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21229U - 一种拖车联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拖车联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21229U CN215621229U CN202121700816.7U CN202121700816U CN215621229U CN 215621229 U CN215621229 U CN 215621229U CN 202121700816 U CN202121700816 U CN 202121700816U CN 215621229 U CN215621229 U CN 215621229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main shaft
- driving
- trailer
-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01—Traction couplings or hitch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type
- B60D1/06—Ball-and-socket hitches, e.g. constructional details, auxiliary devices, their arrangement on the vehic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24—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particular functions
- B60D1/26—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particular functions for remote control, e.g. for releas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D—VEHICLE CONNECTIONS
- B60D1/00—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 B60D1/48—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 B60D1/54—Traction couplings; Hitches; Draw-gear; Towing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ounting collapsible or retractable when not in use, e.g. hide-away hitch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拖车联接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拖车钩处于展开位置或收拢位置时易发生晃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所述主体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主体包括主轴和相对所述车身固定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套设在所述主轴外侧,所述主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固定轴套外与所述拖车钩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主轴转动以使所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主轴与所述固定轴套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槽,另一个设有弹性组件,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时,所述弹性组件插入所述定位槽内以对所述主轴进行周向定位。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拖车联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拖车联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对汽车的挂载性能有了更多需求,现有汽车上加装的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主体固定在汽车的车身上,主体上设有用于驱动拖车钩同步转动的转轴,根据实际需要将拖车钩转动至车身以下处于收拢位置或者转动至车身以外处于展开位置进行挂载,由于现有技术中在拖车钩处于展开位置时,无定位结构对转轴径向周向定位以防止其转动,因此当拖车钩挂载时会发生晃动,由此降低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拖车联接器,能够在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对其进行周向定位,以防止拖车钩发生晃动,由此提升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所述主体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主体包括主轴和相对所述车身固定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套设在所述主轴外侧,所述主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固定轴套外与所述拖车钩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主轴转动以使所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主轴与所述固定轴套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槽,另一个设有弹性组件,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时,所述弹性组件插入所述定位槽内以对所述主轴进行周向定位。
进一步的,所述主轴或固定轴套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定位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插入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所述定位件在所述弹性件的推动下插入所述定位槽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定位槽为弧形槽,所述定位件为钢球或者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为球面。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包括驱动轴、锁紧件和传动盘,所述锁紧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轴套的端面,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传动盘空转,以使所述锁紧件解锁或锁定所述主轴的转动,所述锁紧件解锁所述主轴的转动时,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主轴转动,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所述锁紧件锁定所述主轴的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锁紧件为卡爪,所述传动盘上设有驱动槽,所述主轴上设有锁槽,所述卡爪卡入所述驱动槽和锁槽时,所述卡爪锁定所述主轴的转动,所述传动盘转动以使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驱动槽和锁槽时,所述卡爪解锁所述主轴的转动。
更进一步的,所述卡爪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卡爪复位的扭簧,所述卡爪复位后,所述卡爪卡入所述驱动槽和锁槽内。
更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盘上设有传动凸柱,所述主轴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传动槽,所述传动凸柱插入所述弧形传动槽内,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传动凸柱由所述弧形传动槽的中部转动至所述弧形传动槽的端部时,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驱动槽和锁槽。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固定轴套和主轴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拖车钩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密封盘。
更进一步的,所述拖车钩具有限位槽,所述主轴设有限位轴肩面,所述固定轴套的端面和限位轴肩面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的底面相抵,所述固定轴套的外周侧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配合。
更进一步的,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将所述拖车钩压装在所述限位轴肩面上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外侧罩设有遮挡所述主轴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拖车钩螺钉连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的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弹性组件插入定位槽内以对主轴进行周向定位,从而防止了主轴发生转动,由于拖车钩与主轴连接且同步转动,因此通过防止主轴转动即可避免拖车钩发生晃动,进而提升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
主轴或固定轴套设有安装槽,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定位件,弹性件一端插入安装槽内,另一端与定位件连接,定位件在弹性件的推动下插入定位槽内。如此设计,在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定位件在弹性件的推动下插入定位槽内以对主轴进行周向定位,同时又能通过压缩弹性件来使定位件从定位槽中脱出,以使主轴能够发生转动进而使拖车钩切换到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组装较为方便。
定位槽为弧形槽,定位件为钢球或者定位销,定位销插入定位槽的一端为球面。如此设计,能够便于定位件从定位槽中滑出,由此避免发生卡滞而导致锁死主轴。
主体还包括驱动轴、锁紧件和传动盘,锁紧件转动安装在固定轴套的端面,驱动轴驱动传动盘空转,以使锁紧件解锁或锁定主轴的转动,锁紧件解锁主轴的转动时,驱动轴通过传动盘带动主轴转动,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锁紧件锁定所述主轴的转动。在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通过锁紧件进一步锁紧主轴,可以提升对主轴的周向定位效果,以进一步防止拖车钩发生晃动;另外,固定轴套为锁紧件的安装提供了载体,由此简化了主体的结构。
锁紧件为卡爪,传动盘上设有驱动槽,主轴上设有锁槽,卡爪卡入驱动槽和锁槽时,卡爪锁定主轴的转动,传动盘转动以使卡爪脱出驱动槽和锁槽时,卡爪解锁主轴的转动。如此设计,当传动盘空转时,可通过驱动槽的侧壁推动卡爪转出驱动槽和锁槽外,由此实现卡爪解锁对主轴的转动,当传动盘反向空转时,卡爪复位并卡入驱动槽和锁槽内,以锁定对主轴的转动,避免主轴发生转动。
卡爪设有用于驱动卡爪复位的扭簧,卡爪复位后,卡爪卡入驱动槽和锁槽内。如此设计,能够通过扭簧的恢复力使卡爪转动实现自动复位以锁定主轴的转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传动盘上设有传动凸柱,主轴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传动槽,传动凸柱插入弧形传动槽内,传动盘带动传动凸柱由弧形传动槽的中部转动至弧形传动槽的端部时,卡爪脱出驱动槽和锁槽。如此设计,当传动盘带动传动凸柱由弧形传动槽的中部转动至弧形传动槽的端部的过程中,可实现传动盘的空转,此时主轴不转动;当传动凸柱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端部时,卡爪解锁主轴的转动,此时主轴可以转动,由此继续驱动传动盘转动,可使传动凸柱驱动主轴转动,进而实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当传动凸柱从弧形传动槽的端部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中部的过程中,传动盘空转,主轴不转动,待传动凸柱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中部时,卡爪锁紧主轴的转动。
主体还包括连接板,连接板固定在车身上,固定轴套和主轴贯穿连接板,拖车钩与连接板之间设有密封盘。如此设计,可避免拖车钩与连接板之间的间隙内藏污纳垢。
拖车钩具有限位槽,主轴设有限位轴肩面,固定轴套的端面和限位轴肩面分别与限位槽的底面相抵,固定轴套的外周侧与限位槽的侧壁配合。如此设计,可通过固定轴套对拖车钩进行径向限位,并在组装时将拖车钩轴向按压在固定轴套的端面和限位轴肩面上,以对拖车钩进行单向的轴向限位。
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将拖车钩压装在限位轴肩面上的螺母,螺母的外侧罩设有遮挡主轴的防护罩,防护罩与拖车钩螺钉连接固定。如此设计,通过螺母、固定轴套的端面和限位轴肩面实现对拖车钩的轴向限位,以避免拖车钩发生轴向窜动,而防护罩的设计也避免了螺母和主轴的外露,由此提升了产品的外观。
本实用新型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中详细的揭露。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拖车联接器的爆炸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拖车联接器安装在车身上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弹性组件插入定位槽内时的状态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传动盘和主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紧件卡入驱动槽时的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紧件卡入锁槽时的状态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紧件卡入驱动槽和锁槽时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锁紧件脱出驱动槽和锁槽时的状态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固定轴套与主轴配合的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锁紧件锁紧主轴的转动时的状态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拖车钩;200、驱动轴;300、锁紧件;310、扭簧;320、齿牙;400、传动盘;410、驱动槽;420、传动凸柱;500、主轴;501、安装槽;510、锁槽;520、弧形传动槽;530、限位凸台;540、弹性组件;541、弹性件;542、定位件;600、连接板;700、壳体;800、固定轴套;810、插销;820、限位槽;830、定位槽;900、盖板;1000、电机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所述主体固定在车身上,所述主体包括主轴和相对所述车身固定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套设在所述主轴外侧,所述主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固定轴套外与所述拖车钩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主轴转动以使所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主轴与所述固定轴套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槽,另一个设有弹性组件,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时,所述弹性组件插入所述定位槽内以对所述主轴进行周向定位。
本实用新型中的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弹性组件插入定位槽内以对主轴进行周向定位,从而防止了主轴发生转动,由于拖车钩与主轴连接且同步转动,因此通过防止主轴转动即可避免拖车钩发生晃动,进而提升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解释和说明,但下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一
参照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100,主体固定在车身上,主体包括主轴500和相对车身固定的固定轴套800,固定轴套800套设在主轴500外侧,主轴500的一端伸出固定轴套800外与拖车钩100连接,主轴500与拖车钩100连接的部分为与拖车钩100上非圆孔配合的非圆面,以此实现主轴500带动拖车钩100同步转动,主轴500转动以使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主轴500的一端具有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圆环,圆环朝向固定轴套800的一侧设有弹性组件540,固定轴套800上设有两个定位槽830,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时,弹性组件540插入其中一个定位槽830内以对主轴500进行周向定位,拖车钩100处于展开位置时,弹性组件540插入另外一个定位槽830内以对主轴500进行周向定位,从而保证了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时,均防止了主轴500发生转动,由于拖车钩100与主轴500连接且同步转动,因此通过防止主轴500转动即可避免拖车钩100发生晃动,进而提升了拖车联接器的挂载性能。
本实施例中的圆环朝向固定轴套800的一侧还设有沿着主轴500的轴向延伸的安装槽501,弹性组件540包括弹性件541和定位件542,弹性件541优选为弹簧,弹性件541的一端插入安装槽501内,另一端与定位件542连接,在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时,定位件542在弹性件541的推动下插入定位槽830内,以对主轴500进行周向定位,同时又能通过压缩弹性件541来使定位件542从定位槽830中脱出,以使主轴500能够发生转动进而使拖车钩100切换到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整体结构较为简单,组装较为方便。
为了能够使拖车钩100切换到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本实施例中的定位槽830为弧形槽,定位件542为钢球,如此一来,在转动主轴500以使拖车钩100切换到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时,可方便定位件542从定位槽830中滑出,由此避免发生卡滞而导致锁死主轴500。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定位件还可为定位销,定位销插入定位槽的一端为球面。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定位槽设于圆环朝向固定轴套的一侧,而弹性组件和安装槽设于固定轴套上,如此设计,也能通过弹性组件插入定位槽内实现对主轴的周向定位,以保证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其不会发生晃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对主轴500的周向定位效果,以进一步防止拖车钩100发生晃动,本实施例中的主体还包括驱动轴200、锁紧件300和传动盘400,锁紧件300转动安装在固定轴套800设有定位槽830的端面上,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空转,以使锁紧件300解锁或锁定主轴500的转动,锁紧件300解锁主轴500的转动时,驱动轴200通过传动盘400带动主轴500转动,以使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锁紧件300锁定主轴500的转动,由此通过锁紧件300进而进一步锁紧主轴500,进而提升对主轴500的周向定位效果,以进一步防止拖车钩100发生晃动;另外,固定轴套800为锁紧件300的安装提供了载体,由此简化了主体的结构。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主体还包括与防撞梁固定连接的连接板600、扣置在连接板600一侧的壳体700,固定轴套800的一端位于壳体700内,另一端贯穿连接板600设置,固定轴套800和壳体700均通过螺钉固定在连接板600上,固定轴套800套装在主轴500外侧,以对主轴500进行径向定位,从而保证了主轴500与传动盘400的同轴度;主轴500一端位于壳体700内,另一端穿出固定轴套800与拖车钩100连接并同步转动,壳体700内还固定有盖板900,传动盘400通过平面轴承活动连接在盖板900上,驱动轴200贯穿盖板900和平面轴承后与传动盘400传动连接,即驱动轴200与传动盘400上非圆孔配合的部分为非圆面,如此设计,能够使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同步转动。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锁紧件300为转动安装在固定轴套800上的卡爪,卡爪为扇形板,固定轴套800位于壳体700内的端面上设有插销810,卡爪转动安装在插销810上,卡爪上套设有扭簧310,扭簧310的一端固定在固定轴套800或者盖板900上,另一端固定在卡爪上的凸块上,这样一来,可通过扭簧310的恢复力驱动卡爪转动复位。此外,本实施例的传动盘400的外周侧设有驱动槽410,驱动槽410为梯形槽,梯形槽的开口径向向外逐渐增大,主轴500径向向外延伸形成的圆环外周侧设有锁槽510,锁槽510为弧形槽,弧形槽与扇形板的弧面相匹配。当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空转时,可通过驱动槽410的侧壁推动卡爪转出驱动槽410和锁槽510外,由此实现卡爪解锁对主轴500的转动,使主轴500能够转动,当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反向空转时,卡爪在扭簧310的恢复力下自动复位并卡入驱动槽410和锁槽510内,以锁紧主轴500的转动,避免主轴500发生转动,此外,主轴500被锁紧时,卡爪与驱动槽410之间不会传递作用力,由此实现在锁紧状态下主轴500与传动盘400分离,进而避免驱动轴200长时间处于受力状态,进而延长了驱动轴200的使用寿命,尤其是驱动轴200通过电机总成驱动转动时,这样设计,也能延长电机总成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槽410设计成梯形槽,可使传动盘400顺畅驱动卡爪转动并脱出锁槽510外,而锁槽510设计成与扇形板的弧面相匹配,可在锁紧状态下,提升卡爪与锁槽510的锁紧效果。
为了实现传动盘400相对主轴500的空转,本实施例中传动盘400的盘面上设有轴向延伸的传动凸柱420,主轴500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传动槽520,传动凸柱420插入弧形传动槽520内,卡爪锁紧主轴500的状态下,传动凸柱420位于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当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转动,以使传动盘400带动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转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端部时,卡爪脱出驱动槽410和锁槽510,卡爪解锁主轴500的转动,在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转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端部的过程中,由于传动凸柱420于弧形传动槽520内滑动,并不会对主轴500施加扭矩,因此传动盘400转动,而主轴500不动,由此实现了传动盘400的空转;在卡爪解锁主轴500的转动后,继续驱动传动盘400转动时,传动凸柱420会通过驱动弧形传动槽520的槽壁来驱动主轴500转动,由此可实现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随后,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反向转动,以使传动凸柱420从弧形传动槽的端部运动至弧形传动槽的中部的过程中,此时主轴500不转动,以保持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待传动凸柱420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时,卡爪复位并卡入驱动槽410和锁槽510内,以锁紧主轴500的转动。
为了能够使传动盘400驱动主轴500平稳地转动,本实施例中传动盘400的盘面上中心对称设有两个传动凸柱420,对应的主轴500上设有两个弧形传动槽520,这样设计,既能保证主轴500平稳地转动,又保证卡爪的大小,以此保证对主轴500的锁紧效果。
为了提升对主轴500的锁定效果,以进一步防止因主轴500转动引起拖车钩100的晃动,本实施例中传动盘400的外周侧周向均匀间隔设有多个驱动槽410,主轴500上设有与驱动槽410一一对应的多个锁槽510,卡爪的数量与驱动槽410的数量相等,本实施例中驱动槽410、锁槽510和卡爪的数量优选为4个,如此设计,通过设置多个卡爪与多个锁槽510一一锁定配合,可提升对主轴500的锁定效果,由此进一步防止了因主轴500转动引起拖车钩100的晃动。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弧形传动槽还可设于传动盘的盘面上,而传动凸柱设于主轴上,传动凸柱插入弧形传动槽内,锁紧件锁紧主轴的转动时,传动凸柱位于弧形传动槽的中部,锁紧件解锁主轴的转动时,传动凸柱靠在弧形传动槽的端部。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施例中拖车联接器运行原理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锁紧件300锁紧主轴500的转动,此时拖车钩100处于收拢位置,弹性组件540插入其中一个定位槽830内,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顺时针空转,在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右端部的过程中,驱动槽410的槽壁推动卡爪向锁槽510外侧转动,当传动凸柱420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右端部后,卡爪脱出驱动槽410和锁槽510外(如图6所示),以此实现解锁主轴500的转动,通过驱动轴200继续驱动传动盘400顺时针转动,此时主轴500在传动凸柱420的驱动下带动拖车钩100同步转动,弹性组件540从定位槽830内滑出,当拖车钩100转动至展开位置时,弹性组件540插入另外一个定位槽830内,以对主轴500进行周向定位,随后,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反向空转,即逆时针空转,在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20的右端部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的过程中,主轴500在弹性组件540与定位槽830的配合下不转动以保持拖车钩100精确地处于展开位置,当传动凸柱420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后,驱动槽410与锁槽510对应,卡爪在扭簧310的恢复力下复位并卡入驱动槽410和锁槽510内,由此进一步锁紧了主轴500的转动,提升了对主轴500的周向定位效果,避免了拖车钩100在展开位置发生晃动。
同理,在需要将拖车钩100由展开位置切换到收拢位置时,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逆时针空转,在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左端部的过程中,驱动槽410的槽壁推动卡爪向锁槽510外侧转动,当传动凸柱420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端部后,卡爪脱出驱动槽410和锁槽510外,以此实现解锁主轴500的转动,通过驱动轴200继续驱动传动盘400逆时针转动,此时主轴500在传动凸柱420的驱动下带动拖车钩100同步转动,弹性组件540从另外一个定位槽830内滑出,当拖车钩100转动至收拢位置时,弹性组件540插入其中一个定位槽830内,以对主轴500进行周向定位,随后,驱动轴200驱动传动盘400反向空转,即顺时针空转,在传动凸柱420由弧形传动槽520的左端部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过程中,主轴500在弹性组件540与定位槽830的配合下不转动以保持拖车钩100精确地处于收拢位置,当传动凸柱420运动至弧形传动槽520的中部后,驱动槽410与锁槽510对应,卡爪在扭簧310的恢复力下复位并卡入驱动槽410和锁槽510内,由此进一步锁紧了主轴500的转动,提升了对主轴500的周向定位效果,避免了拖车钩100在展开位置发生晃动。
为了保证在传动盘400反向空转后驱动槽410和锁槽510能一一对应以使卡爪卡入驱动槽410和锁槽510,需要在拖车钩100进行收拢位置与展开位置切换时,对主轴500所需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为了保证对上述转动角度限定的精确性,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固定轴套800的内周侧设有弧形的限位槽820,主轴500与固定轴套800配合的外周侧设有限位凸台530,限位凸台530在限位槽820的两端之间运动,由此通过限定限位凸台530的转动角度实现对主轴500的转动角度限定,即保证了主轴500的初始位置和终止位置,进而保证了对拖车钩100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的锁紧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弧形的限位槽还可设于主轴的外周侧,而限位凸台凸设于固定轴套的内周侧。
最后,为了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本实施例中的壳体700内还设有电机总成1000,驱动轴200位于壳体700内并与电机总成1000的输出轴套连接,电机总成1000驱动驱动轴200转动,以使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整个过程,无需用户手动驱动驱动轴200转动,由此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如图10所示,与实施例一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卡爪的弧面上设有齿牙320,传动盘400的外周侧设有与齿牙啮合的齿槽,优选传动盘400为齿轮,齿槽形成驱动槽410,如此设计,也能实现通过驱动槽410的槽壁将卡爪推出锁槽510外侧。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和二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的壳体700内不设置电机总成,此种情况下,驱动轴200的一端伸出壳体700外,用户通过扳手或徒手转动驱动轴200伸出壳体700外的一端也能实现驱动驱动轴200转动,以使拖车钩100在收拢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由此降低了产品的制造成本,同时也避免了产品因发生电气故障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
实施例四
与实施例一至三相比,本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本实施例中不设置锁紧件、传动盘和驱动轴、盖板,主轴远离拖车钩的一端直接与电机总成连接;或者,主轴远离拖车钩的一端伸出壳体外,供用户手动驱动主轴旋转,如此设计,结构简单,制造成本较低。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熟悉该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包括但不限于附图和上面具体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内容。任何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和结构原理的修改都将包括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中。
Claims (10)
1.一种拖车联接器,包括主体和拖车钩,所述主体固定在车身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包括主轴和相对所述车身固定的固定轴套,所述固定轴套套设在所述主轴外侧,所述主轴的一端伸出所述固定轴套外与所述拖车钩连接并同步转动,所述主轴转动以使所述拖车钩在收拢位置和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主轴与所述固定轴套其中之一设有定位槽,另一个设有弹性组件,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者展开位置时,所述弹性组件插入所述定位槽内以对所述主轴进行周向定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或固定轴套设有安装槽,所述弹性组件包括弹性件和定位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插入所述安装槽内,另一端与所述定位件连接,所述定位件在所述弹性件的推动下插入所述定位槽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为弧形槽,所述定位件为钢球或者定位销,所述定位销插入所述定位槽的一端为球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驱动轴、锁紧件和传动盘,所述锁紧件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轴套的端面,所述驱动轴驱动所述传动盘空转,以使所述锁紧件解锁或锁定所述主轴的转动,所述锁紧件解锁所述主轴的转动时,所述驱动轴通过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主轴转动,所述拖车钩处于收拢位置或展开位置时,所述锁紧件锁定所述主轴的转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为卡爪,所述传动盘上设有驱动槽,所述主轴上设有锁槽,所述卡爪卡入所述驱动槽和锁槽时,所述卡爪锁定所述主轴的转动,所述传动盘转动以使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驱动槽和锁槽时,所述卡爪解锁所述主轴的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卡爪复位的扭簧,所述卡爪复位后,所述卡爪卡入所述驱动槽和锁槽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盘上设有传动凸柱,所述主轴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弧形传动槽,所述传动凸柱插入所述弧形传动槽内,所述传动盘带动所述传动凸柱由所述弧形传动槽的中部转动至所述弧形传动槽的端部时,所述卡爪脱出所述驱动槽和锁槽。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车身上,所述固定轴套和主轴贯穿所述连接板,所述拖车钩与所述连接板之间设有密封盘。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拖车钩具有限位槽,所述主轴设有限位轴肩面,所述固定轴套的端面和限位轴肩面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的底面相抵,所述固定轴套的外周侧与所述限位槽的侧壁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拖车联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的一端连接有将所述拖车钩压装在所述限位轴肩面上的螺母,所述螺母的外侧罩设有遮挡所述主轴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所述拖车钩螺钉连接固定。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00816.7U CN215621229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一种拖车联接器 |
EP22171972.7A EP4124475A1 (en) | 2021-07-26 | 2022-05-06 | Trailer hitch coupler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00816.7U CN215621229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一种拖车联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21229U true CN215621229U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98920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00816.7U Active CN215621229U (zh) | 2021-07-26 | 2021-07-26 | 一种拖车联接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124475A1 (zh) |
CN (1) | CN215621229U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711535C2 (de) * | 1997-03-20 | 2003-07-17 | Jaeger Cartronix Gmbh | Motorisch verstellbare Anhängerkupplung für Kraftfahrzeuge |
DE10243045B4 (de) * | 2002-09-12 | 2016-01-21 | Westfalia-Automotive Gmbh | Anhängerkupplung |
DE102004004503B4 (de) * | 2004-01-22 | 2022-01-20 | ACPS Automotive GmbH | Anhängekupplung |
DE102005056217A1 (de) * | 2005-11-25 | 2007-06-06 | Jaeger Cartronix Gmbh | Antriebseinheit für eine Anhängerkupplung |
DE102006035261A1 (de) * | 2006-07-29 | 2008-01-31 | Scambia Industrial Developments Aktiengesellschaft | Anhängekupplung |
DE102007003774A1 (de) * | 2007-01-19 | 2008-07-24 | Westfalia-Automotive Gmbh | Anhängevorrichtung mit einer Verriegelungseinrichtung mit Betätigungsring |
DE102007029051A1 (de) * | 2007-06-21 | 2009-01-02 | Westfalia-Automotive Gmbh | Anhängekupplung für Kraftfahrzeuge |
DE102015115357A1 (de) * | 2015-09-11 | 2017-03-16 | Scambia Holdings Cyprus Limited | Anhängekupplung |
CZ308583B6 (cs) * | 2017-01-20 | 2020-12-16 | Vapos, Spol. S R.O. | Automatické výklopné tažné zařízení především pro osobní automobil |
SE544412C2 (en) * | 2019-03-12 | 2022-05-10 | Brink Towing Systems B V | Retractable towing hook arrangement |
DE102019129346A1 (de) * | 2019-10-30 | 2021-05-06 | ACPS Automotive GmbH | Anhängekupplung |
-
2021
- 2021-07-26 CN CN202121700816.7U patent/CN215621229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06 EP EP22171972.7A patent/EP4124475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124475A1 (en) | 2023-0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317247B (zh) | 驻车机构及汽车 | |
CN114179575A (zh) | 一种挂载性能好的拖车联接器 | |
CN210128072U (zh) | 驻车机构 | |
US5855449A (en) | Coupling between steering shaft and steering wheel | |
CN101510647B (zh) | 一种快锁连接器 | |
CN215621229U (zh) | 一种拖车联接器 | |
CN216886118U (zh) | 一种挂载性能好的拖车联接器 | |
CN114883853A (zh) |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枪头锁紧装置 | |
CN114393983B (zh) | 一种电池加解锁组件的加解锁方法 | |
CN113524993B (zh) | 可自锁的电动拖车钩装置 | |
CN110685505B (zh) | 一种自动智能锁具 | |
CN216886126U (zh) | 挂载性能好的拖车联接器 | |
CN114312177B (zh) | 拖车联接器 | |
US11465444B2 (en) | Socket-based driving tool with retractable non-marring cover | |
CN218112267U (zh) | 一种用于拖钩机构的运动组件 | |
CN212509395U (zh) | 一种凸轮机构及驻车装置 | |
CN221250449U (zh) | 一种拖车联接器 | |
CN208310472U (zh) | 一种整体锁芯的汽车电动门锁 | |
CN210912691U (zh) | 轮毂锁 | |
CN219523597U (zh) | 拖车联接器 | |
CN216478863U (zh) | 一种电子驻车装置及变速系统 | |
CN209146314U (zh) | 一种驻车机构和车辆 | |
CN220763998U (zh) | 拖车钩 | |
CN218912565U (zh) | 一种塞拉门手动解锁装置 | |
CN108980344A (zh) | 一种驻车机构和车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3 Address after: 312500 Building 1, No. 19, Xintao Road,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Zhiyo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after: NIO Co.,Ltd. Address before: 312500 Building 1, No. 19, Xintao Road, Xinchang County, Shaoxing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Zhiyo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