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86086U - 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86086U CN215786086U CN202121672135.4U CN202121672135U CN215786086U CN 215786086 U CN215786086 U CN 215786086U CN 202121672135 U CN202121672135 U CN 202121672135U CN 215786086 U CN215786086 U CN 2157860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ed
- needle
- fixing
- block
- connecting block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治具,固定治具侧端固定设有多个固定机构,固定治具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固定治具顶端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通过将工件放置到定位杆外侧,滑动到加工位置,通过启动第一气缸带动第一顶杆移动,第一顶杆推动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接块向固定治具移动,第一固定块推动固定针沿固定导向块内部向工件移动,可以将工件固定在定位杆表面,通过固定针固定可以避免在固定时对工件表面挤压,造成工件变形,有利于降低工件制造生产的废品率,减少原料浪费,间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冲孔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
背景技术
冲孔机是将原材料安装好后,在动力机构的驱动下,冲孔模具作用在材料上,完成冲孔的一种机械设备。冲孔机可以进行薄片加工,冲压,模压,压纹等强迫金属进入模具的作业。
现有的冲孔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对一些外壳比较薄的工业产品进行加工时,例如在产品侧面进行开孔、压痕等,固定夹持力度较大容易导致外壳变形,而固定夹持力度较小,容易导致外壳加工发生偏移,降低外壳加工的成品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解决了现有冲孔装置对一些外壳比较薄的工业产品进行加工时,容易导致外壳变形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包括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部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治具,固定治具侧端固定设有多个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侧端与固定框侧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顶杆,第一顶杆侧端纵向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块,固定治具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固定治具顶端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侧端固定安装第一连接块,第一连接块侧端贯穿滑动连接固定针。
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块与第一固定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针左端设有直径大于主体的头端,固定针右端设有直径小于主体的针端,固定针的头端设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一连接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固定针针端贯穿固定治具相邻的侧端并与固定治具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杆,定位杆贯穿固定治具并与固定治具滑动连接,位于定位杆侧端的固定治具侧端竖向滑动连接滑动板,滑动板侧端贯穿滑动连接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杆固定连接,定位杆外侧滑动连接工件。
优选的,所述打孔机构包括第二气缸,第二气缸与固定框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顶杆,第二顶杆底端横向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第二固定块底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第二连接块顶端贯穿并滑动连接打孔针。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打孔针设为T形且T形顶端设于第二连接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定位杆两端与固定针针端对应位置滑动连接固定针套,固定杆贯穿工件与固定针套并滑动连接,位于打孔针下方的定位杆顶端滑动连接打孔针套。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防变形冲孔装置,通过将工件放置到定位杆外侧,滑动到加工位置,通过启动第一气缸带动第一顶杆移动,第一顶杆推动第一固定块、第一连接块向固定治具移动,第一固定块推动固定针沿固定导向块内部向工件移动,通过工件上孔与工件、固定针套滑动连接,利用固定针针端与主体之间斜槽对工件进行挤压、固定,可以将工件固定在定位杆表面,通过固定针固定可以避免在固定时对工件表面挤压,造成工件变形的问题,有利于降低工件制造生产的废品率,减少原料浪费,间接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2)、该防变形冲孔装置,通过螺栓对定位杆与转动块进行连接,定位杆与转动块挤压滑动板对定位杆位置进行固定,启动第二气缸带动第二顶杆推动第二固定块、第二连接块移动,第二固定块推动打孔针沿打孔导向块向下移动对工件进行打孔,可以完成对工件加工位置或者加工工件定位件的调整,以试用不同的加工工件,而且通过活动的打孔针以及打孔导向块、打孔针套的组合可以灵活改变对工件进行打孔的孔洞形状,进一步提高装置的实用性与加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反向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A的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5中B的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打孔针与固定针的轴测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治具的轴测图。
图中1、固定框;2、固定治具;3、工件;4、固定机构;401、第一气缸;402、第一顶杆;403、第一固定块;404、第一连接块;405固定导向块;406、固定针;5、打孔机构;501、第二气缸;502、第二顶杆;503、第二固定块;504、第二连接块;505、打孔针;506、打孔导向块;6、定位机构;601、定位杆;602、固定针套;603、打孔针套;604、转动块;605、滑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2和图5-8,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包括固定框1,固定框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治具2,固定治具2侧端固定设有多个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气缸401,第一气缸401侧端与固定框1侧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401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顶杆402,第一顶杆402侧端纵向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块403,固定治具2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6,固定治具2顶端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5,第一固定块403侧端固定安装第一连接块404,第一连接块404侧端贯穿滑动连接固定针405,第一连接块404与第一固定块40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针405左端设有直径大于主体的头端,固定针405右端设有直径小于主体的针端,固定针405的头端设于第一固定块403与第一连接块404之间,固定针405针端贯穿固定治具2相邻的侧端并与固定治具2滑动连接,通过启动第一气缸401带动第一顶杆402移动,第一顶杆402推动第一固定块403、第一连接块404向固定治具2移动,第一固定块403推动固定针405沿固定导向块内部向工件3移动,通过工件3上孔与工件3、固定针套602滑动连接,利用固定针405针端与主体之间斜槽对工件3进行挤压、固定。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9,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包括固定框1,固定框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治具2,固定治具2侧端固定设有多个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气缸401,第一气缸401侧端与固定框1侧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401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顶杆402,第一顶端侧端纵向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块403,固定治具2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6,固定治具2顶端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5,定位机构6包括定位杆601,定位杆601横向设于固定治具2内部,定位杆601贯穿并与固定治具2侧端滑动连接,位于定位杆601侧端的固定治具2侧端竖向滑动连接滑动板605,滑动板605侧端贯穿滑动连接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杆601固定连接,定位杆601外侧滑动连接工件3,打孔机构5包括第二气缸501,第二气缸501与固定框1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501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顶杆502,第二顶杆502底端横向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503,第二固定块503底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504,第二连接块504顶端贯穿并滑动连接打孔针505,第二连接块504与第二固定块50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打孔针505设为T形且T形顶端设于第二连接块504与第二固定块503之间,定位杆601两端与固定针405针端对应位置滑动连接固定针套602,固定杆贯穿工件3与固定针套602并滑动连接,位于打孔针505下方的定位杆601顶端滑动连接打孔针套603,通过螺栓对定位杆601与转动块604进行连接,通过定位杆601与转动块604挤压滑动板605对定位杆601位置进行固定,将工件3放置到定位杆601外侧,滑动到加工位置,启动第二气缸501带动第二顶杆502推动第二固定块503、第二连接块504移动,第二固定块503推动打孔针505沿打孔导向块506向下移动对工件3进行打孔。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工作时,首先通过螺栓对定位杆601与转动块604进行连接,通过定位杆601与转动块604挤压滑动板605对定位杆601位置进行固定,将工件3放置到定位杆601外侧,滑动到加工位置,通过启动第一气缸401带动第一顶杆402移动,第一顶杆402推动第一固定块403、第一连接块404向固定治具2移动,第一固定块403推动固定针405沿固定导向块内部向工件3移动,通过工件3上孔与工件3、固定针套602滑动连接,利用固定针405针端与主体之间斜槽对工件3进行挤压、固定,再通过启动第二气缸501带动第二顶杆502推动第二固定块503、第二连接块504移动,第二固定块503推动打孔针505沿打孔导向块506向下移动对工件3进行打孔。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包括固定框(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框(1)内部底端固定连接固定治具(2),固定治具(2)侧端固定设有多个固定机构(4),固定机构(4)包括第一气缸(401),第一气缸(401)侧端与固定框(1)侧端固定连接,第一气缸(401)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一顶杆(402),第一顶杆(402)侧端纵向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块(403),固定治具(2)内部固定安装有定位机构(6),固定治具(2)顶端固定安装有打孔机构(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403)侧端固定安装第一连接块(404),第一连接块(404)侧端贯穿滑动连接固定针(4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404)与第一固定块(40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固定针(405)左端设有直径大于主体的头端,固定针(405)右端设有直径小于主体的针端,固定针(405)的头端设于第一固定块(403)与第一连接块(40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针(405)针端贯穿固定治具(2)相邻的侧端并与固定治具(2)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6)包括定位杆(601),定位杆(601)贯穿固定治具(2)并与固定治具(2)滑动连接,位于定位杆(601)侧端的固定治具(2)侧端竖向滑动连接滑动板(605),滑动板(605)侧端贯穿滑动连接定位块,定位块与定位杆(601)固定连接,定位杆(601)外侧滑动连接工件(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机构(5)包括第二气缸(501),第二气缸(501)与固定框(1)顶端固定连接,第二气缸(501)输出端固定连接第二顶杆(502),第二顶杆(502)底端横向滑动连接第二固定块(503),第二固定块(503)底端固定连接第二连接块(504),第二连接块(504)顶端贯穿并滑动连接打孔针(50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块(504)与第二固定块(503)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打孔针(505)设为T形且T形顶端设于第二连接块(504)与第二固定块(503)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601)两端与固定针(405)针端对应位置滑动连接固定针套(602),固定针(405)贯穿工件(3)与固定针套(602)滑动连接,位于打孔针(505)下方的定位杆(601)顶端滑动连接打孔针套(603)。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72135.4U CN215786086U (zh) | 2021-07-21 | 2021-07-21 | 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672135.4U CN215786086U (zh) | 2021-07-21 | 2021-07-21 | 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86086U true CN215786086U (zh) | 2022-02-11 |
Family
ID=8018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672135.4U Active CN215786086U (zh) | 2021-07-21 | 2021-07-21 | 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86086U (zh) |
-
2021
- 2021-07-21 CN CN202121672135.4U patent/CN2157860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KR101431977B1 (ko) | 금속 판재 성형용 프레스 성형장치 | |
CN103752698A (zh) | 一种电机外壳连续模 | |
CN116408417B (zh) | 一种自攻螺钉冷镦装置及其冷镦工艺 | |
CN215786086U (zh) | 一种防变形冲孔装置 | |
CN113996708A (zh) | 一种帽形零部件连续冲压模具 | |
CN113770247A (zh) | 一种金属卡扣无废料多工位进模 | |
CN110102639B (zh) |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的冲压成型复合模具及其加工工艺 | |
CN118218490A (zh) | 一种汽车钣金加工用冲压模具 | |
CN213671449U (zh) | 一种合并拉伸模具 | |
CN212093925U (zh) | 一种冷弯成型机用型材分离用剪切模具 | |
CN211464505U (zh) | 一种用于五金板件的冲压折弯模 | |
CN110216194B (zh) | 支撑管连续模具 | |
JP2007307581A (ja) | 多段ホーマー | |
CN113305197B (zh) | 一种通用式机械曲面钣金件成型装置及其成型方法 | |
KR100655456B1 (ko) | 링크부재 제조방법 및 제조금형 | |
CN111745123A (zh) | 弓背连体耙的生产方法 | |
CN113878044B (zh) | 工件冲压模具 | |
CN214108515U (zh) | 具有双动斜楔取料机构的倒勾类汽车钣金件冲压模具 | |
CN217912485U (zh) | 一种叉车零部件用连接座生产模具 | |
CN220611998U (zh) | 一种五金冲压侧冲模具 | |
CN222511268U (zh) | 一种切边压力机快速上模具机构 | |
CN214211898U (zh) | 一种合金金属加工用锻压机床 | |
CN215199022U (zh) | 薄壁尾管弯曲成型装置 | |
CN219378665U (zh) | 一种多工序传递模结构 | |
CN218475879U (zh) | 一种便于脱模的连续冲压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