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688181U - 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688181U
CN215688181U CN202122121241.XU CN202122121241U CN215688181U CN 215688181 U CN215688181 U CN 215688181U CN 202122121241 U CN202122121241 U CN 202122121241U CN 215688181 U CN215688181 U CN 2156881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ff
airway
catheter
anastomosis
tub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2124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春晓
秦钟
陈洲
胡春兰
王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Holy Noah Technology Co ltd
Wuxi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uxi Holy Noah Technology Co ltd
Wuxi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Holy Noah Technology Co ltd, Wuxi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uxi Holy Noa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2124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6881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6881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68818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用于伸入到气道内的端部设有两个套囊,分别为第一套囊和第二套囊,所述第一套囊置于气道支气管内,所述第二套囊位于供体内。本实用新型能够将患者支气管残端及供体肺支气管残端分别与吻合部位阻断,避免血液感染气道,避免气道分泌物污染血液,使手术出血回收利用,结构简单,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管导管,具体是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背景技术
在肺移植手术中,需要先将患者呼吸功能衰竭的肺在支气管部位切除,并将捐献的供体肺支气管缝合在对应位置。
目前,手术缝合支气管时,患者支气管及供体肺支气管均处于开放状态,手术出血会经支气管残端开口进入患者及供体肺气道内,造成细末气道血栓堵塞及术后肺部感染几率大大增加,对患者极为不利;同时,吻合时,气道内的分泌物会经支气管残端开口进入手术区域,造成创面及血液的感染,造成手术出血无法实施自体血回输,导致血液浪费;肺移植手术常伴大出血,可危及患者生命;还可能导致创面感染,常常危及患者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本实用新型能够将供体个气道分离开,将二者之间的缝合区域单独隔离出来,不会感染气道、伤口和血液。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用于伸入到气道内的端部设有两个套囊,分别为第一套囊和第二套囊,所述第一套囊置于患者手术侧残端支气管内,所述第二套囊位于供体肺支气管残端内,所述第一套囊和所述第二套囊之间间距为1-5c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囊和所述第二套囊之间通过一导通管连通,所述导通管埋设在所述导管侧壁;所述第一套囊和所述第二套囊共用一个充气管一及充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囊和所述第二套囊分别配合设置充气管二和充气管三,并分别设有充气阀。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套囊和所述第二套囊之间间距为3cm。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上远离套囊的端部设有用于密封连接气管导管呼吸接口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设有呼吸机连接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在所述第一套囊和所述第二套囊之间的导管外壁设有硬质套管。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在对应所述第一套囊和所述第二套囊位置设置光源。
进一步地,所述导管设有吸引管,所述吸引管的吸引口设置在所述第一套囊和所述第二套囊之间的导管外壁上,所述吸引管的负压连接口设置在所述导管的尾端一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在气管导管上设置两个套囊,气管导管正常用做通气作用,同时,能够将手术区域与患者开放的气道及供体开放的气道分别单独隔离开,形成一管两用,不需要额外增加堵塞装置;
2、本实用新型将两个气囊之间增设有一段距离,能够方便手术缝合;
3、本实用新型将供体气道和患者气道与手术区域隔离,血液不会进入气道导致意外,气道分泌物也不会进入手术区域感染伤口区域,使手术出血保持洁净,能实施血液回收,实现自体血输血;
4、本实用新型设置硬质套管能够在缝合时避免针线缝合到导管上;
5、本实用新型设置光源,对置入支气管残端的套囊定位,避免吻合时套囊位置移动,导致手术意外;
6、本实用新型设置吸引管,吻合结束后冲洗清理两个套囊之间积存的液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例气道吻合保护器;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例气道吻合保护器;
图3是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包括导管1,结合图3,导管1用于伸入到气道7内的端部设有两个套囊,分别为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使用时,第一套囊2置于患者手术侧残端支气管内,第二套囊3位于供体肺支气管残端内。
在使用时,有两种将套囊鼓起的方式,图1中为共用充气管,图2中为各自有充气管。
如图1所示,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共用一个充气管一6及充气阀,充气管一6同时为两个套囊充气,实现缝合区域两侧的封堵,当然,充气管一6除了给套囊内充气之外,还可以冲入液体等将两个套囊鼓起,同时,充入液体时就更换充气阀为液体控制阀即可。
如图1所示,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之间通过一导通管9连通,为了方便设置和使用,导通管9埋设在导管1侧壁。
如图2所示,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各配合有充气管,分别为充气管二10和充气管三11,并分别设有充气阀,充气管二10为第一套囊2充气或者充液体,充气管三11为第二套囊3充气或者充液体。
在使用时,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之间间距x为1-5cm,本实施例中x为3cm。将两个套囊之间留出一定的空间,能够方便手术的缝合。
导管1上远离套囊的端部设有用于密封连接气管导管呼吸接口的连接管4,连接管4上设有呼吸机连接管5。充气管一6可以采用附着在导管1上且安装在连接管4上的方式,当然,充气管二10和充气管三11也可以采用此种方式。
同时,导管1、充气管一6、充气管二10和充气管三11采用软性管。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导管1在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之间的导管外壁设有硬质套管12,能够在缝合时避免针线缝合到导管上,硬质套管12图1中未示出。
导管1在对应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位置设置光源(未图示),对置入支气管残端的套囊定位,避免吻合时套囊位置移动,导致手术意外。
如图2所示,导管1设有吸引管13,吸引管13的吸引口14设置在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之间的导管外壁上,吸引管13的负压连接口15设置在导管1的尾端一侧,吻合结束后冲洗清理两个套囊之间积存的液体。同理,在图1中也能够设置吸引管13,图1中未图示。
如图3所示,使用时,将导管1上的第二套囊3穿进到供体8的支气管开口内,将第一套囊1置入患者支气管71内,使得缝合区域位于两个套囊之间,然后对两个套囊充气或者充液体,即可将手术区域与患者气道及供体气道隔离,用稀释的碘伏水对两个套囊之间区域消毒清洁后,即可进行支气管残端袖口缝合。缝合时,创面区域的出血血液不会进入患者气道及供体肺气道内,能减少或避免血液在气道中凝固导致的术中术后气道堵塞及继发感染;同时,患者气道及供体肺气道内的分泌物也不会进入无菌手术区域,能避免对创面出血的污染,既减少术后患者创面感染,术中出血较多时,能实施血液回收自体血回输,减少血液浪费,减低手术费用,提高患者手术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1),所述导管(1)用于伸入到气道内的端部设有两个套囊,分别为第一套囊(2)和第二套囊(3),所述第一套囊(2)置于患者手术侧残端支气管内,所述第二套囊(3)位于供体肺支气管残端内,所述第一套囊(2)和所述第二套囊(3)之间间距为1-5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囊(2)和所述第二套囊(3)之间通过一导通管(9)连通,所述导通管(9)埋设在所述导管(1)侧壁;所述第一套囊(2)和所述第二套囊(3)共用一个充气管一(6)及充气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囊(2)和所述第二套囊(3)分别配合设置充气管二(10)和充气管三(11),并分别设有充气阀。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囊(2)和所述第二套囊(3)之间间距为3c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上远离套囊的端部设有用于密封连接气管导管呼吸接口的连接管(4),所述连接管(4)上设有呼吸机连接管(5)。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在所述第一套囊(2)和所述第二套囊(3)之间的导管外壁设有硬质套管(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在对应所述第一套囊(2)和所述第二套囊(3)位置设置光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1)设有吸引管(13),所述吸引管(13)的吸引口(14)设置在所述第一套囊(2)和所述第二套囊(3)之间的导管外壁上,所述吸引管(13)的负压连接口(15)设置在所述导管(1)的尾端一侧。
CN202122121241.XU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Active CN2156881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1241.XU CN215688181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21241.XU CN215688181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688181U true CN215688181U (zh) 2022-02-01

Family

ID=800143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21241.XU Active CN215688181U (zh) 2021-09-03 2021-09-03 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68818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995388A (en) Artificial airway device
EP0592442B1 (en) Endotracheal tube having ventilation means
CA2617442C (en) Multilumen tracheal catheter
US8535265B2 (en) Tracheal catheter with suction lumen port in close proximity to the cuff
US3709227A (en) Endotracheal tube with positive check valve air seal
KR102127585B1 (ko) 다수의 튜브 캐비티 후두 마스크
RU2012107127A (ru) Аспирационная система, расположенная ниже голосовой щели
US20080053454A1 (en) Endotracheal tube including a partially inverted cuff collar
WO1999038548A2 (en) Oral pharyngeal evacuation endotracheal tube
JP5748812B2 (ja) 人工気道
CN215688181U (zh) 一种气道吻合保护器
CN206700490U (zh) 气囊防挂破易定位型右侧双腔支气管导管
US9161808B2 (en) Apparatus for endobronchial ablation of a tumor
CN215231318U (zh) 一种多囊体球囊囊体气管插管导管
CN110448775A (zh) 肺隔离通气导管
CN114795363A (zh) 联合气管导管的管壁附着式支气管封堵器
CN213554174U (zh) 一种胃内容物吸引管
CN115349910A (zh) 可调节双套囊支气管导管封堵器
CN211066837U (zh) 支气管封堵器
CN205494597U (zh) 引流型纤支镜喉罩
CN208822863U (zh) 一种右侧支气管封堵导管
CN219439277U (zh) 可调节双套囊支气管导管封堵器
CN217697434U (zh) 一种鼻内镜手术可持续鼻腔负压吸引装置
CN219332832U (zh) 一种用于左肺单肺通气的单腔支气管插管
CN210698441U (zh) 双套囊经鼻气管插管及外科手术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