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46343U - 一种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46343U CN215746343U CN202122015670.9U CN202122015670U CN215746343U CN 215746343 U CN215746343 U CN 215746343U CN 202122015670 U CN202122015670 U CN 202122015670U CN 215746343 U CN215746343 U CN 21574634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clined guide
- die plate
- sliding block
- plate
- di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512 die cast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8000002347 inj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924 injection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292 glu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避免斜导柱和分流锥之间发生位置冲突的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它底座、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顶针板、动模板以及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后模仁,在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底部设置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通过流道与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相连通,在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定模板轴线阵列分布的斜导柱,所述斜导柱上端向所述定模板轴线倾斜,所述斜导柱与垂直方向夹角、比所述分流锥的锥面与垂直方向夹角小两度。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注塑模具领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特别涉及一种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传统模具通过斜导柱驱动进料位置的滑块,在滑块滑动过程中,斜导柱容易与分流锥发生冲突导致滑块卡死,为了避免此类情况出现,一般该用油缸驱动进料位置的滑块。而且用油缸驱动滑块的结构在160吨-400吨机台生产的模具,生产效率会相对斜导柱驱动降低;一旦模具结构设计复杂,相应的油缸数量也要增多,每个油缸动作都要设有行程开关进行控制,安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接行程开关上,非常麻烦,并且在油缸工作时,受电器问题容易出现误动作,将芯子撞坏,增加了使用成本。有些公司为了保证生产效率,仍然选用斜导柱驱动,选择取消分流锥,这种做法会影响到最终成品的精度和质量,并不可取。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有效降低使用成本、保证生产效率和质量,同时避免斜导柱和分流锥之间发生位置冲突的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顶针板、动模板以及定模板,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前模仁,所述动模板上设置有后模仁,在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浇口套,所述浇口套底部设置有分流锥,所述分流锥通过流道与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相连通,在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定模板轴线阵列分布的斜导柱,所述斜导柱上端向所述定模板轴线倾斜,所述斜导柱与垂直方向夹角、比所述分流锥的锥面与垂直方向夹角小两度。
本实用新型为了降低使用成本和保证生产效率,放弃使用油缸驱动滑块的方式,继续采用斜导柱驱动,同时保留分流锥,以确保最终成品的质量,这样就要设计好分流锥和斜导柱之间的关系,避免在使用过程中,当进料位置的滑块滑动时,分流锥和斜导柱发生冲突导致滑块卡死,经过数十套模具的验证,本实用新型对设置在所述定模板上的所述斜导柱的倾斜角度进行调整,将所述斜导柱上端向着所述定模板的轴线方向倾斜,倾斜角度设计为所述斜导柱与垂直方向的夹角,比所述分流锥的锥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两度,这样,在通过所述斜导柱驱动进料位置滑块滑动时,有效避免所述斜导柱和所述分流锥之间的冲突,保证滑块不被卡死。
进一步地,在所述定模板上设置有四个所述斜导柱,所述斜导柱穿透所述定模板并延伸至所述动模板上。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四个方向的滑动,模具灵活性更好。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定模板和所述动模板之间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后模仁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座和第二滑块座,所述第一滑块座和所述第二滑块座均被所述斜导柱穿透。由此可见,通过所述斜导柱驱动所述第一滑块座和第二滑块座进行滑动,当模具开模无法正常脱模时,为模具提供脱模动力。
再进一步地,在所述前模仁和所述后模仁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滑块镶件和第二滑块镶件,所述第一滑块镶件与所述第一滑块座相连,所述第二滑块镶件与所述第二滑块座相连。所述第一滑块镶件和所述第二滑块镶件安装在所述第一滑块座和所述第二滑块座上,用于形成胶位的成型零件。
又进一步地,所述顶针板上设置有顶针,所述顶针与所述前模仁相连接。由此可见,通过所述顶针板带动顶针推动所述前模仁,实现脱模。
最后,在所述动模板上还设置有若干滑块挡板。所述滑块挡板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滑块座或所述第二滑块座的滑动行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B-B面剖视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顶针板2、动模板3以及定模板4,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前模仁5,所述动模板3上设置有后模仁6,在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浇口套7,所述浇口套7底部设置有分流锥8,所述分流锥8通过流道9与所述前模仁5和所述后模仁6相连通,在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定模板4轴线阵列分布的斜导柱10,所述斜导柱10上端向所述定模板4轴线倾斜,所述斜导柱10与垂直方向夹角、比所述分流锥8的锥面与垂直方向夹角小两度。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四个所述斜导柱10,所述斜导柱10穿透所述定模板4并延伸至所述动模板3上,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所述斜导柱10的设置位置和设置数量,以实现不同方向驱动滑块的需求。在所述定模板4和所述动模板3之间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后模仁6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座11和第二滑块座12,所述第一滑块座11和所述第二滑块座12均被所述斜导柱10穿透。在所述前模仁5和所述后模仁6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滑块镶件13和第二滑块镶件14,所述第一滑块镶件13与所述第一滑块座11相连,所述第二滑块镶件14与所述第二滑块座12相连,所述第一滑块镶件13和所述第二滑块镶件14与所述前模仁5和所述后模仁6共同形成胶位的成型零件内腔,最后在所述斜导柱10的驱动下,由对应的第一滑块座11和第二滑块座12带动下脱离。所述顶针板2上设置有顶针15,所述顶针15与所述前模仁5相连接。在所述动模板3上还设置有若干滑块挡板16。
当产品注塑成型后,模具进行开模,所述动模板4带动所述后模仁6向下运行,与设置在所述定模板3上的所述前模仁5分离,所述第一滑块座11和所述第二滑块座12在开模力的作用下,通过对应位置上的所述斜导柱10朝各个方向滑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滑块镶件13和所述第二滑块镶件14脱离所述前模仁5和所述后模仁6所形成的注塑内腔,开模结束后,所述顶针板2带动所述顶针15将所述前模仁顶起,并将成品顶出完成脱模。本实用新型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模具的使用成本,突破了传统思维,坚持采用斜导柱10驱动,同时保留分流锥8的设计,从而在分流锥8和斜导柱10之间的关系上寻求新设计,经过反复验证,得出上述设计,即所述斜导柱10与垂直方向的夹角,比所述分流锥8的锥面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小两度,这样既可同时保留斜导柱10驱动方式和分流锥8的设计,保证成品质量和注塑精度的同时,有效提升模具的生产效率。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它包括底座(1)、依次设置在所述底座(1)上的顶针板(2)、动模板(3)以及定模板(4),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前模仁(5),所述动模板(3)上设置有后模仁(6),在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浇口套(7),所述浇口套(7)底部设置有分流锥(8),所述分流锥(8)通过流道(9)与所述前模仁(5)和所述后模仁(6)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若干沿所述定模板(4)轴线阵列分布的斜导柱(10),所述斜导柱(10)上端向所述定模板(4)轴线倾斜,所述斜导柱(10)与垂直方向夹角、比所述分流锥(8)的锥面与垂直方向夹角小两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板(4)上设置有四个所述斜导柱(10),所述斜导柱(10)穿透所述定模板(4)并延伸至所述动模板(3)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模板(4)和所述动模板(3)之间设置有分别位于所述后模仁(6)左右两侧的第一滑块座(11)和第二滑块座(12),所述第一滑块座(11)和所述第二滑块座(12)均被所述斜导柱(10)穿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模仁(5)和所述后模仁(6)之间还设置有第一滑块镶件(13)和第二滑块镶件(14),所述第一滑块镶件(13)与所述第一滑块座(11)相连,所述第二滑块镶件(14)与所述第二滑块座(12)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针板(2)上设置有顶针(15),所述顶针(15)与所述前模仁(5)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模板(3)上还设置有若干滑块挡板(1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15670.9U CN215746343U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015670.9U CN215746343U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46343U true CN215746343U (zh) | 2022-02-08 |
Family
ID=80078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015670.9U Active CN215746343U (zh) | 2021-08-25 | 2021-08-25 | 一种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46343U (zh) |
-
2021
- 2021-08-25 CN CN202122015670.9U patent/CN21574634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57744B (zh) | 一种具有后模整段倒扣脱模结构的注塑模具 | |
CN111660512A (zh) | 一种整圈环形内扣位的内抽芯脱模机构 | |
CN215746343U (zh) | 一种斜导柱改良的压铸模具 | |
CN111409238B (zh) | 一体成型杯子以及杯子上立体花纹的成型模具 | |
CN212707754U (zh) | 汽车格栅模具二次顶出强脱浇口机构 | |
CN118082115A (zh) | 一种路锥自动注塑成型设备 | |
CN216992940U (zh) | 一种汽车油壶上壳模具的斜抽芯脱模结构 | |
CN210047005U (zh) | 一种斜行位转为水平行位结构 | |
CN222645235U (zh) | 一种直顶斜顶联动式注塑模具 | |
CN221456633U (zh) | 大型汽车外饰件模具多点针阀式热流道结构 | |
CN219926801U (zh) | 基于顺序阀热流道进料技术的摩托车前围注塑模具 | |
CN216544546U (zh) | 一种防避让型二次脱模模具 | |
CN221089848U (zh) | 一种薄壁顶出模热流道模具 | |
CN217621955U (zh) | 一种成型块内置式注塑模具 | |
CN217252593U (zh) | 一种多腔喷嘴蜡模模具 | |
CN219903203U (zh) | 一种注塑模用承托式顶出机构 | |
CN215242619U (zh) | 具有多脱模块的车篮注塑模具 | |
CN212602843U (zh) | 一种具有外螺纹产品的型腔加工模具 | |
CN215703632U (zh) | 一种风扇基座外壳注塑成型模具 | |
CN220390171U (zh) | 塑料后货箱气辅注塑结构 | |
CN221456683U (zh) | 一种管件无顶出自动脱模的模具 | |
CN218803798U (zh) | 一种上模行位和下模行位共用斜顶的模具 | |
CN211518338U (zh) | 一种用于模具上的模内切结构 | |
CN216100215U (zh) | 一种注塑模具快速抽合脱模装置 | |
CN221339396U (zh) | 复杂产品的多方向油缸抽芯模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