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5242U - 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15242U CN215715242U CN202122112708.4U CN202122112708U CN215715242U CN 215715242 U CN215715242 U CN 215715242U CN 202122112708 U CN202122112708 U CN 202122112708U CN 215715242 U CN215715242 U CN 21571524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slide
- section
- wall structure
- variable cro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taining Wal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利于降低工程成本的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该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在边坡上的抗滑桩以及在任意相邻两根抗滑桩之间设置的挡土板,所述抗滑桩的下端穿过地基面伸入至边坡滑床中;位于地基面以上的抗滑桩部分为桩身上部,所述桩身上部的横截面尺寸由下至上逐渐减小。通过将桩身上部设为横截面尺寸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结构,使其基本能够与抗滑桩挡土过程中的受力大小变化相一致,利于使桩身上部各高度部位充分发挥挡土效用,不仅保证了支挡工程的安全性,而且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支挡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山区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于高度较大支挡工程大量采用了桩板墙结构进行支挡;桩板墙结构能够较好的适应山区城市的复杂地形环境,解决了常规重力式挡墙适用高度受限的问题。
现有的桩板墙结构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矩形钢筋混凝土方桩,另外一部分为设置在相邻桩之间的钢筋混凝土挡土板。施工过程中,先施工桩板墙结构中的桩,当桩身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再开挖相邻桩之间的土体并施工挡土板基础,然后将挡土板置于桩背,最后对挡土板及桩背侧进行回填。
对于支挡高度较大的桩板墙结构,桩身截面尺寸较大,若挡土板仍放置于桩背处,挡土板前侧的相邻桩之间将形成较大的空余场地,不仅浪费空间,而且不利于节约用地,甚至在建设场地较为狭窄时,现有的桩板墙结构难以满足用地范围限制要求。同时,由于挡土板设置于桩背,在挡土板施工时,相邻桩之间存在土方开挖量较大的问题,既不利于缩短工期,又不利于降低工程成本,对施工安全也不利。另外,现有桩板墙结构中的桩从桩底到桩顶均为相同截面尺寸,且桩身按受力最大部位设计截面尺寸,导致桩身受力较小部位的截面尺寸过大,无法充分发挥效用,不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于降低工程成本的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在边坡上的抗滑桩以及在任意相邻两根抗滑桩之间设置的挡土板,所述抗滑桩的下端穿过地基面伸入至边坡滑床中;位于地基面以上的抗滑桩部分为桩身上部,所述桩身上部的横截面尺寸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是,所述桩身上部呈直角梯形结构,其前侧面为竖直腰面、后侧面为倾斜腰面。
进一步的是,所述抗滑桩和挡土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进一步的是,任意相邻的两个桩身上部彼此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牛腿结构,所述挡土板与牛腿结构的后侧面相贴设置。
进一步的是,所述牛腿结构的前侧面与桩身上部的前侧面齐平。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土板的侧端面与抗滑桩的侧面之间形成有结构缝,所述结构缝中设置有填缝材料。
进一步的是,所述填缝材料为沥青麻絮。
进一步的是,所述挡土板包括至少两个上下贴合设置的板块,上下相邻的两个板块彼此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吊点凹口,两个相对应的吊点凹口围成一个排水孔。
进一步的是,还包括设置在抗滑桩顶部的桩顶冠梁,所述桩顶冠梁将各抗滑桩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是,所述桩顶冠梁上设有种植槽,所述种植槽中填埋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藤蔓类绿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桩身上部设为横截面尺寸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结构,使其基本能够与抗滑桩挡土过程中的受力大小变化相一致,利于使桩身上部各高度部位充分发挥挡土效用,同时在桩顶设置桩顶冠梁,并在桩顶冠梁上种植藤蔓类绿植,不仅保证了各抗滑桩能够协同受力,增加了支挡工程的安全性,而且可有效降低工程成本并美化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图;
图3是沿图2中B-B线的剖视图;
图中标记为:抗滑桩10、桩身上部11、牛腿结构12、挡土板20、板块21、排水孔22、填缝材料30、桩顶冠梁40、种植槽41、藤蔓类绿植42、地基面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在边坡上的抗滑桩10以及在任意相邻两根抗滑桩10之间设置的挡土板20,所述抗滑桩10的下端穿过地基面50伸入至边坡滑床中;位于地基面50以上的抗滑桩10部分为桩身上部11,所述桩身上部11的横截面尺寸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本文以边坡低于抗滑桩10的一侧作为前侧,以边坡高于抗滑桩10的一侧作为后侧,参照图3所示,图3中下方向对应的即为前侧、上方向对应的即为后侧。
由于地基面50以上边坡土体对该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的滑坡作用力随高度增加而减小,因此将桩身上部11设为横截面尺寸由下至上逐渐减小的结构,可使其基本能够与抗滑桩10挡土过程中的受力大小变化相一致,即使得桩身上部11横截面尺寸较小处对应于滑坡作用力较小处、桩身上部11横截面尺寸较大处对应于滑坡作用力较大处,进而不至于造成抗滑桩10上较高部位处的结构强度过剩,利于充分发挥其各高度部位的挡土效用。
其中,抗滑桩10是穿过边坡的滑坡体深入于滑床的桩柱,用以支挡滑体的滑动力,起稳定边坡的作用;抗滑桩10一般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各抗滑桩10通常沿着垂直于顺坡向的方向间隔分布一排或多排。桩身上部11的渐变结构可以为多种,例如:锥形结构、横截面尺寸自上而下呈指数式增大的结构、横截面尺寸自上而下呈对数式增大的结构等等,优选为与抗滑桩10挡土过程中的受力大小变化相一致的结构。
为了方便施工并保证桩板墙结构前侧面的垂直度,优选的,再如图1所示,所述桩身上部11呈直角梯形结构,其前侧面为竖直腰面、后侧面为倾斜腰面。
为了节约用地并减少相邻桩之间的土方开挖量,如图3所示,在任意相邻的两个桩身上部11彼此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牛腿结构12,将挡土板20与牛腿结构12的后侧面相贴设置。牛腿结构12通常为桩身上部11侧面的凸起,其内通常设有与桩身上部11一体的钢筋;具体的,使牛腿结构12的前侧面与桩身上部11的前侧面齐平。将挡土板20如此设置,还利于缩短工期,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挡土板20主要用于与抗滑桩10联合,有效阻挡桩间土,避免桩间土溜滑,进一步稳定边坡;挡土板20通常也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可以预制,也可现浇。再如图3所示,在挡土板20的侧端面与抗滑桩10的侧面之间通常形成有结构缝,所述结构缝中设置有填缝材料30。填缝材料30可以为多种,优选为沥青麻絮,沥青麻絮是将沥青加热溶解后与麻絮混合拌和均匀的产物。
为了便于施工和排水,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挡土板20包括至少两个上下贴合设置的板块21,上下相邻的两个板块21彼此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吊点凹口,两个相对应的吊点凹口围成一个排水孔22。板块21一般预制而成,其上通常开设有四个呈矩形分布的吊点凹口;通过吊点凹口既便于板块21的吊运安装,又能够形成排水孔22,利于边坡排水,保证其安全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再如图1所示,该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还包括设置在抗滑桩10顶部的桩顶冠梁40,所述桩顶冠梁40将各抗滑桩10连接在一起。桩顶冠梁40能够增加该桩板墙结构的整体性,提高其挡土能力。
为了绿化边坡,再如图1所示,所述桩顶冠梁40上设有种植槽41,所述种植槽41中填埋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藤蔓类绿植42。
该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的经济性和施工安全性较高,特别适用于建设用地范围受限的地区。该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的施工方法如下:
S1施工准备:施工前,用仪器对抗滑桩10的桩位进行放线定位,准确测放桩的中心轴线、开挖轮廓线及孔口高程,做好各轴线的控制桩;同时,做好地面排水、搭设桩孔口雨蓬,桩孔内提升、照明、通讯、通风等现场工作,并做好桩孔锁口施工准备工作;
S2桩孔开挖:开挖采用跳孔开挖方式,遇到地质条件复杂地段需隔两桩开挖;桩孔开挖前应做好锁口,并做好护壁,桩孔口处设锁盘,锁盘与护壁间相连,护壁内设钢筋爬梯;
S3桩孔验收:桩孔开挖完成后,测量核对桩的轴线、桩深、断面、垂直度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S4桩身钢筋制作:按照设计图纸制作包括任意抗滑桩10的桩身钢筋和牛腿结构12的钢筋;
S5桩身混凝土浇筑:①当桩身钢筋采用地面绑扎钢筋吊装入桩孔内时,钢筋吊装就位后,对地基面50以上桩身立模至距桩顶以下一块板块21的高度,然后采用导管从桩孔底部开始浇筑混凝土至模板口;②当桩身钢筋采用孔内绑扎安装,桩身钢筋绑扎至牛腿结构12下边时,可先对地基面50以下的桩身混凝土进行浇筑,然后再对地面以上桩身钢筋和牛腿结构12钢筋进行绑扎、立模至距桩顶以下一块板块21的高度,并浇筑混凝土;
S6挡土板20施工:挡土板20的板块21按照设计图纸进行预制,当桩身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的75%时,清理桩间土体,浇筑挡土板基础,安装板块21,板块21后侧填土随挡土板安装进度同步上升;
S7桩顶冠梁40施工:挡土板20及其回填施工至桩顶冠梁40底标高时,开始对桩顶冠梁40进行钢筋绑扎、立模、混凝土浇筑,使支挡结构桩形成整体作用;
S8待桩顶冠梁40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75%时,在种植槽41内回填种植土,并种植藤蔓类绿植42进行绿化。
Claims (10)
1.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包括至少两根间隔设置在边坡上的抗滑桩(10)以及在任意相邻两根抗滑桩(10)之间设置的挡土板(20),所述抗滑桩(10)的下端穿过地基面(50)伸入至边坡滑床中;其特征在于:位于地基面(50)以上的抗滑桩(10)部分为桩身上部(11),所述桩身上部(11)的横截面尺寸由下至上逐渐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身上部(11)呈直角梯形结构,其前侧面为竖直腰面、后侧面为倾斜腰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滑桩(10)和挡土板(20)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桩身上部(11)彼此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牛腿结构(12),所述挡土板(20)与牛腿结构(12)的后侧面相贴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结构(12)的前侧面与桩身上部(11)的前侧面齐平。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0)的侧端面与抗滑桩(10)的侧面之间形成有结构缝,所述结构缝中设置有填缝材料(30)。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填缝材料(30)为沥青麻絮。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土板(20)包括至少两个上下贴合设置的板块(21),上下相邻的两个板块(21)彼此相对应的侧面上均设有吊点凹口,两个相对应的吊点凹口围成一个排水孔(22)。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抗滑桩(10)顶部的桩顶冠梁(40),所述桩顶冠梁(40)将各抗滑桩(10)连接在一起。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顶冠梁(40)上设有种植槽(41),所述种植槽(41)中填埋有种植土,所述种植土上种植有藤蔓类绿植(4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12708.4U CN215715242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112708.4U CN215715242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15242U true CN215715242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800137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112708.4U Active CN215715242U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15242U (zh) |
-
2021
- 2021-09-02 CN CN202122112708.4U patent/CN21571524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5503822B2 (ja) | 擁壁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 |
KR101288496B1 (ko) | 프리캐스트패널의 시공각도 조정이 용이한 옹벽 구조물 | |
CN111236260A (zh) | 变刚度组合式预制双排桩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159294A (zh) | 一种高陡地形桥隧相接段接长明洞施工方法 | |
CN103334450B (zh) | 一种带排水沟的桩柱预制板挡土墙的施工方法 | |
CN105735345A (zh) | 一种复合式支挡结构及其采用该支挡结构的施工方法 | |
JP6343727B1 (ja) | 自立式擁壁及び連結ブロック | |
CN205502063U (zh) | 一种复合式支挡结构 | |
CN201891130U (zh) | 预制块柔性挡土墙结构 | |
CN110258627A (zh) | 组合式锚拉路肩挡土墙及其施工方法 | |
CN210421152U (zh) | 锚拉路肩挡土墙 | |
CN213143117U (zh) | 一种装配式键槽基础挡土墙结构 | |
CN215715242U (zh) | 一种变截面t型桩板墙结构 | |
JP6860895B2 (ja) | 擁壁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 |
CN116122333B (zh) | 一种深基坑地下室的逆作施工方法 | |
JP2000144769A (ja) | 宅地等造成のための山止め工事工法 | |
CN212561573U (zh) | 用于边坡挡土墙加钢管桩组合式防护结构 | |
CN212534162U (zh) | 微型群桩边坡加固结构 | |
CN212375896U (zh) | 适于喀斯特地区的线路杆塔回型桩锚复合基础 | |
CN211080248U (zh) | 一种复杂地质条件下临近道路的深基坑支护结构 | |
CN210482331U (zh) | 边坡的支档结构 | |
KR101306626B1 (ko) | 블럭을 이용한 옹벽 및 그 축조방법 | |
CN114319437A (zh) | 一种暗挖建造明挖增层竖井处挡墙结构的施工方法 | |
CN106120853A (zh) | 一种框架桥的逆序施工方法 | |
KR102249603B1 (ko) | 옹벽 시공방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