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30796U -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30796U CN215830796U CN202121623542.6U CN202121623542U CN215830796U CN 215830796 U CN215830796 U CN 215830796U CN 202121623542 U CN202121623542 U CN 202121623542U CN 215830796 U CN215830796 U CN 21583079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lade
- centrifugal wind
- wheel
- backward
- wind ro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后向离心风轮包括:轮盘(1);轮盖(4),与所述轮盘(1)沿离心风轮的轴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轮盖(4)上设有进气口;多个叶片(2),沿所述离心风轮的周向并排布置且均位于所述轮盘(1)和轮盖(4)之间,所述叶片(2)的尾缘与离心叶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由所述轮盘(1)向所述轮盖(4)的方向逐渐增大。叶片尾缘采用变直径设计,在叶顶部采用较大直径,叶根部采用较小直径,通过对不同叶高处叶型的加功量进行调制平衡,可以适当减缓风轮出口气流的不均匀程度及其掺混程度,有助于抑制噪声。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当前,后向离心风轮的风叶的尾缘多采用等直径设计。该种设计容易导致风轮中气流向风路中轮盘侧集中,使得局部风速过高,加剧风轮出风不均匀性,进一步诱发噪音问题;也有部分采用变尾缘直径设计的后向离心风轮,但其设计大多基于二维叶片展开,其气动性能与低噪特性均不够优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有利于降低噪音的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后向离心风轮,后向离心风轮包括:
轮盘;
轮盖,与轮盘沿离心风轮的轴向并排且间隔设置,轮盖上设有进气口;
多个叶片,沿离心风轮的周向并排布置且均位于轮盘和轮盖之间,叶片的尾缘与离心叶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由轮盘向轮盖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尾缘的靠近轮盖的一端与离心风轮的轴线的距离为D2-2,叶片的尾缘的靠近轮盘的一端与离心风轮的轴线的距离为D2-1,其中,D2-2/D2-1为1.02-1.2。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心风轮的高度为H,其中,D2-1/H为2.2-3.04。
在一些实施例中,风轮的进气口的直径为Ds,其中,Ds/D2-1为0.81-0.9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叶片出口高度为h,h/H为0.65-0.75。
在一些实施例中,离心风轮的排气口面积为S排,离心风轮的进气口面积为S进,S排/S进为1.25-1.45。
在一些实施例中,
叶片的叶根部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为5度-15度;和/或
叶片的叶顶部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为5度-2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叶片进口安装角沿由叶片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进口安装角沿由叶片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线性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
叶片的叶根部的叶片出口安装角为35度-45度;和/或
叶片的叶顶部的叶片出口安装角为20度-3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叶片出口安装角沿由叶片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出口安装角沿由叶片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变化率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边沿由轮盘向轮盖的方向相对于离心叶轮的轴向朝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出口沿轮盘向轮盖的方向相对于离心叶轮的轴向的倾角沿由叶片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叶片出口边的叶顶部相对于叶片出口边的叶根部在周向上的角度相位差为15-2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倾角的变化率沿靠近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尾缘设置有锯齿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锯齿结构为梯形、三角型和正弦波中的一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尾缘与离心叶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沿靠近轮盖的方向线性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的叶片进口边直径为D1,离心风轮的出口边直径为D2,叶片的内外径比为D1/D2,其中
叶片的靠近轮盘的叶根部的内外径比为0.65-0.75;或
叶片的靠近轮盖的叶顶部的内外径比为0.65-0.75。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外径比由叶根部向叶顶部逐渐增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上述的后向离心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离心风机。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叶片尾缘采用变直径设计,在叶顶侧采用较大直径,叶根侧采用较小直径,通过对不同叶高处叶型的加功量进行调制平衡,可以适当减缓风轮出口气流的不均匀程度及其掺混程度,有助于抑制噪声。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的参数示意图;
图3b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的叶片的进、出口安装角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的叶片出口倾角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的叶片出口安装角上凸状曲线分布规律图;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的叶片出口倾角上凸状曲线分布规律图;
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的叶片尾缘的锯齿结构的示意图;以及
图8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与现有技术的后向离心风轮的技术参数对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包括轮盘1、轮盖4和多个叶片2,轮盖4与轮盘1沿离心风轮的轴向并排且间隔设置,轮盖4上设有进气口6;多个叶片2沿离心风轮的周向并排布置且均位于轮盘1和轮盖4之间,叶片2的尾缘与离心叶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由轮盘1向轮盖4的方向逐渐增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的尾缘与离心叶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沿靠近轮盖4的方向线性变化或曲线变化。
当前,后向离心风叶的尾缘多采用等直径设计,直径也即叶片到叶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该种设计容易导致风轮中气流向风路中轮盘侧集中,使得局部风速过高,加剧风轮出风不均匀性,进一步诱发噪音问题。本实施例中,叶片尾缘采用变直径结合三维叶片设计,在叶顶部采用较大直径,叶根部采用较小直径,通过对不同叶高处叶型的加功量进行调制平衡,可以适当减缓风轮出口气流的不均匀程度及其掺混程度,有助于抑制噪声。
如图1所示,叶片2的叶根部21是叶片2的靠近轮盘1的一端,叶片2的叶顶部22是指叶片2的靠近轮盖4的一端。
叶片2的尾缘的靠近轮盖4的一端与离心风轮的轴线的距离为D2-2,叶片2的尾缘的靠近轮盘1的一端与离心风轮的轴线的距离为D2-1,优选地,D2-2/D2-1为1.02-1.2。
本实施例中,离心风轮外形采用大扁平度设计。离心风轮的高度为H,优选地,D2-1/H为2.2-3.04。将风轮调优成大扁平度、大吸气口及大排气口参数配比,不仅可以充分利用风轮径向尺寸,也可以有效缩短风轮轴向高度。同时在扩大气流通路与保证叶片有效做功区域之间寻求到一平衡点,以获得较优的风轮气动性能及噪声特性。
在本实施例中,风轮进气口采用大直径吸气口设计。风轮吸气口直径为Ds,Ds/D2-1为0.81-0.95。
在本实施例中,风轮排气口采用大出口高度设计,叶片2的叶片出口高度为h,h/H为0.65-0.75。
在本实施例中,离心风轮的排气口面积为S排,离心风轮的进气口面积为S进,优选地S排/S进为1.25-1.45。风轮排气口面积S排是以排气口的母线为特征曲线旋转360°的锥形面的面积;风轮进气口面积S进是以Ds为直径的圆面的面积。
叶片2的叶片进口直径为D1,离心风轮的外径为D2,叶片的内外径比为D1/D2,其中,叶片2的叶根部的内外径比为0.6-0.75;叶片2的叶顶部的内外径比为0.65-0.8。
在一些实施例中,内外径比由叶根部向叶顶部逐渐增大。
如图3b所示,以叶片在某一叶高处的二维截面翼型的中型线为基准,该中型线与叶片进口边相交于一点,中型线沿该点的切线与该点对应进口边圆弧切线的旋转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本专利中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以叶片在某一叶高处的二维截面翼型的中型线为基准,该中型线与叶片进口边相交于一点,中型线沿该点的切线与该点对应进口边圆弧切线的反旋转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本专利中的叶片出口安装角。
叶片2的叶根部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优选地为5度-15度;叶片2的叶顶部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优选地为5度-25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2的叶片进口安装角沿靠近叶片2的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优选地,叶片进口安装角沿靠近叶片2的叶顶部的方向线性变化。
叶片2的叶根部的叶片出口安装角优选地为35度-45度;叶片2的叶顶部的叶片出口安装角优选地为20度-35度。
叶片2的叶片出口安装角沿靠近叶片2的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减小。优选地,叶片进口安装角沿靠近叶片2的叶顶部的方向变化率逐渐增加,如图5所示,在以横坐标为向叶顶部的位移,纵坐标为叶片出口安装角的坐标系中,叶片出口安装角的曲线为向上凸出的曲线。
叶片2的叶片出口边沿由轮盘1至轮盖4的方向相对于离心叶轮的轴向朝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叶片出口相对于离心叶轮的轴向的倾角沿靠近叶片2的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叶片2的叶片出口边的所述叶顶部相对于所述叶片出口边的叶根部在周向上的角度相位差为15-25度。叶片出口边的倾角的变化率沿由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加,如图6所示。
通过叶片弦长及叶片进、出口安放角、叶片出口倾角的综合寻优,在叶片主体叶根处采用小弦长叶型设计,在叶片主体叶顶处采用大弦长叶型设计,同时,叶片出口安放角及出口倾角采用上凸状曲线分布规律,既可以对不同叶高处的叶型加功量进行调制分配,同时也可以抑制叶片出口靠近轮盖侧产生大范围的“射流-尾迹”结构,造成较大的动量亏损,及诱发的气动噪声问题。
由于变直径设计会带来一定风量衰减,本实用新型中,在叶片出口边增设尾缘锯齿,可一定程度上改善变径设计带来的风量衰减效应。同时可以提升边界层抗分离能力,提升风轮做功效率,改善运转气动噪音,还可以一定程度上降低相同技术指标下的风叶材料成本。
叶片的出口边位于叶片的尾缘。叶片2的尾缘设置有锯齿结构,锯齿结构为梯形、三角型和正弦波中的一种。如图7所示,梯形的上底的长度为c,梯形的下底的长度为d,梯形的腰的长度为e,其中e/D2为0.004-0.022;d/D2为0.004-0.022;c/D2的优选区间为0.002-0.07。
在本实施例中,叶片截面采用仿长耳鸮翼型作为基础翼型,并进一步进行变形设计,对其加厚分布规律进行修正,提升翼型中后段结构强度。
如图8所示,横坐标为风量,纵坐标为噪音,本实施例的后向离心风轮相对于现有技术的离心风机增大风量,提升风轮做功效率,降低功耗,显著改善风噪水平,同时降低风轮材料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包括上述的后向离心风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上述的离心风机。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轮盘(1);
轮盖(4),与所述轮盘(1)沿离心风轮的轴向并排且间隔设置,所述轮盖(4)上设有进气口(6);
多个叶片(2),沿所述离心风轮的周向并排布置且均位于所述轮盘(1)和轮盖(4)之间,所述叶片(2)的尾缘与离心叶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沿由所述轮盘(1)向所述轮盖(4)的方向逐渐增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尾缘的靠近所述轮盖(4)的一端与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的距离为D2-2,所述叶片(2)的尾缘的靠近所述轮盘(1)的一端与所述离心风轮的轴线的距离为D2-1,其中,D2-2/D2-1为1.0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轮的高度为H,其中,D2-1/H为2.2-3.0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的进气口(6)的直径为Ds,其中,Ds/D2-1为0.81-0.9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叶片出口高度为h,h/H为0.65-0.7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风轮的排气口面积为S排,所述离心风轮的进气口面积为S进,S排/S进为1.25-1.4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2)的叶根部(21)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为5度-15度;和/或
所述叶片(2)的叶顶部(22)的叶片进口安装角为5度-2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叶片进口安装角沿由所述叶片(2)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进口安装角沿由所述叶片(2)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线性变化。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2)的叶根部(21)的叶片出口安装角为35度-45度;和/或
所述叶片(2)的叶顶部(22)的叶片出口安装角为20度-35度。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叶片出口安装角沿由所述叶片(2)的叶根部(21)向叶顶部(22)的方向逐渐减小。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出口安装角沿由所述叶片(2)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变化率逐渐增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叶片出口边沿由所述轮盘(1)向所述轮盖(4)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离心叶轮的轴向朝与旋转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出口沿所述轮盘(1)向所述轮盖(4)的方向相对于所述离心叶轮的轴向的倾角沿由所述叶片(2)的叶根部向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叶片出口边的所述叶顶部相对于所述叶片出口边的叶根部在周向上的角度相位差为15-25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角的变化率沿由叶根部向所述叶顶部的方向逐渐增大。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尾缘设置有锯齿结构。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锯齿结构为梯形、三角型和正弦波中的一种。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尾缘与离心叶轮的轴线之间的距离沿靠近所述轮盖(4)的方向线性变化。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2)的叶片进口边直径为D1,所述离心风轮的出口边直径为D2,叶片的内外径比为D1/D2,其中
所述叶片(2)的靠近所述轮盘(1)的叶根部的内外径比为0.65-0.75;或
所述叶片(2)的靠近所述轮盖(4)的叶顶部的内外径比为0.65-0.75。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外径比由所述叶根部向所述叶顶部逐渐增大。
22.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0中任一项所述的后向离心风轮。
23.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2所述的离心风机。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23542.6U CN215830796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23542.6U CN215830796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30796U true CN215830796U (zh) | 2022-02-15 |
Family
ID=801920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23542.6U Active CN215830796U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30796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1803A (zh) * | 2021-07-16 | 2021-09-24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CN114321005A (zh) * | 2022-03-01 | 2022-04-12 | 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 一种低噪前弯离心风机叶轮 |
-
2021
- 2021-07-16 CN CN202121623542.6U patent/CN215830796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1803A (zh) * | 2021-07-16 | 2021-09-24 |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CN114321005A (zh) * | 2022-03-01 | 2022-04-12 | 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 一种低噪前弯离心风机叶轮 |
CN114321005B (zh) * | 2022-03-01 | 2022-05-13 | 佛山市南海九洲普惠风机有限公司 | 一种低噪前弯离心风机叶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736425B (zh) | 一种叶片带翼型导流板和导叶有仿生尾缘的轴流风机 | |
CN215830796U (zh) |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
US20080019826A1 (en) | Blower | |
CN110360150B (zh) | 风轮、离心风机及空调器室内机 | |
CN111577655B (zh) | 叶片及使用其的轴流叶轮 | |
WO2014184727A1 (en) | Axial fan | |
CN215214091U (zh) | 一种离心风机叶轮及具有该叶轮的离心风机、空气净化器 | |
CN210290259U (zh) | 叶轮、风机及电机 | |
JP2020518761A (ja) | インペラ、ファン及びモータ | |
JP3677214B2 (ja) | 軸流ファン | |
CN108953222B (zh) | 一种离心叶轮 | |
CN202182064U (zh) | 一种车用冷却风扇 | |
CN213839013U (zh) | 轴流风叶和空调器 | |
CN113266592A (zh) | 叶片、叶轮及风机 | |
CN113431803A (zh) | 后向离心风轮、离心风机和空调器 | |
CN112283154A (zh) | 轴流风叶和空调器 | |
CN114109895B (zh) | 抑制附面层分离的周向偏置高速离心叶轮 | |
CN103032376B (zh) | 轴流风叶 | |
CN113202789B (zh) | 离心压缩机用叶轮及离心压缩机 | |
CN111963478B (zh) | 一种用于离心风机的叶片、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 |
CN213953930U (zh) | 一种降噪轴流风机 | |
CN112727793B (zh) | 一种前缘仿生的叶片及包括该叶片的轴流风轮 | |
CN215860865U (zh) | 叶片、叶轮及风机 | |
CN1321838B (zh) | 吹风机和具有该吹风机的空调设备 | |
CN115111194A (zh) | 叶片及使用其的轴流叶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