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799721U - 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799721U
CN215799721U CN202122022291.2U CN202122022291U CN215799721U CN 215799721 U CN215799721 U CN 215799721U CN 202122022291 U CN202122022291 U CN 202122022291U CN 215799721 U CN215799721 U CN 2157997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quenching
quenching
guide board
wi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222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礼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Xinchangta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Xinchangta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Xinchangta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Xinchangtai Moul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222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7997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7997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7997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它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气淬炉主体内安装有放置板;气淬炉本体内部的中部设有气淬区,两侧的风道连通,气淬炉本体顶部设有换热区,换热区内安装有换热器和风机;换热器入口与气淬区顶部出风口连通,换热器出口与风机入风口连通,风机排风口与一侧风道顶部的进风口连通;风道靠近气淬区的一侧由上往下连通有数个出风管道,出风管道内设有引导板,上方和下方的引导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引导板通过伸缩杆驱动改变倾斜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多个出风管道对工件进行循环吹风,冷却效果好,不同的工件气淬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风量和风向的调节,可控制工件淬火处理时的形变,降低变形量。

Description

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模具工件的过程中,一般需要对模具工件加热塑形,由于生产效率的缘故,常采用真空气淬炉对加热过后的模具工件热处理,再通过风冷电机使气体在需要冷却的模具工件和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气体与高温模具工件和换热器中的水冷管发生热交换从而使工件降温,如中国专利CN201821848667.7公开的一种带有高效换热装置的真空气淬炉,其通过换热器的设置,可达到循环换热的效果。
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气淬炉的吹风嘴都是固定设置的,其吹风的风向和风量均为固定设置的,对于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工件,不能进行风量和风向的调节,冷却效果较差,工件淬火处理时容易产生形变。需对现有的气淬炉结构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气淬炉的吹风风向和风量不可改变、对于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工件不能进行风量和风向的调节、冷却效果较差、工件淬火处理时容易产生形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气淬炉本体,所述气淬炉本体的侧面设有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淬炉主体内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通过支架进行支撑;
所述气淬炉本体的内部的中部设有气淬区,所述气淬区的两侧分别设有风道,所述气淬炉本体内的底部设有连通道,两侧的风道通过底部的连通道连通,所述气淬炉本体的顶部设有换热区,所述换热区内安装有换热器和风机;
所述气淬区的顶部设有出风口,一侧的风道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气淬区顶部的出风口连通,换热器的出口与风机的入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排风口与一侧风道顶部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风道靠近气淬区的一侧由上往下连通有数个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内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设于出风管道内的上方和下方,上方和下方的引导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引导板的一端与出风管道转动连接,引导板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驱动改变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内设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穿过气淬炉本体与气淬炉本体外部的冷却液储存箱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引导板的侧面靠近风道的一端与出风管道的管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出风管道靠近风道的一端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水平间隔设置,所述挡板设于两个引导板之间,两个挡板之间的空间为出风管道的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与引导板远离风道的一端铰连接,伸缩杆的端部穿过出风管道的管壁设置,所述气淬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伸缩杆,以驱动最顶部和最底部的引导板摆动,相邻的两个出风管道之间安装有伸缩杆,以驱动相邻两个出风管道的相邻引导板摆动,所述伸缩杆安装于气淬区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杆竖向设置,伸缩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外杆与气淬区的内壁固定连接,外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套设有伸缩的内杆,所述内杆和外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工件放置于放置板上进行气淬,风机将换热后的冷空气吹入风道中,气淬区两侧的风道通过连通道连通,两侧的风道内均有冷空气,冷空气经风道进入出风管道,从出风管道内吹出,对工件进行冷却,与工件热交换后的热空气经气淬区顶部的出风口排出至换热器内,换热降温后循环继续对工件冷却气淬,多个出风管道对工件进行循环吹风,冷却效果均匀,冷却效果好;
对于不同形状和规格的工件,需要改变出风管道的出风风量和风向时,在工件放入放置板上之前,先对伸缩杆进行调节,伸缩杆的长度调节,可驱动出风管道内的引导板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从而对引导板之间形成的出风通道进行调节,出风风道的出风口的大小得到改变,出风口的风量得到调节,且出风的风向也能得到改变,不同的工件气淬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风量和风向的调节,可控制工件淬火处理时的形变,降低变形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圆圈内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的实施例可以使本专业的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气淬炉本体1,气淬炉本体1的侧面设有炉门,炉门设于侧面,打开便于工件10的放置,气淬炉主体1内安装有放置板2,放置板2通过支架进行支撑。
气淬炉本体1的内部的中部设有气淬区3,气淬区3的两侧分别设有风道4,气淬炉本体1内的底部设有连通道5,两侧的风道4通过底部的连通道5连通,放置板2以及支撑放置板2的支架设于连通道5的上方,气淬炉本体1的顶部设有换热区6,换热区6内安装有换热器7和风机9,换热器7内设有冷却液通道,冷却液通道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穿过气淬炉本体1与气淬炉本体1外部的冷却液储存箱13连接,以上所述的风机9、换热器7等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的,不再阐述。
气淬区3的顶部设有出风口8,一侧的风道5顶部设有进风口11,换热器7的入口与气淬区3顶部的出风口8连通,换热器7的出口与风机9的入风口连通,风机9的排风口与一侧风道4顶部的进风口11连通,由于风机9的作用,气淬区3的空气进入换热器7中进行换热冷却,冷却后的气体从风机9的排风口排出进入风道4内。
如图2所示,风道4靠近气淬区3的一侧由上往下连通有数个出风管道12,出风管道12内设有引导板121,引导板121设于出风管道12内的上方和下方,上方和下方的引导板121之间形成出风通道,引导板121的一端与出风管道12转动连接,引导板121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14驱动改变高度。
伸缩杆14与引导板121远离风道4的一端铰连接,伸缩杆14的端部穿过出风管道12的管壁设置,气淬区3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伸缩杆14,以驱动最顶部和最底部的引导板121摆动,相邻的两个出风管道12之间安装有伸缩杆14,以驱动相邻两个出风管道12的相邻引导板121摆动,伸缩杆14通过侧边的支撑柱安装固定于气淬区3的内壁上。
伸缩杆14竖向设置,伸缩杆14包括内杆和外杆,外杆与气淬区3的内壁固定连接,外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套设有伸缩的内杆,内杆和外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最上方和最下方的伸缩杆14的外杆只与一节内杆连接,且最下方的伸缩杆14的外杆的底部置于放置板2上。
引导板121的侧面靠近风道4的一端与出风管道12的管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出风管道12靠近风道4的一端设有两个挡板15,两个挡板15水平间隔上下设置,挡板15设于两个引导板121之间,两个挡板15之间的空间为出风管道12的入口,确保在引导板121转动后,出风仍然进入引导板121之间的出风通道,由出风通道排出。
工作原理:工件10需要气淬时,打开炉门,将工件10放置于放置板2上,然后根据实际需要调节伸缩杆14的长度,可对引导板121的倾斜度进行调节,引导板121可进行一定角度的摆动,使得引导板121之间形成的出风通道的出风口的大小改变,出风通道吹出的风的风量得到调节,且出风的风向也同时调节好,根据实际工件10的不同规格和形状,进行风量和风向的调节,可控制工件10淬火处理时的形变,降低变形量,之后关上炉门进行气淬,风机9将换热后的冷空气吹入风道4中,气淬区3两侧的风道4通过连通道5连通,两侧的风道4内均有冷空气,冷空气经风道4进入出风管道12,从出风通道内吹出,对工件10进行冷却,与工件10热交换后的热空气经气淬区3顶部的出风口8排出至换热器7内,换热降温后循环继续对工件10冷却气淬,多个出风管道12对工件10进行循环吹风,冷却效果均匀,冷却效果好。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5)

1.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包括气淬炉本体,所述气淬炉本体的侧面设有炉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淬炉主体内安装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通过支架进行支撑;
所述气淬炉本体的内部的中部设有气淬区,所述气淬区的两侧分别设有风道,所述气淬炉本体内的底部设有连通道,两侧的风道通过底部的连通道连通,所述气淬炉本体的顶部设有换热区,所述换热区内安装有换热器和风机;
所述气淬区的顶部设有出风口,一侧的风道顶部设有进风口,所述换热器的入口与气淬区顶部的出风口连通,换热器的出口与风机的入风口连通,所述风机的排风口与一侧风道顶部的进风口连通;
所述风道靠近气淬区的一侧由上往下连通有数个出风管道,所述出风管道内设有引导板,所述引导板设于出风管道内的上方和下方,上方和下方的引导板之间形成出风通道,所述引导板的一端与出风管道转动连接,引导板的另一端通过伸缩杆驱动改变高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内设有冷却液通道,所述冷却液通道设有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与进液管和出液管连通,所述进液管和出液管分别穿过气淬炉本体与气淬炉本体外部的冷却液储存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板的侧面靠近风道的一端与出风管道的管壁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出风管道靠近风道的一端设有两个挡板,两个挡板水平间隔设置,所述挡板设于两个引导板之间,两个挡板之间的空间为出风管道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与引导板远离风道的一端铰连接,伸缩杆的端部穿过出风管道的管壁设置,所述气淬区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安装有伸缩杆,以驱动最顶部和最底部的引导板摆动,相邻的两个出风管道之间安装有伸缩杆,以驱动相邻两个出风管道的相邻引导板摆动,所述伸缩杆安装于气淬区的内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竖向设置,伸缩杆包括内杆和外杆,所述外杆与气淬区的内壁固定连接,外杆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套设有伸缩的内杆,所述内杆和外杆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CN202122022291.2U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Active CN2157997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2291.2U CN215799721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22291.2U CN215799721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799721U true CN215799721U (zh) 2022-02-11

Family

ID=801515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22291.2U Active CN215799721U (zh) 2021-08-26 2021-08-26 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79972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85306A (zh) * 2024-11-08 2024-12-06 湘潭新大粉末冶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炉冷却风量循环动态调节机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085306A (zh) * 2024-11-08 2024-12-06 湘潭新大粉末冶金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炉冷却风量循环动态调节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50678B (zh) 低炉压强对流连续辊底式退火炉及退火工艺
CN201031250Y (zh) 侧吹喷流加热式铝卷材退火炉
CN100457349C (zh) 气体保护加热钎焊炉
CN106382681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15799721U (zh) 一种可改变淬火风向及风量的气淬炉
CN208293051U (zh) 一种用于带钢连续退火处理生产线的新型退火炉
CN106048162A (zh) 一种冷室高压气淬的结构
CN115057613B (zh) 一种钢化玻璃成型辅助机构及其成型方法
CN112322886B (zh) 一种适用于换热器热处理的防变形方法
CN214361534U (zh) 一种真空高压气淬炉
CN202107744U (zh) 退火炉带钢冷却装置
CN209986199U (zh) 一种铸压件冷却装置
CN102021506A (zh) 用于铝材快速冷却的设备
CN217628552U (zh) 一种用于高平直度精密不锈钢带生产的带钢冷却装置
CN205741128U (zh) 一种立式连续式回火炉
CN217274510U (zh) 风管机
CN115074498A (zh) 一种用于提高立式真空高压气淬炉淬火均匀性的风冷系统
CN213860277U (zh) 一种用于高透光率膜生产的ibc内冷装置
CN205667062U (zh) 一种带制冷风量可调的服务器机柜
CN220619040U (zh) 一种轧辊热处理喷淬装置
CN212770441U (zh) 一种玻璃生产用退火设备
CN108816693B (zh) 一种加热均匀的干燥炉
CN217579003U (zh) 一种散热性好的退火炉壳体
CN208104475U (zh) 一种工业型材淬火系统
CN216884250U (zh) 一种切丁机进料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