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5482316U -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5482316U
CN215482316U CN202121809989.2U CN202121809989U CN215482316U CN 215482316 U CN215482316 U CN 215482316U CN 202121809989 U CN202121809989 U CN 202121809989U CN 215482316 U CN215482316 U CN 2154823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prefabricated
connecting unit
bridge deck
integral ca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099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春林
杨应春
赵月东
史建朋
刘瑞
刘梦渝
赵文龙
夏旭模
邵曦
胡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Municipal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099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54823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54823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5482316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公开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包括预制板、第一连接单元和若干延伸部,第一连接单元包括骨架和连接组件,骨架位于预制板内,若干延伸部固定在预制板的端部;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弯曲的连接部,若干连接部位于预制板的上方并与预制板固定,连接部的上端与预制板之间设有吊装空间。本实用新型中的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安装更方便,以提高施工速度,并降低桥梁建造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背景技术
在桥梁施工中,桥面通常为混凝土浇筑成型,传统的浇筑方法是先在桥墩上搭建底模,通过底模形成浇筑腔,然后在浇筑腔内利用钢筋搭建出钢结构,再进行浇筑,最后在混凝土养护结束后拆除底模。传统施工方法需要先搭建底模、最后再拆除搭建的底模,而且由于桥面的厚度较大,需要搭建的钢结构较多,工作量较大,也会导致施工速度降低。而且位于桥面下方的底模的拆除难度较大,也会增大施工难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后出现了一种钢底板,在进行桥面施工时,将钢底板固定在桥墩上,然后将钢底板作为形成浇筑腔的底板使用,浇筑时,浇筑的混凝土与钢底板共同形成桥面,此时钢底板对混凝土进行支撑,所以需要浇筑的混凝土的厚度减小,需要搭建的钢结构减少。
且为了使钢底板有较高的强度,钢底板的厚度达到了8mm以上,而桥面的长度较大,钢底板的长度有限,需要较多数量的钢底板才能拼接成桥面,故在安装钢底板时,需要使用较多连接件和支架对钢底板进行固定和连接,安装的强度较大。
另外,由于钢底板在使用时暴露在外,钢底板不能发生锈蚀;由于钢底板还需要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支撑,钢底板不能发生变形,所以对制作钢底板的材料的要求较高,材料的成本较高,导致钢底板的成本较高,提高建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方便安装的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以提高施工速度,并降低桥梁建造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包括预制板、第一连接单元和若干延伸部,第一连接单元包括骨架和连接组件,骨架位于预制板内,若干延伸部固定在预制板的端部;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弯曲的连接部,若干连接部位于预制板的上方并与预制板固定,连接部的上端与预制板之间设有吊装空间。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1.本方案中的骨架能够对预制板进行支撑,在预制板使用混凝土等成本较低、但强度低于骨架的材料时,预制板与骨架形成的面板也能够达到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支撑的强度要求,有效降低桥梁建造成本。
2.本方案中的预制板的存在使得桥面施工时不需要使用底模,有效提高建造成本。而且使用预制板替代钢底板使用时,在安装时,由于延伸部位于预制板的侧向,此时可通过延伸部与相邻的预制板连接,而不再需要使用其它的连接件和支架,连接较为方便,施工效率也更高。而且由于延伸部与预制板固定,在安装时使用更为方便,且安装过程中可避免延伸部掉落导致无法安装。
在桥梁施工时,由于桥梁需要保证双向车道有足够的宽度一共车辆通过,故桥面的宽度通常较大,而为了方便预制、安装、运输,预制板的宽度和长度通常小于桥面的宽度和长度,故预制板安装时,通常需要一个以上预制板相互拼接才能达到桥面的宽度要求,以三个预制板拼接为例,在安装时通常将中间的预制板安装在钢主梁顶板上,位于侧向的预制板一端安装在钢主梁顶板上,由于桥梁的钢主梁顶板的宽度不会大于桥面的宽度,故侧向的预制板的另一端通常无法与钢主梁顶板连接,本方案中,由于相邻的预制板之间通过延伸部连接,故在侧向的预制板受到压力时,中间的预制板对侧向的预制板产生拉力,从而避免侧向的预制板向下变形,提高桥面的强度的同时,也避免再使用其它的模板或者支撑结构对侧向的预制板进行支撑,故施工速度更快,也进一步降低施工成本。
3.预制板安装后,现浇的混凝土落在预制板上并最后形成现浇部,由于连接部位于预制板的上方,此时连接部位于现浇部内,增强现浇部与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现浇部受到横向的作用力时,可避免现浇部与预制板之间出现滑移,有效提高桥面的整体性,提高组合梁桥面板的耐久性。
4.安装预制板时,由于连接部向上凸出预制板,故本方案中的连接部还能够作为吊环使用,方便预制板的吊装。而且由于连接部设有若干,在吊装时,还能够根据受力情况、安装未知等综合因素选择适合作为吊环的连接部,以使预制板吊装时,更方便安装。
5.在预制板采用混凝土材质时,预制板与现浇部的材质相同,在桥面的使用过程中,二者的热胀冷缩程度相近甚至相同,进一步避免预制板与现浇部之间出现滑移,提高桥面的施工质量。
进一步,延伸部靠近预制板的一端延伸入预制板内并与骨架固定。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通过延伸部对预制板进行固定时,延伸部需要受力,本方案中的延伸部受力时,本方案中的预制板和骨架可对延伸部进行定位,避免延伸部脱落。
进一步,骨架包括若干固定部,多个连接部与固定部间隔分布,且连接部与相邻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固定部与连接部固定时,当连接部受到向上的作用力时,由于固定部位于预制板内,此时预制板可对固定部进行定位,避免固定部向上移动,从而在吊装时避免连接部从预制板上脱落,提高吊装的安全性。
进一步,连接部的纵截面为矩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在使用钢筋弯曲形成连接部时,在施工现场,本方案中的连接部的加工难度更低,便于施工。
进一步,连接部的纵截面为倒U形。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连接部的上端为弧形,故连接部上端的宽度小于下端的宽度。在吊装时,连接部的上端能够对吊装的拉绳进行限位,避免拉绳发生横向的滑动导致预制板倾斜,便于预制板的安装。
进一步,若干固定部和若干连接部呈波浪形分布。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固定部和连接部连续弯曲,在采用现有的钢筋加工固定部和连接部时,采用现有的设备连续弯曲钢筋即可,操作简单。
进一步,还包括结构与第一连接单元相同的第二连接单元,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与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一一对应。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结构相同,且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与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相对,在吊装时,吊装的拉绳同时套设在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上,此时两个连接部能够增加与预制板的连接强度,进一步避免连接部从预制板上脱落导致预制板掉落,提高吊装安全性。
进一步,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上端与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下端与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下端之间的距离。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相对的连接部的上端相互靠近,在使用拉绳对预制板进行吊装时,有拉绳同时套设在相对的两个连接部上,吊装时,在预制板的重力作用下,拉绳与相对的两个连接部之间的作用力较大,若相对的两个连接部之间的距离过大,在作用力下,相对的两个连接部的上端会向相互靠近的一侧发生弯曲变形,最后容易导致预制板发生歪斜;本方案中的连接部倾斜,可避免连接部在吊装时变形导致预制板歪斜,方便预制板的安装。
其次,当预制板作为底板使用、在预制板上浇筑混凝土形成现浇部时,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呈三角形分布,当现浇部受到横向的作用力时,连接部对现浇部的支撑效果更好,进一步避免现浇部发生横向的滑移,从而进一步提高现浇部与预制板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桥面的施工质量。
进一步,第一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单元之间设有上加强筋,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和第二单元的连接部均与上加强筋固定。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上加强筋能够对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进行定位,而且在吊装时,吊装的拉绳同时套设在相对的两个连接部和上加强筋上,此时上加强筋能够对拉绳的作用力进行分散,进一步避免与拉绳接触的连接部发生较大的变形,从而进一步避免预制板在吊装过程中发生歪斜,进一步方便预制板的安装。
进一步,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均包括下加强筋,第一连接单元的固定部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分别于两根下加强筋固定。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中的下加强筋能够对固定部进行定位,在其中一个固定部受力时,下加强筋还能够对作用力进行分散,避免该固定部发生弯曲变形。而在预制板作为面板使用时,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受力,下加强筋也能够对固定部进行限位,避免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的下端向相互远离的方向发生变形,从而使固定部保持对预制板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第一连接单元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预制板安装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一个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两个预制板连接的立体图;
图7为图5的左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中预制板安装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中预制板安装后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预制板1、延伸部2、连接部3、固定部4、上加强筋5、下加强筋6、现浇部7、钢主梁8、钢主梁顶板81。
实施例1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预制板1、若干第一连接单元和若干延伸部2,若干第一连接单元沿预制板1的宽度方向依次间隙分布。第一连接单元包括骨架和连接组件,具体的,骨架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分布的若干固定部4,连接组件包括从左至右依次分布的若干连接部3,若干固定部4和若干连接部3均间隔分布,且连接部3与相邻的固定部4一体成型,且若干连接部3和若干固定部4构成类似城墙形状,此时连接部3的纵截面为矩形。
固定部4位于预制板1内,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板1为混凝土材质,且位于端部的固定部4从预制板1的两端延伸至预制板1外并形成延伸部2。此时连接部3位于预制板1的上方,且连接部3的上端与预制板1的顶部之间形成吊装空间,在安装预制板1时,连接部3作为吊环使用。
本实施例以两个预制板1并排组成桥面为例,对安装过程进行描述,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板1为浇筑在多个连接组件上的混凝土凝固成型,故预制板1与固定部4、连接部3、延伸部2均固定。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板1安装前,先将并排的两个预制板1进行连接,连接时,同一排的两个预制板1的延伸部2相互靠近,且相邻预制板1的延伸部2连接,连接时弯曲延伸部2可改变延伸部2的形状,无需外界的其它固定结构即可将延伸部2与相邻预制板1上的延伸部2连接,有效减少安装时需要的连接件,减少安装的工作量。
然后将连接部3作为吊环,使用吊车或者塔吊等吊装设备对连接的两个预制板1吊装至钢主梁8顶部的钢主梁顶板81上,然后进行现浇。现浇时,如图3所示,现浇的混凝土落在拼接的预制板1上,并凝固形成现浇部7,此时连接部3位于上方的现浇部7内,将预制板1与现浇部7连接,提高预制板1与现浇部7的连接强度,避免二者在使用时发生滑移,提高建造质量。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的纵截面为倒U形,固定部4为U形,即若干连接部3和若干固定部4形成波浪形结构。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作为吊环使用时,连接部3的上端与吊装的拉绳接触,此时连接部3的上端可对拉绳进行限位,避免拉绳相对连接部3发生横向的滑移,从而避免预制板1发生歪斜,便于预制板1的安装。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若干第二连接单元,第二连接单元与第一连接单元一一对应,且第二连接单元的结构与第一连接单元相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3与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3一一对应,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与第一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一一对应。
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之间设有上加强筋5,且上加强筋5与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3的上端焊接,如图7所示,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件的下端向远离上加强筋5的一侧倾斜,故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呈三角形分布,且此时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的下端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上端之间的距离。
第一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远离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的一侧,以及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远离第一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的一侧均设有下加强筋6,且第一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4的下端分别与两个下加强筋6焊接,结合图6所示,根据需要连接的位置,两个下加强筋6和上加强筋5的端部从预制板1的左侧、右侧中的至少一侧延伸至预制板1的外侧,此时下加强筋6的两端也形成延伸部2;具体的,本实施例中以仅通过两个预制板1组成桥面为例,在此情况下,左侧的预制板1中的下加强筋6和上加强筋5的右端延伸至预制板1的右侧,右侧的预制板1中的下加强筋6和上加强筋5的右端延伸至预制板1的左侧,在将两个预制板1连接时,两个预制板的上加强筋5和两个下加强筋6一一对应并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板1作为面板使用时,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由于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呈三角形分布,此时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不容易发生变形。而且当预制板1上浇筑的现浇部受到横向的作用力时,由于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3倾斜,与竖直的连接部3相比,本实施例中的连接部3对现浇部的支撑效果更好,进一步避免现浇部出现横向的滑移,提高桥面的建造质量。
实施例4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板1中的连接部3的纵截面和固定部4采用城墙状,另外,本实施例中公开另一种安装方式,两个预制板1沿桥面的宽度方向并排组成桥面,本实施例中,左侧的预制板1的宽度小于右侧的预制板1的宽度,从而使右侧的预制板1对左侧的预制板1的拉力能够对左侧的预制板1进行定位。且左侧的预制板1的左端以及右侧的预制板1的右端也未设置延伸部2,其主要是位于两侧的预制板1的另一侧无需与其它预制板1连接,故该侧无需再设置延伸部2。
实施例5
在实施例4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三个预制板1的安装方式,具体的,两侧的预制板1的宽度小于中间的预制板1的宽度,且两侧的预制板1远离中间的预制板1的一端未设置延伸部2,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板1的安装方式适合桥面宽度为10m左右的桥梁,此时中间的预制板1对两侧的预制板1进行定位。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板、第一连接单元和若干延伸部,第一连接单元包括骨架和连接组件,所述骨架位于预制板内,若干延伸部固定在预制板的端部;连接组件包括若干弯曲的连接部,若干连接部位于预制板的上方并与预制板固定,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与预制板之间设有吊装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延伸部靠近预制板的一端延伸入预制板内并与骨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骨架包括若干固定部,多个连接部与固定部间隔分布,且连接部与相邻的固定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纵截面为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连接部的纵截面为倒U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若干固定部和若干连接部呈波浪形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与第一连接单元相同的第二连接单元,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与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一一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上端与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上端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下端与第二连接单元的连接部下端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单元与第二连接单元之间设有上加强筋,所述第一连接单元的连接部和第二单元的连接部均与上加强筋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接单元和第二连接单元均包括下加强筋,第一连接单元的固定部和第二连接单元的固定部分别于两根下加强筋固定。
CN202121809989.2U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823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9989.2U CN215482316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09989.2U CN215482316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5482316U true CN215482316U (zh) 2022-01-11

Family

ID=797556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09989.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82316U (zh) 2021-08-04 2021-08-04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548231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883054B (zh) 一种索杆肋梁组合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114427258A (zh)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混凝土构件免拆施工体系及施工方法
KR100728106B1 (ko) 교량 바닥판의 캔틸레버부 설치구조 및 시공방법
CN110777996A (zh) 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
CN106545115A (zh) 装配式钢‑混凝土组合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112227216B (zh) 一种钢斜撑连续刚构桥的三角区扣索吊索联合施工方法
CN114277698A (zh) 简支梁桥的波纹钢拱式加固结构及其加固方法
CN215482316U (zh) 一种组合梁整体现浇桥面板
KR100522298B1 (ko) 개량된 프리스트레스트 철골 철근 콘크리트 빔 및 이를이용한 교량 시공방법
KR100634344B1 (ko) 합성바닥판 및 그 연결구조
KR100583671B1 (ko) 다양한 위치에 설치된 강재정착구와 상하 플랜지에보강재를 설치하여 제작한 프리스트레스트 콘크리트빔 및이를 이용한 교량 시공방법
CN210597742U (zh) 一种剪力墙
CN216405151U (zh) 一种简支梁桥的波纹钢拱式加固结构
CN211473010U (zh) 一种组合式钢筋桁架叠合板
KR100580223B1 (ko) 상하부 플랜지에 다양한 형태의 강판을 사용한프리스트레스트 스틸 철근 콘크리트빔 및 이를 이용한교량 설치방법
CN210597875U (zh) 一种交叉梁
CN101260696A (zh) 一种组合钢筋砼空心楼板
KR102139851B1 (ko) 역t형 단면 혼합형 psc거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래브 시공방법
CN215714629U (zh) 钢梁与混凝土桥面板组合结构
CN223034409U (zh) 一种预制先张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外墙砼挂板
KR102563620B1 (ko) 지점부가 보강된 풀 pc 연속슬래브 및 이의 시공 방법
CN113482211B (zh) 一种带搁置挑头的预制密肋板
CN210798063U (zh) 一种交叉梁用预制主梁
JP2025076780A (ja) コンクリート壁高欄及びその構築方法
KR100376930B1 (ko) 철근 콘크리트 슬래브의 데크 패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