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607428U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Google Patents
视觉视力增强仪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607428U CN215607428U CN202121185399.7U CN202121185399U CN215607428U CN 215607428 U CN215607428 U CN 215607428U CN 202121185399 U CN202121185399 U CN 202121185399U CN 215607428 U CN215607428 U CN 21560742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ader
- shell
- light source
- electric energy
- energy convers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304 visual acuity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14 reinfor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0638 stimul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4438 eyesigh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3623 enhanc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10000001508 ey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10000004556 brain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10000003205 muscle Anatomy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08000004350 Strabismus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01000009487 Amblyopia Diseas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44 low myopia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423 myopia developmen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10000000695 crystalline le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06010016256 fatigu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9
- 210000005252 bulbus oculi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10000001525 retina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379 myopi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08000001491 myop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4
- 210000002569 neuron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463219 Epithec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33001 locomo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1328 optic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108091008695 photoreceptor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936 stimul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08000003464 asthenop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87 musc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53 sens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82 visual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19233 Headache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20015 Heterophori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33425 Pain in extremit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7418 Wounds and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638 cerebellum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886 cilia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378 dam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58 fum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869 headache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5036 nerv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688 persistenc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978 visual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视觉视力增强仪,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目镜,壳体内在目镜内侧间隔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及图像液晶屏;壳体设有可打开或封闭的开口通过开口为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更换镜片;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分别通过微电机驱动座与导轨活动连接,导轨的设置方向与目镜的两个镜片中心的连线平行;电能转换刺激光源设置在图像液晶屏的前方。该设备同时实现提高大脑的识别与融合能力,恢复弱化的眼内、外肌功能,康复低度近视,预防近视发展,康复弱视,重建三级视功能,纠正斜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康复训练仪器,确切地说是一种视觉视力增强仪。
背景技术
人的视觉活动,主要是通过晶状体调节功能,将进入眼内的物象聚焦到视网膜上,再通过眼球的内外旋运动将聚焦到视网膜上的焦点移到黄斑中心小凹上,然后转化为生物电讯号,经视神经各级神经元,上传到大脑视中枢,将2只眼分别上传的影像信息进行融合后,进行储备并形成记忆。
在整个视觉活动中,保持各机能的协调性是保证视觉质量、提升视力的最佳手段,目前,国内市场如按摩、熏蒸类、各类型翻转拍训练、后像法、光刷、所谓的几D软件电脑训练等,都是单一化的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方式,多数只是概念化,没有实际意义,更无法实现强化机能提升视觉质量和视力保护,有的甚至可能给视觉造成伤害,比如我们都知道电子产品对青少年眼睛的伤害,但却有人、有机构大量用电子设备给孩子训练眼睛。
对参与视觉活动的各机能协调增强和视力提升的完整设备还是空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视觉视力增强仪,该设备同时实现提高大脑的识别与融合能力,恢复弱化的眼内、外肌功能,康复低度近视,预防近视发展,康复弱视,重建三级视功能,纠正斜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一种视觉视力增强仪,包括壳体,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目镜,壳体内在目镜内侧间隔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及图像液晶屏;壳体设有可打开或封闭的开口通过开口为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更换镜片;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分别通过微电机驱动座与导轨活动连接,导轨的设置方向与目镜的两个镜片中心的连线平行;融合图标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使融合图标进入工作状态或退出工作状态;电能转换刺激光源设置在图像液晶屏的前方,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视线通过目镜观察电能转换刺激光源时,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移动到旁侧;视线通过目镜、第一负荷器观察图像液晶屏时,第二负荷器持续进行往复移动,进入观察工作状态、退出观察工作状态。
目镜是平镜镜片,第一负荷器装载与观察者眼睛视力相匹配的透镜镜片,第二负荷器装载的透镜镜片增强或减弱第一负荷器镜片的作用。
工作过程中,观察者观察时先根据其视力情况选择并更换合适的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的镜片;观察图像液晶屏时,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使视线观察到图像液晶屏时电能转换刺激光源不会形成遮挡;观察图像液晶屏时,目镜、第一负荷器不动,第二负荷器持续进行往复移动,进入观察工作状态、退出观察工作状态,图像液晶屏显示并更换不同的观察图像。
观察观察图像液晶屏后,图像液晶屏退出工作状态,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到视线所观察到的位置,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工作发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通过上述不同的观察方式的矫正,本装置可以增强眼内肌、眼外肌的肌肉力量和耐疲劳能力,同样近距离下用眼,不会出现视疲劳,没有疲劳感,大脑指挥系统也就不会用延长眼轴来缓解疲劳症状的动作,从根本上阻断近视发生、发展源。
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配合状态下的图像液晶屏显示的图像的精细分辨,提高晶状体无感调节转换速度,使进入眼内物象焦点快速聚焦于视网膜上,眼球同步内外旋将焦点精准移至黄斑凹上,快速精准辨识,实现最佳图像质量信息,对应的眼生理光能精准频谱刺激,增强眼内的光感受器放电强度,快速提升生物电能转换能力,使看到的物象信息转换的电讯号经各级神经元高质量快速传递至大脑视中枢形成记忆。
同时实现提高大脑的识别与融合能力,恢复弱化的眼内、外肌功能,康复低度近视,预防近视发展,康复弱视,重建三级视功能,纠正斜视。
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所述的壳体分为主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壳体设置目镜、第一负荷器及第二负荷器,主壳体内设置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图像液晶屏,组件壳体的一端设置目镜,组件壳体的另一端开口与主壳体铰接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铰接处旋转打开开口,利用开口对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更换镜片;更换后再旋转复位。
所述的壳体分为主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壳体设置目镜、第一负荷器及第二负荷器,主壳体内设置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图像液晶屏,组件壳体的一端设置目镜,组件壳体至少有一个侧面设有开口及封闭开口的盖体,盖体打开或封闭开口。
通过设置在侧面上的开口,打开封闭开口的盖体,利用开口对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更换镜片;更换后再封闭上盖体。
所述的壳体设有扬声器、外壳显示屏。
通过设置扬声器,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播放轻音乐,进一步减缓疲劳;外壳显示屏可以显示观察的数据情况。
所述主壳体设有上壳、下壳,上壳、下壳活动连接,上壳的高度可调节。
上壳、下壳的活动连接,上壳高度调节,可以便于本装置的微调;使本装置适应不同观察者的需要。
所述的壳体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的微电机分别电连接,控制器与图像液晶屏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左视图;
图3是图2中的上壳上升后的状态图;
图4是目镜、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及图像液晶屏的部件设置示意图;
图5是第一负荷器的主视图;
附图像记说明:1-上壳;2-下壳;3-目镜;4-第一负荷器;5-第二负荷器;6-导轨;7-微电机驱动座;8-电能转换刺激光源;9-图像液晶屏;10-扬声器;11-外壳显示屏;12-控制器;13-外筒;14-内筒;15-融合图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视觉视力增强仪,由壳体、目镜3、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及图像液晶屏9组成;壳体上设有目镜3,壳体内在目镜3内侧间隔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及图像液晶屏9;壳体设有可打开或封闭的开口通过开口为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更换镜片;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分别通过微电机驱动座7与导轨6活动连接,导轨6的设置方向与目镜3的两个镜片中心的连线平行;融合图标15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使融合图标15进入工作状态或退出工作状态;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设置在图像液晶屏9的前方,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视线通过目镜3观察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时,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移动到旁侧;视线通过目镜3、第一负荷器4观察图像液晶屏9时,第二负荷器5持续进行往复移动,进入观察工作状态、退出观察工作状态。
参见图2、图3可知,上壳1、下壳2之间通过外筒13、内筒14配合升降;升降高度范围在15cm-20cm可以满足大部人的需要。两个目镜中至少有一个,可以调节位置,用以改变两个目镜之间的间隔。
参见图4可知,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分别通过微电机驱动座7与导轨6连接,微电机驱动座7使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沿导轨6方向运动调节位置。融合图标15可翻折移动位置,使融合图标可以进入工作状态或退出工作状态。
参见图4、图5可知,第一负荷器4的镜片架上设有镜片座,第一负荷器4的至少有一个镜片座可以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以调节两个镜片之间的间隔。其他负荷器的设置与此相同。
图像液晶屏9显示的图像可以设置常见的E型视标和C型或任意设置的其他类图形;图像最小直径0.5毫米至5毫米,图可调节;视标开口方向随机变化;视标显示时间为1秒至10分钟之间进行调节;观察距离要求为0.3---0.4米。
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呈多点方式布置3---7个发光源,目镜3距发光源的距离为12.5cm--13.5cm;光源的刺激强度为10--8000asb,强度可调节。
目镜3、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的左镜筒、右镜筒内,均根据使用者眼睛情况安装平光镜或凹透镜、凸透镜、棱镜片光度。根据个人情况确定负荷器各组的镜片后,可以采用控制器12进行自动控制;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启动同时图像液晶屏9启动工作,工作时长预先设定,工作结束后,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退出,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启动,自动进入指定位开始工作,设定工作时长结束后,自动回位,该实用新型填补了该领域的市场空白。
所述的壳体分为主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壳体设置目镜3、第一负荷器4及第二负荷器5,主壳体内设置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图像液晶屏9,组件壳体的一端设置目镜3,组件壳体的另一端开口与主壳体铰接连接。
通过上述设置,可以通过铰接处旋转打开开口,利用开口对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更换镜片;更换后再旋转复位。
所述的壳体分为主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壳体设置目镜3、第一负荷器4及第二负荷器5,主壳体内设置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图像液晶屏9,组件壳体的一端设置目镜3,组件壳体至少有一个侧面设有开口及封闭开口的盖体,盖体打开或封闭开口。
通过设置在侧面上的开口,打开封闭开口的盖体,利用开口对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更换镜片;更换后再封闭上盖体。
所述的壳体设有扬声器10、外壳显示屏11。
通过设置扬声器10,可以在观察过程中播放轻音乐,进一步减缓疲劳;外壳显示屏11可以显示观察的数据情况。
所述主壳体设有上壳1、下壳2,上壳1、下壳2活动连接,上壳1的高度可调节。
上壳1、下壳2的活动连接,上壳1高度调节,可以便于本装置的微调;使本装置适应不同观察者的需要。
所述的壳体设有控制器12,控制器12与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的微电机分别电连接,控制器12与图像液晶屏9电连接。
控制器12还连接控制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扬声器10、外壳显示屏11,控制上述部件的工作。
目镜3是平镜镜片,第一负荷器4装载与观察者眼睛视力相匹配的透镜镜片,第二负荷器5装载的透镜镜片增强或减弱第一负荷器4镜片的作用。
本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装置在工作过程中,使时,先观察融合图标15、再观察图像液晶屏9,最后观察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
观察者观察时先根据其视力情况选择并更换合适的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的镜片。
观察融合图标15时,通过目镜、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进行观察;目镜3、第一负荷器4不动,第二负荷器5持续进行往复移动,进入观察工作状态、退出观察工作状态;观察完毕,融合图标15向通过翻折的方式,退出工作状态;进行图像液晶屏9观察。
观察图像液晶屏9时,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使视线观察到图像液晶屏9时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不会形成遮挡;观察图像液晶屏9时,目镜3、第一负荷器4不动,第二负荷器5持续进行往复移动,进入观察工作状态、退出观察工作状态,图像液晶屏9显示并更换不同的观察图像。
观察观察图像液晶屏9后,图像液晶屏9退出工作状态,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到视线所观察到的位置,电能转换刺激光源8工作发光。
人眼看到的信息为光能,经眼内光感受器将光能转化成生物电能信号,经视神经上传到大脑视中枢形成记忆,放电越强,信号质量越好,光能转化为信号的能力取决光能的刺激阈值(所以要求孩子们每天不少于2小时户外活动)。长期在弱光下或室内用眼,光能刺激不足,视觉信息传递质量与速度下降,影响记忆力,影响视力表现。
采用适合的光源,适合的刺激强度、频次、时长和正确的距离,激活黄斑高电位能释放转换能力,提高视觉神经各神经元上传信息质量与速度,打通视觉信息传输通道,增强辨识速度提高记忆力。
学生长时间看近,尤其长时间看手机、看电脑造成视力下降,视距短看远模糊。多数人只知道坚持望远有助于提高视力,却不知没有目标的望远,不能引发视觉功能反向联动,类同于“视而不见状态”,难以改善视力。通过上述不同的观察方式的矫正,本装置可以增强眼内肌、眼外肌的肌肉力量和耐疲劳能力,同样近距离下用眼,不会出现视疲劳,没有疲劳感,大脑指挥系统也就不会用延长眼轴来缓解疲劳症状的动作,从根本上阻断近视发生、发展源。
第一负荷器4、第二负荷器5配合状态下的图像液晶屏9显示的图像的精细分辨,提高晶状体无感调节转换速度,使进入眼内物象焦点快速聚焦于视网膜上,眼球同步内外旋将焦点精准移至黄斑凹上,快速精准辨识,实现最佳图像质量信息,对应的眼生理光能精准频谱刺激,增强眼内的光感受器放电强度,快速提升生物电能转换能力,使看到的物象信息转换的电讯号经各级神经元高质量快速传递至大脑视中枢形成记忆。长时间看近或弱视眼,造成调节功能下降和双眼聚散功能下降,有的出现双眼影像融合困难,视距固化,视力快速下降,只是配镜补偿,难以改善视力和视功能。以每只眼现存调节力和聚散力及其它视觉参数为基准点,分级负荷刺激迫使眼球发生高调、高放、高聚、高散、高融合运动。增强弱化的眼外肌的力量与耐力,预防因隐斜视过大引发斜视;训练睫状肌的缩放范围与耐疲劳能力,避免视力快速下降。刺激晶状体发生快速缩放运动,提高调节灵敏度,使不同距离的物像都能快速聚焦在视网膜上并快速记忆,提高学习效率。随机变化方向和速度的视标,在适合的视距内训练晶状体缩放功能,诱发眼球发生异向运动,激活视觉神经群联动,提升小脑的协调功能,逐步拉远视距,视力快速优化。同时实现提高大脑的识别与融合能力,恢复弱化的眼内、外肌功能,康复低度近视,预防近视发展,康复弱视,重建三级视功能,纠正斜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视觉视力增强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有目镜,壳体内在目镜内侧间隔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融合图标、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及图像液晶屏;壳体设有可打开或封闭的开口通过开口为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更换镜片;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分别通过微电机驱动座与导轨活动连接,导轨的设置方向与目镜的两个镜片中心的连线平行;融合图标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使融合图标进入工作状态或退出工作状态;电能转换刺激光源设置在图像液晶屏的前方,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可升降或翻折移动位置,视线通过目镜观察电能转换刺激光源时,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移动到旁侧;视线通过目镜、第一负荷器观察图像液晶屏时,第二负荷器持续进行往复移动,进入观察工作状态、退出观察工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视力增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为主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壳体设置目镜、第一负荷器及第二负荷器,主壳体内设置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图像液晶屏,组件壳体的一端设置目镜,组件壳体的另一端开口与主壳体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视力增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分为主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壳体设置目镜、第一负荷器及第二负荷器,主壳体内设置电能转换刺激光源、图像液晶屏,组件壳体的一端设置目镜,组件壳体至少有一个侧面设有开口及封闭开口的盖体,盖体打开或封闭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视力增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设有扬声器、外壳显示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视觉视力增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设有上壳、下壳,上壳、下壳活动连接,上壳的高度可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觉视力增强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第一负荷器、第二负荷器的微电机分别电连接,控制器与图像液晶屏电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85399.7U CN215607428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185399.7U CN215607428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607428U true CN215607428U (zh) | 2022-01-25 |
Family
ID=799401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185399.7U Active CN215607428U (zh) | 2021-05-31 | 2021-05-31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60742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09359A (zh) * | 2021-05-31 | 2021-10-19 | 唐山市便民眼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
2021
- 2021-05-31 CN CN202121185399.7U patent/CN21560742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509359A (zh) * | 2021-05-31 | 2021-10-19 | 唐山市便民眼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CN113509359B (zh) * | 2021-05-31 | 2025-02-07 | 唐山市便民眼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054403B (zh) | 在正视眼方向具有动态轻度离焦变焦功能的眼镜 | |
US11982815B2 (en) | Light control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regional variation of visual information and sampling | |
RU2664193C1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положительной линзы с подачей импульса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миопии, увеличенной глубины резкости и коррекции пресбиопии | |
CN110179581B (zh) | 基于张力性调节机制防控近视及屈光不正的矫正方法 | |
CN106646916A (zh) | 一种具有正视眼方向动态变焦功能的眼镜及其使用方法 | |
US20040012758A1 (en) | Prism based dynamic vision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05030496A (zh) | 一种具有可调式正视离焦眼镜功能的视觉系统仿生训练仪 | |
CN204890521U (zh) | 一种眼睛训练装置 | |
CN102552000A (zh) | 一种近视等眼病综合仿生训练系统 | |
CN103892997A (zh) | 一种适于与手持式设备一起使用的视觉训练系统 | |
CN109288658A (zh) | 一种用于实现视力训练的vr眼镜及视力训练方法 | |
WO2005063153A1 (fr) | Dispositif de prevention et de traitement de la myopie | |
EP1384462A2 (en) | Prism based dynamic vision train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
CN215607428U (zh)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
CN108078749A (zh) | 头戴式多功能双目训练镜 | |
CN213157518U (zh) | 一种视力训练仪 | |
CN206453898U (zh) | 一种智能光电治疗近视、弱视视力调节装置 | |
CN113509359B (zh) | 视觉视力增强仪 | |
CN116785128A (zh) | 以动态眼脑适能提升视力、对比敏感度和立体视觉的装置 | |
CN110522618A (zh) | 一种针对老年人的视觉训练装置 | |
CN211912165U (zh) | 一种视力动态训练仪 | |
CN113693818A (zh) | 增加周边视野刺激的带有激光的仿生近视弱视综合治疗仪 | |
CN107349084A (zh) | 一种视力康复头盔及其使用方法 | |
CN102319167A (zh) | 一种治疗各种屈光异常、弱视、眼球移动障碍和眼肌痉挛等疾病的医疗器械 | |
CN209347565U (zh) | 视力提升训练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