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43660U - 一种花洒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花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43660U CN215843660U CN202121822000.1U CN202121822000U CN215843660U CN 215843660 U CN215843660 U CN 215843660U CN 202121822000 U CN202121822000 U CN 202121822000U CN 215843660 U CN215843660 U CN 21584366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shower head
- slot
- cavity
- magneti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 Bathtubs, Showers, And Their Attach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花洒。花洒包括顶喷本体、花洒本体、通止件和复位件;顶喷本体设有插槽、进水道、出水腔和过水腔;过水腔连通进水道和出水腔;花洒本体可拆卸地与插槽匹配插接,且其设有第一磁性部;通止件密封滑设于过水腔内且滑动方向与花洒本体的插接方向垂直,其上设有第二磁性部;第二磁性部被配置为在花洒本体插接于插槽时与第一磁性部形成磁性作用以带动通止件移动至开启进水道和出水腔的连通;复位件被配置为在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的磁性作用消失时,带动通止件移动至隔断进水道和出水腔。本实用新型的花洒,其具备可靠的水路通止功能,并且水路密封性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组合式花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洒。
背景技术
组合式花洒包括顶喷花洒和手持花洒,其中,手持花洒既能够插接于顶喷花洒的插槽内、与顶喷花洒集成为一体共同使用,也可脱离于顶喷花洒单独使用;当手持花洒与顶喷花洒集成为一体时,其二者能够共同出水,而当手持花洒单独使用时,仅手持花洒出水。
为了满足上述出水条件,现有技术的组合式花洒通常设置有水路切换结构,水路切换结构包括阀杆和复位件,阀杆的一端自插槽槽底一侧伸入插槽内,其在手持花洒插接于插槽内时由手持花洒推抵运动并开启进水路和顶喷花洒的连通,并在手持花洒离开插槽后由复位件的复位力作用下运动并隔断进水路和顶喷花洒的连通;该结构形式的组合式花洒使用时,一旦手持花洒与插槽的配合不到位,则可能导致阀杆发生运动不到位以及顶喷花洒无法与进水路连通的问题,因此其对结构和操作精度的要求均较高,此外,其还存在手持花洒容易将阀杆碰歪并出现漏水点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背景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或问题,提供一种花洒,其借助磁性作用驱动通止件运动且磁性作用在花洒本体与插槽的整个插接过程中始终存在,因此其能够解决花洒本体与插槽未插接到位时无法可靠开启花洒本体内水路的问题,同时,其还能够解决易漏水的问题。
为达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花洒,包括:顶喷本体,其设有插槽、进水道、出水腔和过水腔;所述过水腔连通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花洒本体,其可拆卸地与所述插槽匹配插接且与所述进水道始终连通,其设有第一磁性部;通止件,其密封滑设于所述过水腔内且滑动方向与所述花洒本体的插接方向垂直,其上设有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二磁性部被配置为在所述花洒本体插接于所述插槽时与所述第一磁性部形成磁性作用以带动所述通止件移动至开启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的连通;复位件,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磁性部和所述第二磁性部的磁性作用消失时,带动所述通止件移动至隔断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
进一步地,所述插槽槽底设有第三磁性部;所述花洒本体与所述插槽间隙配合且其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三磁性部磁性吸合的第四磁性部。
进一步地,所述花洒本体包括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设有所述第一磁性部;所述过水腔设于所述顶喷本体的周缘。
进一步地,所述花洒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手柄部连为一体的头部;所述插槽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供所述头部匹配置入,其槽底设有所述第三磁性部;所述第二槽段供所述手柄部置入且其沿所述通止件的滑动方向限制所述手柄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槽段衔接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底端;所述过水腔设于所述顶喷本体底部的周缘。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槽段居中设置于所述顶喷本体,且其形状与所述顶喷本体的周缘形状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道连通所述过水腔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过水腔的第二端口沿所述通止件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通止件的侧壁设有第一连通槽和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过水腔的腔壁密封配合;所述通止件移动至所述第一连通槽同时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时所述进水道连通所述出水腔;所述通止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时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断开。
进一步地,所述顶喷本体还设有过水道;所述过水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过水腔和所述花洒本体;所述通止件的侧壁还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始终连通所述进水道和所述过水道。
进一步地,所述过水腔的两端均设有排气孔;所述通止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第三密封部均与所述过水腔的腔壁密封配合以隔断所述排气孔和所述第一连通槽及第二连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花洒本体与所述插槽插接到位时,其出水面与所述顶喷本体的出水面平滑过渡。
相对于现有技术,上述方案具有的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当花洒本体插接于插槽时,花洒本体上的第一磁性部靠近通止件内的第二磁性部并与其配合产生磁性作用,此时,通止件在磁性作用下克服复位件移动至开启进水道和出水腔,顶喷本体和花洒本体同时进入出水模式;当花洒本体从插槽内取出时,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的磁性作用消失,此时,通止件在复位件的复位力作用下移动至隔断进水道和出水腔,此时,顶喷本体不出水、花洒本体出水,满足花洒本体单独实现灵活冲洗的使用需求,整个水路的切换过程并无设置控制开关、也无需手动进行操作,因此使用省力、方便。
通止件的滑动方向与花洒本体的插接方向垂直,且通止件开启进水道和出水腔的连通是通过磁性作用实现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的磁性作用存在于花洒本体与插槽的整个插接过程中,因此,花洒本体与插槽的插接允许存在偏差,即,即使花洒本体未插接到位,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仍然会产生可靠的磁性作用,并带动通止件可靠运动,因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花洒能够可靠地实现水路通止功能;又由于本申请本实用新型中,通止件未伸出于过水腔,也不会与花洒本体产生触碰,因此,其与过水腔的密封效果好,不存在漏水风险。
2.本实用新型中,插槽的槽底设有第三磁性部,花洒本体设有能够与第三磁性部磁性吸合的第四磁性部、且花洒本体与插槽之间间隙配合,因此,花洒本体能够方便地插入至插槽或从插槽中取出,操作省力、体验感佳。
3.本实用新型中,由于第一磁性部设置于花洒本体的手柄部,因此过水腔能够偏离于顶喷本体的中部而设置于顶喷本体的周缘,也就保证了过水腔不会对顶喷本体的过水造成影响,使得顶喷本体具有较大的空间布局出水腔,使得结构布局更为合理。
4.本实用新型中,插槽包括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其中,第二槽段用于供手柄部置入且其在通止件的滑动方向上对手柄部进行限位,从而保证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之间的磁性作用不会导致手柄部发生移动、乃至整个花洒本体发生移动,提升花洒本体的稳定性以及通止件运动的可靠性。
5.本实用新型中,第二槽段衔接于第一槽段的底端,当花洒本体在插槽内插接到位时,其手柄部朝向下方,从而能够方便供用户拿取。
6.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槽段居中设置于顶喷本体,且其形状与顶喷本体的周缘形状匹配,因此,花洒本体安装于顶喷本体上时,其位于顶喷本体的中部,视觉效果更佳,此外,生产时,还可通过将花洒本体和顶喷本体的出水口设计成不同的样式,来使花洒本体和顶喷本体在共同使用状态下能够实现中部和周缘出不同水花的效果。
7.本实用新型中,进水道的第一端口和出水腔的第二端口沿通止件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通止件设有第一连通槽和第一密封部,当通止件移动至第一连通槽同时连通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时进水道连通出水腔,当通止件移动至第一密封部位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时进水道和出水腔断开,水路切换结构简单、功能可靠。
8.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顶喷本体上设置始终连通进水道的过水道,使得花洒本体能够通过管道连接于顶喷本体,因而无需在浴室墙面上另外开设进水接头来供花洒本体的管道接通,结构更为简单。
9.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过水腔的两端设置排气孔,使得通止件移动过程中不会由于气压增大而无法移动。
10.本实用新型中,花洒本体与插槽插接到位时,其出水面与顶喷本体的出水面平滑过渡,因而花洒的整体性较好,观赏效果较佳。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简要介绍所需要使用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一;
图3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二;
图4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顶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5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顶喷本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6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顶喷本体的局部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花洒本体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通止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通止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花洒本体插接于插槽内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11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花洒本体插接于插槽内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12为本实用新型花洒实施例中花洒本体未插接于插槽内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顶喷本体1;顶喷主体11;进水道111;安装通道112;过水腔1120;排气孔1120a;过水道113;面盖12;第三磁性件13;固定塞14;插槽15;第一槽段151;第二槽段152;出水腔16;
花洒本体2;花洒主体21;头部211;手柄部212;第一磁性件22;第四磁性件23;
通止件3;芯杆31;第一凸缘311;第二凸缘312;固定槽3121;第三凸缘313;定位槽3131;第一连通槽314;第二连通槽315;第一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33;第三密封圈34;第二磁性件35;
复位件4。
具体实施方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第一”、“第二”或“第三”等,都是为了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中心”、“横向”、“纵向”、“水平”、“垂直”、“顶”、“底”、“内”、“外”、“上”、“下”、“前”、“后”、“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乃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且仅是为了便于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固接”或“固定连接”,应作广义理解,即两者之间没有位移关系和相对转动关系的任何连接方式,也就是说包括不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可拆卸地固定连接、连为一体以及通过其他装置或元件固定连接。
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中,除非另有限定,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变形,意为“包含但不限于”。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参见图1至图12,图1至图12示出了本实施例的花洒。如图1至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花洒包括顶喷本体1、花洒本体2、通止件3和复位件4。
其中,如图1-6和图10-12所示,顶喷本体1包括顶喷主体11、面盖12、第三磁性件13和固定塞14。顶喷主体11和面盖12均呈圆形,其二者彼此密封盖合并配合形成有出水腔16,此外,顶喷本体1还在面盖12和顶喷主体11的中部凹设有插槽15,插槽15用于供花洒本体2安装,其开口设于面盖12,插槽15包括第一槽段151和第二槽段152,第一槽段151呈圆形,即,第一槽段151的形状与顶喷本体1的周缘形状匹配,第一槽段151居中设置于顶喷本体1;第二槽段152衔接于第一槽段151的底端。
顶喷主体11的底部周缘设置有进水道111、安装通道112和过水道113,其中,进水道111用于与外部的进水管接通。安装通道112沿顶喷主体11的切向延伸且连通进水道111,其的一端邻接于第二槽段152且设置有排气孔1120a,排气孔1120a贯通至第二槽段152,安装通道112的另一端开口设置。过水道113向下延伸,其一端与安装通道112连通,且另一端用于与花洒本体2通过管道接通。
面盖12为底端带有缺口的环形板,其上设置有若干出水孔,出水孔连通出水腔16且用于出水。
第三磁性件13固定于插槽15内并构成了设于插槽15槽底的第三磁性部,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第三磁性件13以黏贴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槽段151的槽底,其用于吸合固定花洒本体2。
固定塞14固定且密封地塞设于安装通道112的开口端,其将安装通道112界定形成了过水腔1120,且其上也设置有连通过水腔1120和外界空气的排气孔1120a。
由上述可知,本实施例中,顶喷本体1设有插槽15、进水道111、出水腔16和过水腔1120;过水腔1120设于顶喷本体1底部的周缘,其连通进水道111、出水腔16和过水道113,且其两端均设有排气孔1120a。通过将过水腔1120设置于顶喷本体1的周缘,能够保证过水腔1120不会对顶喷本体1的过水造成影响,使得顶喷本体1具有较大的空间布局出水腔16,提升结构布局的合理性。
花洒本体2可拆卸地与插槽15匹配插接且与进水道111始终连通,且其设有第一磁性部和适于与第三磁性部磁性吸合的第四磁性部。
具体地,如图1-3和图7所示,花洒本体2包括花洒主体21、第一磁性件22和第四磁性件23;花洒主体21为常规的手持花洒结构,其包括连为一体的头部211和手柄部212,头部211呈圆形,其正面同样设置有若干出水孔,以用于出水;手柄部212用于握持,其底端通过管道连接至过水道113。第一磁性件22以黏贴的方式固定于手柄部212的侧面并构成了第一磁性部。第四磁性件23以黏贴的方式固定于头部211的背面并构成了第四磁性部。
本实施例中,第一槽段151供头部211匹配置入,第二槽段152供手柄部212置入。具体地,头部211与第一槽段151间隙配合,当头部211置入于第一槽段151内时,第三磁性部和第四磁性部彼此吸合,从而使得花洒本体2可拆卸地插接于插槽15内,连接的结构较为简单且拆装较为便利,当花洒本体2的头部211与插槽15插接到位时,头部211的出水面与顶喷本体1的出水面平滑过渡,因此,花洒出水面的整体性较好,观赏效果也较佳。第二槽段152沿通止件3的滑动方向限制手柄部212移动,即第二槽段152的槽宽与手柄部212的最大宽度匹配,如此能够提升手柄部212在第二槽段152内的稳定性,起到防止手柄部212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绕第二槽段152发生转动;又由于第二槽段152衔接于第一槽段151的底端,因此当花洒本体2在插槽15内插接到位时,其手柄部212朝向下方,从而能够方便供用户拿取。
通止件3密封滑设于过水腔1120内且滑动方向与花洒本体2的插接方向垂直,其上设有第二磁性部;第二磁性部被配置为在花洒本体2插接于插槽15时与第一磁性部形成磁性作用以带动通止件3移动至开启进水道111和出水腔16的连通。
具体地,如图8-9所示,通止件3包括芯杆31、第一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33、第三密封圈34和第二磁性件35。其中,芯杆31安装于过水腔1120内,且其为一延伸方向与过水腔1120的延伸方向一致的直杆,其侧壁设有均呈环形的第一凸缘311、第二凸缘312和第三凸缘313;第二凸缘312和第三凸缘313分别成型于芯杆31的两端,第二凸缘312靠近第二槽段152所在一侧,第一凸缘311与第二凸缘312和第三凸缘313均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二凸缘312和第三凸缘313之间;第一密封圈32、第二密封圈33和第三密封圈34分别套设于第一凸缘311、第二凸缘312和第三凸缘313的周壁上且分别与第一凸缘311、第二凸缘312和第三凸缘313构成了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均与过水腔1120内壁密封配合,实现了通止件3与过水腔1120的密封配合关系;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之间的间隔构成了第一连通槽314,第一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之间的间隔构成了第二连通槽315,第一连通槽314用于连通进水道111和出水腔16;第二连通槽315始终连通进水道111和过水道113;第二磁性件35黏贴的方式固接于第二凸缘312背离第三凸缘313的一侧并构成了第二磁性部,第二凸缘312背离第三凸缘313的一侧设有供第二磁性件35匹配置入的固定槽3121。根据以上结构可知,本实施例的通止件3的侧壁设有第一密封部、第二密封部、第三密封部、第一连通槽314和第二连通槽315,通止件3朝向第二槽段152的一端(即第二凸缘312背离第三凸缘313的一面)设有第二磁性部,第二磁性部的磁性设置为与第一磁性部的磁性相同。
本实施例中,进水道111连通过水腔1120的第一端口和出水腔16连通过水腔1120的第二端口沿通止件3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如图11-12所示,第二端口靠近第二槽段152设置,第一连通槽314的槽宽大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的最小间距,过水道113与出水腔16连通的第三端口与第一端口位于过水腔1120的同一横截面上,且第三端口的口径大于第一密封部的宽度。使用时,当花洒本体2插设于插槽15内时,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互相排斥,手柄部212在第二槽段152的限位下无法移动,通止件3在磁性作用下远离第一磁性部所在一侧移动至与固定塞14抵接时停止,此时,第一连通槽314同时连通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因此,由进水道111流入过水腔1120内的水,经第一连通槽314流至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此外,由于第三端口的口径较大,因此由进水道111流入过水腔1120内的水的一部分还会经第二连通槽315流至第三端口,此时,进水道111与出水腔16和过水道113同时连通,实现顶喷本体1和花洒本体2同时出水。
值得说明的是,在一种可替代的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磁性相反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以及变化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的位置,并保证花洒本体2处于插接状态下(即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彼此吸合的状态下)第一连通槽314能够连通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其同样能够实现顶喷本体1和花洒本体2同时出水。
复位件4被配置为在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的磁性作用消失时,带动通止件3移动至隔断进水道111和出水腔16。
具体地,如图11-12所示,复位件4采用弹簧,其两端分别与通止件3的第三密封部和固定塞14抵接,为了提升复位件4的稳定性,通止件3的第三凸缘313背离第二凸缘312的一面凹设有供复位件4的一端置入的定位槽3131。本实施例中,当花洒本体2插接于插槽15内时,通止件3压缩复位件4;当花洒本体2从插槽15内取走后,第一磁性件22和第二磁性件35的磁性作用消失,此时,通止件3在复位件4的复位作用下移动至与过水腔1120远离固定塞14的一端抵接,此时,第一密封部位于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之间,因此,进水道111和出水腔16断开,顶喷本体1不出水,而此时第二连通槽315仍然连通进水道111和过水道113,因此花洒本体2仍能够正常出水。值得说明的是,复位件4的复位功能也可通过设置磁性件实现。
由上述结构可知,由于通止件3在活动的过程中,其容易出现因对过水腔1120两端的空气进行压缩而活动受限的问题,因此,过水腔1120两端的排气孔1120a的设置能够有效地解决该问题,使得通止件3的运动可靠,保证水路切换功能始终有效。
本实施例提供的花洒,当花洒本体2插接于插槽15时,花洒本体2上的第一磁性部靠近通止件3内的第二磁性部并与其配合产生磁性作用,此时,通止件3在磁性作用下克服复位件4移动至开启进水道111和出水腔16,顶喷本体1和花洒本体2同时进入出水模式;当花洒本体2从插槽15内取出时,第一磁性部和第二磁性部的磁性作用消失,此时,通止件3在复位件4的复位力作用下移动至隔断进水道111和出水腔16,此时,顶喷本体1不出水、花洒本体2出水,满足花洒本体2单独实现灵活冲洗的使用需求,整个水路的切换过程并无设置控制开关、也无需手动进行操作,因此使用省力、方便。
通止件3的滑动方向与花洒本体2的插接方向垂直,且通止件3开启进水道111和出水腔16的连通是通过磁性作用实现的,第一磁性件22和第二磁性件35的磁性作用存在于花洒本体2与插槽15的整个插接过程中,因此花洒本体2与插槽15的插接允许存在偏差,即,即使花洒本体2未插接到位,第一磁性件22和第二磁性件35仍然会产生可靠的磁性作用,并带动通止件3可靠运动,因而本实施例提供的花洒能够可靠地实现水路通止功能;又由于本实施例中,通止件3未伸出于过水腔1120,也不会与花洒本体2产生触碰,因此,其与过水腔1120的密封效果好,不存在漏水风险。又由于第一槽段151居中设置于顶喷本体1,且其形状与顶喷本体1的周缘形状匹配,因此,花洒本体2安装于顶喷本体1上时,其位于顶喷本体1的中部,视觉效果更佳,此外,生产时,还可通过将花洒本体2和顶喷本体1的出水口设计成不同的样式,来使花洒本体2和顶喷本体1在共同使用状态下能够实现中部和周缘出不同水花的效果。
上述说明书和实施例的描述,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花洒,其特征是,包括:
顶喷本体,其设有插槽、进水道、出水腔和过水腔;所述过水腔连通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
花洒本体,其可拆卸地与所述插槽匹配插接且与所述进水道始终连通,其设有第一磁性部;
通止件,其密封滑设于所述过水腔内且滑动方向与所述花洒本体的插接方向垂直,其上设有第二磁性部;所述第二磁性部被配置为在所述花洒本体插接于所述插槽时与所述第一磁性部形成磁性作用以带动所述通止件移动至开启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的连通;
复位件,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磁性部和所述第二磁性部的磁性作用消失时,带动所述通止件移动至隔断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插槽槽底设有第三磁性部;所述花洒本体与所述插槽间隙配合且其设有适于与所述第三磁性部磁性吸合的第四磁性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花洒本体包括手柄部;所述手柄部设有所述第一磁性部;所述过水腔设于所述顶喷本体的周缘。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花洒本体还包括与所述手柄部连为一体的头部;
所述插槽包括彼此连通的第一槽段和第二槽段;所述第一槽段供所述头部匹配置入,其槽底设有所述第三磁性部;所述第二槽段供所述手柄部置入且其沿所述通止件的滑动方向限制所述手柄部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槽段衔接于所述第一槽段的底端;所述过水腔设于所述顶喷本体底部的周缘。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槽段居中设置于所述顶喷本体,且其形状与所述顶喷本体的周缘形状匹配。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进水道连通所述过水腔的第一端口和所述出水腔连通所述过水腔的第二端口沿所述通止件的滑动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通止件的侧壁设有第一连通槽和第一密封部;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过水腔的腔壁密封配合;所述通止件移动至所述第一连通槽同时连通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时所述进水道连通所述出水腔;所述通止件移动至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之间时所述进水道和所述出水腔断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顶喷本体还设有过水道;所述过水道的两端分别连通所述过水腔和所述花洒本体;
所述通止件的侧壁还设有第二连通槽;所述第二连通槽始终连通所述进水道和所述过水道。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过水腔的两端均设有排气孔;
所述通止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二密封部和第三密封部;所述第二密封部和所述第三密封部均与所述过水腔的腔壁密封配合以隔断所述排气孔和所述第一连通槽及第二连通槽。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花洒,其特征是,所述花洒本体与所述插槽插接到位时,其出水面与所述顶喷本体的出水面平滑过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22000.1U CN215843660U (zh) | 2021-08-05 | 2021-08-05 | 一种花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22000.1U CN215843660U (zh) | 2021-08-05 | 2021-08-05 | 一种花洒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43660U true CN215843660U (zh) | 2022-02-18 |
Family
ID=803264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22000.1U Active CN215843660U (zh) | 2021-08-05 | 2021-08-05 | 一种花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43660U (zh) |
-
2021
- 2021-08-05 CN CN202121822000.1U patent/CN21584366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42966U (zh) | 一种用于水龙头的喷头组件 | |
CN210106667U (zh) | 一种切换阀及上下出水龙头 | |
US20160339457A1 (en) | Water outlet valve core of a wall mounted shower head and water output device using the same | |
CN213825406U (zh) | 淋浴装置 | |
RU2694042C1 (ru) | Водоотводной терминал с функцией отвода чистой воды | |
CN215465284U (zh) | 一种花洒 | |
CN215843660U (zh) | 一种花洒 | |
CN212131405U (zh) | 一种龙头的水流切换结构 | |
JP5872498B2 (ja) | シャワー装置 | |
KR102598781B1 (ko) | 흡입 및 압력 기능이 있는 다기능 샤워헤드 부착 장치 | |
CN201546269U (zh) | 暗装旋转式切换装置 | |
CN209762326U (zh) | 一种人性化龙头出水装置 | |
CN215077860U (zh) | 一种顶喷和手持花洒的组合结构及淋浴设备 | |
WO2018137509A1 (zh) | 一种直通式切换阀 | |
CN209810454U (zh) | 一种出水装置 | |
CN210128097U (zh) | 一种插座装置 | |
CN210344402U (zh) | 一种进水装置的换向机构 | |
CN221972579U (zh) | 一种花洒的磁吸式通水结构 | |
US20210324620A1 (en) | Anti-backflow device and bidet | |
KR101307186B1 (ko) | 샤워헤드 | |
CN221934240U (zh) | 一种切换装置 | |
CN113404912A (zh) | 一种隐藏式的正向开关角阀装置 | |
KR200415716Y1 (ko) | 측면 노즐이 구비된 샤워 헤드 | |
CN216515914U (zh) | 一种淋浴系统及其可出水置物盒 | |
CN220919597U (zh) | 一种四功能花洒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