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714663U - 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 - Google Patents
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714663U CN215714663U CN202121845288.4U CN202121845288U CN215714663U CN 215714663 U CN215714663 U CN 215714663U CN 202121845288 U CN202121845288 U CN 202121845288U CN 215714663 U CN215714663 U CN 2157146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hread
- leg
- supporting
- support
- supporting le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属于桥梁施工领域。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支撑部连接的第一支腿,还包括与第一支腿连接的第二支腿,第二支腿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支腿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配合用于调节支撑部顶面与第二支腿的底部间的垂直距离。本实用新型第二支腿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支腿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当旋转第二支腿时,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配合,使第二支腿相对第一支腿向靠近或者远离支撑部的方向运动,如此可调节支撑部的相对桥面的高度,从而弥补由于桥面横坡而产生的高度差,减小桥梁预埋锚筋被拉斜的风险。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属于桥梁施工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梁体预应力张拉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桥梁主体工程使用年限,如果在张拉过程中不能保证张拉质量和张拉过程的安全,不仅会使张拉过程引发安全事故,而且会缩短桥梁使用年限,同时存在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
目前,大型桥梁的腹板剪力预应力一般都采用竖向精轧螺纹钢、钢棒、钢绞线施加。预应力筋的端头设有槽口,槽口设于桥面内,由于桥面存在一定的横坡,如果将千斤顶直接放在桥面上张拉,容易拉斜,因此,需要一种预应力张拉支架。现有的预应力张拉支架大多采用脚手架临时拼接,这种支架体型较大且笨重,不宜挪动,易变形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公开号为CN206941399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包括顶托板和设置于顶托板下面的支腿,顶托板上设有用于穿设预应力筋的张拉孔,支腿为圆柱体,支腿下面设有调节块,调节块朝上的一面设有圆形凹槽,调节块为多个,上层调节块的底端套接于下层调节块的圆形凹槽内,支腿的底端套接于最上层调节块的圆形凹槽内,支腿底面及调节块朝下的一面均设有环形凹槽,环形凹槽内设有弹簧,支腿与顶托板之间设有支撑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调节块之间通过圆形凹槽套接,调节块底面设置环形凹槽且在环形凹槽内设置弹簧,通过选择调节块的数量即可根据桥面的坡度调节各个支腿的高度,使用方便,结构稳定。但是,由于桥面纵坡和横坡往往随里程变化而变化,每次需要很多不同厚度的调节块,操作复杂,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不降低工作效率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包括支撑部及与支撑部连接的第一支腿,还包括与第一支腿连接的第二支腿,第二支腿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支腿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纹,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配合用于调节支撑部顶面与第二支腿的底部间的垂直距离。
进一步的,第二支腿顶面设置有盲孔,盲孔周壁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与设置在第一支腿外周壁的第一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第一支腿贯穿支撑部,且第一支腿顶部高于支撑部的顶面,第一支腿与支撑部滑动配合,第一支腿外周壁还设置有第三螺纹,每根第一支腿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两颗与第三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母,支撑部设置于螺母之间,螺母用于夹紧支撑部。
进一步的,支撑部顶面设置有通孔,通孔贯穿支撑部。
进一步的,还包括抬臂,抬臂与支撑部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支腿下方的垫块,垫块顶面设有凹槽,凹槽形状为弧形,第二支腿底部设置有滑动部,滑动部形状与凹槽形状相适配,滑动部与凹槽滑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第二支腿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一支腿设置有与第二螺纹相适配的第一螺纹,当旋转第二支腿时,通过第一螺纹与第二螺纹的配合,使第二支腿相对第一支腿向靠近或者远离支撑部的方向运动,如此可调节支撑部的相对桥面的高度,从而弥补由于桥面横坡而产生的高度差,减小桥梁预埋锚筋被拉斜的风险。
2、本实用新型设置垫块,垫块顶面设置弧形凹槽且在第二支腿的底部设置滑动部,使用时,将垫块放置于桥面上,垫块的底面与桥面重合,工作时,千斤顶对支撑部产生压力,压力通过支撑部、第一支腿传递到第二支腿及垫板,此时滑动部在压力作用下相对于凹槽产生滑动,使千斤顶产生的拉力与桥梁预埋锚筋的轴线重合,如此既能减小桥面损伤的风险又能减小预埋锚筋被拉斜的风险。
3、本实用新型第一支腿贯穿支撑部,且第一支腿顶部高于支撑部的顶面,第一支腿与支撑部滑动配合,每根第一支腿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两颗与第一螺纹配合连接的螺母,支撑部设置于螺母之间,螺母用于夹紧支撑部,旋转位于支撑部下方的螺母,可对支撑部进行找平,找平后旋转支撑部上方的螺母夹紧支撑部。支撑部的顶面保持水平,从而使得设置于支撑部10的顶面的千斤顶保持水平,如此千斤顶在进行张拉时,可减小千斤顶对桥梁预埋锚筋拉力与锚筋的轴线存在夹角、预埋锚筋被拉斜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支腿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垫块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0是支撑部,20是第一支腿,22是第一螺纹,24是第三螺纹,30是第二支腿,32是滑动部,34是第二螺纹,36是盲孔,40是通孔,50螺母,60是抬臂,70是垫块,7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包括支撑部10及与支撑部10连接的第一支腿20,还包括与第一支腿20连接的第二支腿30,第二支腿30设置有第二螺纹34,第一支腿20设置有与第二螺纹34相适配的第一螺纹22,第一螺纹22与第二螺纹34配合用于调节支撑部10顶面与第二支腿30的底部间的垂直距离。
具体的,第一支腿20及第二支腿30各设置4根,支撑部10用于支撑千斤顶,支撑部10形状为长方体,且水平设置,第一支腿20为圆柱形,与支撑部10垂直设置;第二支腿30底部设置在桥面上,当旋转第二支腿30时,通过第一螺纹22与第二螺纹34的配合,使第二支腿30相对第一支腿20向靠近或者远离支撑部10的方向运动,如此可调节支撑部10的相对桥面的高度,从而弥补由于桥面横坡而产生的高度差,减小桥梁预埋锚筋被拉斜的风险。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腿20可为内部中空且底面开口的圆柱形杆件,第二支腿30顶部设置于第一支腿20内,第一支腿20内周壁设置第一螺纹22,且第一支腿20外周壁设置螺纹,外周壁螺纹与螺母50配合连接,用于夹紧支撑部10;第二支腿30外周壁设置第二螺纹34,第二螺纹34与第一螺纹22配合连接,如此第一螺纹22与第二螺纹34配合,可使第二支腿30沿第一支腿20做直线伸缩运动,但按上述方式实施,需在第一支腿20的内周及外周均设置螺纹,如此增大了第一支腿20的加工难度及加工成本。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二支腿30顶面设置有盲孔36,第一支腿20的底部设置于盲孔36内,盲孔36周壁设置有第二螺纹34,第二螺纹34与设置在第一支腿20外周壁的第一螺纹22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支腿20仅需设置一道螺纹,即第一螺纹22,如此方便加工且节省加工成本;且采用螺纹连接,结构可靠,能承受千斤顶产生的压力;螺纹连接还能实现支撑部10相对桥面高度的无极调节。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支腿20可焊接于支撑部10的下表面,当如此设置支撑部10相对桥面的高度仅能通过第一支腿20与第二支腿30的螺纹连接来调节,通过第一支腿20及第二支腿30的螺纹连接虽能做到无极调节,但不方便对支撑部10进行找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第一支腿20贯穿支撑部10,且第一支腿20顶部高于支撑部10的顶面,第一支腿20与支撑部10滑动配合,第一支腿20外周壁还设置有第三螺纹24,每根第一支腿20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两颗与第三螺纹24配合连接的螺母50,支撑部10设置于螺母50之间,螺母50用于夹紧支撑部10。具体的,方案每根第一支腿20设置两颗与第一螺纹22配合的螺母50,支撑部10设置于两颗螺母50之间,旋转位于支撑部10下方的螺母50,可对支撑部10进行找平,找平后旋转支撑部10上方的螺母50夹紧支撑部10,支撑部10的顶面保持水平,从而使得设置于支撑部10的顶面的千斤顶保持水平,如此千斤顶在进行张拉时,可减小千斤顶对桥梁预埋锚筋拉力与锚筋的轴线存在夹角、预埋锚筋被拉斜的风险。
优选的,第三螺纹24为第一螺纹22。
优选的,支撑部10顶面设置有通孔40,通孔40贯穿支撑部10。具体的,通孔40用于使千斤顶的夹具穿过,夹具一端连接千斤顶,另一端穿过通孔40与桥梁竖向预埋的锚筋连接。
优选的,还包括抬臂60,抬臂60与支撑部10连接,抬臂60超出支撑部10的端面;抬臂60焊接于支撑部10的底面。具体的,桥梁上有若干预留孔,预留孔内设置有预埋锚筋,在张拉完一个预留孔中的预埋锚筋时,需将该张拉支架转移至另一个预留孔进行张拉,为方便转移,在支撑部10上设置抬臂60,抬臂60超出支撑部10的端面,方便工人抬起张拉装置。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支腿30下方的垫块70,垫块70顶面设有凹槽72,凹槽72形状为弧形,第二支腿30底部设置有滑动部32,滑动部32形状与凹槽72形状相适配,滑动部32与凹槽72滑动连接。具体的,若未设置垫块70且第二支腿30底部未设置滑动部32,因桥梁存在横坡,因此将张拉装置放置于桥面上时,第二支腿30与桥面仅为部分接触,如此千斤顶进行张拉时,第二支腿30对桥面的压强较大,不仅会损伤桥面,还会导致张拉装置不稳固,易发生安全事故。本方案设置垫块70及在第二支腿30的底部设置滑动部,使用时,将垫块70放置于桥面上,垫块70的底面与桥面重合,工作时,千斤顶对支撑部10产生压力,压力通过支撑部10、第一支腿20传递到第二支腿30及垫板70,此时滑动部32在压力作用下相对于凹槽72产生滑动,使千斤顶产生的拉力与桥梁预埋锚筋的轴线重合,如此既能减小桥面损伤的风险又能减小预埋锚筋被拉斜的风险。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已经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作了详细介绍,但应当认识到上述的描述不应被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领域技术人员阅读了上述内容后,对于本实用新型的多种修改和替代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定。此外,本实用实用新型所有技术方案均可进行组合。“包括”一词不排除其它权利要求或说明书中未列出的装置或步骤;“第一”、“第二”等词语仅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在本文中,“平行”、“垂直”等并非严格的数学和/或几何学意义上的限制,还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且制造或使用等允许的误差。
Claims (6)
1.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包括支撑部(10)及与所述支撑部(10)连接的第一支腿(2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第一支腿(20)连接的第二支腿(30),所述第二支腿(30)设置有第二螺纹(34),所述第一支腿(20)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34)相适配的第一螺纹(22),所述第一螺纹(22)与所述第二螺纹(34)配合用于调节所述支撑部(10)顶面与所述第二支腿(30)的底部间的垂直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腿(30)顶面设置有盲孔(36),所述盲孔(36)周壁设置有第二螺纹(34),所述第二螺纹(34)与设置在第一支腿(20)外周壁的第一螺纹(22)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腿(20)贯穿所述支撑部(10),且所述第一支腿(20)顶部高于所述支撑部(10)的顶面,所述第一支腿(20)与所述支撑部(10)滑动配合,所述第一支腿(20)外周壁还设置有第三螺纹(24),每根所述第一支腿(20)的外周壁设置有至少两颗与所述第三螺纹(24)配合连接的螺母(50),所述支撑部(10)设置于所述螺母(50)之间,所述螺母(50)用于夹紧所述支撑部(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10)顶面设置有通孔(40),所述通孔(40)贯穿所述支撑部(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第二支腿(30)下方的垫块(70),所述垫块(70)顶面设有凹槽(72),所述凹槽(72)形状为弧形,所述第二支腿(30)底部设置有滑动部(32),所述滑动部(32)形状与所述凹槽(72)形状相适配,所述滑动部(32)与所述凹槽(7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抬臂(60),所述抬臂(60)与所述支撑部(10)连接,所述抬臂(60)超出所述支撑部(10)的端面。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45288.4U CN215714663U (zh) | 2021-08-09 | 2021-08-09 | 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45288.4U CN215714663U (zh) | 2021-08-09 | 2021-08-09 | 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714663U true CN215714663U (zh) | 2022-02-01 |
Family
ID=799938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45288.4U Active CN215714663U (zh) | 2021-08-09 | 2021-08-09 | 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714663U (zh) |
-
2021
- 2021-08-09 CN CN202121845288.4U patent/CN2157146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65688B (zh) | 一种轻型钢结构厂房建造型钢搭建处理方法 | |
CN110629605B (zh) | 轨道调节设备 | |
JP2021063423A (ja) | 連続ラーメン橋架設用スマートトラベラクレーンシステム | |
CN114776047B (zh) | 一种钢梁安装固定装置及实现方法 | |
CN207227968U (zh) | T梁梁底钢板调坡装置 | |
CN215714663U (zh) | 桥梁竖向预应力张拉支架 | |
CN102616696B (zh) | 精轧螺纹钢筋立柱组装式连续提升千斤顶 | |
CN211541756U (zh) | 一种t梁梁底预埋液压升降旋转钢板纵坡调节装置 | |
CN208266673U (zh) | 一种可调的板式橡胶支座 | |
CN117966594A (zh) | 大跨度悬索桥主索鞍格栅调整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1947913A (zh) | 一种钢桁架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 | |
CN215593706U (zh) | 桥梁竖向预应力可调角度张拉支架 | |
CN214362946U (zh) | 一种挂篮吊带高度精确调节装置 | |
CN212742218U (zh) | 一种桥梁节段拼装施工中湿接缝模板加固装置 | |
CN219450452U (zh) | 一种可索力调整的桥梁施工用反顶工装 | |
CN222294728U (zh) | 一种盖梁系梁施工用抱箍设备 | |
CN217627490U (zh) | 一种用于张拉预应力钢绞线的千斤顶 | |
CN218027203U (zh) | 一种支座安装调节装置 | |
CN219771610U (zh) | 一种绞盘旋转吊机的基座结构 | |
GB1597339A (en) | Mounting machines on foundations | |
CN216919990U (zh) | 一种角度可调的桥梁支座 | |
CN210216412U (zh) | 工作锚安装结构 | |
CN220283294U (zh) | 一种桥梁结构件的吊装装置 | |
CN219156304U (zh) | 一种预制板吊装夹具 | |
CN212245876U (zh) | 一种轻巧便捷的圆管涵钢起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9 Address after: Room 3-5, 3rd Floor, Building 9, No. 377 Gaolong Avenue (Extension), Hangu Town, Jiulongpo District, Chongqing, 401329 Patentee after: 19th Metallurgical (Chongq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617000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Ltd., Bingcaogang, Panzhihua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INA 19TH METALLURGICAL GROUP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