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57505U - 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 - Google Patents
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57505U CN215857505U CN202122425232.XU CN202122425232U CN215857505U CN 215857505 U CN215857505 U CN 215857505U CN 202122425232 U CN202122425232 U CN 202122425232U CN 215857505 U CN215857505 U CN 21585750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leakage
- seepage
- layer
- bank pro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30—Flood prevention; Flood or storm water management, e.g. using flood barrier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包括箱体、渗漏基层、微生物膜和抽水泵;箱体内部设置有渗水板,渗水板上设置若干渗水通孔;渗水板下方为储水箱,抽水泵与储水箱连通,抽水泵出口位于箱体顶部,抽水泵能够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出;渗漏基层包括渗漏介质,渗漏介质铺设在渗水板上方,渗漏介质之间有渗漏间隙,污水通过自重自上而下经过渗漏间隙进入储水箱;渗漏介质上种植有植被,植被根系贯穿渗漏介质;污水以推流方式与布满微生物膜的渗漏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系接触而获得净化。进行河道护岸建设时只需将箱体通过锚杆固定在岸边即可,施工简单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河道治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
背景技术
在进行河道治理时,往往会采用砌筑挡土墙的方式来对河道进行防护,但是传统的挡土墙在施工过程中,难度大且工期长,同时传统的挡土墙功能单一,只能起到防护的作用,并且斜坡式的挡土墙无法做到水土保持,会造成水土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它可以实现简化河道护岸的施工、起到防护作用的同时也能进行水资源的净化,同时避免水土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包括箱体、渗漏基层、微生物膜和抽水泵;箱体内部设置有渗水板,渗水板上设置若干渗水通孔;渗水板下方为储水箱,抽水泵与储水箱连通,抽水泵出口位于箱体顶部,抽水泵能够将储水箱中的水抽出;渗漏基层包括渗漏介质,渗漏介质铺设在渗水板上方,渗漏介质之间有渗漏间隙,污水通过自重自上而下经过渗漏间隙进入储水箱;渗漏介质上种植有植被,植被根系贯穿渗漏介质;微生物膜是包覆在渗漏介质外表面的微生物菌群,污水以推流方式与布满微生物膜的渗漏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系接触而获得净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渗漏介质包括粗沙层和碎石层;碎石层铺设上渗水板上方;粗沙层铺设在碎石层上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沙层为粒径0.1~1.0mm的粗沙,碎石层为粒径5.0~40.0mm的碎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碎石层和渗水板之间还铺设有块石层,块石层粒径大于碎石层粒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渗漏介质上部有0.3m的水力负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微生物菌群为硝化菌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渗水板上端面上每个渗水通孔周围至少有2根顶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顶杆呈对称分布在渗水通孔周围。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河道护岸建设时只需将箱体通过锚杆固定在岸边即可,施工简单方便。
2.本实用新型污水能够通过自重自上而下经过渗漏基层进行渗漏过滤,同时配合微生物膜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最后渗透至储水箱由抽水泵抽出,实现污水的净化循环,从而增加护岸的功能性。
3.本实用新型能够在粗沙层上种植植被,增加护岸的观赏性并且避免出现水土流失;同时微生物膜的分解有机物的残渣能够被植被根系吸收,从而达到对植被提供养分的目的。
4.本实用新型在渗水板上设置顶杆,通过顶杆能够将渗水通孔上的块石顶开,避免块石堵住渗水通孔,影响渗水板的渗透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A处放大图。
图中标号说明:
1、箱体;101、渗水板;1011、渗水通孔;102、储水箱;103、顶杆;2、渗漏基层;201、块石层;202、碎石层;203、粗沙层;204、渗漏介质;3、抽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包括箱体1、渗漏基层2、微生物膜和抽水泵3;箱体1内部设置有渗水板101,渗水板101上设置若干渗水通孔1011;渗水板101下方为储水箱102,抽水泵3与储水箱102连通,抽水泵3出口位于箱体1顶部,抽水泵3能够将储水箱102中的水抽出;渗漏基层2包括渗漏介质204,渗漏介质204铺设在渗水板101上方,渗漏介质204之间有渗漏间隙,污水通过自重自上而下经过渗漏间隙进入储水箱102;渗漏介质204上种植有植被,植被根系贯穿渗漏介质;微生物膜是包覆在渗漏介质204外表面的微生物菌群,污水以推流方式与布满微生物膜的渗漏介质204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系接触而获得净化;将箱体1通过锚杆固定在河道边起到护岸的作用,施工简单,同时渗漏基层2中的河道水体以推流方式与布满生物膜的介质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系接触而获得净化,配合抽水泵3实现水的净化循环功能,并且能够在粗沙层203上种植植被,增加护岸的观赏性和防止水土流失。
参阅图3,渗漏介质204包括粗沙层203和碎石层202;碎石层202铺设上渗水板101上方;粗沙层203铺设在碎石层202上方;粗沙层203为粒径0.5~1.0mm的粗沙,碎石层202为粒径5.0~40.0mm的碎石;通过粗纱和碎石作为渗漏介质204来进行过滤。
参阅图3,碎石层202和渗水板101之间还铺设有块石层201,块石层201粒径大于碎石层202粒径;通过块石层201的设置能够增加过滤效果。渗漏介质204上部有0.3m的水力负载;通过0.3m的水力负载能够便于污水利用水体的自重渗透渗漏介质204下渗至储水箱102。微生物菌群为硝化菌群,硝化菌能够迅速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抽水泵3出口的出水方式至少为1种。通过不同的出水方式来增加护岸的观赏性。
在本实用新型中,进行河道护岸的施工过程只需要将箱体1底部通过混凝土锚杆固定在岸边土壤处即可,施工简单方便,再在粗沙层203上种植一些植被,植被的根系贯穿渗漏介质204,能够起到增加护岸的观赏性的效果,同时植被的设置能够避免护岸水土流失,在护岸的使用过程中,污水通过自重依次从进过粗沙层203、碎石层202和块石层201的过滤,同时污水以推流方式与布满微生物膜的渗漏介质204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系接触而获得净化,通过微生物膜能够对污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和降解,并且降解后的残渣能够给植被提供养分,辅助植物成长,最后净化后的污水通过渗水板101上的渗水通孔1011进入储水箱102内,再通过抽水泵3从储水箱102内抽至箱体1顶部抽出,实现水循环的目的。
实施例二,参阅图4-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渗水板101的结构不同,具体区别在于:渗水板101上端面上每个渗水通孔1011周围至少有2根顶杆103,顶杆103呈对称分布在渗水通孔1011周围;通过顶杆103能够将渗水通孔1011上方的块石顶开,避免块石将渗水通孔1011堵住,影响箱体1的正常渗水功能。
Claims (9)
1.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渗漏基层(2)、微生物膜和抽水泵(3);
箱体(1)内部设置有渗水板(101),渗水板(101)上设置若干渗水通孔(1011);渗水板(101)下方为储水箱(102),抽水泵(3)与储水箱(102)连通,抽水泵(3)出口位于箱体(1)顶部,抽水泵(3)能够将储水箱(102)中的水抽出;
渗漏基层(2)包括渗漏介质(204),渗漏介质(204)铺设在渗水板(101)上方,渗漏介质(204)之间有渗漏间隙,污水通过自重自上而下经过渗漏间隙进入储水箱(102);
渗漏介质(204)上种植有植被,植被根系贯穿渗漏介质;
微生物膜是包覆在渗漏介质(204)外表面的微生物菌群,污水以推流方式与布满微生物膜的渗漏介质(204)表面和溶解氧进行充分的植物根系接触而获得净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渗漏介质(204)包括粗沙层(203)和碎石层(202);
碎石层(202)铺设上渗水板(101)上方;
粗沙层(203)铺设在碎石层(202)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粗沙层(203)为粒径0.5~1.0mm的粗沙,碎石层(202)为粒径5.0~40.0mm的碎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碎石层(202)和渗水板(101)之间还铺设有块石层(201),块石层(201)粒径大于碎石层(202)粒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渗漏介质(204)上部有0.3m的水力负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微生物菌群为硝化菌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渗水板(101)上端面上每个渗水通孔(1011)周围至少有2根顶杆(10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顶杆(103)呈对称分布在渗水通孔(1011)周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其特征在于:抽水泵(3)出口的出水方式至少为1种。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25232.XU CN215857505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25232.XU CN215857505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57505U true CN215857505U (zh) | 2022-02-18 |
Family
ID=80259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25232.XU Active CN215857505U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57505U (zh) |
-
2021
- 2021-10-09 CN CN202122425232.XU patent/CN21585750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15920B (zh) | 扇形多阶梯式生态缓冲型护岸系统 | |
CN100467398C (zh) | 城市沟渠污水原位生态净化处理装置 | |
CN205329626U (zh) | 一种水体生态净化可防止水土流失景观生态驳岸 | |
CN202265486U (zh) | 一种跌水曝气-快速渗滤组合系统 | |
CN101955297A (zh) | 一种富营养化水体的景观型复合人工湿地处理装置及应用 | |
CN207061996U (zh) | 一种模块化组合式的人工潜流湿地系统 | |
CN100546923C (zh) | 间歇式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方法及污水处理系统 | |
CN205222816U (zh) | 一种城市小河道雨水快速自我净化组合坝系统 | |
CN103214148A (zh) | 多级串联阶梯式自然型人工湿地及构建方法 | |
CN206599473U (zh) | 景观式污水净化装置 | |
CN208898716U (zh) | 水库入库滩涂梯级生态治理系统 | |
CN111646574A (zh) | 一种城市河道水环境治理方法 | |
CN105198092B (zh) | 一种斜底式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 | |
CN207276321U (zh) | 一种用于城市景观河道的生态潜坝系统 | |
CN203200140U (zh) | 多级串联阶梯式自然型人工湿地 | |
CN205023952U (zh) | 一种垂直流潜流式人工湿地 | |
CN202148222U (zh) | 高负荷往复式潜流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处理装置 | |
CN207525045U (zh) | 一种具有水体修复功能的河岸式渗滤装置 | |
CN105923783A (zh) | 一种高效脱氮除磷的土地处理方法及系统 | |
CN215857505U (zh) | 垂直水循环一体式河道护岸 | |
CN210505956U (zh) | 一种地埋式同步河道污水治理与生态护岸构筑物 | |
CN201240947Y (zh) | 畜禽污水末端多级人工地质快渗处理系统 | |
CN107459142A (zh) | 一种用于城市景观河道的生态潜坝系统及施工方法 | |
CN112321094A (zh) | 岸坡水生态景观式瀑布型水质净化系统及其净化方法 | |
CN204022566U (zh) | 一种强化复合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