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32321U - 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及其连接端子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及其连接端子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32321U CN215732321U CN202122195481.4U CN202122195481U CN215732321U CN 215732321 U CN215732321 U CN 215732321U CN 202122195481 U CN202122195481 U CN 202122195481U CN 215732321 U CN215732321 U CN 21573232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spring plate
- deformation
- sides
- connection termi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及其连接端子,包括长条状结构的弹片,弹片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中部的形变部和上部的接触部,定位部为平面结构,在定位部的前端延伸设置有引脚;形变部为蜿蜒结构,形变部位于平面部的上方,接触部为向上凸起的结构,且接触部的前后均倾斜设置,接触部位于形变部的上方;本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定位部、形变部和接触部之间配合紧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耗材,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端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及其连接端子。
背景技术
连接端子是电气设备中所常用的一种零部件,尤其是应用在电源、芯片、显示屏、继电器等具有较多端子的电气元件中,是一种基本的,同时是不可或缺的电气元件;连接端子主要包括端子外壳和安装在端子外壳上的弹片结构,在连接端子中发挥最重要作用的是弹片结构,通过对弹片的挤压和释放,实现信号连接和断开的作用;
但是现有的弹片结构的弹性形变程度较低,若需要进行较大程度的弹性形变,传统的弹片结构很容易出现不可逆的弹性形变,并且传统的弹片结构的设计上不够合理,弹片结构是金属材料,价格高,没能够对弹片结构进行合理的设计,将会导致成本的提高,对此有必要提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情况不足,旨在提供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
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包括长条状结构的弹片,弹片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中部的形变部和上部的接触部,定位部为平面结构,在定位部的前端延伸设置有引脚;形变部为蜿蜒结构,形变部位于平面部的上方,接触部为向上凸起的结构,且接触部的前后均倾斜设置,接触部位于形变部的上方。
优选的,定位部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固定卡位边,并且在固定卡位边的侧部设置有凸起的卡位点。
优选的,引脚向下弯折设置,定位部的前端设置有对应于引脚两侧位置处的半圆缺口。
优选的,形变部包括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第一过渡部的后部与定位部的后部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一弯折部,第一过渡部的前部与第二过渡部的前部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二弯折部,第二过渡部的后部与接触部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三弯折部。
优选的,第二弯折部的两侧向外扩张有第一扩张部,第一扩张部分别延伸至第一过渡部两侧以及第二过渡部的两侧,第三弯折部的两侧向外扩张有第二扩张部,第二扩张部分别延伸至第二过渡部以及接触部的两侧,并且第二扩张部的扩张程度大于第一扩张部的扩张程度,使第一扩张部和第二扩张部之间形成具有倾斜结构的过渡台阶。
优选的,接触部为倒置的V型结构,接触部的后端与第三弯折部对接。
优选的,接触部上设置有凸起的连接触点。
优选的,接触部的前端横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接触部高度的阻挡条。
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壳体和弹片,在壳体上横向设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固定槽,固定槽的上部和前部均为开方式,固定槽对应于两侧的下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插槽,固定槽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槽,弹片为长条状结构,弹片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中部的形变部和上部的接触部,在定位部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固定卡位边,并且在固定卡位边的侧部设置有凸起的卡位点,接触部的前端横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接触部高度的阻挡条,弹片装置在固定槽内,其中,固定卡位边插设在插槽中,且通过卡位点与插槽的侧部卡接;阻挡条的两端限制在限位槽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将长条状结构的弹片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中部的形变部和上部的接触部,定位部用于定位作用,使弹片结构能够定位装置在连接端子上;形变部用于产生形变作用,通过将形变部设置为来回蜿蜒的结构,使形变部能够近似于弹簧的弹性伸缩效果,能够提高弹片结构的弹性形变程度;接触部用于跟电源或者其它电器设备对接实现信号的连接和断开,接触部采用凸起的三角状结构设置,能够使接触部本身具有弹性形变的效果,并且接触部外表面的前、后均倾斜,电器设备在对接时,若角度不对或者位置产生偏差,均能够由于前后倾斜的作用将对接位置处引导至接触部的顶端,使弹片结构能够至上而下被压缩产生形变,从而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形变部的弹性形变效果;因此,本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定位部、形变部和接触部之间配合紧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耗材,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弹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片的结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连接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及名称如下:
弹片10、定位部20、形变部30、接触部40、壳体50、引脚21、半圆缺口22、固定卡位边23、卡位点24、第一过渡部31、第二过渡部32、第一弯折部33、第二弯折部34、第三弯折部35、第一扩张部36、第二扩张部37、过渡台阶38、连接触点41、阻挡条42、固定槽51、插槽52、限位槽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包括长条状结构的弹片10,弹片10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20、中部的形变部30和上部的接触部40,定位部20为平面结构,在定位部20的前端延伸设置有引脚21;形变部30为蜿蜒结构,形变部30位于平面部的上方,接触部40为向上凸起的结构,且接触部40的前后均倾斜设置,接触部40位于形变部30的上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长条状结构的弹片10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20、中部的形变部30和上部的接触部40,定位部20用于定位作用,使弹片10结构能够定位装置在连接端子上;形变部30用于产生形变作用,通过将形变部30设置为来回蜿蜒的结构,使形变部30能够近似于弹簧的弹性伸缩效果,能够提高弹片10结构的弹性形变程度;接触部40用于跟电源或者其它电器设备对接实现信号的连接和断开,接触部40采用凸起的三角状结构设置,能够使接触部40本身具有弹性形变的效果,并且接触部40外表面的前、后均倾斜,电器设备在对接时,若角度不对或者位置产生偏差,均能够由于前后倾斜的作用将对接位置处引导至接触部40的顶端,使弹片10结构能够至上而下被压缩产生形变,从而最大程度上利用了形变部30的弹性形变效果;因此,本技术方案结构设计合理,定位部20、形变部30和接触部40之间配合紧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耗材,降低成本。
优选的如图1-2所示,针对于弹片10的结构设计,在定位部20的前端设置有对应于引脚21两侧位置处的半圆缺口22,使引脚21与定位部20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折弯;形变部30包括第一过渡部31和第二过渡部32,第一过渡部31的后部与定位部20的后部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一弯折部33,第一过渡部31的前部与第二过渡部32的前部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二弯折部34,第二过渡部32的后部与接触部40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三弯折部35,使形变部30形成具有蜿蜒结构的形状,从而产生类似于弹簧的弹性形变效果;第二弯折部34的两侧向外扩张有第一扩张部36,第一扩张部36分别延伸至第一过渡部31两侧以及第二过渡部32的两侧,第三弯折部35的两侧向外扩张有第二扩张部37,第二扩张部37分别延伸至第二过渡部32以及接触部40的两侧,并且第二扩张部37的扩张程度大于第一扩张部36的扩张程度,使第一扩张部36和第二扩张部37之间形成具有倾斜结构的过渡台阶38,提高形变部30的弹性效果;接触部40为倒置的V型结构,接触部40的后端与第三弯折部35对接;接触部40上设置有凸起的连接触点41。
进一步的如图1-4所示,将弹片10应用在连接端子上,其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连接端子,包括壳体50和弹片10,在壳体50上横向设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固定槽51,固定槽51的上部和前部均为开方式,固定槽51对应于两侧的下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插槽52,固定槽5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槽53,弹片10为长条状结构,弹片10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20、中部的形变部30和上部的接触部40,在定位部20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固定卡位边23,并且在固定卡位边23的侧部设置有凸起的卡位点24,接触部40的前端横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接触部40高度的阻挡条42,弹片10装置在固定槽51内,其中,固定卡位边23插设在插槽52中,且通过卡位点24与插槽52的侧部卡接;阻挡条42的两端限制在限位槽53中;通过这一实施方式,便于弹片10的安装,定位部20能够通过固定卡位边23牢固限制在固定槽51底部,形变部30和接触部40则通过限位槽53与阻挡条42的相抵限制在固定槽51中,使弹片10只露出于接触部40。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
Claims (9)
1.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长条状结构的弹片,弹片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中部的形变部和上部的接触部,定位部为平面结构,在定位部的前端延伸设置有引脚;形变部为蜿蜒结构,形变部位于平面部的上方,接触部为向上凸起的结构,且接触部的前后均倾斜设置,接触部位于形变部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定位部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固定卡位边,并且在固定卡位边的侧部设置有凸起的卡位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引脚向下弯折设置,定位部的前端设置有对应于引脚两侧位置处的半圆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形变部包括第一过渡部和第二过渡部,第一过渡部的后部与定位部的后部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一弯折部,第一过渡部的前部与第二过渡部的前部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二弯折部,第二过渡部的后部与接触部之间具有呈弧面弯折结构的第三弯折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弯折部的两侧向外扩张有第一扩张部,第一扩张部分别延伸至第一过渡部两侧以及第二过渡部的两侧,第三弯折部的两侧向外扩张有第二扩张部,第二扩张部分别延伸至第二过渡部以及接触部的两侧,并且第二扩张部的扩张程度大于第一扩张部的扩张程度,使第一扩张部和第二扩张部之间形成具有倾斜结构的过渡台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部为倒置的V型结构,接触部的后端与第三弯折部对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部上设置有凸起的连接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接触部的前端横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接触部高度的阻挡条。
9.一种连接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弹片,在壳体上横向设置有多个规则排列的固定槽,固定槽的上部和前部均为开方式,固定槽对应于两侧的下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插槽,固定槽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限位槽,弹片为长条状结构,弹片通过弯折形成底部的定位部、中部的形变部和上部的接触部,在定位部的两侧分别延伸设置有固定卡位边,并且在固定卡位边的侧部设置有凸起的卡位点,接触部的前端横向设置有用于限制接触部高度的阻挡条,弹片装置在固定槽内,其中,固定卡位边插设在插槽中,且通过卡位点与插槽的侧部卡接;阻挡条的两端限制在限位槽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5481.4U CN215732321U (zh) | 2021-09-11 | 2021-09-11 | 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及其连接端子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95481.4U CN215732321U (zh) | 2021-09-11 | 2021-09-11 | 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及其连接端子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32321U true CN215732321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184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95481.4U Active CN215732321U (zh) | 2021-09-11 | 2021-09-11 | 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及其连接端子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32321U (zh) |
-
2021
- 2021-09-11 CN CN202122195481.4U patent/CN215732321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6280230B1 (en) | Electrical terminal | |
US2759165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member with spring tongue | |
CN215732321U (zh) | 一种应用于电源连接端子的弹片结构及其连接端子 | |
TW200427157A (en) | Connection clip for electrical leads and connection clip | |
JP3472696B2 (ja) | 端 子 | |
CN219017942U (zh) | 接触牢固的连接器端子、连接器及具有其的键盘 | |
KR900008278B1 (ko) | 전기 리셉터클 | |
CN216648731U (zh) | 一种带卡扣的连接器 | |
KR101426798B1 (ko) | 전기 접속 단자 | |
CN212571409U (zh) | 一种大电流接线端子 | |
JPS5934064Y2 (ja) | 板フユ−ズ装置用中継端子 | |
CN218770194U (zh) | 一种缓冲式易插拔插针 | |
JPS6348064Y2 (zh) | ||
CN220107912U (zh) | 一种角码及边框组件 | |
CN219610805U (zh) | 一种基于无焊接技术的端子连接件 | |
CN216529454U (zh) | 铜带及插排 | |
CN214124137U (zh) | 弯折式导电连接片 | |
CN201478512U (zh) | 卡缘连接器 | |
CN112803185A (zh) | 一种三向安装三向插拔大电流冲压端子 | |
CN201812990U (zh) | 电连接器 | |
CN214336957U (zh) | 蜂鸣器连接装置 | |
CN214411579U (zh) | 一种低插入力的冲压端子 | |
CN222422658U (zh) | 带有补强焊脚功能的沉板式fpc连接器 | |
CN216818685U (zh) | 一种usb连接器 | |
CN2293128Y (zh) | 高密度连接器的改进型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