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89897U - 一种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89897U CN215489897U CN202022341681.1U CN202022341681U CN215489897U CN 215489897 U CN215489897 U CN 215489897U CN 202022341681 U CN202022341681 U CN 202022341681U CN 215489897 U CN215489897 U CN 21548989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smoke
- range hood
- air supply
- supply cha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3517 fum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779 smok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9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00391 smo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5000019504 cigarette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6233 lamp bla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吸油烟机,还包括设置在吸烟部下方位置处的导烟部和设置在集烟罩上的送风通道,其中导烟部具有导烟面,导烟面的两侧在竖向方向上往外凸设有凸台,两凸台在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口以使两侧的喷气口所喷出的气流由导烟面的两侧往其中间的方向流动,在导烟面的中间位置处往外延伸设置有旋风件以使流经其的气流产生旋流,送风通道的出风端与喷气口连通,送风通道的进风端与外部连通以往送风通道内输送气流。其结构简单,可使吸油烟机抽吸油烟过程中形成旋吸聚拢效应,从而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进而达到高效拢烟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吸油烟机是厨房室内油烟捕集的主要手段,如何提高吸油烟机的抽吸效率一直是吸油烟机设计和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关技术中,大多数的吸油烟机在吸气时,其吸气范围为半球形区域,各个方向的气体都是无差别的吸入。这种吸气方式吸气口位置的空气流速较大,而远离吸气口位置的空气流速会随着离开吸气口的距离增加而快速下降。因此,在吸气口下方很短的距离内,空气向上的速度即已变的很小,使得向上的抽吸力不足,极易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干扰,例如受到来自人员走动、风扇或冷气运转等能够扰动气流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油烟或污染物随着扰动气流的流动而逸散,进而导致吸油烟机拢烟和吸烟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吸油烟机,其结构简单,可使吸油烟机抽吸油烟过程中形成旋吸聚拢效应,从而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进而达到高效拢烟的效果。
上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和风机组件,其中在所述集烟罩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往外排烟的吸烟部,所述风机组件设置于所述集烟罩的顶部且所述风机组件的进风口与所述吸烟部连通,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烟部下方位置处的导烟部和设置在所述集烟罩上的送风通道,其中所述导烟部具有导烟面,所述导烟面的两侧在竖向方向上往外凸设有凸台,两所述凸台在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口以使两侧的所述喷气口所喷出的气流由所述导烟面的两侧往其中间的方向流动,在所述导烟面的中间位置处往外延伸设置有旋风件以使流经其的气流产生旋流,所述送风通道的出风端与所述喷气口连通,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端与外部连通以往所述送风通道内输送气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风件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第二侧面及第三侧面,其中所述第一侧面的一端与所述导烟面连接,所述第一侧面的另一端往外延伸设置后通过所述第二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面、所述第三侧面均为平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夹角呈钝角。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的夹角为5°至3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面为圆弧过渡面以使所述第一侧面与所述第三侧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侧面实现圆弧过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侧面的直径为60mm至12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两所述第三侧面之间连接设置有第四侧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侧面与所述导烟面之间的距离大于60mm。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送风风机,所述送风风机设置在所述集烟罩的顶部,并且所述送风风机与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端相连通以往所述送风通道内输送气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端与所述风机组件的出风口连通以往所述送风通道内输送气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风机组件包括电机、主风机机构和副风机机构,其中所述电机具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主风机机构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副风机机构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风机机构、所述副风机机构同轴转动,所述主风机机构与所述吸烟部相连通,所述副风机机构与所述送风通道的进风端相连通以往所述送风通道内输送气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吸油烟机,其结构简单,可使吸油烟机抽吸油烟过程中形成旋吸聚拢效应,从而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进而达到高效拢烟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油烟机的仰视图;
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吸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吸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吸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吸油烟机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和风机组件2,其中在集烟罩1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往外排烟的吸烟部3,风机组件2设置于集烟罩1的顶部且风机组件2的进风口与吸烟部3连通,还包括设置在吸烟部3下方位置处的导烟部4和设置在集烟罩1上的送风通道5,其中导烟部4具有导烟面41,导烟面41的两侧在竖向方向上往外凸设有凸台43,两凸台43在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口42以使两侧的喷气口42所喷出的气流由导烟面41的两侧往其中间的方向流动,在导烟面41的中间位置处往外延伸设置有旋风件6以使流经其的气流产生旋流,送风通道5的出风端与喷气口42连通,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与外部连通以往送风通道5内输送气流。
在本实施例中,吸油烟机在集烟罩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吸烟部3且吸烟部3具有进烟口,在集烟罩1的下方设置有导烟部4,通过将外界空气经送风通道5后由导烟面41两侧上的喷气口42往导烟面41中间位置处的旋风件6吹出,由导烟面41两侧上的喷气口42所吹出的气流依次经导烟面41、旋风件6后发生转弯旋转以形成风幕,由于气体附壁效应,因此通过导烟部4的旋流配合吸油烟机本身风机组件2的抽吸力,从而形成独特的螺旋气流,进而使得吸油烟机在油烟气体扩散之前形成旋吸聚拢效应,其结构简单,可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达到高效拢烟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风机组件2具有风机和电机,风机安装在电机的输出端上,通过电机驱动风机转动工作以产生向上的抽吸力,从而带动外界气流和油烟从进烟口进入吸烟部3里面,经过风机后从吸油烟机排烟管道排出室外或者外部排烟道。
进一步地,旋风件6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61、第二侧面62及第三侧面63,其中第一侧面61的一端与导烟面41连接,第一侧面61的另一端往外延伸设置后通过第二侧面62与第三侧面63连接,其设计合理,可使导烟面41两侧喷气口42喷出的气体流经旋风件6时发生转弯旋转以形成旋流。
优选地,第一侧面61、第三侧面63均为平面结构,并且第一侧面61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夹角呈钝角,其结构简单,可进一步提高气流转弯旋转后形成旋流的效果。
具体地,第一侧面61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夹角为5°至30°,其设计合理、巧妙。
优选地,第二侧面62为圆弧过渡面以使第一侧面61与第三侧面63之间通过第二侧面62实现圆弧过渡连接,其结构简单,可利于气流发生转弯旋转以形成旋流气体。
具体地,第二侧面62的直径为60mm至120mm,其设计合理、巧妙。
进一步地,在两第三侧面63之间连接设置有第四侧面64,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优选地,第四侧面64与导烟面41之间的距离大于60mm,其设计巧妙,可有效提高油烟形成旋流的效果。
,第四侧面64为由上往下且向后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在本实施例中,在集烟罩1的顶部位置处设置有与水平线平齐的吸烟部3,在吸烟部3位置处设置有若干进烟口,如此吸烟部3可充当油网以对油烟进行过滤,通过吸烟部3以将烹饪产生的油烟导入集烟罩1里面,进入集烟罩1里面的油烟经风机组件2往外部排放出去,在吸烟部3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导烟部4,导烟部4位于吸烟部3的底部并且两者的背面位于同一平面,从而使得吸烟部3和导烟部4构成“7”字形,并使吸烟部3的底面前侧用于防止油烟向上逃逸,导烟部4具有设置在导烟面41中间位置处的旋风件6,旋风件6一侧与导烟面41连接,另一侧折弯后往外延伸设置,如此通过旋风件6将集烟罩1底部空间一分为二以间隔出左右对称的两部分空间。本实施例中,送风管道可以是多段硬管连接而成,当然也可以采用软管+转接头等其他形式构成。
在本实施例中,导烟面41的两侧在竖向方向上往外凸设有凸台43,两凸台43在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喷气口42从而使导烟面41两侧喷气口42相对设置,导烟面41两侧喷气口42喷出的气体分别由导烟面41的外侧往其中间位置处的方向流动,送风通道5与凸台43的背部连接以使送风通道5的出风端与喷气口42连通,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与集烟罩1的外部连通。本实施例中喷气口42的形状为长条孔、多边形孔或者星型孔,当然不限于上述形状,还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形状的喷气口42,只要起到往外喷气的作用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件6中间设置有第四侧面64,第四侧面64可以为由上往下且向后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垂直于水平面的平面结构,第四侧面64与导烟面41之间的距离大于60mm,优选地,第四侧面64与导烟面41之间的距离为90mm,从而进一步提高油烟形成旋流的效果,若第四侧面64为由上往下且向后倾斜设置的平面结构时,第四侧面64下端面与导烟面4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四侧面64上端面与导烟面41之间的距离,并且第四侧面64下端面与导烟面41之间的距离大于60mm,旋风件6的两侧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侧面61、第二侧面62及第三侧面63,且第一侧面61、第二侧面62及第三侧面63依次相连,此外,第一侧面61、第三侧面63均为平面结构且第一侧面61、第三侧面63均垂直于导烟面41上,第一侧面61在接近于第二侧面62的一端与第三侧面63在接近于第二侧面62的一端之间的所形成的夹角呈钝角,第一侧面61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夹角为5°至30°,优选地,第一侧面61与第三侧面63之间的夹角为18°,第二侧面62为圆弧过渡面以使第一侧面61与第三侧面63之间通过第二侧面62实现圆弧过渡连接,第二侧面62的直径为60mm至120mm,优选地,第二侧面62的直径为90mm。
进一步地,还包括送风风机7,送风风机7设置在集烟罩1的顶部,并且送风风机7与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相连通以往送风通道5内输送气流,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可利于将外部空气导入送风通道5里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集烟罩1内增设有独立的送风风机7,从而使送风风机7将外界的气体经送风通道5后由凸台43两侧上的喷气口42往旋风件6上吹出,在集烟罩1的顶板上设置有进气盖,在进气盖上开设有若干的通气孔,送风风机7设置在进气盖里面,送风风机7运行工作时,将外界的空气由进气盖的通气孔导入送风通道5里面,送风通道5包括彼此独立的设置的第一送风管和第二送风管,通风口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在远离于通风口的一端分别与第一送风管、第二送风管相连通,第一送风管在远离于连接管的一端与导烟面41左侧的凸台43连通,第二送风管在远离于连接管的一端与导烟面41右侧的凸台43连通,从而使送风风机7转动工作以分别将外部空气输送至导烟面41左右两侧的凸台43上,进而由喷气口42喷出。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烹饪时开启吸油烟机进行工作,启动风机组件2和送风风机7,风机组件2产生向上的抽吸力,带动外界气流和油烟从进烟口流进集烟罩1的吸烟部3里面,经过风机组件2后从吸油烟机排烟管道排出室外,同时,送风风机7将外界气体由进气盖导入送风通道5里面,进入送风通道5里面的气体分别从导烟面41左右两侧凸台43的喷气口42喷出,由于气体粘性效应,从导烟面41两侧的喷气口42喷出的气体在依次流经导烟面41、第一侧面61、第二侧面62、第三侧面63后折返回流,从而使气流转弯旋转以产生旋流气体,并且在风机组件2产生的向上抽吸力的配合下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流,从而使油烟在扩散之前被向上旋吸聚拢以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进而达到高效拢吸烟的效果,此外,龙卷风效应引起负压下降,相同负压的作用距离延长了至少0.5m,从而可直达锅具位置处从源头直接进行吸烟工作。
实施例二:
如图1、2、3和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吸油烟机,吸油烟机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至图4,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施例二中的吸油烟机包括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吸油烟机,所以其具有实施例一中吸油烟机的所有优点,如可使吸油烟机抽吸油烟过程中形成旋吸聚拢效应,从而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进而达到高效拢烟的效果,此外,龙卷风效应引起负压下降,相同负压的作用距离延长了至少0.5m,从而可直达锅具位置处从源头直接进行吸烟工作。
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吸油烟机在集烟罩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吸烟部3,在集烟罩1的下方设置有导烟部4,通过将外界空气经送风通道5后由导烟面41两侧上的喷气口42往导烟面41中间位置处的旋风件6吹出,由导烟面41两侧上的喷气口42所吹出的气流依次经导烟面41、旋风件6后发生转弯旋转以形成风幕,由于气体附壁效应,因此通过导烟部4的旋流配合吸油烟机本身风机组件2的抽吸力,从而形成独特的螺旋气流,进而使得吸油烟机在油烟气体扩散之前形成旋吸聚拢效应。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与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连通以往送风通道5内输送气流,即送风管道安装在集烟罩1和箱体组件内,送风管道在远离于喷气口42的一端设置有突出的进气头,进气头的进气端安装在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位置处或者出风座位置处,风机组件2运行过程中,往外排出的部分气流会由进气头的进气端流入送风管道内,进而从导烟面41两侧的喷气口42流出。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烹饪时开启吸油烟机进行工作,启动风机组件2和送风风机7,风机组件2产生向上的抽吸力,带动外界气流和油烟从进烟口流进集烟罩1的吸烟部3里面,经过风机组件2后大部分气流从吸油烟机排烟管道排出室外,小部分气流从进气头的进气端流入送风管道内,进入送风通道5里面的气体分别从导烟面41左右两侧凸台43的喷气口42喷出,由于气体粘性效应,从导烟面41两侧的喷气口42喷出的气体在依次流经导烟面41、第一侧面61、第二侧面62、第三侧面63后折返回流,从而使气流转弯旋转以产生旋流气体,并且在风机组件2产生的向上抽吸力的配合下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流,从而使油烟在扩散之前被向上旋吸聚拢以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进而达到高效拢吸烟的效果,此外,龙卷风效应引起负压下降,相同负压的作用距离延长了至少0.5m,从而可直达锅具位置处从源头直接进行吸烟工作。
实施例三:
如图1、2、3、6和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油烟机,包括如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吸油烟机,吸油烟机的具体结构可参照图1至图4,在此不再赘述。由于本实施例三中的吸油烟机包括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吸油烟机,所以其具有实施例一中吸油烟机的所有优点,如可使吸油烟机抽吸油烟过程中形成旋吸聚拢效应,从而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进而达到高效拢烟的效果,此外,龙卷风效应引起负压下降,相同负压的作用距离延长了至少0.5m,从而可直达锅具位置处从源头直接进行吸烟工作。
与实施例一相同的是,吸油烟机在集烟罩1的上方位置处设置有吸烟部3,在集烟罩1的下方设置有导烟部4,通过将外界空气经送风通道5后由导烟面41两侧上的喷气口42往导烟面41中间位置处的旋风件6吹出,由导烟面41两侧上的喷气口42所吹出的气流依次经导烟面41、旋风件6后发生转弯旋转以形成风幕,由于气体附壁效应,因此通过导烟部4的旋流配合吸油烟机本身风机组件2的抽吸力,从而形成独特的螺旋气流,进而使得吸油烟机在油烟气体扩散之前形成旋吸聚拢效应。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风机组件2包括电机、主风机机构21和副风机机构22,其中主风机机构21与实施例一中风机组件2的风机的结构相同,并且都是通过风机组件2中风机的转动工作将外界气流和油烟经吸烟部3往外排出,本实施例中通过将风机组件2中电机设置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即第一转轴设置在电机2的前端位置处,第二转轴设置在电机2的后端位置处,第一转轴与主风机机构21连接,第二转轴与副风机机构22连接,电机驱动主风机机构21、副风机机构22同轴转动,主风机机构21与吸烟部3相连通,在集烟罩1顶壁上开设有通风口,副风机机构22的一端通过通风口与外部连通,副风机机构22的另一端与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相连通以往送风通道5内输送气流,主风机机构21和副风机机构22的吸排气方向正好相反,主风机机构21通过集烟罩1下方的吸烟部3区域进行吸烟,经过集烟罩1、主风轮机构、出风座后再排出室外,气流的方向为由下往上流动的;副风机机构22从集烟罩1顶部的通风口处进行吸气以将外部空气由集烟罩1顶部的通风口吸入,然后经过副风轮机构以导入送风管道里面,进入送风管道里面的气流接着从导烟面41两侧的喷气口42喷出,气流的方向为由上往下流动的。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烹饪时开启吸油烟机进行工作,通过电机同时启动主风机机构21和副风机机构22,主风机机构21产生向上的抽吸力,带动外界气流和油烟从进烟口流进集烟罩1的吸烟部3里面,经过风机组件2后气流从吸油烟机排烟管道排出室外,同时,副风机机构22将集烟罩1顶部的气体由通风口导入送风通道5里面,进入送风通道5里面的气体分别从导烟面41左右两侧凸台43的喷气口42喷出,由于气体粘性效应,从导烟面41两侧的喷气口42喷出的气体在依次流经导烟面41、第一侧面61、第二侧面62、第三侧面63后折返回流,从而使气流转弯旋转以产生旋流气体,并且在风机组件2产生的向上抽吸力的配合下形成螺旋向上的气流,从而使油烟在扩散之前被向上旋吸聚拢以防止油烟扩散逃逸,进而达到高效拢吸烟的效果,此外,龙卷风效应引起负压下降,相同负压的作用距离延长了至少0.5m,从而可直达锅具位置处从源头直接进行吸烟工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和风机组件(2),其中在所述集烟罩(1)上方位置处设置有用于往外排烟的吸烟部(3),所述风机组件(2)设置于所述集烟罩(1)的顶部且所述风机组件(2)的进风口与所述吸烟部(3)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吸烟部(3)下方位置处的导烟部(4)和设置在所述集烟罩(1)上的送风通道(5),其中所述导烟部(4)具有导烟面(41),所述导烟面(41)的两侧在竖向方向上往外凸设有凸台(43),两所述凸台(43)在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若干个喷气口(42)以使两侧的所述喷气口(42)所喷出的气流由所述导烟面(41)的两侧往其中间的方向流动,在所述导烟面(41)的中间位置处往外延伸设置有旋风件(6)以使流经其的气流产生旋流,所述送风通道(5)的出风端与所述喷气口(42)连通,所述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与外部连通以往所述送风通道(5)内输送气流,所述旋风件(6)具有对称设置的两个第一侧面(61)、第二侧面(62)及第三侧面(63),其中所述第一侧面(61)的一端与所述导烟面(41)连接,所述第一侧面(61)的另一端往外延伸设置后通过所述第二侧面(62)与所述第三侧面(63)连接,所述第一侧面(61)、所述第三侧面(63)均为平面结构,并且所述第一侧面(61)与所述第三侧面(63)之间的夹角呈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61)与所述第三侧面(63)之间的夹角为5°至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62)为圆弧过渡面以使所述第一侧面(61)与所述第三侧面(63)之间通过所述第二侧面(62)实现圆弧过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62)的直径为60mm至12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在两所述第三侧面(63)之间连接设置有第四侧面(6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侧面(64)与所述导烟面(41)之间的距离大于60mm。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送风风机(7),所述送风风机(7)设置在所述集烟罩(1)的顶部,并且所述送风风机(7)与所述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相连通以往所述送风通道(5)内输送气流。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与所述风机组件(2)的出风口连通以往所述送风通道(5)内输送气流。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2)包括电机、主风机机构(21)和副风机机构(22),其中所述电机具有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与所述主风机机构(21)连接,所述第二转轴与所述副风机机构(22)连接,所述电机驱动所述主风机机构(21)、所述副风机机构(22)同轴转动,所述主风机机构(21)与所述吸烟部(3)相连通,所述副风机机构(22)与所述送风通道(5)的进风端相连通以往所述送风通道(5)内输送气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41681.1U CN215489897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吸油烟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41681.1U CN215489897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吸油烟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89897U true CN215489897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16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41681.1U Active CN215489897U (zh) | 2020-10-20 | 2020-10-20 | 一种吸油烟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89897U (zh) |
-
2020
- 2020-10-20 CN CN202022341681.1U patent/CN21548989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377960A (zh) | 一种吸油烟机及控制方法 | |
CN211952869U (zh) | 一种旋吸式烟机结构 | |
CN110500632B (zh) | 吸油烟机 | |
JPH04140A (ja) | 排気方法 | |
CN212108549U (zh) | 一种具有中心气幕的吸油烟机 | |
CN215489897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13339866A (zh) | 吸油烟机 | |
CN212481409U (zh) | 一种旋吸式吸油烟机 | |
CN212408770U (zh) | 一种旋吸式烟机 | |
CN215001759U (zh) | 一种新型吸油烟机 | |
CN214406178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11089318A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111981531B (zh) | 一种带中心气幕的吸油烟机 | |
CN111981532B (zh) | 一种带中心气幕和侧气幕的吸油烟机 | |
CN216693659U (zh) | 一种加速吸烟装置及其吸油烟机 | |
CN111981527B (zh) | 一种具有中心气幕和侧气幕的吸油烟机 | |
CN212108547U (zh) | 一种带中心气幕的吸油烟机 | |
CN214406177U (zh) | 一种旋吸式吸油烟机 | |
CN211952870U (zh) | 一种带中心气幕和侧气幕的吸油烟机 | |
CN212430960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
CN211952868U (zh) | 一种具有旋吸效应的吸油烟机 | |
CN214468830U (zh) | 一种烟机 | |
CN111256187B (zh) | 一种具有中心气幕和侧气幕的集成灶 | |
CN212252746U (zh) | 一种旋吸式吸油烟机 | |
CN212841741U (zh) | 一种吸油烟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