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805120U -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 Google Patents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805120U CN215805120U CN202121506694.8U CN202121506694U CN215805120U CN 215805120 U CN215805120 U CN 215805120U CN 202121506694 U CN202121506694 U CN 202121506694U CN 215805120 U CN215805120 U CN 21580512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le
- peripheral surface
- annular
- plunger
- val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1
- 239000000839 emulsion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2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3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6835 compre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7906 compres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5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2441 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13 imbib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70 limi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4907 gland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45 absorb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250 ab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775 capsu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65 m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961 part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Reciprocating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所述乳化液泵包括液力端、动力端、十字头和密封盒组件。动力端包括动力轴和导向筒,动力轴的外周面与导向筒的内周面间隙配合。十字头的右端与柱塞组件相连,十字头的左端与动力轴相连。液力端的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孔径,第二安装孔的孔径小于第三安装孔的孔径,能够将吸液阀座、排液阀座和止阀器顺序安装、倒序拆卸,不必拆除盘根组件、柱塞组件及其他结构件。由此,本实用新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拆装方便,维修简单、减少了维修时间和成本,还能够减小对阀体的损伤。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用注液动力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乳化液泵的阀体多为整体式、紧凑型设计。由于结构限制,更换吸液阀芯、吸液阀座前,必须拆除供液管路、吸水盒、吸液阀座定位法兰,维修复杂、可操作性差、维修时间长、成本高。
此外,排液阀座过盈安装到阀体上,装配排液阀座时需冷装或压装实现,拆卸时必须应用专用工具拉拔才能完成,容易对阀体造成拉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乳化液泵液力端,该乳化液泵液力端拆装方便,维修简单、减少了维修时间和成本,还能够减小对阀体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出一种乳化液泵,该乳化液泵的液力端拆装方便,维修简单、减少了维修时间和成本,还能够减小对阀体的损伤。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多个阀腔,所述阀腔包括沿所述阀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柱塞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孔径依次增大;吸液阀座,所述吸液阀座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吸液阀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远离所述柱塞腔的一端相配合;隔套,所述隔套设在所述柱塞腔中,所述隔套的一端与所述吸液阀座的另一端相抵,所述隔套的周壁具有通液孔,所述通液孔连通所述隔套的内腔和所述柱塞腔;排液阀座,所述排液阀座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隔套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液阀座的一端相抵;止阀器,所述止阀器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止阀器的一端与所述排液阀座的另一端相抵;和吸液阀芯和排液阀芯,所述吸液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排液阀芯的一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相配合,所述排液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止阀器的所述一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相配合,所述吸液阀芯的部分能够与所述吸液阀座的所述另一端相抵,所述排液阀芯的部分能够与所述排液阀座的所述另一端相抵。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第一安装孔的孔径小于第二安装孔的孔径,第二安装孔的孔径小于第三安装孔的孔径,能够将吸液阀座、排液阀座和止阀器顺序安装、倒序拆卸,不必拆除盘根组件、柱塞组件及其他结构件。此外,吸液阀座拆装时不会与第二安装孔及第三安装孔产生接触,排液阀座拆装时不会与第三安装孔产生接触,能够减小阀体的损伤。
此外,柱塞腔吸液时,吸液阀芯移动,排液阀芯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吸液压力过大,对第一复位弹簧起到不可逆的损伤。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拆装方便,维修简单、减少了维修时间和成本,还能够减小对阀体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还具有第一柱塞孔和第二柱塞孔,所述第一柱塞孔设在所述阀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柱塞孔设在所述阀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柱塞孔的一端为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柱塞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连通,所述第二柱塞孔的一端为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柱塞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连通;所述乳化液泵液力端还包括:第一压紧螺母,所述第一压紧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以封堵所述第二柱塞孔,盘根组件,所述盘根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以封盖所述第一柱塞孔,所述盘根组件具有通孔,和柱塞组件,所述柱塞组件的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柱塞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壁面间隙配合,以便所述柱塞组件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移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套的周壁还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通液孔沿所述阀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乳化液泵液力端还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设在所述第二柱塞孔内,且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压紧螺母和所述隔套之间,
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部分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柱塞孔的所述另一端的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定位柱的所述部分外周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
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邻近所述隔套的一端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以对所述隔套进行周向定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腔还包括吸液口,所述吸液口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且所述吸液口贯穿所述阀体的高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阀体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壁面上设有排液孔,
所述乳化液泵液力端还包括:
吸水盒组件,所述吸水盒组件设在所述阀体的所述一侧,所述吸水盒组件设有吸液腔,所述吸液腔与所述吸液口连通;和
压板,所述压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板与多个所述阀腔一一对应,所述压板设在所述阀体的所述另一侧,以便封盖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压板的邻近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一侧与所述止阀器的另一端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柱塞孔为台阶孔,所述盘根组件的所述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相接触,所述盘根组件的所述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环形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吸液阀座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壁面间隙配合,所述吸液阀座的外周面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三环形密封件,
所述排液阀座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壁面间隙配合,所述排液阀座的外周面设有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内设有第四环形密封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止阀器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位于所述止阀器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基座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壁面间隙配合,所述基座的外周面设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第五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五环形密封件;
止挡架,所述止挡架设在所述止阀器的所述一端,所述止挡架设有活动槽,所述排液阀芯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的底壁面设有第六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设在所述第六环形凹槽内;和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基座和所述止挡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盘根组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二螺纹,所述连接座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座的内周面围成所述通孔,所述连接座的内周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在所述连接座的所述一端的端面;
第二压紧螺母,所述第二压紧螺母与所述连接座的所述另一端螺纹配合,第二压紧螺母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环形槽连通,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槽的直径;
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孔的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
抗挤压环,所述抗挤压环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所述抗挤压环的一侧与所述导向环相接触;
盘根,所述盘根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所述盘根的一侧与所述抗挤压环的另一侧相接触;
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与所述盘根的另一侧相接触;
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垫圈一侧与所述第一垫圈的另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二垫圈的另一侧与所述环形槽的侧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垫圈的内部设有环形空腔;和
盘根弹簧,所述盘根弹簧设在所述环形空腔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包括:
液力端,所述液力端为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
动力端,所述动力端包括动力轴和导向筒,所述动力轴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筒的内周面间隙配合,以便所述动力轴沿所述导向筒的轴向往复移动;和
十字头,所述十字头的一端与所述柱塞组件相连,所述十字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轴相连。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乳化液泵还包括密封盒组件,所述密封盒组件包括:
密封架,所述密封架包括法兰板、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连接在所述法兰板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法兰板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法兰板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
所述法兰板与所述导向筒的一端的端面相连,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筒的第一部分外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筒的第二部分内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周面设有第七环形凹槽,所述第七环形凹槽设有第六环形密封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邻近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端面设有密封垫圈;
油封和压环,所述油封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内周面相接触,所述油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邻近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端面相接触,所述压环的外周面与所述法兰板的内周面相连,所述压环的一侧与所述油封的另一侧相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乳化液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乳化液泵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乳化液泵的爆炸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乳化液泵的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乳化液泵液力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乳化液泵液力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乳化液泵液力端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阀体的剖视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乳化液泵液力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阀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盘根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吸液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吸液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隔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排液阀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排液阀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止阀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本实用新型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密封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乳化液泵100;
动力端110;
乳化液泵液力端120;
阀体10;第一安装孔101;吸液口1011;柱塞腔102;第二安装孔103;第三安装孔104;排液孔1041;第一柱塞孔105;第一连接孔1051;第二柱塞孔106;第二连接孔1061;
吸水盒组件20;压板30;第一压紧螺母40;第一定位柱41;第一环形凹槽411;
盘根组件50;第二压紧螺母501;连接座502;第二环形凹槽5021;导向环503;抗挤压环504;盘根505;第一垫圈506;第二垫圈507;盘根弹簧508;柱塞组件51;
吸液阀座60;第三环形凹槽601;第三环形凸台602;导向套603;
吸液阀芯61;滑杆611;第一止挡盘612;支撑柱613;第二定位柱614;第一复位弹簧62;
隔套70;通液孔701;定位孔702;
排液阀座80;第四环形凹槽801;第四环形凸台802;
排液阀芯81;连接部811;第二止挡盘812;第三定位柱813;第四定位柱814;第二复位弹簧82;
止阀器90;基座901;第五环形凹槽9011;止挡架902;活动槽9021;第六环形凹槽9022;连接杆903;
十字头130;
密封盒组件140;密封架141;法兰板1411;第一环形凸台1412;第二环形凸台1413;第七环形凹槽1414;油封142;压环14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120。
如图4-图1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120,包括阀体10、吸液阀座60、隔套70、排液阀座80、止阀器90、吸液阀芯61、排液阀芯81、盘根组件50和柱塞组件51。
阀体10具有多个阀腔,阀腔包括沿阀体10的高度方向(如图4中的上下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孔101、柱塞腔102、第二安装孔103和第三安装孔104。阀体10还具有第一柱塞孔105,第一柱塞孔105设在阀体10的宽度方向(如图6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侧(如图6中的左侧)。
如图6所示,第一安装孔101的远离柱塞腔102的一端设有环形凸起,第一安装孔101的孔径小于第二安装孔103的孔径,第二安装孔103的孔径小于第三安装孔104的孔径,第一柱塞孔105的一端(如图6中的左端)为第一连接孔1051,第一柱塞孔105的另一端(如图6中的右端)与柱塞腔102连通。
如图7所示,吸液阀座60设在第一安装孔101内,吸液阀座60的一端(如图6中吸液阀座60的下端)与环形凸起相抵。
隔套70设在柱塞腔102中,隔套70的一端(如图6中隔套70的下端)与吸液阀座60的另一端(如图6中吸液阀座60的上端)相抵,隔套70的周壁具有通液孔701,通液孔701连通隔套70的内腔和第一柱塞孔105。因此,乳化液能够从隔套70的内腔进出第一柱塞孔105,进而能够将乳化液从吸液阀座60的内腔压入到排液阀座80的内腔。
排液阀座80设在第二安装孔103内,隔套70的另一端(如图6中隔套70的上端)与排液阀座80的一端(如图6中排液阀座80的下端)相抵。止阀器90设在第三安装孔104内,止阀器90的一端(如图6中止阀器90的下端)与排液阀座80的另一端(如图6中排液阀座80的上端)相抵。
因此,止阀器90能够对吸液阀座60、排液阀座80和隔套70进行轴向定位。
吸液阀芯61的一端(如图6中吸液阀芯61的上端)与排液阀芯81的一端(如图6中排液阀芯81的下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62相配合,排液阀芯81的另一端(如图6中排液阀芯81的上端)与止阀器90的一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82相配合,吸液阀芯61的部分能够与吸液阀座60的另一端相抵,排液阀芯81的部分能够与排液阀座80的另一端相抵。
因此,柱塞组件51向右退出柱塞腔102时,吸液阀芯61能够向上移动,柱塞组件51向左进入柱塞腔102时,排液阀芯81能够向上移动。柱塞腔吸液时,柱塞组件51向右退出柱塞腔102,吸液阀芯61向上移动,排液阀芯能够起到限位作用,避免吸液压力过大,对第一复位弹簧起到不可逆的损伤。
盘根组件50的一端(如图6中盘根组件50的右端)与第一连接孔1051配合,以封盖第一柱塞孔105,盘根组件50具有通孔,柱塞组件51的部分位于通孔内,柱塞组件51的外周面与通孔的壁面间隙配合,因此柱塞组件51能够沿通孔的轴向(如图6中的左右方向)移动。
如图6和图7所示,阀腔还包括吸液口1011,吸液口1011与第一安装孔101连通,且吸液口1011贯穿阀体10的高度方向的一侧(如图6中阀体10的下方),第三安装孔104贯穿阀体10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如图6中阀体10的上方),第三安装孔104的壁面上设有排液孔1041。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120还包括吸水盒组件20和压板30。吸水盒组件20设在阀体10的下方,吸水盒组件20设有吸液腔,吸液腔与吸液口1011连通。
可以理解的是,吸水盒组件20可以与阀体10通过连接件(例如螺钉)相连,吸水盒组件20也可以与阀体10一体连接。具体地,对于不同使用要求以及工作环境采用不同的连接方式。
因此,乳化液能够从吸水盒组件20的吸液腔进入到吸液口1011,再从吸液阀座60的内腔进入到排液阀座80的内腔,再通过排液孔1041排出。
压板30为多个,多个压板30与多个阀腔一一对应,压板30设在阀体10的上方,以便封盖第三安装孔104,压板30的下方与止阀器90的另一端(如图6中止阀器90的上端)相抵。因此,压板30能够对止阀器90进行轴向定位,从而能够对吸液阀座60、排液阀座80和隔套70进行轴向定位。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120,第一安装孔101的孔径小于第二安装孔103的孔径,第二安装孔103的孔径小于第三安装孔104的孔径,能够将吸液阀座60、排液阀座80和止阀器90顺序安装、倒序拆卸,不必拆除盘根组件50、柱塞组件51及其他结构件。此外,吸液阀座60拆装时不会与第二安装孔103及第三安装孔104产生接触,排液阀座80拆装时不会与第三安装孔104产生接触,能够减小阀体10的损伤。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120拆装方便,维修简单、减少了维修时间和成本,还能够减小对阀体10的损伤。
在一些实施例中,阀体10还具有第二柱塞孔106,第二柱塞孔106设在阀体10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如图6中的右侧),第二柱塞孔106的一端(如图6中的右端)为第二连接孔1061,第二柱塞孔106的另一端(如图6中的左端)与柱塞腔102连通。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120还包括第一压紧螺母40和第一定位柱41,第一压紧螺母40与第二连接孔1061螺纹配合,以封堵第二柱塞孔106。
第一定位柱41设在第二柱塞孔106内,且第一定位柱41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压紧螺母40和隔套70之间。因此,第一压紧螺母40能够将第一定位柱41压紧。
第一定位柱41的部分外周面与第二柱塞孔106的另一端的壁面相接触,第一定位柱41的部分外周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411,第一环形凹槽411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因此,第一环形密封件能够在第一定位柱41的部分外周面与第二柱塞孔106的另一端的壁面之间进行密封,避免乳化液泄漏。
如图6、图7和图11所示,隔套70的周壁还具有定位孔702,定位孔702与通液孔701沿阀体10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即,定位孔702位于右侧,通液孔701位于左侧。
第一定位柱41的邻近隔套70的一端具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伸入定位孔702内,以对隔套70进行周向定位。因此,隔套70在柱塞腔102内的位置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柱塞孔105为台阶孔,盘根组件50的右端面与台阶孔的台阶面相接触,盘根组件50的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5021,第二环形凹槽5021内设有第二环形密封件。因此,第二环形密封件能够在盘根组件50的右端面与台阶孔的台阶面之间进行密封,避免乳化液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9-图13所示,吸液阀座60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孔101的壁面间隙配合,吸液阀座60的外周面设有第三环形凹槽601,第三环形凹槽601内设有第三环形密封件。因此,第三环形密封件能够在吸液阀座60的外周面与第一安装孔101的壁面之间进行密封,避免乳化液泄漏。
排液阀座80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孔103的壁面间隙配合,排液阀座80的外周面设有第四环形凹槽801,第四环形凹槽801内设有第四环形密封件。因此,第四环形密封件能够在吸液阀座60的外周面与第二安装孔103的壁面之间进行密封,避免乳化液泄漏。
如图6和图9所示,吸液阀座60的上端设有第三环形凸台602,第三环形凸台602伸入隔套70的内腔,从而能够与隔套70的下端相抵。吸液阀座60的上端还设有第一锥形面,第一锥形面与吸液阀座60的内周面和上端面分别相连。
吸液阀座60的内腔还设有导向套603,导向套603通过多个连接件与吸液阀座60的内周面相连。
如图10所示,吸液阀芯61包括滑杆611、第一止挡盘612和支撑柱613,第一止挡盘612连接在滑杆611和支撑柱613之间。
滑杆611伸入导向套603内,且滑杆611的周面于导向套603的内周面间隙配合。第一止挡盘612的边缘的横截面大体为V形,第一止挡盘612的下边缘与第一锥形面相抵。
支撑柱613的上端设有第二定位柱614,第一复位弹簧62的下端套设在第二定位柱614上。
如图6和图12所示,排液阀座80的下端设有第四环形凸台802,第四环形凸台802伸入隔套70的内腔,从而能够与隔套70的上端相抵。吸液阀座60的上端还设有第二锥形面,第二锥形面与排液阀座80的内周面和上端面分别相连。
如图12所示,排液阀芯81包括连接部811和第二止挡盘812。连接部811的下端设有第三定位柱813,第二止挡盘812的上端设有第四定位柱814。
第一复位弹簧62的上端套设在第三定位柱813上,且第三定位柱813与第一复位弹簧62的上端相连。第二复位弹簧82的下端套设在第四定位柱814上。
第二止挡盘812的边缘的横截面大体为V形,第二止挡盘812的下边缘与第二锥形面相抵。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和图14所示,止阀器90包括基座901、止挡架902和连接杆903。连接杆903连接在基座901和止挡架902之间。
基座901位于止阀器90的上端,基座901的外周面与第三安装孔的壁面间隙配合,基座901的外周面设有第五环形凹槽9011,第五环形凹槽9011内设有第五环形密封件。因此,第五密封件能够在基座901的外周面与第三安装孔的壁面之间密封,避免乳化液泄漏。
止挡架902设在止阀器90的下端,止挡架902设有活动槽9021,排液阀芯81的上端位于活动槽9021内,活动槽9021的底壁面设有第六环形凹槽9022,第二复位弹簧82的上端设在第六环形凹槽9022内,止挡架902的下端与排液阀座80的上端相抵。
因此,止阀器90能够对排液阀座80进行上位,还能够为排液阀芯81提供活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8所示,盘根组件50包括连接座502、第二压紧螺母501、导向环503、抗挤压环143504、盘根505、第一垫圈506、第二垫圈507和盘根弹簧508。
导向环503、抗挤压环143504、盘根505、第一垫圈506和第二垫圈507从左到右依次设置。
连接座502的右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螺纹,连接座502的左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二螺纹,连接座502的右端与第一连接孔1051螺纹配合。连接座502的内周面围成通孔,连接座502的内周面设有环形槽,第二环形凹槽5021设在连接座502的一端的端面。
第二压紧螺母501与连接座502的左端螺纹配合,第二压紧螺母501设有中心孔,中心孔与环形槽连通,且中心孔的直径小于环形槽的直径。
导向环503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第二部分的外径,第一部分的外周面与中心孔的壁面相接触,第二部分的外周面与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抗挤压环143504的外周面与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抗挤压环143504的左侧与导向环503相接触。盘根505的外周面与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盘根505的左侧与抗挤压环143504的另一侧相接触。第一垫圈506的外周面与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第一垫圈506的左侧与盘根505的右侧相接触。第二垫圈507的外周面与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第二垫圈507左侧与第一垫圈506的右侧相接触,第二垫圈507的右侧与环形槽的侧壁面相接触,第二垫圈507的内部设有环形空腔。盘根弹簧508设在环形空腔内。
因此,盘根组件50拆装时只需要将连接座502的右端与阀体10相连或者从阀体10拆除。对盘根505更换时,只需要将第二压紧螺母501与连接座502的左端脱离,再将导向环503、抗挤压环143504和盘根505依次去除。
由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液力端120拆装方便,维修简单、减少了维修时间和成本。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100。
如图1-图1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100包括液力端、动力端110和十字头130和密封盒组件140。液力端为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120。
动力端110包括动力轴和导向筒,动力轴的外周面与导向筒的内周面间隙配合,以便动力轴沿导向筒的轴向往复移动。十字头130的右端与柱塞组件51相连,十字头130的左端与动力轴相连。
密封盒组件140包括密封架141、油封142和压环143。
密封架141包括法兰板1411、第一环形凸台1412和第二环形凸台1413,第一环形凸台1412连接在法兰板1411和第二环形凸台1413之间。具体地,法兰板1411、第一环形凸台1412和第二环形凸台1413从右到左依次一体连接。
第一环形凸台1412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法兰板1411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第二环形凸台1413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环形凸台1412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第一环形凸台1412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法兰板1411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第二环形凸台1413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第一环形凸台1412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
法兰板1411与导向筒的右端面相连,第一环形凸台1412的外周面与导向筒的第一部分外周面相接触。第二环形凸台1413的外周面与导向筒的第二部分内周面相接触,第二环形凸台1413的外周面设有第七环形凹槽1414,第七环形凹槽1414设有第六环形密封件,第一环形凸台1412的邻近第二环形凸台1413的端面设有密封垫圈。因此,第六环形密封件和密封垫圈能够对密封架141与导向筒的接触部分进行密封
油封142的外周面与第一环形凸台1412的内周面相接触,油封142的左侧与第二环形凸台1413的邻近第一环形凸台1412的端面相接触,压环143的外周面与法兰板1411的内周面相连,压环143的左侧与油封142的右侧相接触。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乳化液泵100,法兰板1411、第一环形凸台1412和第二环形凸台1413一体连接,能够减少配合关系,有利于密封,而且能够减小密封盒组件140的厚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乳化液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阀体,所述阀体具有多个阀腔,所述阀腔包括沿所述阀体的高度方向依次连通的第一安装孔、柱塞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的孔径依次增大;
吸液阀座,所述吸液阀座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内,所述吸液阀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远离所述柱塞腔的一端相配合;
隔套,所述隔套设在所述柱塞腔中,所述隔套的一端与所述吸液阀座的另一端相抵,所述隔套的周壁具有通液孔,所述通液孔连通所述隔套的内腔和所述柱塞腔;
排液阀座,所述排液阀座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隔套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液阀座的一端相抵;
止阀器,所述止阀器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孔内,所述止阀器的一端与所述排液阀座的另一端相抵;和
吸液阀芯和排液阀芯,所述吸液阀芯的一端与所述排液阀芯的一端通过第一复位弹簧相配合,所述排液阀芯的另一端与所述止阀器的所述一端通过第二复位弹簧相配合,所述吸液阀芯的部分能够与所述吸液阀座的所述另一端相抵,所述排液阀芯的部分能够与所述排液阀座的所述另一端相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还具有第一柱塞孔和第二柱塞孔,所述第一柱塞孔设在所述阀体的宽度方向上的一侧,所述第二柱塞孔设在所述阀体的宽度方向上的另一侧,
所述第一柱塞孔的一端为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柱塞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连通,
所述第二柱塞孔的一端为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柱塞孔的另一端与所述柱塞腔连通;
所述乳化液泵液力端还包括:
第一压紧螺母,所述第一压紧螺母与所述第二连接孔配合,以封堵所述第二柱塞孔,
盘根组件,所述盘根组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配合,以封盖所述第一柱塞孔,所述盘根组件具有通孔,和
柱塞组件,所述柱塞组件的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所述柱塞组件的外周面与所述通孔的壁面间隙配合,以便所述柱塞组件沿所述通孔的轴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的周壁还具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通液孔沿所述阀体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
所述乳化液泵液力端还包括第一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设在所述第二柱塞孔内,且所述第一定位柱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压紧螺母和所述隔套之间,
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部分外周面与所述第二柱塞孔的所述另一端的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定位柱的所述部分外周面设有第一环形凹槽,所述第一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一环形密封件,
所述第一定位柱的邻近所述隔套的一端具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伸入所述定位孔内,以对所述隔套进行周向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腔还包括吸液口,所述吸液口与所述第一安装孔连通,且所述吸液口贯穿所述阀体的高度方向的一侧,所述第三安装孔贯穿所述阀体的高度方向的另一侧,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壁面上设有排液孔,
所述乳化液泵液力端还包括:
吸水盒组件,所述吸水盒组件设在所述阀体的所述一侧,所述吸水盒组件设有吸液腔,所述吸液腔与所述吸液口连通;和
压板,所述压板为多个,多个所述压板与多个所述阀腔一一对应,所述压板设在所述阀体的所述另一侧,以便封盖所述第三安装孔,所述压板的邻近所述第三安装孔的一侧与所述止阀器的另一端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柱塞孔为台阶孔,所述盘根组件的所述一端的端面与所述台阶孔的台阶面相接触,所述盘根组件的所述一端的端面设有第二环形凹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二环形密封件。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阀座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壁面间隙配合,所述吸液阀座的外周面设有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第三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三环形密封件,
所述排液阀座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二安装孔的壁面间隙配合,所述排液阀座的外周面设有第四环形凹槽,所述第四环形凹槽内设有第四环形密封件。
7.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阀器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位于所述止阀器的所述另一端,所述基座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三安装孔的壁面间隙配合,所述基座的外周面设有第五环形凹槽,所述第五环形凹槽内设有第五环形密封件;
止挡架,所述止挡架设在所述止阀器的所述一端,所述止挡架设有活动槽,所述排液阀芯的所述另一端位于所述活动槽内,所述活动槽的底壁面设有第六环形凹槽,所述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设在所述第六环形凹槽内;和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连接在所述基座和所述止挡架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盘根组件包括:
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一螺纹,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的外周面设有第二螺纹,所述连接座的所述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孔螺纹配合,所述连接座的内周面围成所述通孔,所述连接座的内周面设有环形槽,所述第二环形凹槽设在所述连接座的所述一端的端面;
第二压紧螺母,所述第二压紧螺母与所述连接座的所述另一端螺纹配合,第二压紧螺母设有中心孔,所述中心孔与所述环形槽连通,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环形槽的直径;
导向环,所述导向环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径,所述第一部分的外周面与所述中心孔的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部分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
抗挤压环,所述抗挤压环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所述抗挤压环的一侧与所述导向环相接触;
盘根,所述盘根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所述盘根的一侧与所述抗挤压环的另一侧相接触;
第一垫圈,所述第一垫圈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一垫圈的一侧与所述盘根的另一侧相接触;
第二垫圈,所述第二垫圈的外周面与所述环形槽的周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垫圈一侧与所述第一垫圈的另一侧相接触,所述第二垫圈的另一侧与所述环形槽的侧壁面相接触,所述第二垫圈的内部设有环形空腔;和
盘根弹簧,所述盘根弹簧设在所述环形空腔内。
9.一种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包括:
液力端,所述液力端为如权利要求2-8中任一项所述的乳化液泵液力端;
动力端,所述动力端包括动力轴和导向筒,所述动力轴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筒的内周面间隙配合,以便所述动力轴沿所述导向筒的轴向往复移动;和
十字头,所述十字头的一端与所述柱塞组件相连,所述十字头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轴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乳化液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盒组件,所述密封盒组件包括:
密封架,所述密封架包括法兰板、第一环形凸台和第二环形凸台,所述第一环形凸台连接在所述法兰板和所述第二环形凸台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法兰板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周面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法兰板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小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内周面的径向尺寸,
所述法兰板与所述导向筒的一端的端面相连,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筒的第一部分外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周面与所述导向筒的第二部分内周面相接触,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外周面设有第七环形凹槽,所述第七环形凹槽设有第六环形密封件,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邻近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端面设有密封垫圈;
油封和压环,所述油封的外周面与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内周面相接触,所述油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环形凸台的邻近所述第一环形凸台的端面相接触,所述压环的外周面与所述法兰板的内周面相连,所述压环的一侧与所述油封的另一侧相接触。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06694.8U CN215805120U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
PCT/CN2021/116731 WO2023272934A1 (zh) | 2021-07-02 | 2021-09-06 |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506694.8U CN215805120U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805120U true CN215805120U (zh) | 2022-02-11 |
Family
ID=801803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506694.8U Active CN215805120U (zh) | 2021-07-02 | 2021-07-02 |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805120U (zh) |
-
2021
- 2021-07-02 CN CN202121506694.8U patent/CN21580512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04684A (zh) |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 |
JP5833067B2 (ja) | とりわけ高速液体クロマトグラフィー用の液体を導く部品のための液体プラグユニットおよび連結装置 | |
CN111734598A (zh) | 一种乳化液柱塞泵 | |
WO2022016911A1 (zh) | 一种柱塞泵及泵站 | |
CN215805120U (zh) |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 |
CN109944759A (zh) | 一种一体式多排高压径向多柱塞变量泵 | |
CN214499391U (zh) | 一种用于往复柱塞泵的液力端总成 | |
CN111734621A (zh) | 一种乳化液柱塞泵及其泵头总成 | |
WO2023272934A1 (zh) | 乳化液泵液力端和乳化液泵 | |
CN212055063U (zh) | 高压泵 | |
JP4185464B2 (ja) | 往復ポンプの弁装置 | |
US4023916A (en) | Cylinder-cylinder head mounting arrangement for diesel-type fuel injection pumps | |
CN207710647U (zh) | 密封圈安装夹具 | |
CN113431753A (zh) | 水液压径向柱塞泵 | |
CN216554363U (zh) | 可拆卸清洗的柴油频率柱塞油泵 | |
CN222950044U (zh) | 一种拆卸便利的密封组件及定量缸 | |
KR20110070818A (ko) | 피스톤 펌프 내로 유체를 공급하기 위한 유체 유입 장치 | |
CN211724947U (zh) | 滤芯组件和具有其的净水机 | |
CN222427365U (zh) | 一种过滤组件及过滤设备 | |
CN218207988U (zh) | 一种船用透气阀 | |
CN215784542U (zh) | 微量液体分配的阀芯装置 | |
CN220328135U (zh) | 一种自力式密封过滤器 | |
JP2017031918A (ja) | 燃料噴射ポンプ、燃料噴射装置、内燃機関 | |
CN217410004U (zh) | 一种滤瓶接头组件及使用该组件的净水器 | |
CN221325783U (zh) | 一种用于变速箱壳体的封堵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