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597834U - 油气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油气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597834U
CN215597834U CN202120454591.5U CN202120454591U CN215597834U CN 215597834 U CN215597834 U CN 215597834U CN 202120454591 U CN202120454591 U CN 202120454591U CN 215597834 U CN215597834 U CN 21559783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oil
filter screen
liquid filter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5459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增辉
于迪
郑修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5459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59783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59783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59783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现有的油分离器在筒体内焊接遮挡板较为困难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和筒盖,在筒体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筒盖靠近筒体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遮挡部件,第一遮挡部件朝向进气管,以使进气管喷出的油气混合物不能直接从出气管喷出。第一遮挡部件对出气管喷射出的油气混合物起到遮挡作用,使其不能直接从出气管喷出,油气混合物中的油滴自由沉降分离,脱油后的气体经出气管排出。筒盖与筒体是分体设置,先将第一遮挡部件固定设置在筒盖上,组装好的筒盖整体与筒体固定连接。使遮挡部件的安装维护更清洁方便。

Description

油气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油气分离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油气分离器。
背景技术
油气分离器是制冷系统中一个关键的部件之一,对于制冷系统来说,由于制冷剂与油不相溶,所以当润滑油随制冷剂一起进入冷凝器和蒸发器时会在传热壁面上凝成一层油膜,使热阻增大,从而会使冷凝器和蒸发器的传热效果降低,降低制冷效果。高质量的油气分离器不仅可保证压缩机高效率的运转,同时可以避免润滑油对机组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提高制冷机组的性能。由于油气混合物排出时的流速快、温度高,气流在油气分离器中停留时间较短,使得气体和油滴的分离效率较低。现有的油分离器,在油气分离器筒体内焊接遮挡板,从而增加油气混合物在筒体内的停留时间,使其分离效果更好。但是由于油气分离器的筒体狭小,焊接人员操作不便,且焊渣不易清理而导致压缩机损坏。
相应的,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油气分离器来解决现有的油分离器在筒体内焊接遮挡板较为困难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的油分离器在筒体内焊接遮挡板较为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和筒盖,在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盖靠近所述筒体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遮挡部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朝向所述进气管,以使所述进气管喷出的油气混合物不能直接从所述出气管喷出。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气液过滤网,所述气液过滤网固定在所述筒盖上,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固定在所述气液过滤网的一侧。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液过滤网上设置有多孔分离板。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多孔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下方。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液过滤网相对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封板,以实现所述油气混合物无法直接冲过所述气液过滤网。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液过滤网相对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遮挡部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与所述气液过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遮挡部件远离所述出气管的部分设置有通气孔。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液过滤网包括不锈钢丝网,所述气液过滤网两面设置不锈钢丝网。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液过滤网包括封条,所述封条封堵所述气液过滤网的四周,底端封条开孔。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气液过滤网为长方形,所述气液过滤网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筒体高度方向一致。
在上述油气分离器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视液镜和/或出油口。
本领域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的技术方案中包括筒体和筒盖,在筒体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筒盖靠近筒体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遮挡部件,第一遮挡部件朝向进气管,以使进气管喷出的油气混合物不能直接从出气管喷出。
通过上述设置方式,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的出气管喷射出油气混合物,第一遮挡部件对油气混合物起到遮挡作用,使其不能直接从出气管喷出,减缓了气流的速度从而增加了油气混合物在筒体内的停留时间,使其在重力作用下,将油气混合物中的小油滴自由沉降分离,气体中的小油滴粘附在第一遮挡部件和筒体的内壁上,聚集后沿第一遮挡部件表面和筒壁流下,脱油后的气体经油气分离器的出气管排出。筒盖与筒体是分体设置,先将第一遮挡部件固定设置在筒盖上,然后再将组装好的筒盖整体与筒体固定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将遮挡部件直接焊接在筒体的内部,本方案使遮挡部件在与筒体组装之前与筒盖焊接,安装更清洁方便,有效的防止因焊渣清洁不到位而引起的压缩机损伤。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以立式油气分离器为例来描述本油气分离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的气液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筒体,11-进气管,12-出气管,2-筒盖,3-第一遮挡部件,4-气液过滤网,41-多孔分离板,42-封板,43-不锈钢丝网,44-封条,5-第二遮挡部件,6-视液镜,7-出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作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说明书中是以立式油气分离器为例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显然可以采用其他各种形式的油气分离器,例如卧式油气分离器或者球形油气分离器等,只要具有油气分离的作用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为解决现有的油分离器在筒体内焊接遮挡板较为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包括筒体1和筒盖2,在筒体1上设置有进气管11和出气管12,筒盖2靠近筒体1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遮挡部件3,第一遮挡部件3朝向进气管11,以使进气管11喷出的油气混合物不能直接从出气管12喷出。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的出气管12喷射出油气混合物,第一遮挡部件3对油气混合物起到遮挡作用,使其不能直接从出气管12喷出,减缓了气流的速度从而增加了油气混合物在筒体1内的停留时间,使其在重力作用下,将油气混合物中的小油滴自由沉降分离,气体中的小油滴粘附在第一遮挡部件3和筒体1的内壁上,聚集后沿第一遮挡部件3表面和筒壁流下,脱油后的气体经油气分离器的出气管12排出。筒盖2与筒体1是分体设置,先将第一遮挡部件3固定设置在筒盖2上,然后再将组装好的筒盖2整体与筒体1固定连接。相对于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将遮挡部件直接焊接在筒体的内部,筒体内部狭小不易操作。本方案使遮挡部件在与筒体组装之前与筒盖焊接,安装更清洁方便,有效的防止因焊渣清洁不到位而引起的压缩机损伤。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油气分离器还包括气液过滤网4,气液过滤网4固定在筒盖2上,第一遮挡部件3固定在气液过滤网4的一侧。气液过滤网4上设置有多孔分离板41。多孔分离板41位于第一遮挡部件3下方。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出气管12喷出的油气混合物喷出,经第一遮挡部件3遮挡减速并改变流动方向,使油气混合物沿气液过滤网4流动过滤分离后又经第一遮挡部件3下部的多孔分离板41进一步沉降分离,然后由出气管12排出筒体1。
气液过滤网4使喷出的油气混合物又增加了遮挡作用,使其不易直接从出气管12喷出,增加了油气混合物在筒体1内停留的时间,并且油气混合物通过气液过滤网4的过滤作用进一步分离,增强了分离效果,多孔分离板41设置在下部,又进一步对油气混合物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油滴汇聚在多孔分离板41上,聚集以后,在重力作用下滴下,从而大大提高了油气混合物的分离效果。气液过滤网4与筒盖2固定连接,使其安装更换更方便清洁,同时将第一遮挡部件3、多孔分离板41设置在气液过滤网4上,相较于现有的分别设置在筒体1的内壁,本方案的油气分离器的组装更简单方便。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液过滤网4相对于第一遮挡部件3的另一侧设置有封板42,以实现油气混合物无法直接冲过气液过滤网4。气液过滤网4相对于第一遮挡部件3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遮挡部件5,第二遮挡部件5与气液过滤网4固定连接,在第二遮挡部件5远离出气管12的部分设置有通气孔。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气液过滤网4上设置的封板42,使油气混合物不能直接穿过气液过滤网4,从而使油气混合物沿气液过滤网4向下流动,使油气混合物与气液过滤网4充分接触分离过滤,从而增强分离效果。经过分离后的气体经第二遮挡部件5遮挡,进一步的减缓了流动速度,并通过第二遮挡部件5上设置的通气孔流向出气管12,由于第二遮挡部件5的通气孔设置在了远离出气管12的部分,还防止了因气体的流速过快对出气管12造成的损坏。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气液过滤网4包括不锈钢丝网43,气液过滤网4两面设置不锈钢丝网43。气液过滤网4包括封条44,封条44封堵气液过滤网4的四周,底端封条44开孔。气液过滤网4为长方形,气液过滤网4的长度方向与筒体1高度方向一致。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油气混合物喷向气液过滤网4时,首先经过气液过滤网4上设置的不锈钢丝网43,不锈钢丝网43强度较大、耐腐蚀,防止油气混合物的流速较快对气液过滤网4造成损伤,由于封条44封堵气液过滤网4的四周,使油气混合物不能由气液过滤网4的边缘向四周扩散,进一步使油气混合物与气液过滤网4接触分离过滤,从而使分离出的油滴由封条44底部的开孔流到筒体1底部。气液过滤网4为长方形,长度方向与筒体1的高度方向一致,使油气混合物向下流动时,气液过滤网4的长度更长,使油气混合物在气液过滤网4上的流动距离更长,从而使气液过滤网4更充分的吸附油气混合物中的油滴,加强分离效果。
如图1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筒体1上设置有视液镜6和/或出油口7。
上述设置方式的优点在于:视液镜6用于观察油气分离器中的润滑油的流动状况,出油口7用于将筒体1底部的润滑油排出,用于补充压缩机中损耗润滑油。
综上所述,本方案的油气分离器通过将第一遮挡部件3、多孔分离板41、第二遮挡部件5设置在气液过滤网4上,气液过滤网4与筒盖2固定连接,然后将组装好的筒盖2整体固定到筒体1内,从而在加强油分离效果的同时,使油气分离器的生产组装较为方便,在外组装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安装的方便性和清洁性。解决了在筒体1内狭小空间安装遮挡部件或气液过滤网4较为困难的问题。通过对油气混合物的多次遮挡和过滤,使其流动速度降低,油气混合物在筒体1内的停留时间更长。并且在气液过滤网4上设置封板42、封条44,使油气混合物在气液过滤网4上的流动距离加长,从而分离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方式仅仅用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并非旨在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条件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对上述结构进行调整,以便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例如,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遮挡部件3和第二遮挡部件5并不限制数量,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只要具有遮挡油气混合物的效果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多孔分离板41和封板42是以板状描述的,但不限制其形状,可以是板状、气液过滤网、金属网等,可以是圆形、方形、或半圆形等形状,只要具有遮挡或过滤油气混合物的效果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气液过滤网4的形状可以是长方形也可以是圆形、三角形等其他形状,只要具有过滤油气混合物的效果即可,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例如,在另一种可替换的实施方式中,出气管12与进气管11的位置可以对侧设置也可以同侧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筒盖2上或其他位置,这些都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因此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尽管本实用新型是以油气分离器进行描述的,但是本实用新型的油气分离器显然还可以应用于其他的设备。例如,空调、发动机还可以应用于输油管道等。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筒盖,在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进气管和出气管,所述筒盖靠近所述筒体的一面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遮挡部件,所述第一遮挡部件朝向所述进气管,以使所述进气管喷出的油气混合物不能直接从所述出气管喷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离器还包括气液过滤网,所述气液过滤网固定在所述筒盖上,所述第一遮挡部件固定在所述气液过滤网的一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过滤网上设置有多孔分离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分离板位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过滤网相对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封板,以实现所述油气混合物无法直接冲过所述气液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过滤网相对于所述第一遮挡部件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遮挡部件,所述第二遮挡部件与所述气液过滤网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遮挡部件远离所述出气管的部分设置有通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过滤网包括不锈钢丝网,所述气液过滤网两面设置不锈钢丝网。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过滤网包括封条,所述封条封堵所述气液过滤网的四周,底端封条开孔。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过滤网为长方形,所述气液过滤网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筒体高度方向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分离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视液镜和/或出油口。
CN202120454591.5U 2021-03-02 2021-03-02 油气分离器 Active CN21559783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4591.5U CN215597834U (zh) 2021-03-02 2021-03-02 油气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54591.5U CN215597834U (zh) 2021-03-02 2021-03-02 油气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597834U true CN215597834U (zh) 2022-01-21

Family

ID=79869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54591.5U Active CN215597834U (zh) 2021-03-02 2021-03-02 油气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59783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192182B (zh) 油分离器、压缩机及空调器
WO2023065679A1 (zh) 用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冷凝器及制冷设备
CN104266420B (zh) 一种空调用的油分离器
CN215597834U (zh) 油气分离器
CN212408912U (zh) 过滤网组件及具有过滤功能的空调系统
CN204693911U (zh) 制冷空调用简易卧式油气分离器
CN200949966Y (zh) 过滤式油分离器
CN204987593U (zh) 高效油气分离器
CN107543338B (zh) 管壳式蒸发器及制冷机组
CN206113442U (zh) 一种气液分离器
CN104964494B (zh) 一种制冷系统用油分离器
CN207132604U (zh) 冷凝器壳管和制冷设备
CN205156445U (zh) 冷凝器以及包含该冷凝器的换热系统
CN216557798U (zh) 用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装置、冷凝器及制冷设备
CN215809512U (zh) 油分离结构、换热器及空调
CN204154043U (zh) 一种空调用的油分离器
CN107356029B (zh) 冷凝器壳管和制冷设备
CN216432163U (zh) 挡液结构、换热器及空调
CN216204516U (zh) 一种内置油分结构及冷凝器
CN208804921U (zh) 一种卧式油分离器
CN115264677A (zh) 空调
CN206546050U (zh) 适用于螺杆制冷机组的油分离器
CN220507339U (zh) 一种u型立式油分离器
CN207865772U (zh) 油分离器和空调机组
CN215634865U (zh) 一种齿轮箱排气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