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473612U - 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473612U CN215473612U CN202023272996.1U CN202023272996U CN215473612U CN 215473612 U CN215473612 U CN 215473612U CN 202023272996 U CN202023272996 U CN 202023272996U CN 215473612 U CN215473612 U CN 21547361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textile fabric
- base cloth
- fiber
- cloth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oven Fabrics (AREA)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包括基布层,基布层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锦纶纤维丝,锦纶纤维丝的一侧设置有腈纶纤维丝,基布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该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通过设置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和银离子涂层,可达到持久抑菌和吸湿透气的性能,使得织物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维持了织物的性价比,进而可提供该纺织面料使用的安全性;通过设置锦纶纤维丝、腈纶纤维丝、人造纤维丝、弹力丝、PTFE膜层和防水剂,使得该复合纺织面料具备了柔软度高、高弹性、连接结构稳定、疏水性的特点,从而使得该纺织面料更具备多功能性,以此可有效地提高其面料的使用性能,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面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
背景技术
纳米复合纤维材料是纳米科技应用于纺织化纤领域的一个成功范例。复合面料是将一层或多层纺织材料、无纺材料及其他功能材料经粘结贴合而成的一种新型材料,适合做沙发,服装等纺织品,是人们居家生活不可缺少的面料之一。面料它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服装面料的品质及功能性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市场上的面料一般只有遮体、保暖、防护等实用性,而纳米面料功能性更强,使用效果更佳。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技术中,纳米复合纺织面料容易螨虫细菌等,抗菌效果不高效,进而影响了其面料使用的安全性;
2、此外纳米复合纺织面料编织结构较为简单,弹性结构不为稳定,此外编织结构的舒张性较差,束缚感强,给使用者带来不舒适的使用体验,同时该纺织面料的防水性较弱,容易造成面料快速吸水现象,因此不能够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解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包括基布层,所述基布层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锦纶纤维丝,所述锦纶纤维丝的一侧设置有腈纶纤维丝,所述基布层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所述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与基布层的夹缝设置有银离子涂层,所述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的外表面设置有面料层,所述面料层的内部设置有人造纤维丝,所述人造纤维丝的连接交叉处设置有弹力丝。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面料层的外表面设置有PTFE膜层,所述PTFE膜层的纤维直径范围在3.30-4.05um,且PTFE膜层的厚度大于0.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PTFE膜层的外表壁涂有防水剂,所述防水剂的涂层重量大于400g/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锦纶纤维丝与腈纶纤维丝叠加编织构成基布层,所述基布层为多层编织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的厚度尺寸为0.70-1.20mm,所述银离子涂层的涂层重量大于350g/m,所述银离子涂层均匀喷涂于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与基布层的内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人造纤维丝与弹力丝交叉编织构成面料层,所述面料层的编织厚度为1.50-2.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通过设置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和银离子涂层,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具备了持久抑菌、吸湿透气的性能,抑菌率和抗病菌活性率高达百分之九九,此外通过银离子涂层将抗菌剂施加并固定在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上,使得织物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维持了织物的性价比,抗菌效果更好,进而可提供该纺织面料使用的安全性;
2、该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通过设置锦纶纤维丝、腈纶纤维丝、人造纤维丝、弹力丝、PTFE膜层和防水剂,通过锦纶纤维丝与腈纶纤维丝多层编织构成的基布层,可让其基布层具有柔软度高的特点,使得织物更轻薄滑爽,并通过人造纤维丝与弹力丝交叉编制而成的面料层,保障其纤维连接强度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更具有高弹性,以此避免了传统纺织面料舒张性差而产生紧绷感,此外通过PTFE膜层具备额防水透气的特点,并与防水剂之间的疏水配合下,可使得水分子不能顺利渗透到纺织面料的内部,也就是防止了水渗透发生,从而使得该复合纺织面料更具备多功能性,以此可有效地提高其复合纺织面料的使用性能,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基布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面料层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PTFE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布层;2、锦纶纤维丝;3、腈纶纤维丝;4、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5、银离子涂层;6、面料层;7、人造纤维丝;8、弹力丝;9、PTFE膜层;10、防水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施方案中: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包括基布层1,基布层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锦纶纤维丝2,锦纶纤维丝2的一侧设置有腈纶纤维丝3,基布层1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与基布层1的夹缝设置有银离子涂层5,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的外表面设置有面料层6,面料层6的内部设置有人造纤维丝7,人造纤维丝7的连接交叉处设置有弹力丝8。
本实施例中,面料层6的外表面设置有PTFE膜层9,PTFE膜层9的纤维直径范围在3.30-4.05um,且PTFE膜层9的厚度大于0.5mm。PTFE膜层9具备了防水透气的特点,疏水性更高,以防止水分渗入到复合防止面料内部;PTFE膜层9的外表壁涂有防水剂10,防水剂10的涂层重量大于400g/m。防水剂10可进一步提高织物的防水性,使得水不停留在织物表面并滑走;锦纶纤维丝2与腈纶纤维丝3叠加编织构成基布层1,基布层1为多层编织结构。可让其基布层1具有柔软度高的特点,使得织物更轻薄柔软;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的厚度尺寸为0.70-1.20mm,银离子涂层5的涂层重量大于350g/m,银离子涂层5均匀喷涂于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与基布层1的内表面。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具备了持久抑菌、吸湿透气的性能,并通过银离子涂层5将抗菌剂施加并固定在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上,使得织物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维持了织物的性价比,抗菌效果更好;人造纤维丝7与弹力丝8交叉编织构成面料层6,面料层6的编织厚度为1.50-2.10mm。面料层6在保障其纤维连接强度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更具有高弹性,以此避免了传统纺织面料舒张性差而产生紧绷感。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在使用该纳米复合纺织面料时,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具备了持久抑菌、吸湿透气的性能,抑菌率和抗病菌活性率高达百分之九九,此外并通过银离子涂层5将抗菌剂施加并固定在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上,使得织物在具有抗菌性的同时还维持了织物的性价比,抗菌效果更好,进而可提供该纺织面料使用的安全性;接着通过锦纶纤维丝2与腈纶纤维丝3多层编织构成的基布层1,可让其基布层1具有柔软度高的特点,使得织物更轻薄滑爽,并通过人造纤维丝7与弹力丝8交叉编制而成的面料层6,保障其纤维连接强度的同时,使得结构更加稳定,更具有高弹性,以此避免了传统纺织面料舒张性差而产生紧绷感,此外通过PTFE膜层9具备了防水透气的特点,并与防水剂10之间的疏水配合下,可使得水分子不能顺利渗透到纺织面料的内部,也就是防止了水渗透发生,从而使得该纺织面料更具备多功能性,以此可有效地提高其面料的使用性能,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的内部横向设置有锦纶纤维丝(2),所述锦纶纤维丝(2)的一侧设置有腈纶纤维丝(3),所述基布层(1)的外表面设置有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所述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与基布层(1)的夹缝设置有银离子涂层(5),所述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的外表面设置有面料层(6),所述面料层(6)的内部设置有人造纤维丝(7),所述人造纤维丝(7)的连接交叉处设置有弹力丝(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层(6)的外表面设置有PTFE膜层(9),所述PTFE膜层(9)的纤维直径范围在3.30-4.05um,且PTFE膜层(9)的厚度大于0.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PTFE膜层(9)的外表壁涂有防水剂(10),所述防水剂(10)的涂层重量大于400g/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锦纶纤维丝(2)与腈纶纤维丝(3)叠加编织构成基布层(1),所述基布层(1)为多层编织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的厚度尺寸为0.70-1.20mm,所述银离子涂层(5)的涂层重量大于350g/m,所述银离子涂层(5)均匀喷涂于生物质石墨烯内暖纤维棉层(4)与基布层(1)的内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纤维丝(7)与弹力丝(8)交叉编织构成面料层(6),所述面料层(6)的编织厚度为1.50-2.1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72996.1U CN215473612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3272996.1U CN215473612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473612U true CN215473612U (zh) | 2022-01-11 |
Family
ID=79718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3272996.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5473612U (zh) | 2020-12-30 | 2020-12-30 | 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473612U (zh) |
-
2020
- 2020-12-30 CN CN202023272996.1U patent/CN21547361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7669919U (zh) | 一种高弹性无纺布 | |
CN109263219A (zh) | 一种防水透气型面料及其制作方法 | |
CN215473612U (zh) | 一种纳米抗菌棉复合纺织面料 | |
CN210454014U (zh) | 一种抗菌抗污面料 | |
CN214927729U (zh) | 一种高密度多层结构浴巾 | |
CN215152603U (zh) | 一种用于制作抗病毒上衣的面料 | |
CN215152471U (zh) | 一种吸湿透气性绒毛面料 | |
CN214083234U (zh) | 一种带纱线夹层面料结构的吸湿透气型涤粘坯布 | |
CN214239831U (zh) | 一种复合型无纺布 | |
CN208646193U (zh) | 一种保暖高弹性面料 | |
CN207496173U (zh) | 立体抗起球绒布面料 | |
CN207509906U (zh) | 拉毛绒布面料 | |
CN220841711U (zh) | 一种复合沙发面料 | |
CN219007291U (zh) | 一种抑菌透气面料及服饰 | |
CN220314395U (zh) | 一种防尘防水防污复合面料 | |
CN216153278U (zh) | 一种新型弹性防水复合面料 | |
CN220720545U (zh) | 一种吸水排湿混纺面料 | |
CN220129683U (zh) | 一种透气效果好的复合布料 | |
CN217863090U (zh) | 一种透气立体面料 | |
CN218477227U (zh) | 一种抗菌提花涤棉织物 | |
CN214083239U (zh) | 一种抗紫外线的高吸水性涤纶布 | |
CN213618817U (zh) | 一种新型纺织布料 | |
CN215152797U (zh) | 一种由纤维网构成的双层无纺布结构 | |
CN215826161U (zh) | 一种复合织物面料 | |
CN210501769U (zh) | 一种基于混合提花面料的棉型透气涤粘坯布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1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