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531917U - 一种耐磨牛津布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耐磨牛津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531917U CN215531917U CN202121419703.XU CN202121419703U CN215531917U CN 215531917 U CN215531917 U CN 215531917U CN 202121419703 U CN202121419703 U CN 202121419703U CN 215531917 U CN215531917 U CN 21553191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ear
- resistant
- edge
- resistant block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磨牛津布,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旨在解决面料磨损导致表面掉色以及毛面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基层以及表层,基层与表层之间存在有透气空腔,所述透气空腔内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磨块,所述表层上开设有供耐磨块伸出的触发孔,当耐磨块与外界产生摩擦时,所述表层受到一个靠近基层的作用力。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耐磨块,当耐磨块与外界产生摩擦时,会使表层靠近基层,从而远离外界产生摩擦的物体,保护表层,难以被擦伤,当耐磨块摩擦时,朝向内侧的耐磨块形成平面,使与人体接触一侧更加平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耐磨牛津布。
背景技术
面料是制作服装的材料,面料的种类多种多样,其功能严重影响服装的性能。
在制成服装时,难免出现磕磕碰碰,在出现磕磕碰碰时,不可避免对布料产生一个摩擦力,产生摩擦时,会严重影响布料的表面,使面料表面形成毛面或者面料磨损掉色等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面料磨损导致表面掉色以及毛面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牛津布,通过设置耐磨块,摩擦时,耐磨块与外界摩擦,使表层远离摩擦面,从而提高面料的耐磨能力,通过设置三棱柱状的耐磨块,使耐磨块摩擦时朝向人体一侧形成平面,从而增加摩擦时人体与布料接触的舒适感。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耐磨牛津布,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基层以及表层,所述基层与表层之间存在有透气空腔,所述透气空腔内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磨块,所述表层上开设有供耐磨块伸出的触发孔,当所述耐磨块与外界产生摩擦时,所述表层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耐磨块,当面料与外界摩擦时,通过耐磨块与外界摩擦,从而使面料的表层难以与外界之间摩擦,当耐磨块与外界产生摩擦时,表层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减小,从而使表层在产生滑动摩擦时,耐磨块从而触发孔中伸出,表层受到摩擦的位置不断减小,减缓表层受到摩擦时掉色以及起毛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当所述耐磨块与外界产生摩擦时,所述表层受到一个靠近基层的作用力。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耐磨块与外界产生摩擦时,表层受到一个靠近基层的作用力,从而使表层远离摩擦面,减小与摩擦面的接触面积,达到保护表层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块呈三棱柱状,所述耐磨块的第一条棱与表层滑动连接,所述耐磨块的第二条棱与基层固定连接并从触发孔处伸入外界,所述耐磨块的第三条棱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相邻耐磨块之间的表层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当耐磨块的第二条棱与外界摩擦时,耐磨块会发生转动,带动耐磨块发生偏转,偏转时带动耐磨块的第三条棱发生偏转,带动连接部转动,并带动表层与耐磨块一起发生偏转,使表层靠近基层,表层运动时,会使耐磨块进一步从触发孔中伸出,提高面料的耐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块的第一条棱所对应的顶角为钝角,所述耐磨块第一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表层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块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基层之间形成夹角,当所述耐磨块发生转动时,若干所述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处于同一平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耐磨块第一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表层固定连接,节省连接部的同时,耐磨块与表层接触为面接触,保证表层的触感,耐磨块的第一条棱所对应的顶角为钝角,耐磨块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基层之间形成夹角,从而使耐磨块与基层之间存在夹角,当耐磨块与外界摩擦时,耐磨块的偏转不会带动基层运动,使与人体接触一侧呈波浪状,导致外界摩擦时人体的舒适度降低,当耐磨块发生转动时,若干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处于同一平面,与人体接触一侧处于同一平面,保证与外界摩擦时,人体与面料的接触为光滑一面,从而提高面料的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块的第三条棱处开设有容纳槽,当所述耐磨块发生转动时,相邻所述耐磨块的第一条棱位于容纳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开设容纳槽,使耐磨块偏转后卡在容纳槽内,保证与外界摩擦后,耐磨块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处于同一平面并保持在同一平面上,防止耐磨块过度偏转,导致耐磨块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处于同一平面后产生滑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以及表层上均错位分布有透气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透气孔,增加面料的透气性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表层采用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梭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梭织而成的面料具有较好的弹性,保证在耐磨块发生偏转时,触发孔的进口处能够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耐磨块更加容易从触发孔内伸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基层采用棉纤维编织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基层为与人体主要接触的面料层,棉纤维编织而成的面料具有较好的舒适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耐磨块从而提高面料的整体耐磨程度,当面料与外界产生摩擦时,带动耐磨块产生偏转,从而使表层进一步靠近表层,从而减少表层与外界的接触面积,提高面料的耐磨性能,通过设置容纳槽,从而使耐磨块与人体接触的一侧均处于同一平面,从而增加面料与外界产生摩擦时布料的舒适度,通过在表层中添加氨纶纤维,使面料的弹性更高,使耐磨块更加简单的从触发孔内伸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层;2、表层;3、耐磨块;4、触发孔;5、容纳槽;6、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种耐磨牛津布,如图1所示,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基层1以及表层2,基层1与表层2之间存在有透气空腔,表层2上阵列分布有触发孔4,透气空腔内设置有耐磨块3,耐磨块3的截面呈三角形。
如图1所示,耐磨块3呈三棱柱状,耐磨块3的第一条棱与表层2滑动连接并从触发孔4处伸入外界,表层2采用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梭织而成,当面料与外界摩擦时,表层2在摩擦力的作用下与基层1发生相对滑动,滑动时会使耐磨块3进一步从触发孔4内伸出,从而使表层2进一步远离摩擦面,防止表层2擦伤,同时弹性材料制成的表层2能够使耐磨块3更加简便的从触发孔4内伸出,耐磨块3的第二条棱与基层1固定连接,耐磨块3的第一条棱所对应的顶角为钝角,钝角使耐磨块3更加容易偏转,耐磨块3第一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表层2固定连接,耐磨块3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基层1之间形成夹角,当表层2与外界摩擦时,耐磨块3伸入外界一侧由于较大的摩擦力优先停止运动,但是较大的惯性使耐磨块3发生偏转,此时耐磨块3的第一条棱发生偏转,使第一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平面与基层1抵触,此时,第三条棱带动表层2,并使表层2发生弹性变形,从而使表层2远离摩擦面,同时耐磨块3的第三条棱处开设有容纳槽5,使偏转后的第一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平面处于同一片面,从而使基层1保持平整,提高产生摩擦时基层1的舒适度,基层1采用棉纤维编织而成,棉纤维具有较高的舒适度,进一步提高面料的舒适度,在相邻耐磨块3之间开设有错位分布的透气孔6,提高面料的透气性能。
工作原理
工作时,面料与外界产生摩擦,摩擦面优先与耐磨块3伸出表层2的部分接触,由于摩擦力,促使耐磨块3发生偏转,偏转时带动耐磨块3的第三条棱靠近基层1,从而带动与第三条棱固定连接的表层2远离摩擦面,从而防止表层2与摩擦面摩擦,同时耐磨块3的第一条棱发生偏转,直至耐磨块3的第一条棱转动至相邻耐磨块3的容纳槽5内,此时耐磨块3第一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基层1抵触且处于同一平面,从而调高了摩擦时面料的舒适度,同时由于第三条棱会拉扯表层2拉伸,从而使触发孔4增大,使耐磨块3伸入外界的部分增多,从而使面料的表面耐磨性能更好。
基层1采用棉纤维编织而成,表层2采用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梭织而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基层(1)以及表层(2),所述基层(1)与表层(2)之间存在有透气空腔,所述透气空腔内阵列分布有若干耐磨块(3),所述表层(2)上开设有供耐磨块(3)伸出的触发孔(4),当所述耐磨块(3)与外界产生摩擦时,所述表层(2)与外界的接触面积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耐磨块(3)与外界产生摩擦时,所述表层(2)受到一个靠近基层(1)的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3)呈三棱柱状,所述耐磨块(3)的第一条棱与表层(2)滑动连接并从触发孔(4)处伸入外界,所述耐磨块(3)的第二条棱与基层(1)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块(3)的第三条棱上固定连接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与相邻耐磨块(3)之间的表层(2)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3)的第一条棱所对应的顶角为钝角,所述耐磨块(3)第一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表层(2)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块(3)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与基层(1)之间形成夹角,当所述耐磨块(3)发生转动时,若干所述第二条棱与第三条棱之间的面处于同一平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块(3)的第三条棱处开设有容纳槽(5),当所述耐磨块(3)发生转动时,相邻所述耐磨块(3)的第一条棱位于容纳槽(5)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以及表层(2)上均错位分布有透气孔(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2)采用涤纶纤维与氨纶纤维梭织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牛津布,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1)采用棉纤维编织而成。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19703.XU CN215531917U (zh) | 2021-06-24 | 2021-06-24 | 一种耐磨牛津布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419703.XU CN215531917U (zh) | 2021-06-24 | 2021-06-24 | 一种耐磨牛津布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531917U true CN215531917U (zh) | 2022-01-18 |
Family
ID=79820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419703.XU Active CN215531917U (zh) | 2021-06-24 | 2021-06-24 | 一种耐磨牛津布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531917U (zh) |
-
2021
- 2021-06-24 CN CN202121419703.XU patent/CN21553191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531917U (zh) | 一种耐磨牛津布 | |
CN107090645B (zh) | 一种多阴影提花丝绒面料及其织造方法 | |
CN101781824A (zh) | 高密度织物 | |
CN203795094U (zh) | 一种提花毛圈机的编织机构 | |
CN107400967B (zh) | 用于生产剑麻布的织布机 | |
CN214115870U (zh) | 一种新型经编机梳栉顶杆机构装置 | |
CN213564736U (zh) | 一种衬布 | |
CN104947284B (zh) | 一种方格状马海毛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 |
CN222178945U (zh) | 高强耐磨涤纶布 | |
CN221775465U (zh) | 防皱耐磨聚酯面料 | |
CN220564820U (zh) | 耐磨型涤纶面料 | |
CN210711921U (zh) | 一种钢筘装置 | |
CN218948612U (zh) | 耐磨损的箱包用牛津布 | |
CN219470349U (zh) | 一种导梭式有梭引纬机构 | |
CN221218054U (zh) | 高强耐磨涤纶布 | |
CN222100274U (zh) | 高强耐磨涤纶织物 | |
CN214188710U (zh) | 一种用于重粉尘防静电的改进型基布 | |
CN222538452U (zh) | 高弹耐磨三防面料 | |
CN220242613U (zh) | 耐磨涤塔夫面料 | |
CN216330480U (zh) | 一种仿毛呢面料 | |
CN219157100U (zh) | 高弹纱线及防尘面料 | |
CN212046291U (zh) | 一种超耐磨抗撕裂牛津纺面料 | |
JP2001234452A (ja) | 補強用織物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213322080U (zh) | 耐磨性好的纺织面料 | |
CN218558204U (zh) | 阻燃牛津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