于蜗壳内,电机可通过电机支架固定在蜗壳上,其输出轴与叶轮连接,从而带动叶轮转动。电机座40对应设于叶轮的后侧,布置在电机的前侧,以容纳电机。
图1示出了叶轮的立体结构,叶轮包括前盘10、后盘20以及叶片30,其中,前盘10与后盘20相对设置,叶片30有多个,设于前盘10与后盘20之间,并沿前盘10的周向间隔分布。前盘10的中部具有进风口100,其中,前盘10的进风口100的周缘具有径向向内延伸、且向后盘20倾斜的环形导流部11,也即环形导流部11沿气流方向布置的一个环壁,再具体地,环形导流部11的边沿具有沿环形导流部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整流缺口12。环形导流部11的设置,可以引导外部气流进入叶轮内部,减少进气口的气流阻力。
图2为叶轮的正视图,可以看出,上述整流缺口12包括第一缺口121和第二缺口122,并且,第一缺口121与第二缺口122的开口大小不同,且沿环形导流部11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具体地,本实施例示出了三个第一缺口121和三个第二缺口122。再具体地,第一缺口121与第二缺口122均为根部宽、头部窄的梯形开口,其中,第一缺口121的尺寸大于第二缺口122的尺寸,从图3可以看出,第一缺口121的头部位置(也即最窄处)的尺寸大于第二缺口122头部位置(也即最窄处)的尺寸。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缺口121与第二缺口122优选为在环形导流部11的周向上非均匀布置,也即,第一缺口121与相邻的一个第二缺口122在周向上的间距与该第一缺口121与相邻的另一第二缺口122在周向上的间距不相等。
本实施例在沿环形导流部11的周向设于大小不同的整流缺口12,可以使得自叶轮内部回流至进风口100位置的气流经由上述整流缺口12快速地汇入主流区,再度进入风机内部,避免回流产生的旋涡在此处堆积,减小空气压力损失,提高离心风机的启动性能。
图3为叶轮的轴向剖视图,本实施例的环形导流部11优选为其横截面自前(也即前盘10所在位置)而后(也即后盘20所在位置)逐渐减小的环壁结构。
图4示出了叶轮的径向剖视图,本实施例的叶轮为前向叶轮,对应地,叶片30的横截面呈弧形,且为前向叶片30。叶片30具有吸力面31、压力面32、前缘33以及尾缘34(结合图5),其中,叶片30的前缘33是叶片30靠近叶轮中心轴线42的一侧,也即气流流入的一侧;叶片30的尾缘34是叶片30远离叶轮中心轴线42的一侧,也及气流流出的一侧;叶片30的压力面32为工作面,也即叶片30迎风的一面;叶片30的吸力面31为非工作面,也即叶片30背风的一面。本实施例的吸力面31及压力面32的型线均为抛物线,前缘33的型线为椭圆,前缘33的型线与上述吸力面31及压力面32的型线平滑相接。尾缘34的型线为直线,尾缘34的型线与上述吸力面31及压力面32的型线均平滑相接。上述叶片30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避免在叶片30尾缘34处出现较大气流损失,减少此处的偶极子声源,实现降噪目的。
图6示出了电机座40的立体结构示意图,电机座40设于叶轮的后盘20位置(结合图1),用于容纳电机。其中,电机座40的中部向前盘10凸起,由此,电机座40的前壁面41呈圆锥状,电机座40的前壁面41具有轴线42,其中,电机座40的轴线42与叶轮的中心轴线42一致。具体地,电机座40的前壁面41上具有第一降噪槽43和第二降噪槽44,其中,第一降噪槽43位于内侧,且以轴线42为中心呈圆周分布,对应地,第二降噪槽44位于外侧,并以轴线42为中心呈圆周分布。再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降噪槽43为月牙形槽,月牙形槽的凹口朝向电机座40的轴线42,第二降噪槽44为多边形槽。本实施例的电机座40的前壁面41设计为锥状,且在其上设置内、外两层降噪槽,一方面,实现了对气流的导流作用,使得轴向进入的气流能够顺利地转为径向气流,减少因冲击造成气流损失;另一方面,降噪槽的结构设计,可以起到降噪的作用,避免气流流经此处产生较大噪音。

Claims (7)

1.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包括:
前盘(10),具有进风口(100);
后盘(20),设于所述前盘(10)相对设置;
叶片(30),设于所述前盘(10)与所述后盘(20)之间,并沿所述前盘(10)的周向间隔分布;
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10)的进风口(100)的周缘具有径向向内延伸、且向所述后盘(20)倾斜的环形导流部(11),所述环形导流部(11)的边沿具有沿环形导流部(11)的周向间隔布置的整流缺口(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缺口(12)包括第一缺口(121)和第二缺口(122),所述第一缺口(121)与所述第二缺口(122)的开口大小不同,且沿所述环形导流部(11)的周向依次间隔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缺口(121)与所述第二缺口(122)均为根部宽、头部窄的梯形开口,其中,所述第一缺口(121)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缺口(122)的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30)的横截面呈弧形,所述叶片(30)具有吸力面(31)、压力面(32)、前缘(33)以及尾缘(34),所述吸力面(31)以及所述压力面(32)的型线均为抛物线,所述前缘(33)的型线为椭圆,且与上述吸力面(31)及压力面(32)的型线平滑相接,所述尾缘(34)的型线为直线,且与上述吸力面(31)及压力面(32)的型线平滑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盘(20)上连接有用于容纳电机的电机座(40),所述电机座(40)的中部向所述前盘(10)凸起,从而使所述电机座(40)的前壁面(41)呈圆锥状,所述电机座(40)的前壁面(41)具有轴线(42),所述电机座(40)的前壁面(41)上具有位于内侧、且以所述轴线(42)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第一降噪槽(43),以及具有位于外侧、且以所述轴线(42)为中心呈圆周分布的第二降噪槽(4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离心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降噪槽(43)为月牙形槽,所述第二降噪槽(44)为多边形槽。
7.一种应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离心风机叶轮的离心风机。
CN202121738562.8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Active CN2158609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8562.8U CN215860960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8562.8U CN215860960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860960U true CN215860960U (zh) 2022-02-18

Family

ID=80328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8562.8U Active CN215860960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8609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6211B2 (en) Counter-rotating fan
US6398492B1 (en) Airflow guide stator vane for axial flow fan and shrouded axial flow fan assembly having such airflow guide stator vanes
EP1979623B1 (en) Improved impeller and fan
CN106989034B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09611356A (zh) 一种后向离心风机
CN106958538B (zh) 离心风机及具有其的吸尘器
CN113175443A (zh) 高效低噪无蜗壳后向离心风机三元流叶轮
CN108953222B (zh) 一种离心叶轮
CN213450988U (zh) 一种离心叶轮及其通风机
CN215860960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CN109595198B (zh) 一种风机叶轮
CN208456923U (zh) 轴流风机导风圈及轴流风机
CN213392844U (zh)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
CN210799491U (zh) 一种轴流散热风扇装配结构
CN110439856B (zh) 一种轴流散热风扇装配结构
CN113074127B (zh) 送风装置及吸尘器
CN210267661U (zh) 风道组件及空气净化器
CN221170121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的集流器及离心风机
CN216554580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叶轮组件及应用其的离心风机
WO2021139508A1 (zh) 扩压器、送风装置及吸尘设备
JPH07286598A (ja) 流体ディフレクタ付遠心ファン
CN214660955U (zh) 一种风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6077641U (zh) 一种离心风机
CN212177498U (zh) 一种高效率的离心风轮
CN113217416B (zh) 离心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