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5333U - 一种无叶风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叶风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05333U CN215805333U CN202122283673.0U CN202122283673U CN215805333U CN 215805333 U CN215805333 U CN 215805333U CN 202122283673 U CN202122283673 U CN 202122283673U CN 215805333 U CN215805333 U CN 21580533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cavity
- wind
- bladeless fan
- whe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8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之上的前壳和后壳,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一甩风腔,前壳的边缘和后壳的边缘之间留有能够向前出风的环形出风空隙,后壳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甩风腔内设置有能够将甩风腔内的空气从环形出风空隙吹出的甩风轮,甩风轮连接有能够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甩风轮转动时,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吸入甩风腔,同时将甩风腔的空气从环形出风空隙吹出,实现向前均匀出风。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风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叶风扇。
背景技术
现有风扇通过电机带动叶片旋转,通过叶片将空气加压加速然后吹向使用者,优点是给使用者带来吹风的感觉,但存在以下不足:一是旋转的叶片速度很高,不小心碰到会造成伤害,所以大部分的风扇采用外罩来围住叶片以减少危险;二是叶片旋转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嗓声,给使用者带来干扰。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市场上逐渐出现了一些无叶风扇,其通过影藏式的叶轮来产生气流,然后通过两条气道将气流导出,给使用者带来凉意。和传统的风扇相比,这种无叶风扇噪音很小,且叶轮是影藏式的,安全性好。然而,这种无叶风扇也存在以下问题,出风位置较为单一,无法实现从整个出风侧均匀出风。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从出风侧均匀出风的无叶风扇。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之上的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和后壳之间形成一甩风腔,所述前壳的边缘和后壳的边缘之间留有能够向前出风的环形出风空隙,所述后壳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所述甩风腔内设置有能够将甩风腔内的空气从所述环形出风空隙吹出的甩风轮,所述甩风轮连接有能够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
作为优选地,所述前壳的中部向前鼓起以使前壳的后侧面形成一凹腔,所述的驱动器包括设置于所述凹腔内的电机。
作为优选地,所述凹腔的开口处设置有遮蔽所述凹腔的隔板,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的隔板并与所述的甩风轮连接。
作为优选地,所述甩风轮包括圆形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圆形基板后侧面的多个弧形甩风板,各个弧形甩风板绕着所述圆形基板的轴线均匀布置。
作为优选地,所述圆形基板的中部设置有向后凸起的转轴安装座,所有弧形甩风板的外侧端均位于所述圆形基板的边缘,所有弧形甩风板的内侧端所述转轴安装座之间均留有空间以使所述甩风轮的中部形成与所述进风口正对的进风腔。
作为优选地,所述甩风腔内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甩风轮和环形出风空隙之间的导风板,相邻的导风板之间形成沿着所述甩风轮的切向出风的出风通道。
作为优选地,所述的进风口处设置有格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甩风轮转动时,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吸入甩风腔,同时将甩风腔的空气从环形出风空隙吹出,实现向前均匀出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解图;
图4是甩风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优选”、“次优选”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优选”、“次优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参照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无叶风扇,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之上的前壳2和后壳3,前壳2和后壳3的边缘部均腔前弯曲,构成圆盘状的结构,前壳2和后壳3的下端部均与底座固定。前壳2和后壳3之间形成一甩风腔40,后壳3的直径大于前壳2的直径,使前壳2的边缘和后壳3的边缘之间留有能够向前出风的环形出风空隙41,后壳3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31,甩风腔40内设置有能够将甩风腔40内的空气从环形出风空隙41吹出的甩风轮5,甩风轮5连接有能够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6。
甩风轮5转动时,能够将外部的空气吸入甩风腔40,同时将甩风腔40的空气从环形出风空隙41吹出,实现向前均匀出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前壳2的中部向前鼓起以使前壳2的后侧面形成一凹腔201,驱动器6包括设置于凹腔201内的电机。具体地,凹腔201的开口处设置有遮蔽凹腔201的隔板9,隔板9与前壳2通过螺钉连接,电机则固定安装在隔板9上,电机的输出轴向后穿过隔板9并与甩风轮5连接。采用隔板9将凹腔201和甩风腔40隔开,能够避免外部的灰尘进入凹腔201内的电机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中,甩风轮5包括圆形基板51、以及设置于圆形基板51后侧面的多个弧形甩风板52,各个弧形甩风板52绕着圆形基板51的轴线均匀布置。
具体地,圆形基板51的中部设置有向后凸起的转轴安装座53,所有弧形甩风板52的外侧端均位于圆形基板51的边缘,所有弧形甩风板52的内侧端转轴安装座53之间均留有空间以使甩风轮5的中部形成与进风口31正对的进风腔501。
进一步地,甩风腔40内设置有多个位于甩风轮5和环形出风空隙41之间的导风板7,导风板7一体成型于在后壳3的前侧面或前壳2的后侧面。导风板7的内侧部沿着甩风轮5的切向设置,使相邻的导风板7之间形成沿着甩风轮5的切向出风的出风通道71。各个出风通道71的宽度、形状均相同,能够进一步提升出风的均匀性,出风通道71沿着甩风轮5的切向出风,能够尽可能地降低导风板7与气流之间的摩擦,降低能量损失,提升电能与风能的能量转化率
为了避免较大的物体进入进风口31而造成堵塞,进风口31处设置有格栅8。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1)之上的前壳(2)和后壳(3),所述前壳(2)和后壳(3)之间形成一甩风腔(40),所述前壳(2)的边缘和后壳(3)的边缘之间留有能够向前出风的环形出风空隙(41),所述后壳(3)的中部设置有进风口(31),所述甩风腔(40)内设置有能够将甩风腔(40)内的空气从所述环形出风空隙(41)吹出的甩风轮(5),所述甩风轮(5)连接有能够驱动其转动的驱动器(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壳(2)的中部向前鼓起以使前壳(2)的后侧面形成一凹腔(201),所述的驱动器(6)包括设置于所述凹腔(201)内的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腔(201)的开口处设置有遮蔽所述凹腔(201)的隔板(9),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所述的隔板(9)并与所述的甩风轮(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甩风轮(5)包括圆形基板(51)、以及设置于所述圆形基板(51)后侧面的多个弧形甩风板(52),各个弧形甩风板(52)绕着所述圆形基板(51)的轴线均匀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基板(51)的中部设置有向后凸起的转轴安装座(53),所有弧形甩风板(52)的外侧端均位于所述圆形基板(51)的边缘,所有弧形甩风板(52)的内侧端所述转轴安装座(53)之间均留有空间以使所述甩风轮(5)的中部形成与所述进风口(31)正对的进风腔(50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甩风腔(40)内设置有多个位于所述甩风轮(5)和环形出风空隙(41)之间的导风板(7),相邻的导风板(7)之间形成沿着所述甩风轮(5)的切向出风的出风通道(7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叶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31)处设置有格栅(8)。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83673.0U CN215805333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无叶风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283673.0U CN215805333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无叶风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05333U true CN215805333U (zh) | 2022-02-11 |
Family
ID=80164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283673.0U Active CN215805333U (zh) | 2021-09-18 | 2021-09-18 | 一种无叶风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05333U (zh) |
-
2021
- 2021-09-18 CN CN202122283673.0U patent/CN21580533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1220633B1 (en) | Impeller and housing assembly with reduced noise and improved airflow | |
US20210025606A1 (en) | Air cleaner | |
CN1123050A (zh) | 离心风机叶轮转子 | |
CN101608630A (zh) | 电动鼓风机及具备该电动鼓风机的电动吸尘器 | |
CN215805333U (zh) | 一种无叶风扇 | |
CN113775570B (zh) | 扩压器组件、电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103967833A (zh) | 复合式叶轮及其送风装置 | |
CN210688636U (zh)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JP2000145690A (ja) | 電動送風機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電気掃除機 | |
CN114776630A (zh) | 吸油烟机用双侧进风风机和吸油烟机 | |
CN100507281C (zh) | 具有凹槽式连接件的扇框及风扇 | |
CN113708561B (zh) | 无刷电机及其叶轮 | |
CN212137471U (zh) | 无刷电机及其叶轮 | |
CN211474520U (zh) | 轴流风轮及空调器 | |
CN113074139B (zh) | 扩压装置、风机及吸尘器 | |
CN103410754B (zh) | 无叶双头风扇 | |
CN112484277A (zh) | 风道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 |
CN221220908U (zh) | 离心风机的叶轮及离心风机 | |
CN214366855U (zh) | 组合风机以及烹饪器具 | |
CN217502041U (zh) | 风机及清洁设备 | |
CN114673684B (zh) | 离心风机及空调器 | |
CN222773446U (zh) |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 | |
CN217950766U (zh) | 一种风叶及吹风机 | |
CN219654913U (zh) | 一种圆形离心轴流式风机 | |
CN222773445U (zh) | 出风格栅及空调室外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